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比較冷門的、優秀的、現實的國產獨立紀錄片?

我家在東北嘎啦


在一個只被允許表達剩餘憤怒,不能表達主要不滿的社會,獨立紀錄片往往盛產,名聲蕭索,但質地優秀。這是我的一個觀察。

因為所謂“獨立”,就是不合時宜,但它並非自甘邊緣,而是無可奈何。拍現實人生,被說故意抹黑;拍歷史題材,又是借古諷今意在隱射的嫌疑;弄神怪故事吧,又說導人迷信;如實呈現人性,被批三觀不正;一起傻樂,齊聲起鬨批判低俗;偶爾湊熱給名人拍傳記,嘿嘿,名人動不動失事。很多“獨立”紀錄片何曾想“遺世獨立”,往往被迫逼上梁山。所謂 “弄文罹文網,抗世違世情”,這是獨立紀錄片普遍的困境。

因為獨立記錄片這種電影類型,碰觸點現實題材的,還要說幾句實話的,往往不“獨立”都難。也因此,有太多優秀的片子,基本上不了電視臺的面門,更別想光鮮地混進電影院了,命運好的流播在熟人小眾中,更多是悲慘的和城市垃圾一起,被掃進了“地下”,成為另一種深刻創傷的來源。

國內獨立紀錄片導演,我最喜歡周浩、徐童、範立欣三位。像吳文光、康健寧、段錦川那些大佬,可能更為成功,但終究讓我感覺難以捉摸,所以不是很喜歡。這算是我個人的偏好吧。

所以,此番冒昧推介,想以上述三位為核心,談談幾部讓我印象持久的好片。無一例外,他們記錄真實,也記錄了情緒。


周浩:《中國市長》、《書記》、《龍哥》

周浩的作品聯同他本人大概都是當代紀錄片導演中的奇蹟了。

他所涉及的題材:官場和吸毒人員,可說是當代中國最邊緣的兩大群體,他都竟然毫無縫接痕跡地插入進去,赤赤裸裸,如如實實,沒有比較,沒有隱喻,他給觀眾們所帶來的震撼,大概是真的讓他們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他們耳目能詳但是從來都當是屁話的一個說教:對於記錄片藝術而言,高度的技術組織能力不是重要的,真實才是至高無上的。

看《中國市長》,我看到最後,都禁不住要掉眼淚。中國市長耿彥波在他的鏡頭的操弄中,讓我第一次感受到什麼是“民胞物與”的為官之道與情懷。


徐童:遊民三部曲

《麥收》《算命》及《唐老頭》,是徐童著名的“遊民三部曲”。這些片子,是有著非常悲憫的心情的,彷彿是以佛眼熱心冷觀世間相,讓一個在歷史和現實中長期隱形的“遊民社會”浮出水面。

《麥收》是徐童拍攝的第一部紀錄片,跟蹤拍攝了一位性工作者的生活,記錄了這個農村女孩在麥收前後,輾轉於北京與鄉下的兩種生存狀態。

《算命》裡的“江湖術士”厲百程是個算命先生,依賴著一個半專業半哄騙的職業,半輩子給人算命,自己卻永遠漂泊找不到歸路,自己的命途都不敢問何方。當他接來啞聾殘且智障的女人石珍珠作自己的伴侶時,面對導演的問話,他如此深刻回答:“飢不擇食,慌不擇路,貧不擇妻”。

徐童的紀錄片世界,是嫖客、妓女、弱智、流氓、地下歌手、包工頭、流浪詩人、殘疾人、癌症患者、孤寡老人等等,也許他們是你感覺丟臉的人群,但是我們就真該忘記他們嗎,他們不也是共和國的主人嗎,我們的命運和生活又真的比他們高貴嗎?

算不盡芸芸眾生貧賤命,回頭看五味雜陳奈何天。


陳心中:《眾生》

有情皆虐,眾生皆苦。大地蕩過後,有關天地淪陷的紀念和回憶都有了程式化的再現:英勇的救助、組織的得力、苦難的畫面、過後的感恩。

62歲的林理峰,已經步入晚年,這麼一個道觀的主持,見證了眾生的重創之後,他會如想,如何看待。


張偉傑:《閒著》

魔都上海,是中國人旅遊的樂園,也是有些人生活的天堂。

但是,對於有些人來說,註定不是。閒著,並不閒著,而是苦難、卑微的求生。幾個最底層小人物,只因為謀生,還有相互取暖的需要,走到了一起,他們在街頭賣藝、唱歌,他們指望著用歌聲來吃上殘羹冷炙,尋找尊嚴,找到理由,找到定位,找到分寸,還有快樂和希望。

但是,這樣的幽僻的小路,黑燈瞎火,荊棘叢生,他們,真都好走嗎?


範立欣:《歸途列車》

有一年,稀裡糊塗地到一所大學教課。面對一堆剛從中學牢籠中掙脫出來的臉龐,給他們放了《歸途列車》這部紀錄片。我發現,他\\她們第一次如此安靜,看到後半場,我看見有幾位小姑娘在黑暗中偷偷抹眼睛。

這部片子真適合高考結束之後的童鞋們,和家長一起,看看。當你一家東倒西歪享受天倫之樂時,這部片子會讓你瞧見,有的人家的生活有著邊緣剃刀般的兇險。


張同道:《小人國》

在小孩子的眼裡心中,那只有小小圍牆就可以環繞起來的幼兒園,或許就是他們的國。


林鑫:《同學》

二十多個同學的偶然回顧,一起追溯組織起了三十年的家國史。


於廣義:《小李子》

一個悲喜劇色彩並存,在世人眼中猥瑣無能的老男人,在如詩如畫的銀幕中,竟然也有了大詩人一樣的風采。


趙大勇:《南京路》

在每一個燈紅酒綠的大城中,總會有這麼一群人:他們撿垃圾,他們偷東西,他們要飯,他們賣唱,他們幹苦力,他們來自五湖四海,他們沒說過真實的姓名、他們缺乏真實的社會關係,他們用老家的地名來稱呼自己。

他們,是所有城市的“無名氏”。


訾瀚:《老年男女》

不是所有的中老年男女都在廣場舞中歡騰。

老賈,退休幹部,老妻去世已8年,孤單寂寞,就想再找到一個年輕貌美的女人,走婚介所3年,84歲謊稱才54歲。  

“乾媽”,小學教師退休,77歲,丈夫過世2年,婚介所裡的紅人,人緣特好,追求者甚眾。

在這裡,老賈和“乾媽”似乎在暮年有重生了希望,但是,真的就是可以一帆風順麼........


魏曉波:《生活而已》

畢業了,他與她,終於如願以償地生活在了一起,彷彿真的嫁給愛情。

但是,哎,很快他們發現,一切生活而已,一切都是一地雞毛。

勉力堅持每天都寫三五篇文史八卦、生活隨感、時政看法、影視評論等。所有關注、點贊,還有留言,都是最大的鼓勵和支持,感謝感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