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草地上的“世外桃源”

茅草地上的“世外桃源”

生态农业园

中国城乡统筹发展网讯(记者 曾思洁 汪万英)“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在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也有一个能与之媲美的人工开拓的世外桃源——王场镇双龙村生态农业园。

生态农业园坐拥600余亩土地,青山环绕,溪水潺潺。东至王场镇石溪村,南起王场镇太和村,北至王场镇石溪村,两个村889户2295人居住生活在这里。10公里的环形硬化公路在园区穿梭,把园区分割成美丽的几何图案。一顶顶白色塑料大棚整齐地排列着,一眼望不到头;水产养殖区犹如一面镜子,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静静的村庄掩映在绿色中,不时传来公鸡的啼叫。

茅草地上的“世外桃源”

辣椒种植区

茅草地上的“世外桃源”

四季豆种植区

茅草地上的“世外桃源”

工人正在给葡萄套袋

茅草地上的“世外桃源”

无公害农产品证书

大美蔬菜果园引来八方游客

走进蔬菜大棚,一垄垄绿色蔬菜郁郁葱葱,西葫芦、南瓜、黄瓜、丝瓜、冬瓜、苦瓜等几十种,微风轻抚,摇摇曳曳,煞是好看。几十个工人分散在不同的大棚里,手上摘着辣椒、茄子、黄瓜,嘴里哼着《太阳出来喜洋洋》……欢声笑语,一派繁忙景象。

茅草地上的“世外桃源”

等待运输的黄瓜

大棚外,一辆万州来的大货车正在装载采摘下来的农产品,绿油油,水灵灵,十分惹人喜爱。车主告诉记者,这里的蔬菜绿色安全新鲜,拉回去很好卖,所以我们愿意这么远跑来。

“哎呀,桃子好多呀,好红啊!好大呀!好漂亮啊!”“好甜呀!好香呀!”十几个忠县游客簇拥在水果采摘区。他们不时拿出手机拍照,定格这美好时刻……“我到这里摘桃子好多年了,刚开始是从朋友圈看到朋友发的照片,来了觉得特别好吃,以后年年都会来。这里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摘着桃子,想起小时候去邻家偷桃的糗事,其乐无穷,哈哈哈。”一名游客告诉记者。

据双龙村党支部书记王桂刚介绍,目前园区各种蔬菜已陆续上市,每天可出售蔬菜5吨以上,每天大约有8000元的收入。带动周边零散种植面积达2000亩。解决了200余劳动力就业,其中贫困脱贫户53户(194人)、贫困户14户(52人)。2017年被表彰为蔬菜种植“县级微型企业特色村”。

土地流转拓宽农民致富之道

记者在水产养殖区,遇见一位段先生正在自己的三轮车上休息。几年前,他在一次意外事故中双腿截肢,失去了劳动力,家里儿女读书都得花钱,一时间家里变得焦虑了起来。后来,生态农业园主动联系流转了土地,每年可以得到固定分红1200元;自己再负责经营这里的20亩水塘,养殖水蛭和鱼类,年纯收入达3万元;妻子在生态园里务工,每月工资1300元左右。加上政府给的残疾人补助,两个孩子的贫困生资助,家里生活又恢复了从前的样子。

茅草地上的“世外桃源”

满脸笑容的残疾人段久成

“改革的红利落到了百姓身上,接下来再争取把水塘发展扩大,从贫困奔小康!”段先生充满希望地说。

王桂刚介绍,王场镇双龙村生态农业园修建之前,这里曾是一片茅草地,土地荒芜。2012年初生态农业园开始规划,12月启动建设。目前有三个专业合作社、四个家庭农场。有蔬菜种植区300亩、特色水产养植垂钓区100亩、桃子葡萄西瓜草莓等水果采摘区100亩、花卉盆景苗木观赏区150亩、红肉柚子100亩。农产品主要销往西沱镇、黄水镇、石柱县城、忠县及万州等周边地区,年产值达300万元左右。

目前,园区采取“村支两委+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实现公司化经营。园区推广标准化生产,通过“上级补贴+政府补助+村两委自筹”的方式,已投资约1000万余元。建有标准化钢架大棚200余亩、排水沟、水肥一体化喷滴灌系统、沟带路、智能化育苗温室等部分现代化农业基础设施,采用抗病、高产、良种选育、营养钵(球)、穴盘育苗、地膜栽培、无公害蔬菜施肥等先进种植技术,显著提升了蔬菜品质及效益。2015年该园通过国家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证,2017年通过国家绿色农产品基地认证。

茅草地上的“世外桃源”

整齐的村舍一角

茅草地上的“世外桃源”

群策群力逐步破解建园之困

谈起生态农业园修建之初的困境,王桂刚坦言,“修建之初,最大的问题是老百姓的思想问题,村里没钱,没技术,没业主,基础设施完全没有,村民听不大懂政策。”

村里没钱怎么办?向政府借了10万元就起步。无技术怎么办?每月请西南大学林德清教授来进行一次技术指导。无业主怎么办?每个村干部承包一个大棚,边干边引进业主。村民听不懂政策怎么办?把全村60岁以上在家的老年人组织起来,成立老年协会,编成相声、小品、三句半等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节目形式,用通俗易懂的当地语言,到各组宣传演出,让老百姓把政策听懂、弄明白。

有问题就一项一项解决,决不打退堂鼓。

建园之初,村民小农意识根深蒂固,不理解不支持。丈量土地还没开始,一个老党员干部就给远在福建打工的亲戚打电话,叫他不要配合丈量土地。得知情况后,村委紧急召开党员会议,强调讲政治讲纪律,要求党员干部统一思想,有意见有问题当面交流当面解决,绝不允许背地里添乱;并做通了那个老党员的思想工作,主动要求丈量土地,首先从他家里开始。思想通了,工作就好做了。两个工作人员只用了两天时间就丈量完了全村的土地。

修建基础设施是最难的,让村民舍弃一寸土地都很难。为了保障工作顺利开展,经村民大会讨论决定,把修建之初的“五不赔”(凡是修建基础设施涉及的土地、青苗、果树、附属物、开山取石都不赔)、建成之后所占用土地作为流转固定分红,写进村规民约。村民谭玉宜家的2亩田修河堤被占用,谭玉宜偷偷找到王场镇领导讨说法。王桂刚知道后赶到镇上,拿出谭玉宜按有手印的合同,谭玉宜二话没说就回去了。生态农业园建成后,村里每年按被占的两亩田给他1400元固定分红。

修建二环路的时候,要占用某前任干部的一段土地。他说什么也不同意让出土地,王桂刚就决定把路只修到那个地方。事后该干部只要与别人发生口角,别人就会戳他脊梁骨,说他身为老党员老干部,以前做别人思想工作,话说的那么好听,遇到自己了就变了……时间一长,这位老同志就坐不住了,不到一年,就主动找到村委会,要求把土地让出来修路。

关于未来的发展,王桂刚说,要请专家做统一规划,以人为本,让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要搞好家庭农场,让游客来园观光,采摘,垂钓,欣赏花卉盆景,听鸟语闻花香,呼吸新鲜空气,体验返璞归真的世外桃源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