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比较冷门的、优秀的、现实的国产独立纪录片?

我家在东北嘎啦


在一个只被允许表达剩余愤怒,不能表达主要不满的社会,独立纪录片往往盛产,名声萧索,但质地优秀。这是我的一个观察。

因为所谓“独立”,就是不合时宜,但它并非自甘边缘,而是无可奈何。拍现实人生,被说故意抹黑;拍历史题材,又是借古讽今意在隐射的嫌疑;弄神怪故事吧,又说导人迷信;如实呈现人性,被批三观不正;一起傻乐,齐声起哄批判低俗;偶尔凑热给名人拍传记,嘿嘿,名人动不动失事。很多“独立”纪录片何曾想“遗世独立”,往往被迫逼上梁山。所谓 “弄文罹文网,抗世违世情”,这是独立纪录片普遍的困境。

因为独立记录片这种电影类型,碰触点现实题材的,还要说几句实话的,往往不“独立”都难。也因此,有太多优秀的片子,基本上不了电视台的面门,更别想光鲜地混进电影院了,命运好的流播在熟人小众中,更多是悲惨的和城市垃圾一起,被扫进了“地下”,成为另一种深刻创伤的来源。

国内独立纪录片导演,我最喜欢周浩、徐童、范立欣三位。像吴文光、康健宁、段锦川那些大佬,可能更为成功,但终究让我感觉难以捉摸,所以不是很喜欢。这算是我个人的偏好吧。

所以,此番冒昧推介,想以上述三位为核心,谈谈几部让我印象持久的好片。无一例外,他们记录真实,也记录了情绪。


周浩:《中国市长》、《书记》、《龙哥》

周浩的作品联同他本人大概都是当代纪录片导演中的奇迹了。

他所涉及的题材:官场和吸毒人员,可说是当代中国最边缘的两大群体,他都竟然毫无缝接痕迹地插入进去,赤赤裸裸,如如实实,没有比较,没有隐喻,他给观众们所带来的震撼,大概是真的让他们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他们耳目能详但是从来都当是屁话的一个说教:对于记录片艺术而言,高度的技术组织能力不是重要的,真实才是至高无上的。

看《中国市长》,我看到最后,都禁不住要掉眼泪。中国市长耿彦波在他的镜头的操弄中,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什么是“民胞物与”的为官之道与情怀。


徐童:游民三部曲

《麦收》《算命》及《唐老头》,是徐童著名的“游民三部曲”。这些片子,是有着非常悲悯的心情的,仿佛是以佛眼热心冷观世间相,让一个在历史和现实中长期隐形的“游民社会”浮出水面。

《麦收》是徐童拍摄的第一部纪录片,跟踪拍摄了一位性工作者的生活,记录了这个农村女孩在麦收前后,辗转于北京与乡下的两种生存状态。

《算命》里的“江湖术士”厉百程是个算命先生,依赖着一个半专业半哄骗的职业,半辈子给人算命,自己却永远漂泊找不到归路,自己的命途都不敢问何方。当他接来哑聋残且智障的女人石珍珠作自己的伴侣时,面对导演的问话,他如此深刻回答:“饥不择食,慌不择路,贫不择妻”。

徐童的纪录片世界,是嫖客、妓女、弱智、流氓、地下歌手、包工头、流浪诗人、残疾人、癌症患者、孤寡老人等等,也许他们是你感觉丢脸的人群,但是我们就真该忘记他们吗,他们不也是共和国的主人吗,我们的命运和生活又真的比他们高贵吗?

算不尽芸芸众生贫贱命,回头看五味杂陈奈何天。


陈心中:《众生》

有情皆虐,众生皆苦。大地荡过后,有关天地沦陷的纪念和回忆都有了程式化的再现:英勇的救助、组织的得力、苦难的画面、过后的感恩。

62岁的林理峰,已经步入晚年,这么一个道观的主持,见证了众生的重创之后,他会如想,如何看待。


张伟杰:《闲着》

魔都上海,是中国人旅游的乐园,也是有些人生活的天堂。

但是,对于有些人来说,注定不是。闲着,并不闲着,而是苦难、卑微的求生。几个最底层小人物,只因为谋生,还有相互取暖的需要,走到了一起,他们在街头卖艺、唱歌,他们指望着用歌声来吃上残羹冷炙,寻找尊严,找到理由,找到定位,找到分寸,还有快乐和希望。

但是,这样的幽僻的小路,黑灯瞎火,荆棘丛生,他们,真都好走吗?


范立欣:《归途列车》

有一年,稀里糊涂地到一所大学教课。面对一堆刚从中学牢笼中挣脱出来的脸庞,给他们放了《归途列车》这部纪录片。我发现,他\\她们第一次如此安静,看到后半场,我看见有几位小姑娘在黑暗中偷偷抹眼睛。

这部片子真适合高考结束之后的童鞋们,和家长一起,看看。当你一家东倒西歪享受天伦之乐时,这部片子会让你瞧见,有的人家的生活有着边缘剃刀般的凶险。


张同道:《小人国》

在小孩子的眼里心中,那只有小小围墙就可以环绕起来的幼儿园,或许就是他们的国。


林鑫:《同学》

二十多个同学的偶然回顾,一起追溯组织起了三十年的家国史。


于广义:《小李子》

一个悲喜剧色彩并存,在世人眼中猥琐无能的老男人,在如诗如画的银幕中,竟然也有了大诗人一样的风采。


赵大勇:《南京路》

在每一个灯红酒绿的大城中,总会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捡垃圾,他们偷东西,他们要饭,他们卖唱,他们干苦力,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他们没说过真实的姓名、他们缺乏真实的社会关系,他们用老家的地名来称呼自己。

他们,是所有城市的“无名氏”。


訾瀚:《老年男女》

不是所有的中老年男女都在广场舞中欢腾。

老贾,退休干部,老妻去世已8年,孤单寂寞,就想再找到一个年轻貌美的女人,走婚介所3年,84岁谎称才54岁。  

“干妈”,小学教师退休,77岁,丈夫过世2年,婚介所里的红人,人缘特好,追求者甚众。

在这里,老贾和“干妈”似乎在暮年有重生了希望,但是,真的就是可以一帆风顺么........


魏晓波:《生活而已》

毕业了,他与她,终于如愿以偿地生活在了一起,仿佛真的嫁给爱情。

但是,哎,很快他们发现,一切生活而已,一切都是一地鸡毛。

勉力坚持每天都写三五篇文史八卦、生活随感、时政看法、影视评论等。所有关注、点赞,还有留言,都是最大的鼓励和支持,感谢感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