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與原著出入最大的兩處改編,曾經不理解,反覆刷劇才看懂

對於原著黨來說,最不能接受的大概就是對劇情的改編了。不過《琅琊榜》因為編劇就是原著的作者海晏,再加上良心製作的劇組和演技爆棚的一眾演員,所以對於小說中兩處重要情節的改動,粉絲們倒是沒有做出太大的反應。

琅琊榜:與原著出入最大的兩處改編,曾經不理解,反覆刷劇才看懂

對於疏影個人來講,關於刪去聶鐸這個人物,將小殊和霓凰設置為青梅竹馬的戀情這一段,是比較認可的。

琅琊榜:與原著出入最大的兩處改編,曾經不理解,反覆刷劇才看懂

雖然說這樣的改動對霓凰來說有些殘忍和不公,但是這一改動令霓凰這個角色大放異彩,增加了人物的許多戲份,不但推動了劇情的發展,而且平衡了原著中男女比重略顯失調的瑕疵,霓凰、靜妃、夏冬、宮羽、般弱、蒞陽……這些個性鮮明、性格迥異的女子無一不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

琅琊榜:與原著出入最大的兩處改編,曾經不理解,反覆刷劇才看懂

這樣的修改,也在冰冷詭譎的權謀算計中突出了人性中的溫暖,那種穿越時空、跨越生死的情感,刻骨銘心、至死不渝的真心,真的是虐到了極點,引起觀眾們強烈的共鳴。

琅琊榜:與原著出入最大的兩處改編,曾經不理解,反覆刷劇才看懂

對於另一處較大的修改——靖殊相認,疏影最初曾覺得稍有不妥。讀過原著的網友們都知道,小說中這一段的描寫極具視覺衝擊力,海晏巧妙地用了“梅石楠”和“榛子酥”的梗,讓景琰和小殊先後得知了真相。景琰從震驚,到心痛,剋制不住地揚鞭躍馬奔向蘇宅,再到突然地體會到小殊的脆弱與自卑而生生地勒住馬韁,然後強壓悲憤埋下心事黯然回府 ,這樣的表達讀起來確實很過癮,每次讀到這裡都會不由自主地淚眼朦朧。

琅琊榜:與原著出入最大的兩處改編,曾經不理解,反覆刷劇才看懂

可惜,景琰不是天生演戲的料,在敏感的小殊面前露出了破綻,小殊用一塊榛子酥,試出了景琰知道自己身份的真相。一瞬間,這個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的江左梅郎失了態,他不知道該怎樣去面對昔日的好友,只能選擇迅速地逃離。

琅琊榜:與原著出入最大的兩處改編,曾經不理解,反覆刷劇才看懂

拍電視劇時,刪去了這兩個重要的橋段,改成了夏江密告,梁帝宣召景琰與梅長蘇在金殿之上與夏江當面對質,由此,景琰才知道兩年來為自己殫精竭慮的蘇先生,竟然便是自己心心念唸的林家小殊。

琅琊榜:與原著出入最大的兩處改編,曾經不理解,反覆刷劇才看懂

初看時總覺得這種表達沒有原著中那樣強烈震撼,似乎有些不過癮。刷了n多次劇之後,忽然覺得,這樣的處理是有一定道理的。

琅琊榜:與原著出入最大的兩處改編,曾經不理解,反覆刷劇才看懂

我們都知道,景琰和小殊一起,自幼受教於祁王,有著一顆九死不悔的赤子之心。以他的心性和才智,若不是橫生變故,必定同小殊一起成為大梁國的棟樑之才。只可惜一夕驚變,赤焰案發之後,父皇的冷落、太子與譽王陣營的排擠,加上景琰心中一點孤憤不平,使得這個少年郡王變得日益冷峻不羈,養成了倔強任性、寧折不彎的性情。

琅琊榜:與原著出入最大的兩處改編,曾經不理解,反覆刷劇才看懂

直到那個低眉順眼的謀士出現在他面前,告訴他:我想選你,靖王殿下。兩年來,他盡心竭力地為他謀劃一切,幫他掃平奪嫡路上的一切障礙,一步步將他推向權力的巔峰。因為救衛崢,他和他爆發了激烈的衝突,但是事後,景琰知道自己錯怪了蘇先生,他在愧悔中也在不斷地修正自己,漸漸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獵宮一役之後,景琰更是日益走上穩重與成熟,所以,他才能夠在聽到如此令人震驚的消息時,在父皇和夏江面前滴水不漏,沒有留下任何把柄。

琅琊榜:與原著出入最大的兩處改編,曾經不理解,反覆刷劇才看懂

只有這樣的景琰,才更像一個真正的有道明君吧!

對於劇本的這兩處修改,您有什麼不同的見解,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感謝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