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不算工亡?來西安打工不到一個月綠化養護工熱射病去世

7月18日,西安最高溫達38.9℃。在滻灞一小區做綠化養護工作的老劉感覺心慌頭暈。

本以為睡一覺就好了,沒想到第二天感覺更糟,工友趕緊將他送到附近的唐都醫院。可搶救了七八個小時,老劉最終還是走了,沒能等到兩個月後的54歲生日。

醫生在他的死亡原因一欄寫著:熱射病、多器官功能衰竭。

6月來西安打工

妻兒有智力障礙

老劉名叫劉同科,岐山縣蒲村鎮魯家莊村人,今年才53歲。因為一頭白髮,看起來比同齡人要大了不少,工友們都習慣叫他老劉。

老劉的妻子有智力障礙,下邊有一雙兒女,女兒已出嫁,兒子19歲,也有智力障礙,還患有間歇性癲癇病,每天要吃藥控制。妻子和兒子都沒有勞動力,家裡的支出全靠老劉一個人。因為經常外出打工,老劉認識了不少工友,性格開朗的他還建了一個微信群,沒事了就和大家聊聊天。

今年6月,老劉和鄰村的老齊一起來西安,為一家園林景觀公司做綠化養護工作,公司按天計酬,還在距離工地不遠的灞橋區席王街辦官廳村給他們租了幾間民房。

和老家30℃左右的溫度相比,西安的高溫天讓老劉覺得吃不消,6月22日來的那天正趕上停電,他連發兩條朋友圈,直喊“西安要熱死人的感覺”。實在熬不住,6月24日,老劉自己買了一臺風扇,發了條朋友圈:“買了個風扇,這下涼快多了”。

老劉和老齊幹活的地方是滻灞的一個居民小區,他們主要做一些修補草皮、澆水、收拾垃圾之類的零活,每天上午7點到11點半、下午3點到7點兩個時段工作。

7月初,西安下了幾場雨,他們便趁著工作清閒,去了白鹿原、西安世博園,還興致勃勃地發了朋友圈。

中暑後拒絕打吊針

第二天昏倒在房中

7月17日入伏後,西安氣溫一路飆高。儘管公司給配備了綠豆湯、西瓜等降溫品,但每天長時間的戶外勞作讓老劉感到有些吃不消。

7月18日下午,老劉剛上班不久,就感到心慌頭暈,他向項目部的工長請了假,回到住處休息。老齊的妻子在住處負責給他們做飯,見老劉不舒服早早回來,便拉著他到樓下的小診所去看病,大夫檢查後說是中暑,要打吊針,老劉說他覺得身體還行,就拒絕了,最後大夫給他開了些藿香正氣水,只花了4塊錢。

當晚,老劉在微信群裡感嘆:感冒了,昨晚上發燒。群裡有人提醒他吃藥,老劉回覆說吃了(藿香正氣水)。

19日早上,老劉照例起床吃了早飯,沒去上班,又回房間了。中午12點多,幾個工友回來,老劉還跟他們一起吃了中午飯。老齊妻子說,看著挺正常的,和平常一樣。

19日下午3點,老齊去上班了,老齊妻子發現老劉接水的杯子在外邊放著,卻不見人,老齊妻子有些奇怪,叫了幾聲老劉,沒見答應,便到房間去看,只見房間門大開,老劉半躺在地上,靠著床,臉上全是嘔吐物,老齊妻子嚇壞了,忙不迭地大聲呼叫,又是給清理又是掐人中,但老劉始終沒有應聲。房東老太太聞聲趕了過來,見狀趕忙打120。

是否算工亡

家屬和公司尚未達成一致

老齊在接到妻子電話後就忙往回趕,之後和妻子還有其他工友跟著救護車一起來到唐都醫院。“人一到醫院就直接送到搶救室,搶救持續了七八個小時。”老齊說,到20日凌晨兩點左右,老劉還是沒救過來。在醫院給出的死亡證明上,死亡原因一欄寫著“熱射病、多器官功能衰竭”。

老劉去世後,妻兒和親屬相繼趕到唐都醫院,老劉所在的園林景觀工程有限公司的閆姓經理出面就善後問題和家屬進行商談,但雙方對於老劉是否屬於工亡各執一詞。閆經理認為,對於老劉的事,公司也一直在積極配合處理,醫院的搶救治療費用也都墊付著,但目前就賠償金額還沒有與家屬達成一致。

昨日下午,老劉的女婿小唐說,他們已向灞橋區勞動部門反映,但勞動部門希望雙方協商解決,“希望儘快有個結果,讓老人入土為安。”

昨日,記者看到老劉7月17日發的最後一條朋友圈是:幹了一天了!晚上還要加班,並配有流淚的表情。

7月20日,老劉的女兒用父親的手機發了一條朋友圈:“你那麼喜歡聊天,我該替你給微信裡的友友們告別一聲,以後不能陪大家了,好好吃飯,好好睡覺,好好生活,注意身體健康!” 華商報記者 曹哲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