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運營社羣?

會跳舞的心理學家


新媒體的發展促使更多的產品和服務以圈子的方式實現傳播和變現。企業打造品牌的過程更像是打造一個明星,通過多種多樣的方式不斷實現IP的最大化,不斷拓展自己的粉絲圈子。正是因為如此讓社群經濟才得到了發展,社群也顯得越來越重要。

很多人對社群的概念存在某種程度上的誤解,以為社群就是一個群,或者說就是一個QQ群或者微信群。這種認知顯然是比較片面和狹隘的。那麼真正的社群應該是什麼樣的呢?

首先,社群應該有共同的價值

之所以會產生社群是因為一群有著共同價值的人一起做有價值的事兒。單方面的輸出那不叫社群,那只是粉絲。所以,社群必須是大家的事大家做,並且高度認可共同價值。

社群應該同頻共振

共同的價值有了,就需要大家一起來做,因此,每個社群人員的參與感必須要強,我們不但要從對方吸收價值和營養,還需要把自己的營養傳遞給大眾。例如:社群中經常會有一些內容輸出,那麼內容的輸出絕對不能是一言堂。而是要大家參與到討論中,針對問題提出自己的觀點見解。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實現價值的最大化,才能充分體現社群的優勢。

工具只是社群的載體

關於QQ群或者微信群,或其他的任何群,其實都是對社群的一個支持和承載。不能單純的認為只要有個群,那就是社群。工具的大量普及其實為社群提供了天然的良好環境,降低了組件社群的門檻,所以造成大量所謂的社群。工具只是輔助產品,不是社群的本質。

社群是自由鏈接,去中心化

社群中的成員並不是單純的圍繞群主而生的,也不是為了簇擁幾個所謂的大IP。而是自由鏈接,每個成員都可以成為主角。社群中沒有絕對意義上的意見領袖,但是社群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IP。這個IP 不是屬於某個單個個體,而是屬於某個社群品牌。

社群是有規矩的

社群一定有它自身運作的規矩,就像一個組織必須有自身的法規。規矩是社群持續生存的保障,每個成員都必須遵守,如有觸及必須按照規矩辦事。每個群成員即是規則的制定者,也是規則的踐行者。

社群和新媒體組合完美CP

社群需要沉澱,需要傳播,更需要鏈接彼此,同樣需要發聲。新媒體為社群提供了一個完美載體,社群中的價值可以依靠新媒體來實現承接和傳播。不管是微信公眾號,或是微博都可以為社群的不斷壯大而起到作用。兩者猶如一對CP,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社群是時代的產物,只有按照它的自身規律來做,就可以給企業乃至個人創造無限價值。移動互聯網時代為社群的發展創造了良好機遇,人們可以隨時,隨地參與到社群中來。每個都有自己的圈子,社群為圈子賦予了更多可能。2018你社群了嗎?


16社


謝謝邀請。運營社群,最大的困難不是社群的招募,而是社群活躍度的保持,以及社群持續輸出價值。不然就出現了剛開始建群風風火火,一段時間後,群裡就沒人說話的困境。從運營的角度講,我們如何提高社群的活躍度呢?

01、初始成員的嚴格篩選

秋葉老師曾在《社群營銷》一書中提到一個觀點“社群構成的第一要素是同好,它是社群成立的前提,所謂“同好”,是對某種事物的共同認可或行為。”正因為“同好”如此重要,那麼我們建立社群初期,就要嚴格篩選初始會員,爭取讓我們找到的第一批種子用戶,就是有著共同的連接點。而不是找到一群人之後,再去培養大家的同好。這樣不僅吃力不討好,往往效果也不太高,最終導致社群的活躍度大大降低。


02、強大和富有責任心的管理團隊

一個活躍而有價值的社群,肯定是離不開持續運營。這些持續運營的輸出,背後往往是一批強大和富有責任心的管理團隊在支撐。這個管理團隊,既包括一個強大的核心領袖,也包括富有責任心的助手團隊。

例如,在我參加的IP群內,每個月會有一次群表彰活動。而表彰活動的背後,需要助手團隊付出極高的統計成本,甚至精確到群成員誰發言次數最多,誰發紅包次數最多,誰撤回消息次數最多等等。正是因為助手團隊非常有責任心的付出,才能讓每次參加表彰活動的成員,覺得特別感動。

03、合理的活動安排與產出

一個群如果需要保持足夠的活躍度,那麼肯定需要官方安排各項活動,充分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增強成員的參與感。除此之外,活動的安排,不能僅僅是讓大家空熱鬧一場,最好通過活動,大家還能有一定的價值產出。這種價值產出,就是這個社群的沉澱,從而影響群內更多成員。

04、社群文化的建設

俗話說,“一流的企業管理靠文化,二流的企業管理靠制度,三流的企業管理靠人。” 對應到社群的管理中也是這樣,單獨靠個別人的維護,或者社群規則的建立,這樣的社群是維護不好的。社群管理的最佳狀態是社群內部產生了獨有的文化,所有的成員都會在文化框架下,做出最合適的選擇。而社群文化也促進了大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讓整個社群的活躍度和團結度更高。

05、線上線下的打通

由於移動互聯網的普及,使大家的社交更加方便。而社群內部,大家也更多是通過微信群、QQ群、支付寶群等工具進行交流。可是,線上的交流和線下的交流都缺一不可,成員之間如果想獲得更多親近感與認同感,線下“面基”是必不可少的環節。比如小米的米粉社區,雖然大家平時大多數時間都在論壇內進行交流互動,但是官方也會適時舉辦一些“小米爆米花”等線下活動,增強粉絲參與感。

以上就是我給大家分享的提升社群活躍度的5個方法,如果大家遇到類似的問題,可以嘗試用以上方法解決下。


大雄說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一個“150人定律”:

有一位人類學家,叫做羅賓·丹巴。他研究了很多種不同形態的原始社會,發現在那些村落中的人口大約都在150名左右,人們把他的研究理論稱之為“150人定律”。


一些其他對精力管理團體的研究也顯示,人們在多出這一數字的團體中合作的效率會有所降低,人數太多不能進行有效的交流。

當社群人數超過150人,難度就會變得更大。


親身經歷過400人的社群和100人的社群。內容規則都是一致的,然而效果卻相差了很多。


總結經驗:


一、規則必須要傳達清楚。

用戶明白了社群的運作規則,才知道該做什麼事。最後評選優秀學員等等的時候才不會發現自己都沒掌握好玩法。一次性表達清楚,也可以避免同樣的問題被幾十上百的用戶私聊詢問這種大量又重複性的勞動。

二、流程化運營。

同樣的活動內容,第一次做過,第二次並不一定就駕輕就熟。同樣的內容可能會有細節被你忽略。忘記提前準備因而不能佔據主動位置,手忙腳亂,漏洞百出。

三、用戶至上。

用戶來到你的社群,自然是抱著學習的目的來的。如果用戶對社群體驗有什麼不滿,也要耐心地解釋,並詢問他的建議。即使用戶理虧,在溝通表達方面也不能太過沖撞,影響口碑。

四、多聽反饋。

可以直接讓用戶反饋,也可以用調查問卷的形式。為了增加問卷回收質量,可以註明回答有幫助的用戶可以獲得現金獎勵等。如果用戶體驗不好,可以用其他的禮品或優惠來進行補償。






運營控


當我們建設好我們的社群,尋找到種子用戶之後,還如何維護好社群呢?這裡給大家分享幾點經驗。

1、快速讓大家熟悉

一個新同學進入社群,彼此都很陌生,我們如何將這個陌生感快速降低呢?在進群之前,群主會把群規單獨發給用戶,這樣做的目的是讓用戶瞭解群規則,降低溝通成本,防止在進群之後沒有按照群規流程走,再次進行溝通會帶來損失。

其次,在進群之前,還會讓每個人填寫一些基本信息,比如:姓名、地區、短視頻欄目、職業等。群主會為該用戶做海報,當新用戶進群,群主會把該介紹發到群裡,這樣會幫助大家對新同學有一定的瞭解,便於溝通以及降低陌生感。

還有一點要注意是提高用戶的歸屬感,比如現在進群會發進群紅包,修改群馬甲,便於日後溝通,也增加大家的熟悉度,提升了用戶的歸屬感。

2、社群激勵措施

社群中的激勵機制是一個很重要的存在,利用激勵措施去促使用戶活躍。比如現在我們的短視頻入門社群有課後作業,我們會根據大家提交的作業進行投票,讓大家投票選擇最優標題,最後被用作一色神技能在頭條上的標題。同學們都想讓自己的標題上頭條,這就是一種社群激勵措施。

3、社群的激活措施

在一個社群中,可能存在這種情況,活躍的,潛水的,屏蔽的。怎樣最大化程度的去喚醒這些用戶,促進他們的活躍呢?我們可以根據社群的活躍度,簡單的進行分級,比如經常冒泡的叫“大神”,不怎麼活躍的可以叫“菜鳥”之類的,建立一個等級制度去促進活躍。或者說每天採取打卡的方式,前三名會獲得紅包獎勵等。

\n

{!-- PGC_VIDEO:{"thumb_fingerprint": 3856058042558637473, "vid": "26a95166222e4532b79960a9dde8b74b\

短視頻顧小雨



首先感謝提供邀請答題🙏🙏互聯網社群主要是指通過各類網絡應用連結在一起,在建立的網絡群體中,每個用戶的行為都有相同而明確的目標和期望的群體。


目前比較流行的社區是qq,微信,陌陌,微博,延伸到今日頭條,悟空問答,各種小視頻以及直播,等等互聯網產品上建立的群組。

社群運營主要就是負責管理社群,制定群內規則,維護社群交流環境,組織群員活動,策劃活動等等。做好社群最首先就是要建立一套有效群規則,以及高效的群組管理員,所有的交流,活動都必須在規則內。
不遵守規則的管理員要及時處理,否則群很容易變質,導致解散,其次要培養一批意見領袖,能夠很好引導其他群員交流,活躍,以實現群組官方的運營目的!

好了,這個問題就就分享到這了!喜歡嗎?喜歡的老鐵請點個贊!歡迎在評論區留言。雙擊666。愛👄你哦。嚒嚒噠!


用戶94073298062


隨著朋友圈做微商的越來越多,刷屏的也越來越多,不一定每天都有人刷朋友圈來看你發的什麼。再者, 朋友圈發太多的商品信息可能直接就被屏蔽了,你每天定時定點朋友圈發的再多,別人也看不到。在這種情況下,建群銷售就顯得尤為重要,畢竟銷售群跟朋友圈不一樣,不論你看與不看,它就在那兒,而且隨時可以查看群消息,爬樓也簡單。

大家要明確的是,建立銷售群並不是盲目的拉人進群,銷售群的建立一定是要建立在大家自願的基礎上。如果盲目的拉人進群,輕則大家進群之後也不會很活躍,甚至有的人可能很快的退出群了,重則可能會引起大家的反感,傷害朋友感情。另外,銷售群的建立一定要有一個點來吸引大家,讓大家感覺到進群是有用的,是對他們有好處的。最重要的是,群定位一定要很明確,不管你是寶媽群還是吃貨群還是美妝群,定位一定要準確。

不要以為銷售群建立了就萬事大吉了,我見過很多的銷售群,每天只有群主狂轟濫炸地推薦一些商品,群裡的成員沒有一丁點的反饋,結果就是效果很差。在銷售群裡,不管是你的反饋還是客戶的反饋都是很重要的。群主一定要引導著你的客戶在群裡發反饋,引起群成員的互動。很多東西你一個人說好,大家未必會覺著真的好。但是如果兩個人、三個人甚至是更多的說好,大家可能就會坐不住了,也會去買。

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群裡一定不要瘋狂的發廣告轟炸。如果一直是狂轟濫炸地發一些廣告,大家可能就會懶得去看了。適當的時候可以發一些小福利。群裡不活躍的時候,可以適當的在群裡拋出一些問題,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在維護群成員的同時,也要想辦法多吸引一些新的成員進群,比如說買完東西進群的成員可以額外的領取一些優惠或者紅包。

總的來說,銷售群的建立真的非常重要,但是不可以盲目的建群,盲目的建群反而會適得其反。祖小來創業多年,每天會分享一些自己多年的創業心得給大家,如果你不甘平凡,想學習更多銷售知識,想結交各行各業的精英圈子,有什麼創業的問題都隨時交流,還可以領取100個創業小項目。


祖小來


我覺得要運營好社群,要從建立好以下"四感""開始:1.儀式感、2參與感、3.組織感、4.歸屬感

1.儀式感:如加入要通過申請、入群要接受群規、行為要接受獎懲等,以保證社群規範。

2.參與感:如通過有組織的討論、分享等,以保證群內有話說、有事做、有收穫的社群質量。

3.組織感:如通過對某主題事物的分工、協作、執行等,以保證社群的戰鬥力。

4.歸屬感:如通過線上線下的互助、活動等,以保證社群的凝聚力。

如果一個社群通過運營這“四感”,有了規範,有了質量,有了戰鬥力,有了凝聚力,就有可能持續運營。


眾創思維創業創客社群


隨著近兩年來社交紅利的興起,越來越多人重視社群,利用社群。

而我們每個人的微信上,基本都不會少於十個社群,多的還高達三位數。有來自家庭、工作、好友、興趣、閱讀、學習等,以至於今天只要打開手機,好友們分享的信息就會撲面而來,無窮無盡。

但此刻你問問自己,你微信中的社群,有多少個是真正有價值的呢?很多人,即使不斷通過各種社群去加人,加入進去後真正能有深度連接的又有多少呢?

面對這些層出不窮的社群,我們要如何從0到1,利用社交紅利實現有效連接呢?我想徐志斌的這本《小群效應》會能給你很好的答案。



作者徐志斌是微播易副總裁,曾服務過騰訊、eNet硅谷動力、新浪等,挖掘了騰訊、百度、豆瓣的一手數據,著有暢銷書《社交紅利》《即時引爆》。

而在《小群效應》這本書中,作者徐志斌通過敏銳的觀察、豐富的用戶研究和案例分析,以高遠深入的視角,多元有趣的數據,清晰地描繪了社交網絡的發展特徵與最新動態,也記錄了互聯網社交平臺的時代與世代。

告訴了讀者,在這人人都是低頭一族的今天,社群日新月異的時代,要如何從0到1,利用社交功利實現有效連接。

1.弄清楚為什麼要加入社群?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會因為知識焦慮,不斷陷入囤課的狀態,加入各種社群,可是買完過後,那份焦慮並沒有緩解多少,有時反而還更焦慮,是為什麼呢?

這常常是因為跟風加入,社群越多,你看到的也就更廣闊,但你並沒有用行動去成長改變,只能不斷仰望他人,羨慕著他人而已。那份焦慮又能緩解多少呢!

在你打算進入一個社群之前,不妨先問問自己為什麼要加入?加入後能為自己解決什麼問題呢?是迫切需要的,還是可有可無的?

作者徐志斌在書中說,小群是大型社交網絡發展的發動機,是合作伙伴獲得海量用戶和收入的渠道。

而你要想獲得這些海量用戶和收入,第一步就要先明確你為什麼要加入,明確目標方向,接下來才能去進一步去做連接,而不僅僅讓社群成為一個霸佔內存的無效社群。

2.激活社群的六大驅動力是什麼?

隨著網課的興起,大家都更願意去購買一些微課,然後進入到社群中,抱團學習成長。

而用心觀察留意也會發現,有些社群開始很活躍,但隔斷時間就變得很沉靜了,沒了那種活躍感。

據一個粗略的估計,現在微信上每天會建立200~300萬個群,其中40%以上的群7天內直接死掉,只有30%左右的群能夠艱難地活過一個月。

建立一個社群,影響其中的人;加入一個社群,被其中的人影響。而能夠激活一個社群的六大驅動力是什麼呢?作者徐志斌在書中提到,在社交網絡中,有以下六大驅動力是不容忽視的:

1)榮譽驅動;

2)利益驅動;

3)關係驅動;

4)事件驅動;

5)地域驅動;

6)興趣驅動。



縱觀那些得以長期發展下來的社群,都是因為有這些驅動所在,才會有源源不斷的發展。

比如說,在一個社群平臺中,用戶為了想要獲得虛擬的榮譽和地位,塑造某個自己想要的形象,人們會持續地投入時間、資源和金錢等。

如今被很多人使用的微信讀書,有贈一得一,有閱讀時長銳換金幣等。大家通過這個平臺,不僅能增長見識,擴寬視野,還能塑造自己想要在他人面前塑造的形象,所以會願意去分享擴散信息。而當看到其他好友的閱讀時長超過自己時,用戶會投入更多時間去閱讀和提升。

而這種“比較”和“贈送”背後的驅動力就是“榮譽驅動”和“利益驅動”。

而再看看那些相隔千里的人,卻能通過同樣的一個興趣愛好聚集在一起,成為彼此有連接的一份子,這是自身興趣所驅動形成的。

作者徐志斌說,這一切的發展,是社群效應,也是社交網絡當下釋放社交紅利的最新進展。六大驅動力在社群的大背景下也顯得越發強有力。

要想讓社群持續有續的發展,掌握這六大驅動力是不可缺少的。

3.懂得如何運用不同種類和不同階段的社群?

除了理清以上的為什麼,是什麼以外,接下來更加要懂得如何去運用不同種類和不同階段的社群。

也只有懂得怎樣運用,才能真正把握住社交紅利時代,與社群產生更加有效的連接。

運營社群可將其分為強運營和弱運營。

所謂強運營就是非常強調社群規則、意見領袖,強調社群管理、話題管理和引導,需配備一個運營團隊來統一服務。即運營者努力消耗用戶的時間。如黑馬會、金鼠標、運營研究社等。

所謂弱運營是能充分運用各種特性和各種機制、基礎需求,並將其融入到產品的各項功能設計中,讓用戶自發地行動起來,自發地去尋找結果。也就是讓人們愉快地消耗對方的時間。如騰訊、百度、豆瓣等。

而在運營過程中,要學會根據自身團隊情況去選擇合適的運營模式。假如你是想運營一個邊界明確、人群規模不大的社群,可以採用強運營策略。但如果你是“用”好社群,將社群邏輯運用在自己的產品和市場中,並且希望做一個覆蓋範圍更大的超大型平臺,那麼就要選擇弱運營。

但不管是哪種,都要記住,運營的本質是吸引用戶將更多時間投入進來,產生連接和價值所在。

作者徐志斌說,今天已經不是運營社群的時代,而是如何“用好”社群的時代,“做”群不如“用”群,要深刻了解社群中人們的行為習慣、社群運轉規律,並將之與自己的產品和運營結合起來,這才是關鍵所在。



以上是我看完《小群效應》後的一些淺顯認知,書中另外附有80餘張圖表的數據分析和優秀社群的內部運營詳解,給讀者提供了關於社群的全新用戶解決方案。對社群運營感興趣的小夥伴可去看看原著,相信會給你帶來更多不一樣的認知。

要想從0到1,利用社交紅利實現有效連接,做好社群,就要學會去用群,給社群提供價值,打磨長期有價值的產品,並根據不同人物的情況去針對運營。


飛舞飄零lfx


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每天收穫最實戰的社群運營幹貨!

社群運營有如下幾個要素:

一、有情懷的定位

社群是一個系統,要素是人,有規模差異和質量差異;社群的結構主要是人際關係,由規則決定,包括正式規則和潛規則。

我們建立社群肯定是帶著某種目的而才建立的。

所以建立社群前就要問問自己,想要建立什麼類型的社群?

規模人數多少?在哪些渠道建立?想要解決哪些問題?

用戶為什麼要加入你的社群?

二、有價值的內容

內容有很多表現形式:圖文、音頻、視頻、線上線下活動、群內交流、信息資源。

內容是社群的核心競爭力,不僅僅學習型的社群需要提供知識,其他類型的社群也要圍繞社群定位提供一系列有價值的信息。比如定期的資源快報,社群成員的供需簡報等等。

還有一些切合主題的大咖分享,都能提現社群內容的價值。

社群內容有三個作用:

1、吸引粉絲

比如一篇爆文,一個爆款活動。

2、提升粘性

社群成員之間只有通過頻繁互動交流,才能建立社群的穩固性,才能提高忠誠度。

3、打造影響力

無論是什麼形式,只要持續保證輸出,就是在通過各種渠道建立自己的品牌影響力,想要讓別人知道自己,就需要通過各種表現形式,留下自己的信息。

三、有節奏的互動

交互是社群活躍的關鍵。交互分為成員與組織者的互動,成員與成員之間的互動。

成功的社群一定不是單點放射型結構,不能只有組織者一箇中心,應該一社群成員為節點,多中心連接成網狀結構。

地域可以作為節點因素,興趣、標籤等都可以在社群內部形成不同的小組織和小團體。

一但小組織形成,成員之間的交流會更加密切,因為互相已經比較熟悉,溝通成本更低,大家更容易結成一個團體。

你在社群運營中還遇到過什麼問題?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喜歡的朋友請收藏、評論加轉發~


高興哥聊社群




#不會玩社群是因為沒搞懂定位#垂直定位就是指聚焦在某個垂直的領域,比如說母嬰社群、畫畫社群、律師社群、音樂社群等。大部分人建立社群,可能都是從自己或是團隊某個人的愛好入手,這樣你的目標人群會相對比較清晰,運營起來也會得心應手。咱們可以試想一下,如果你是一位媽媽,建立一個社群主打母嬰品牌,你每天寫的這個內容,可能是關於一些親子教育、嬰兒護理這方面的內容。當在網上有個媽媽看到你的文章,感覺這裡面確實有自己需要的內容,那當她需要買這方面產品的話,會優先考慮你這個社群。垂直定位又可以劃分為內容垂直定位和地域垂直定位。內容垂直就是剛才我提到的寶媽社群、畫畫社群、讀書社群這一類的;地域垂直就是本地化或鄉鎮的一些社群。總之,你建立的這個社群,定位越垂直,後期會員的歸屬感就會越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