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草药、看戏剧、品礼仪、学经典……北京传统文化进校园这样“圈粉”|热点

种草药、看戏剧、品礼仪、学经典……北京传统文化进校园这样“圈粉”|热点

在校园里种植中草药,在课堂上学到有趣的中医药知识。夏天,还可以自己动手做一个酸甜的山楂丸,或配制一款驱蚊避暑的小香水……这样的课是不是听起来就很有意思呢?

今年,人大附实验小学等7所学校将陆续开辟或大或小的百草园,让学生们体验传统中医药文化的魅力。

种草药、看戏剧、品礼仪、学经典……北京传统文化进校园这样“圈粉”|热点

其实,在京城的学校里,这样好玩又丰富的传统文化课还真不少!那么到底怎么给孩子们上好传统文化这堂课,北京有哪些好的做法呢?快和播报君一起来看看吧!

教育部长陈宝生:

传统文化进校园要做好3件事

早在2014年,教育部就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与进课堂工作得到了高度重视。但不少学校在实践中,遇到了缺师资、缺教材,碎片化、不系统,重知识、轻兴趣,课时紧、难安排,家校分、衔接难等问题。

对此,今年两会期间,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表示:传统文化进校园要做好3件事:

种草药、看戏剧、品礼仪、学经典……北京传统文化进校园这样“圈粉”|热点

1

老师的培养很关键

要让各个学段的老师喜欢优秀传统文化,能有这方面修养,开口就能“白日依山尽”。

2

新编中小学教材中增加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特别是经典名篇的比重

目前中小学教材中的优秀古诗文比例已经提升了,这很必要。诗歌朗朗上口,又有节律,读起来能调节身体,还能调节心情,孩子们会很喜欢。必须把教材建设这件事做好。

3

建设校园文化

如何让校园成为学生们学习、交流和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乐园?这是教育部一直探索的课题。我们正在做的一项工作,是把戏曲、传统舞蹈、书法等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要素引入校园,目前取得很大进展。未来,还要进一步做好这件事。

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北京这样 “圈粉”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

海淀区7所学校开辟百草园

播报君前面提到的中草药文化进校园,得益于海淀区“中医药文化进校园”项目的推进,包括人大附实验小学、人大附西山学校、台头小学、清华附中、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首师大实验小学、北航附中共7所学校要陆续开辟百草园。

种草药、看戏剧、品礼仪、学经典……北京传统文化进校园这样“圈粉”|热点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百草园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内容包括“五个一”:设一门中医药文化课程,种植一个百草园,打造一个中医药文化图书角,组织一次中医药文化体验之旅,培养一支传播中医药文化的师资队伍。

种草药、看戏剧、品礼仪、学经典……北京传统文化进校园这样“圈粉”|热点

目前,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的百草园已经选好了近百种中草药品种,将于近期种植。首都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内,已经种下的山楂树、石榴树与即将要种植的中草药,形成独具特色的“中草药大道”。

种草药、看戏剧、品礼仪、学经典……北京传统文化进校园这样“圈粉”|热点

戏剧进校园

27所学校加入北京校园戏剧教育联盟

日前,北京市教委和北京人艺深化学校美育改革友好合作签约仪式举行,北京市学校戏剧教育联盟正式成立。

种草药、看戏剧、品礼仪、学经典……北京传统文化进校园这样“圈粉”|热点

播报君了解到,第一批联盟成员包括北京各区大中小学在内的27所学校和学区,加入联盟后,成员学校将会把戏剧教育纳入到日常美育教育当中,通过专业的引导让戏剧教育成为素质教育的有机补充。北京市将戏剧作为丰富美育课堂和学生美育实践的重要内容,已在全市16个区404所学校逐渐推广。

种草药、看戏剧、品礼仪、学经典……北京传统文化进校园这样“圈粉”|热点

在这次战略合作的基础上,北京人艺将会有更多的导演、表演、舞台美术等专业的艺术人才直接参与艺术教育和师资培养,教授艺术课程,开办艺术讲座,组织戏剧活动。同时,大中小学生也将有更多机会走进剧场观看演出,甚至观摩专业戏剧创作的过程。

首批北京校园戏剧教育联盟成员都有哪些学校呢?一起来看↓↓↓

种草药、看戏剧、品礼仪、学经典……北京传统文化进校园这样“圈粉”|热点

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

北京市东城区分司厅小学

北京市东城区革新里小学

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小学

北京市东城区回民实验小学

北京市育才学校

北京市第四中学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北京市朝阳区兴隆小学

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学区

北京市昌平区天通苑小学

北京市怀柔区实验小学

北京市燕山向阳小学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中国戏曲学院

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物资学院

北京城市学院

开发校本课程

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

要让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更全面、系统、可持续,课堂可能是最好的载体。在北师大京师附小,一个一年级的“百善孝为先”主题班会就很有特色。

课堂上,教师首先带领学生朗读《弟子规》,继而向学生讲解了“孝”字的汉字构形和古今演变过程。随后,学生和家长穿戴汉服共同体悟汉文帝“亲尝汤药”的故事,教师则通过多媒体展示黄香温席的故事。最后,学生们承诺每天帮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并亲手制作卡片、临摹“孝”字。20分钟的课程,形式丰富多样,帮助学生更深刻地领会“孝”的内涵。

种草药、看戏剧、品礼仪、学经典……北京传统文化进校园这样“圈粉”|热点

这节课只是学校《汉字与美德》校本课程中的一讲。《汉字与美德》系列课程从汉字切入,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8个汉字和传统文化知识融入6个年级的课程,其活泼的形式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用经典规范言行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全方位“融入贯穿”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能仅停留在书本上、课堂内,还要全方位“融入贯穿”。

在北京市朝阳区劲松第四小学,学生不仅诵读经典,更用经典规范自身言行。“站如松,坐如钟”“言必信,行必果”“勿以善小而不为”……这些传统礼仪和美德,已经成为对学生的日常规范。

种草药、看戏剧、品礼仪、学经典……北京传统文化进校园这样“圈粉”|热点

晒晒京城学校的特色传统文化课

东城区灯市口小学

种草药、看戏剧、品礼仪、学经典……北京传统文化进校园这样“圈粉”|热点种草药、看戏剧、品礼仪、学经典……北京传统文化进校园这样“圈粉”|热点

灯市口小学优质教育资源带“育星”相声社专场演出

北京市第十八中学

种草药、看戏剧、品礼仪、学经典……北京传统文化进校园这样“圈粉”|热点种草药、看戏剧、品礼仪、学经典……北京传统文化进校园这样“圈粉”|热点

特色古琴课

海淀区民族小学

种草药、看戏剧、品礼仪、学经典……北京传统文化进校园这样“圈粉”|热点种草药、看戏剧、品礼仪、学经典……北京传统文化进校园这样“圈粉”|热点

非遗体验项目

怎么样?学校的活动和课程是不是超丰富呢?你的学校有哪些有意思的活动,欢迎给播报君留言哦!

种草药、看戏剧、品礼仪、学经典……北京传统文化进校园这样“圈粉”|热点

内容综编 | 人民网、新浪教育、首都教育、海淀教育等

部分图片来源 | 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