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之戰,如果不換將趙括,廉頗將軍能守得住嗎?爲什麼?

百態千知


兩千兩百七十九年前的長平之戰,可說是中國歷史的一個轉折點。

一方面,這場戰役可說是先秦以前,中國境內最大的一場內戰。作為列國中最具有統一實力的秦趙兩方,各傾舉國之力總出兵100多萬,結果秦軍死傷過半慘勝,數十萬趙國壯士被活埋,煩冤鬼哭於黃土之中,西周以來近八百年累積而建的洪範九疇意識、禮樂文明制度被徹底擊碎。

另一方面,秦國也經次役消滅了最大敵手趙國的有生力量,倘若沒有長平之戰的摧毀式對抗,趙國完全可以保住精銳之師與秦周旋較量,不可能傾覆亡國,而嬴政是否可以一統天下尚未可知,整個華夏的歷史可能會另外重寫。

過去自《史記》以來的史書在討論這場戰役時,多把責任推給趙國將領趙括一人身上,認為是他的“紙上談兵”直接導致了戰敗,是罪魁禍首,比如宋末史家胡三省就說“趙之禍不在於受上黨,而在於用趙括”。

以我淺薄的認知看來,這當然是不公平的,宋人周密說韓侂冑“身隕之後,眾惡歸焉,然其間是非,亦未盡然”,此理同樣適用在趙括身上。實際上,以事後諸葛亮的眼光回顧,可以推斷,趙國的罹難,是由一系列的原因、失誤所造成的,讓一個人背起所有黑鍋有失公允。

因為,這根本就是一場必亡之戰,唯一可以挽救的不過就是失敗的輕重問題。


一,趙國整體的戰略部署準備不足,一開始就是倉促應戰,已為敗局埋下伏筆。

任何一個大規模的作戰,戰略部署的周密,防禍於未然,善後於未萌,都是前提工作。而趙國完全只是臨機應對,“起跑線上就已經輸掉”。

長平之戰前,按照當代史學家林劍鳴《秦史稿》的統計分析,整體國力上趙國雖略遜於秦,但就軍事實力而言雙方基本旗鼓相當。

但因事發突然,趙國的準備不足,開始就為後來的失敗埋下了伏筆,並不會因為廉頗還是趙括領兵而改換局面,唯一可說的就是要是廉頗帶兵的話,以他的持重和經驗,可能不至於全軍覆沒而已。

圖:長平之戰遺址屍骨坑)

長平之戰的直接導火索是趙國接手韓國上黨,秦國出兵攻韓國,趙國只是馳援,屬於被逼無奈的戰略防禦,並不曾想到戰火會蔓延到趙國境內,並演變為各傾國力你死我活的大決戰。所以趙國在前中期都只是倉促應戰,臨機應對,小打小鬧,軍事目標與手段都很有限,沒有一個完備且周密的計劃安排。

這是戰略預估和部署的嚴重失誤。


二,趙國就長平周邊的地勢、兵種、援助而言都處在極大的劣勢,基本上無論由誰帶兵都敗局已定。

趙國的軍事力量之強,主要強在騎兵。由於過去百年它長期的作戰對象,都是北方遊牧民族,所以它的兵種訓練主要都投放在騎兵之上,作戰經驗也基本是圍繞著平原場地而發的。

可偏偏長平之地,周邊三五十公里,都是山嶺、河谷、關隘等環繞。這種地形限制下:1,趙軍只適合大規模突擊作戰的奇兵根本就寸步難行,而秦軍的輕重步兵混合編隊則如魚得水;2,秦在戰前已佔據太行山以南黃河以北等地,糧食、救兵可以暢通無助源源不斷抵達,實際對此地已形成一個半包圍的態勢,且修築了大量長城,可以輕而易舉斷絕趙軍的糧食和軍事補給,讓趙軍完全成為甕中之鱉,事實也正是如此。

因此,在戰事初期,趙國主將廉頗固守防禦,既是計劃中事,也是不得已而然之舉。

但是,這樣的守備工作根本無法在長期堅持下去,無論是誰領兵,不管是廉頗還是趙括,最終都得主動出擊,接著迎接失敗。原因在於當時的趙國,因為百萬大軍的三年對峙,巨大的消耗已導致舉國“無以食”,“請粟於齊而齊不聽”,必須得謀求速戰以求脫困境,而且主動攻擊或有一線勝機,即便戰敗也可消耗大量秦敵有生力量,遠勝不戰自敗。

所以,史稱趙孝成王因為聽信秦國離間計一意孤行任命趙括代替廉頗,恐怕沒那麼大腦簡單,最大的原因應該是國內形勢的不得已使然;而即便還是廉頗領軍,也必然會如趙括一樣選擇出戰,這也是形勢所迫。也就是說,當時的情勢下,守,大家都知道是明智的,但是耗不起;戰,是投薪於火,朝野不會不明白,但勢必得如此。這根本就不是廉頗與趙括誰領兵的問題。


三,現代評價趙括的軍事才能,並非如史書所寫那般無能,實際也是卓越的軍事將領,只不過戰不逢時

一般意見認為長平之戰,趙軍傾覆,將領趙括的無能是最重要的原因;經過《史記》等正史的渲染,趙括也因“紙上談兵”的罵名,遺臭萬年,也被嘲笑千年至今。

而實際而言,這可能是誇張的。趙括不但不無能,且軍事才能確實卓越,只因條件實在劣勢,且不幸遇上的對手是“戰神”白起,功敗垂成成為必然,但也無法而因此說他無能重大。

一方面,從兩軍傷亡對比上看,秦之勝也是慘勝。關於秦此次出戰的總兵力,歷代史書並無記載,學者靳生禾、謝鴻喜等統計為35萬至50萬之間,50萬也是秦國當時所能出動的最大限度,而秦軍此戰死亡人數是有記錄的,即在25萬到30萬之間,戰後白起自己也明言,“今秦雖破長平軍,而秦卒死者過半,國內空”,這個戰死人數絕大部分是在趙括接替統帥後所有的,是趙括髮動總攻,兩軍在丹河兩岸拼死決戰造成的;

(圖:古長平之戰發生地現況)

而趙國方面,根據統計,趙括接替統帥時趙軍最多隻能有30萬,史書如杜佑《通典》也說了其死亡人數:“其時馬服子與銳卒自搏戰,秦軍射殺之。軍大敗,卒20餘萬人降,皆坑之”,也就是說,趙方當時被坑殺人數為20餘萬人。綜合各種數據,趙括是以戰死10萬人的代價,殺死秦軍20多萬人。假設史書給出的數據都是比較可靠的,就趙括的戰績而言,可說是秦軍的強勁對手,秦國的勝利也是拼死掙扎的慘淡僥勝而已。

另一方面,青年將才趙括的不幸,還在於他遇上的敵手,是戰國時代最大的軍事天才白起。在《史記》等書中,白起堪稱“戰神”一般的絕代名將,先後帶領著秦軍擊潰楚、韓、魏、趙助強敵,斬首近100萬,而據呂思勉等人研究,秦統一前歷代統合起來的斬首人數總共才180多萬,此人的才幹、威望、戰績遠超時流,戰國名將尚無人能望其項背,廉頗就戰績而言也遠非其對手。

長平之戰中,白起是被秘密啟用的。公元前262年,無往不勝的白起將要出山領兵長平的前夕,秦軍還是嚴密封鎖此消息,趙國將領趙括還矇在鼓裡。但即便就是這樣,長平之戰依然是白起一生所指揮的所有戰事中,所受損失最慘重的,也是戰國時期秦國所有戰事中損失最慘重的。這一點,也可以說明趙括的軍事才能本身就是卓越的。


總結:

長平之戰,無論就形勢而言,還是就條件而論,趙軍可說一開始就敗局已定。這根本就不是將領是廉頗還是趙括所能挽救的。趙括可能是冥冥之中被選定為加速趙國滅亡的那個人。

長平之戰第二年,即公元前259年,一個嬰兒在趙國邯鄲老城呱呱墜地。這個人,才是最後真正親手埋葬趙國的那個人。這個人,“名為政,姓趙氏”,即後世熟悉的秦始皇嬴政。

2018,7,17,晚閒敲


劉愚愚


本人對長平之戰有點小研究,也想發表一下,說的不對的地方大家可以評論一下,不過語言要文明。

第一,秦趙長平之戰發生起因,當時秦韓剛打完一仗,韓國失敗,割讓韓國上黨給秦國,而韓國上黨郡守馮亭不願降秦,於是轉而投降趙國,將韓國壓力轉於趙國,於是秦趙之間發生長平之戰。

第二,長平之戰開始,廉頗率領趙軍和秦軍剛開始交鋒,初戰不利,廉頗考慮到秦軍勞師襲遠,決定堅守不出,準備和秦軍打持久戰,意圖拖死秦軍。雙方相持三年,秦趙兩國消耗巨大,雖然秦國經過商鞅變法,經濟軍事農業都得到加強,趙國經過變法,軍事實力得到提高,但是秦國是傾全國之兵進攻,趙國是舉全國之力扛秦,然而秦國有良好的地理基礎,相對於趙國情況好一些。對此,秦王想速戰速決,而廉頗一直堅守不出,為此,秦王利用離間計讓趙王換下廉頗。

第三,趙國和秦國對峙三年,無論經濟農業都是一個不小的打擊,特別是趙國男丁基本都上前線,趙國三年土地沒有任何收成,在向鄰國齊國借糧時,因為趙國在合縱連橫政策下,和齊國翻過臉,所以糧食沒借到。趙王也想速戰速決這場戰爭,最終決定換下廉頗。趙括上任之後,奉趙王之命和秦軍決戰,秦軍也悄悄換上白起,白起誘敵深入,切斷趙軍後路、糧道,趙軍被困,如果當時趙括知道白起指揮秦軍,有可能不會如此大意。被困後,趙括組織發起十三次突圍,一次比一次猛烈,在突圍到最後一道秦軍屏障時,趙括被亂箭射殺,群龍無首,趙軍無鬥志,最終趙軍被困四十六天,四十萬趙軍投降。白起認為四十萬趙軍每天消耗糧食巨甚,如果放回,又是縱虎歸山,況且廉頗還活著,於是決定坑殺四十萬趙軍。

第四,從以上可以看出,當時趙國基本上到了最後關頭,全國糧食快耗光了,趙王根據全國形勢來看,想速戰速決,秦國也是。即使不換下廉頗,也就是能把秦國拖走,但要打敗秦軍的可能性並不大,最後結果或許是秦國撤軍,趙國被拖垮。但是秦國有巴蜀之地,關中富饒,而且,秦國是四處征戰,戰場都是在秦國外圍,本國經濟農業基本不受影響,一旦撤軍,經濟農業很快就會提升上來。後期,秦國會捲土重來。長平之戰雖然秦軍勝利,但也是慘勝,折損兵力近乎一半。

第五,趙括也不只是只會紙上談兵,其母曾說過,趙奢打仗勝利歸來,都將大王賞賜的東西分給將士,但趙括打勝仗歸來卻從來不這麼做。從這可以看出趙括也打過仗,也是有一定經驗,只是碰上了白起。(趙括純屬個人見解)

以上只是個人見解,大家有如有意見可以提出來共同討論討論。


若繁星


廉頗(公元前327年-公元前243年),戰國末期趙國名將,驍勇善戰,功勳卓著,封信平君,與白起、王翦、李牧並稱“戰國四大名將”。

廉頗在攻打燕、齊、魏等弱小國家時,可謂是戰功赫赫。《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廉頗者,趙之良將也。趙惠文王十六年,廉頗為趙將,伐齊,大破之,取陽晉,拜為上卿,以勇氣聞於諸侯。”廉頗自己也說:“我為趙將,有攻城野戰之大功”。廉頗的功勞可謂不小,如公元前283年,廉頗帶趙軍伐齊,長驅深入齊境,攻取陽晉(今山東鄲城縣西),威鎮諸侯,而趙國也隨之越居六國之首。廉頗班師回朝,被封為上卿(上卿為當時最高的官階)。公元前278年,廉頗又率軍攻打齊國,破其一軍。公元前276年,再次伐齊,攻陷九城。次年攻魏,陷防陵(今河南安陽南二十里)、安陽城(今河南安陽縣西南四十三里)。

公元前251年,廉頗率軍攻燕,大破燕兵,拜官相國,受封為信平君。可以說面對這幾個弱小的國家,廉頗率軍征戰,攻必取,幾乎百戰百勝,威震列國。而那時最強大的國家秦國正在著力南下,秦軍主力正在巴蜀進攻楚國,無暇他及,在《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中,藺相如恰恰利用了當時的有利形勢“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最終迫使秦王交還和氏璧,試想,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文人尚且能夠如此,更何況是一員大將呢?而且,當時的趙國與秦國以外的周圍國家相比尚屬強大,所以廉頗打了一些勝仗,可以說不足為奇。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亦記載,秦伐韓,軍於閼與。王召廉頗而問曰:“可救不?”對曰:“道遠險狹,難救。”又召樂乘而問焉,樂乘對如廉頗言。又召問趙奢,奢對曰:“其道遠險狹,譬之猶兩鼠於穴中,將勇者勝。”趙王於是令趙奢率軍,救韓國。後“趙奢縱兵擊秦師,秦師大敗,解閼與而還。”同樣是“道遠險狹”,在趙奢看來是勝利的條件,而在廉頗看來卻是不能出兵的理由。在強大的秦軍面前,畏懼不前的廉頗和有勇有謀的趙奢對比是多麼鮮明呀!

秦將白起使反間計,使趙孝成王撤換了戰爭經驗豐富的趙國名將廉頗,而啟用了善於“紙上談兵”沒有實戰經驗的趙國名將趙奢的兒子趙括;在長平一帶雙方擺開了決戰的架勢。趙括一到長平,就改變了廉頗原定的戰略,反守為攻,主動攻擊。白起裝著敗退,誘趙軍深入,爾後斷趙軍退路,將趙軍分割包圍,然後吃掉。趙軍被圍46天,糧絕無援,奮力突圍,傷亡很大,沒有成功,趙括本人也中箭身亡。趙軍40多萬人被俘,被秦軍全部坑殺在長平一帶。屍骨遍野,頭顱成山,血流成河,成為古今中外戰爭史上最為殘酷的殺害戰俘的一次戰役。

趙軍損失40萬將士看似敗了,但當時都城邯鄲可能被圍、國家可能滅亡的危險卻消除了。長平之戰後,秦國不僅沒能乘勝滅掉趙國,反而數次被其餘五國痛擊,甚至一度被攻入咸陽郊區,20多年之後才恢復元氣。   

戰爭畢竟不只是戰場上武器的較量,而是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綜合實力的較量。如果不換將趙括,廉頗將軍也守不住秦軍的進攻!

但是,如果六國如果能利用長平之戰的戰果齊心協力,乘勝追擊,秦國全面潰敗並非不可能。這樣的機會在長平之戰以前有很多次,但長平之戰卻是最後一次,六國喪失了最後一次自救的機會。長平之戰的結果讓趙國和其餘東方五國又苟延殘喘了幾十年。由此不難看出,長平之戰,秦國非但沒有達到戰略目的反而元氣大傷,秦國並非完勝,趙國並非完敗。


書房記


這個,我們得看一下長平之戰的過程,就能明白趙國長平之戰失敗的主因是不是趙括,還是其他原因。

公元前262年,秦國攻下了韓國的野王,上黨郡與韓國失去了聯繫。(此時韓國的土地像一個槓鈴,上黨是左邊的小槓鈴,野王就是那個咽喉)

韓桓惠王讓上黨郡太守馮亭將上黨郡獻給秦國,以求秦國退兵。但是馮亭,不願意投降秦國,他決定把上黨的十七座城池獻給趙國,並派使者通知了趙國。

趙孝成王與平陽君趙豹商量此事,平陽君認為不應該接受上黨,馮亭這個是禍水東引,想嫁禍給趙國,給趙國帶來的災鍋要勝過得到的好處。

趙孝成王又與平原君趙勝,趙禹商量這個事情,兩個人認為可以接受,平時動用那麼多兵力數月也打不下一個城池,而如今平白拿到十七座城池,不拿白不拿。趙孝成王最終後決接受上黨郡,派廉頗駐守長平,以防秦軍來攻。

公元前260年四月,秦軍主帥王齕率軍攻打趙軍,秦軍斬殺趙軍裨將茄。六月,廉頗兵敗,秦軍攻破了陣地,攻佔了都尉城,故谷城兩個據點,俘虜了四名趙國尉官。七月,趙國築起圍牆,堅守不戰,秦國強攻,又攻下西邊的營壘,俘虜兩名尉官。

廉頗連連戰敗,趙孝成王對廉頗堅守不戰,很不滿意,多次派人去責備廉頗。

廉頗就這樣拖著,想用這種方法耗著秦軍,可是秦軍召集百萬青壯年,疏通渠道,從水路運糧,比趙國運糧還要更快。趙國漸漸陷入無糧的局面,趙國向齊國借糧,齊國恨趙國參與五國伐齊,拒不借糧。

趙國向魏韓楚求救,魏韓楚害怕秦國,不敢出兵相救。也就是說趙軍面臨了,無糧無援軍的局面,在這樣拖下去,趙軍也是必敗不可的。趙王派人與秦國求和,秦國大加款待,其他國家誤以為秦趙已和解,趙國的處境就更加的孤立了。

趙王沒辦法,再這樣下去,趙國也支撐不住,另外範睢也用了反間計,說秦國最怕的是馬服君趙奢的兒子趙括,畢竟趙奢曾經打敗過秦軍,於是趙王就派趙括,替換了廉頗,秦軍也用白起換了王齕。

趙括一改廉頗防禦的戰術,率軍攻向秦軍,秦軍偽退,趙軍追擊,最後被白起率軍包圍,斷了趙軍的後路,並且斷了趙軍的糧道,秦昭王特意到河內郡,徵全國十五歲以上的全部到長平戰場。

趙軍斷糧四十六天,最後趙括強行突圍,最後戰死,趙軍於是向秦軍投降,最後全部被坑殺,只留下240名年紀小的回去趙國。

其實,趙國長平之戰失敗的原因並不是趙括,而是秦趙兩國的國力對拼,趙國當然不是秦軍的對手,而最後秦軍也是損失了一半,國內空虛。所以長平之戰,趙括不是主要原因,即使廉頗在繼續堅守,也會無糧崩潰的。


歷史簡單說


大家都知道,在公元前262年的時候,秦國和趙國為了爭奪韓國上黨這個地方,發動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長平之戰!

最終這場戰爭以秦國戰損二十萬大軍慘勝,並坑殺了四十萬趙國降卒而結束,這一仗也給秦國未來的秦始皇統一天下帶來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在很多人看來,趙國之所以會在長平之戰中敗給秦國,其主要原因是趙國國君中了秦國的反間計,用只會紙上談兵的趙括換下了年老穩重的廉頗!

但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首先我們知道,在的古代戰爭中,糧草無疑是至關重要的一樣東西,而在長平之戰中趙國自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以來,趙國軍隊兵種就多騎兵,在上黨這一個丘陵地帶守城作戰本就不利,在正面戰場上也一直處於劣勢,再加上齊國等諸侯國已經拒絕借糧。所以在和秦國死磕到底的時候,趙國根本不可能繼續使用廉頗的堅守方案!

更何況跟據史料記載,在長平之戰後期,秦軍因為擁有關中和漢中兩大糧倉,雖然戰事吃緊但卻比趙國糧食供應已經開始告急的情況好很多。

所以在成唐看來,其實秦國的這個反間計與其說是陰謀倒不如說是陽謀,因為趙國相比於秦國,趙國更加渴望速戰速決,因為趙國的國內局勢相比於秦國更加嚴峻,趙國也更加拖不起!

再加這一切還有其他諸侯國的虎視眈眈,而秦、趙兩國自然也不想為他人做嫁衣,所以速戰速決早已成了雙方的共同意願,趙國臨陣換將也就成了必然的事了!

當然有人會問了,為什麼最終趙國會選擇一個,在我們來看只會紙上談兵的趙括去頂替一個用兵老道的廉頗呢,這其中又有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呢?

要知道當時趙國可是有著李牧、樂毅、田單這些名將,為什麼秦趙兩國卻都偏偏都選中了年輕的小將趙括呢?

首先在長平之戰的時候,李牧雖然能征善戰,但卻剛被趙括推薦上任不久,名聲不顯;樂毅雖然戰果輝煌卻已經年老無法出征,況且也早已歸隱;而田單身為一個齊國人,又剛剛到趙國不就,雖然得到了趙國國君的禮遇和重視,但是忠心不明也難以服眾。

所以自幼隨父出征,又立過不少戰功,對兵法有著獨到見解,在軍中又頗具威望的趙括無疑成了最佳人選!

在秦國方面,秦軍也深知作為名將之後的趙括的巨大的軍事潛力和恐怖的軍事才華,而為了儘早除掉趙括,扼殺這個可能會阻擋秦國未來霸業的種子,所以對於趙國任命趙括為帥這件事,也是一邊大力支持一邊暗中佈局應對趙括的計謀!

畢竟如果趙括真的只是個紙上談兵的書呆子的話,那麼秦國就完全沒必要密調武安君白起,就光憑那個至少能和廉頗五五開的王紇就完全足夠了!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在真正的歷史上,廉頗其實是一個貪圖富貴,飛揚跋扈卻又富有心計的人,想當初趙武靈王親手提拔了廉頗,趙奢,樂毅三人!但是在趙武靈王被餓死後,趙奢、樂毅因此被迫離開了趙國,只有廉頗轉身就投靠公子成和李兌。

在李兌死後,趙奢回到了趙國,而自詡趙國第一武將的廉頗因為忌憚趙奢的能力所以只是讓趙奢做個收稅的小吏,後來在樂毅伐齊的時候,廉頗帶兵攻打齊國,卻被擋在了麥丘城外。在這時候趙奢被推薦接替廉頗攻打麥丘,然而廉頗卻對趙奢百般刁難,最後逼得趙奢立軍令狀一個月拿下麥丘,最後還是趙括獻奇謀這才拿下了麥丘城。


歷史的刀鋒


前幾天我寫了白起坑殺40萬大軍的文章,也有讀者留言問,如果趙軍不將廉頗換掉,能不能守得住的問題。我可以明確的告訴你,守不住!

從兩個維度來思考問題:第一、秦國為什麼要發動長平之戰?第二、趙國為什麼要換掉廉頗?

在秦國上層一直流傳的一句話:平了趙國,天下如探囊取物。而秦王是誰?天下梟雄,以取得天下為抱負,如果秦王想要取得天下,就必須先拿下趙國。所以趙國無論做什麼樣的反應,都阻擋不住秦與趙國開戰的勢頭。

如果“長平之戰”秦國輸了,秦國還會發動“短平之戰”“寬平之戰”。所以“長平之戰”的失敗除了趙國更換將領外,主要的原因還是秦國勢在必得的情勢。而秦國,通過商鞅變法,實行的兵制改革,在軍事實力上遠超趙國。

趙括,歷史上有名的紙上談兵,而廉頗確是歷史誇讚的名將,可歷史真是如此麼?

如果趙括真的只是個紙上談兵的書呆子的話,那麼秦國就完全沒必要密調武安君白起,就光憑那個至少能和廉頗五五開的王紇就完全足夠了!

廉頗其實是一個貪圖富貴,飛揚跋扈卻又富有心計的人,想當初趙武靈王親手提拔了廉頗,趙奢,樂毅三人!但是在趙武靈王被餓死後,趙奢、樂毅因此被迫離開了趙國,只有廉頗轉身就投靠公子成和李兌。

在李兌死後,趙奢回到了趙國,而自詡趙國第一武將的廉頗因為忌憚趙奢的能力所以只是讓趙奢做個收稅的小吏,後來在樂毅伐齊的時候,廉頗帶兵攻打齊國,卻被擋在了麥丘城外。在這時候趙奢被推薦接替廉頗攻打麥丘,然而廉頗卻對趙奢百般刁難,最後逼得趙奢立軍令狀一個月拿下麥丘,最後還是趙括獻奇謀這才拿下了麥丘城。

所以換下廉頗是正確的事情,趙括確實強於廉頗,最後趙括失利,要是換廉頗上估計也好不到哪裡去


笑嘗歷史百態


談到長平之戰,我們就會認為趙括幼稚,趙王昏庸,深深為廉頗感到惋惜,歷史上對這次失敗基本歸罪於趙王的臨陣換將,啟用了只會紙上談兵趙括。趙王換將,也是無奈之舉。否則區區離間計,就能迷惑趙國高層?

首先,來分析一下長平之戰的原因和意義

長平之戰的起因實際上是秦軍在完成強國路線之後,開始吞併六國的第一步。當時的山東六國要麼國力過於衰弱,要麼因為國內政治事件自我消耗。根據秦國遠交近攻的戰略思想,國力強盛的趙國成為了秦國的第一塊絆腳石。基本上可以說,只要幹掉趙國,秦國逐步蠶食六國就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交戰雙方的實力對比:

兵力:秦軍60W;趙軍45萬

將領:白起、王齕;廉頗、趙括

戰爭初期趙軍據險不出,避其鋒芒。廉頗和大家的想法是大量的消耗秦軍的國力,要知道60W大軍的開銷是相當巨大的,秦國的補給又長,困難可想而知。待到秦軍後勤出現了短缺,國內已經支付無力,秦軍銳氣自然受挫,說不定也來點兵變就更好了。到時候自己盡出其精銳部隊,可以一舉操翻秦軍。廉頗等待這個機會竟然等了三年。

這個想法固然不錯。但是仔細分析,其實漏洞不少:

  • 趙國國力不濟

秦趙長平之戰,猶如現代的美蘇軍備競賽;趙國的國力根本支撐不起曠日持久的長平軍備競賽。當然,秦國也被拖的疲敝至極。《史記•白起王翦列傳》記載“王自之河內,賜民爵各一級,發年十五以上悉詣長平”為了應急,秦王連全郡封爵的辦法都用上了這也說明到了戰爭後期,秦國的後勤已經透支到了極限。

趙國之綜合國力要劣於秦國,秦國都這麼狼狽,那趙國更是可想而知,這可以從側方面說明了趙王為什麼要速戰速決,趙國當時基本上可以說是人間煉獄了。

  • 趙國高層決策失誤

趙國高層對戰爭發展已經做出了進行決戰的指示。反間計僅僅是一個藉口,一個換將的藉口,趙王應該是明白國家的處境,必須要和秦國速戰速決。再加上廉頗數戰數敗會給趙國高層造成錯覺,趙孝成王甚至認為廉頗堅壁不出是膽怯的表現,這時候換將已是必然選擇。趙括不笨,必需要和秦軍決戰,這是他出徵的任務。決戰是一賭自己的命運和秦國的命運。

  • 戰和不定,外交失敗

按理說,此次趙軍對秦軍的長平之戰,乃是其他六國的前哨戰,應該積極在外交上加以斡旋,爭取其他諸國的支持,讓他們明白唇亡齒寒的道理,在物資上支援長平前線的趙軍,然後可派一支聯軍有生力量只取咸陽,讓秦軍自顧不暇。到最後不僅沒有援軍,周邊的燕國,魏國,也都虎視眈眈望著趙國。防備他們的趁虛而入,可以說趙國敗在與秦國單打獨鬥上。

由以上幾點可得出長平之戰換不換將的結果都是一樣的,不純在守不守得住的問題,只有秦國肯不肯打,付出多大代價來打。趙王不換將,最可能的結局是秦國哄騙趙王以割讓上黨為代價再撤兵。因為秦國最開始並沒打算把長平之戰打成國運決戰,也沒打算用白起,只是想威脅趙國拿回上黨。


萌大奶愛歐派


長平之戰是歷史上著名的一次戰役,這一戰秦國大破趙國45萬軍隊為統一天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長平之戰可以說是給趙國幾乎帶來的滅頂之災,45萬趙軍的覆滅讓趙國幾乎完全喪失了國防能力。

人們往往談到長平之戰就會想到“紙上談兵”這個成語,這裡說的就是趙國此次的統帥趙括,而在趙括之前趙國的主將是素有戰國四大將之稱的廉頗來擔任的。根據史籍的記載當時廉頗作為趙軍主帥的時候,秦國派奸細到趙國散播謠言說秦國人懼怕的是趙括而不是廉頗,趙王中計於是就換下了廉頗讓趙括擔任趙軍的主帥。然而事實上卻並不是如此,小編認為趙王換下廉頗是不得已而為之,秦國的反間頂多也就是投趙王“所好”罷了。

早在趙括擔任趙軍主帥之前,趙王對於廉頗是十分看重的,當時趙國平原君趙勝極力推薦了廉頗為趙軍主帥。這一戰的本質其實是趙國援助韓國的戰爭,公元前261年秦昭王一路軍隊攻打併佔領了韓國的緱氏和綸氏,韓國受到了秦國的軍事打擊大有滅國之險。公元前260年秦國大將王齕率領軍隊攻打併佔領了韓國的上黨,上黨地區的韓國百姓紛紛逃到趙國,這時候趙王命令廉頗到長平駐紮來接應逃亡的韓國軍民。這就有了後來的長平之戰。

王齕率領著秦軍先後對駐守在長平的趙國軍隊發動了兩次攻擊,這次廉頗在軍事上表現的不佳趙國的兩個重要據點都尉城和故谷城均被秦軍攻佔,四名趙國的尉官被秦軍俘虜,趙國軍隊喪師5萬人。這一戰應該讓趙王對廉頗軍事能力產生了懷疑,也是後來趙王要換廉頗的一個主要原因之一。

後來人們認為長平之戰趙王急於和秦國交戰的策略是重大的失誤,如果按照廉頗的策略逐漸消耗秦國即使打不贏還也不至於慘敗,說雖是這麼說但是這裡卻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後勤補給問題。我們說當時秦國有巴蜀之地作為大後方有源源不斷的軍資輸出,反過來我們看趙國呢?地處於北方在經濟上和秦國差的太遠,打持久戰的結果是趙國會先被消耗掉,這是趙王為什麼要急於求戰的主要原因,支撐幾十萬軍隊的後勤是多麼龐大的一筆開銷。從後來我們看秦國在取得長平之戰後也損失慘重可以看出來當時秦趙兩國應該都是在尋求決一雌雄的機會,這應該是兩國君主共有的默契。即使後來趙括不為主將趙王也會有派其他的趙國將軍擔任主帥出擊秦軍。廉頗作為主將被換的原因一部分歸結於初期他作戰不力(20萬趙軍喪失了5萬)另一部分也是最主要的原因趙國跟秦國打不起消耗戰爭。總之趙國的這次軍事行動在沒有取得其他國家的支持(長平之戰其他五國不發一兵一卒前來支援也沒有借趙國一粒糧食)的情況下和秦國打這一場戰爭戰敗幾乎已成定局,廉頗也好趙括也罷都不能講趙國從這次劫難中解救出來。


歷史戰爭


謝邀,戰爭是政治的延續。讀了那麼多史料,發現前人總結問題的方式方法流毒延續到了今天。長平之戰,趙國是必敗的。這與主將無關。但事情發生了必須有背鍋的。現在很多企業裡單位裡也都還是這一套。譬如這個月銷售指標沒完成,銷售經理就得背鍋。但事情哪有那麼簡單?市場面如何,產品對不對路子,很多先決條件不是一個銷售經理能左右的。但沒辦法,你坐在這個位子,你就得背鍋。趙括就是一背鍋俠!前人為了合理,愣是編了個成語,紙上談兵!

首先,政治上必敗。秦國自惠文王開始已經定下圖霸天下的國策,而不是簡單稱王稱霸。他的每次戰爭目的一個,土地和人口。殘噬天下!到了昭襄王已經具體到遠交近攻的策略上來了。而趙國,不好意思,見利忘義,只考慮一時得失,政治上顯然只求圖存!這一比較,徹底拉倒!

其次,打仗打的是國力和國運,雖秦強趙弱。但秦也無法強吞趙國,為了韓國的上黨13郡,趙王是利令智昏了,而秦國的國策決定了他必取之,只是事態發展到直接跟趙國拼國運,是秦王也沒想到的。這就講到了誰豁的出去的問題了。很顯然,秦國的國策決定了秦國是豁的出去的。而趙國則是顧慮重重。其實,趙括不是無能之輩,趙武卒也不是白給的,他成功包圍了秦國40萬軍隊,並且實現了切割。而就在這僵持階段,畢竟兩年麼,兩年不從事生產,糧荒必然出現麼。而秦國其實也一樣,不過豁的出去的是老秦人。昭襄王全國徵發14歲到60歲的男子20萬上了前線,最終實現了反包圍反切割。戰爭中秦國人死的人比趙國人多。秦國60萬軍隊死了10幾萬。而趙國軍隊50萬隻死了4.5萬。因為沒糧,趙國跑各國借糧,那時能借得出那麼多軍糧的只有齊國。對戰爭沒有預見,沒有政治上長遠規劃的弊端立刻暴露無遺。秦國的遠交近攻策略發揮作用了。齊國不借。45萬趙軍投降了。面對這45萬降卒,白起憂心忡忡,自己也沒糧了,怎麼養活?放回去,轉頭他們拿起長矛,自己已經承擔了雙倍於他的損失了。於是發明了坑殺。後來項羽也遇到了如此困境,毅然決然地採取了同樣措施。

廉頗拖著不打,堅壁清野是對的。最起碼不會那麼快進入兩國直接拼國運的進程。但即便那樣,隨著秦國國力越來越強,趙國國力越來越弱,趙國還是一樣要被幹掉的。

長平之戰,讓我想起了中日甲午戰爭。那也是一場拼國運的戰爭。而當時日本的國力甚至更弱。但一仗,讓老大帝國徹底走向百年屈辱,從此一蹶不振。秦國經過變法從上自下捆綁成一架戰爭機器。而因循守舊的趙國,雖然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練就趙武卒軍事上的百年強大。結局又如何?想想李鴻章的北洋水師世界第八,亞洲第一又怎樣?日本是舉國體制,天皇為籌軍費一天只吃兩頓,把指揮部放到了前線。日本女人跑南洋當妓女,往回寄錢支持戰爭。而我們呢?光緒皇帝剛學會恩威並用,對前線指揮戰鬥的將領丁汝昌一道道下聖旨,聽說你抽大煙睡婊子,我們決定要殺了你,不過看在你現在在打仗,就先饒了你,你打完仗再過來受死吧。而一提到軍費,李愛卿你找洋人借去吧!歷史是何其相似啊!

因此長平之戰必敗。以前說趙括紙上談兵,後來說丁汝昌抽大煙睡婊子。一個意思一個意思!說廉頗換上能贏的,動動腦子,廉頗是因為只守不攻被撤換的,被撤回來,大罵黃口小兒必敗。然後一門心思等著看趙括的笑話。也許那會他也覺得打敗了,最多上黨不要,再割點地就好了,趙王又會重新重用我,看我說對了吧,不能打。只是戰爭走到了最後,殘酷到讓趙國所有人都呆了,趙國青壯年一夜之間飛灰湮滅了。趙國從此一蹶不振了。


炒米視角


長平之戰是戰國時期秦國趙國為爭奪韓國的上黨郡而爆發的一場戰役,最後秦國慘勝,趙國慘敗。因其規模之宏大,戰況之慘烈,被稱為中國古代史上最慘烈的一場戰役。

長平之戰佈防圖

長平之戰打響於公元前262年春夏之交,先期以秦將王齕與趙將廉頗對陣,二人隔丹河相持三年,以公元前260年秦換白起與趙換趙括為轉折點,戰役於當年以白起圍殲趙軍而結束。

如果說趙國有機會的話,那最應該在王齕與廉頗的相持初期。秦國的強大自然毋庸諱言,但趙國實力也不十分弱,在當時的七雄中可以算得上是第二的。而且在公元前269年,趙國曾經於閼與之戰中由名將趙奢擊敗秦軍,因此趙軍在心理上至少是不怵秦軍的。

清人繪趙奢像

但僅在軍事上,趙國的最好局面估計也就是相持了。趙國最大的機會在於外交戰線。秦國獨大,除燕國與秦交好之外,其餘五國均怨秦久矣。如果趙國操作得當,本來是可以爭取幾國的支援,或圍魏救趙,或直接支援前線,總不至於最後落得個“前後斬首虜四十五萬人”。

而在歷史上,趙國也確實在外交戰線做了努力。在廉頗放棄丹河西岸防線退守東岸之後,趙國朝廷朝廷了外交戰略的辯論,但主題卻是如何與秦媾和。當時有上卿虞信指出,如果確信長平必敗且欲與秦媾和,那麼有必要爭取楚魏的支持,以合縱壓力迫和秦國。“發使以重寶以附楚、魏。楚、魏欲得王之重寶,必入吾使。趙使入楚、魏,秦必疑天下合縱也,且必恐。如此,則媾乃可為也。”這在戰略上講是正確的,畢竟,戰場上得不到的東西,談判桌上也是不可能得到的。這是趙國的第一次機會。

然而趙孝成王選擇了兩線出擊,一面發使臣與秦求和,另一面向楚魏求援。這就是首鼠兩端了,楚魏很難決斷的,如果你求和成功了,那來援的楚魏將無地自處。虞信也做了預測:“楚魏以趙為媾,必不救王。秦知天下不救王,則媾不可得成也”。果然,秦國欣然接受了趙國的求和請求,並昭告六國。楚魏也果然拒絕發兵。趙國完全被孤立了。

外交的失敗與後勤壓力迫使趙國決定速戰速決。方法便是換將,換掉主張堅守相持的廉頗。這本來是趙國的第二次機會,但這個機會比之先前就要渺茫一些了。趙國其實是有其他名將的,樂毅當時在趙國,趙孝成王彷彿不太相信他,不敢重用,但還有一位後來挽救趙國的名將——李牧。李牧是當之無愧的名將,在長平之戰後,曾經屢次大敗秦軍。以李牧後來的戰線看,未必沒有機會解了長平之圍,但也僅僅是有機會而已,畢竟,當力量差距到了一定程度,智謀就沒用了。然而趙國也沒有選李牧,而是派了個廢物點心趙括。趙括的水平他父親趙奢早有定論:“若必將之,破趙軍者必括也”,而當時臥病在床的藺相如也極力勸阻,但趙王一意孤行,堅持派趙括上陣。

清人繪李牧像

於是,趙括便把數十萬趙軍帶入了鬼門關。

自趙括出任統率,趙國就徹底沒有機會了。當長平趙軍被白起合圍之後,趙國還在外交戰線上做過一次努力,仍然是企圖一面與秦求和,一面向楚魏求援。當時局面已經很清晰了,趙軍的覆滅基本已成定局,無論如何秦國也不可能議和,楚魏也不可能援救。

長平之戰遺址之骸骨坑

於是長平之戰趙括敗亡,損失45萬精銳勁卒,後又遭遇邯鄲圍困戰,幾被破城。這些其實都是趙國的戰略失誤造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