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談】你不看春晚,不妨礙別人看,不差你一個

春晚還沒開始時,就好像已經結束了似的,沒有任何懸念。即使出現“驚喜”,在網民看來也不屑一顧。

“這都是多老的段子了...”

“這麼尷尬的梗還在用?”

“春晚能不能不要再強行加入網絡用語了?”

乍一看貌似沒人願意守著電視看四小時的春晚,更沒興趣看完一個個煽情又尷尬的小品。整個春晚越來越像一部又臭又長的主旋律宣傳片。在電視前坐上二十分鐘就讓人耐不住性子要掏出手機。

既然如此,不看就罷了。

本來,春晚也不是專門給你看的。

春晚的受眾是全體中國人。其中不只包括如你這般有想法有理解力的網民,還包括各個階層的、各種文化程度的觀眾,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非網民,還有連手機都不會用的中老年。可能直到今天,大年三十了,也有人顧不上回家打開電視,還在工作崗位上盡職。大山裡目不識丁的老人,連你認為的尷尬過時的笑料也理解無能吧。

我們讚賞過去的春晚,是因為直到十年前智能手機電腦還未普及,信息流相對集中,每個人接受同樣的文化薰陶,有相近的意趣和偏好。一個包袱拋出來,大多數人都能接住。

春晚不是為了迎合小部分人的口味而辦,即使到了現在這種網絡時代,也要顧及大多數人的欣賞層次,更沒法滿足小眾文化圈的需求。它不能使每個人都感到愉快。

如果你不想看,關掉也無妨,不差你一個。

【日談】你不看春晚,不妨礙別人看,不差你一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