留學生壓力並不比國內小,獲得開放包容看世界的心態更重要

文/張源

“留學熱”這個幾年前出現的詞語,現在看來似乎仍有餘溫。隨著整體國民經濟水平的提升,有越來越多的家庭能夠為孩子提供出國留學的經濟條件了。

同時,出國留學的學生年齡階層也在不斷下移,從以前的大學生、研究生為主,到如今初中生、高中生群體逐漸成為留學熱潮的主力軍,“留學熱”經歷了時代變化。

那麼,真實的留學生活究竟是怎樣的呢?今天我們一起來聊聊關於留學生活的那些事兒。

留學生壓力並不比國內小,獲得開放包容看世界的心態更重要

沒作業or期末賽高考?

“國內高中的壓力太大了,出國了壓力再大也肯定會比國內輕鬆的。”三年前出國的夏夏說,剛開始計劃出國時,她的確是這樣以為的。

當夏夏的爸爸問她是否願意去國外念高中時,想要逃離課業壓力和激烈競爭的她毫不猶豫地就點了頭。

考過雅思,跨越大洋飛往加拿大,當獨自開始留學生活時,夏夏才發現,真實的留學生活跟自己設想的實在相去甚遠。

沒了國內成堆的卷子,但做不完的pre(課堂展示)、小組討論和各門課的paper(論文或報告)也紮紮實實佔去了她幾乎所有的課後時間。起初在語言環境尚未完全適應時,夏夏一邊要努力跟上語言進度,一邊還要和本地同學一起參加考試,壓力可想而知。

“那時候上課還沒辦法完全聽懂,就每次用手機錄下來,回去再反覆聽,聽懂了再開始寫作業,這樣一折騰幾乎每天都要熬到凌晨才能休息。”回憶起剛出國的日子,夏夏說印象最深的就是每次趕due(交作業的期限)時手邊泡都要泡一杯濃咖啡,咖啡幾乎成為她熬夜的標配,以至於她現在聞到熟悉味道時還會常常想起自己狂趕作業的樣子。

留學生壓力並不比國內小,獲得開放包容看世界的心態更重要

逛逛逛or累成狗?

小V是在本科畢業時申請的出國讀研,由於家庭條件並不是太富裕,她選擇半工半讀。

研究生的課業並不比其他學段的輕鬆,一邊打工一邊兼顧學業的她面臨著不小的壓力。

“一下課就把課本塞給室友,請她們幫忙帶回去,自己趕緊騎車往打工的店裡趕,工作時常常一站就是好幾個小時。”小V說起那段日子,形容為“忙到不知道自己累不累”。每天的日常在上課、作業、考試和工作中交替進行,鮮少有時間停下來喘口氣。

“國內的朋友有時候會問我是不是過得特別滋潤,每天在大城市享受繁華,其實哪兒有啊,有時候忙到過節都想不起來。”小V講起自己剛出國時,第一次遠離家人獨自過中秋節,那天正好是上班的日子,馬不停蹄忙了一天,晚上結束工作時收到家裡電話才想起來今天是中秋。“真的是鼻子一下子就酸了,又不知道一個人過中秋能做點什麼,下班以後去唐人街走了走就回宿舍了。”

留學生壓力並不比國內小,獲得開放包容看世界的心態更重要

鍍金or真·提升自己?

“很多人對留學的印象還帶著‘出國就是鍍金’的偏見,其實現在隨著出國的人越來越多,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目標。”學習小語種的淺淺是在本科二年級時通過學校獎學金完成出國交換學習的。

“交換出國的同學在壓力上可能會比自費生輕鬆一些,也會有更多的時間深入當地生活。”淺淺在交換留學的一年時間裡除了完成必須的課業外,還利用假期時間和同學們遊覽了歐洲的幾個國家,終於實現自己“行萬里路”的願望。

在交換學校的國際課堂上,她結識了許多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朋友。“我們會聊各自國家的文化風俗,也會交流一些關於熱點事件的看法。”淺淺表示自己在這一年中收穫最大的是開放包容看世界的心態,這遠比具體知識更為重要。

留學生壓力並不比國內小,獲得開放包容看世界的心態更重要

而隨著“留學熱”的持續升溫,未來將會有更多的中國學生走出國門,在異國環境中開啟求學之路。在出國留學逐漸成為更為普及的選擇的今天,人們對真實留學生活的理解有了新的改觀,出或不出,其實本質上也只是人生選擇的一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