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期末,留學生熬夜學習至猝死

96年出生的Li好不容易申請到了來倫敦政經大學做交流生的機會,然而在2018年7月14日下午,他突發疾病,在政經大學的圖書館昏厥,安保人員立刻對他進行了心肺復甦,隨即被送到了聖湯姆斯醫院。這場搶救持續了一天,7月15日上午,醫生宣告搶救失敗,年輕的生命就此逝去……

對於在海外留學的孩子來說,為期末考試而熬夜是很稀鬆平常的事。

其實2018年發生類似事件的學校不止一所,打響第一槍的是澳洲的新南威爾士大學UNSW。一個學生因為期末奮戰,在圖書館直接暈倒了,嚇得圖書館工作人員趕緊圍上去進行緊急救治。

事後同學們紛紛發朋友圈表示“期末考試前什麼都可能發生。”可見大家對於期末的認識……都差不多……

其實在國外相對自由的學習環境下,對學生的自律要求也較高。像論文作業一般會給學生半個月至一個月的時間去討論、查資料、完成。但如果你不夠自覺,硬將時間壓縮到最後一週去做,自然容易“逼死自己”。考試前給的“複習周”也是一樣的道理。

另外,留學生離開了父母的懷抱一個人來到異國他鄉,他們不僅要為學業而努力,還要操心許多生活瑣事。雖然一些孩子和寄宿家庭一起生活,但他們也要花精力去適應寄宿家庭,學習歐美家庭的生活模式。這些形形色色的壓力,源自於生活的方方面面。

那作為遠隔重洋的家人能做些什麼呢?

臨近期末,留學生熬夜學習至猝死

1、培養孩子合理規劃時間的能力

在上大學的時候,面對突然給予我的自由讓我猝不及防。我就像脫韁的野馬一樣不受控制,每天逛來逛去每天什麼都完不成。唯一的例外就是,有時候我需要為某一門課程交一篇論文,於是我會在截止日期前一天的晚上開始寫論文。但是事實上,我經常發現我在截止日期的那一天早上開始寫也可以,所以我後來就索性等到那一天的早晨開始瘋狂地寫論文。這樣子的突擊衝鋒導致我手指痙攣不聽使喚,最後我被送到校醫院,醫生的診斷是我因為疲勞過度血糖低才這樣子的。

其實孩子為了期末考試而拼死熬夜,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拖延症。

拖延症:pro-cras-ti-na-tion |prəˌkrastəˈnāSHən, prō-|

名詞;釋義:一種沒有任何理由毀掉你自己人生的行為。

這詞一點也不新鮮,不僅孩子有,很多成年人身上也有這毛病。只是有些人能被“截止日期”把理智嚇醒,重新掌舵完成任務(輕度拖延症患者)。有些人眼看著“截止日期”來了,就自拋自棄的選擇撒手不管了(重度拖延症患者)。

那我們究竟該如何鼓勵孩子改掉拖延症的毛病,合理的安排時間呢?

1、可實施的有效計劃

這裡指的計劃可不是用一句話簡單概括掉的目標喲。而是限定自己在規定時間內,用自己已掌握的方式解決掉一系列問題的計劃。比如:期末前要用30天時間需要複習12個課時,那我們可以先設定計劃2天覆習一課,再精確到每天的10:00-15:00複習一課,並把這個任務作為重中之重去對待,在完成它的時候不用去考慮任何其它沒複習的內容。這樣完成後才能帶給你每天的幸福感,讓你能堅持去完成第二天的內容。

2、立刻開始工作

糾結往往是最浪費時間的,與其想太多,不如趕緊拋去私信雜念,立刻投入到工作中。雖然剛開始的狀態並不好,但很快你就會被“成就感”所獎勵。看完一頁是一頁,只要在做,總是離目標越來越近的。如果順利的話,進入到了心流模式,人會開始忽略時間的存在,最後愉快高效的完成了手邊的任務。

3、讓群眾幫忙監督

如果覺得自己的自制力實在太差,但又不希望自己被期末擊垮。不如將近階段的任務目標告訴家人和朋友。比如你想堅持寫博客,就在自己的首頁上寫上“每週二更新。”比如你想減肥,就在朋友圈更新“我現在起每天都會跑步打卡。”因為對自己的自尊心和人品也下了注,這樣可以讓臨近期末所帶來的“驚慌感”來的更早一點,督促自己儘快完成。

臨近期末,留學生熬夜學習至猝死

2、良好的學習氛圍促進學習效率

其實期末複習很有趣,我們一起預定一個複習室然後讓成績好的同學當“老師”向我們講述一些重點複習點。這個過程中,我們彼此都把知識點重新回顧了一遍,更利於記憶。

學習其實和跑步一樣,和同伴一起進行,保持同樣的步調和速率,可以讓這項枯燥的活動更高效率的完成。

不像中國的應試化教育,留學生在國外的學生會擁有更多的自由時間,老師鼓勵孩子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去討論和查資料,通過主動挖掘研究的方法來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這個時候找到能夠一起學習的小夥伴就非常有用了,我們不僅能增加查資料的速度、觀點的多樣性,還能在不同想法的碰撞交流中增強自己的語言能力。

再比如我們通過社團結交了世界各地的朋友,然後發現中國學生的數理化比較好,而外國學生的英語比較好。當我們組隊學習的時候,可以發揮各自所長,彼此輔導,共同學習。將學習本身變成一種有趣的社交活動,這樣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將知識一一蠶食透徹,避免臨時抱佛腳的情況發生。

臨近期末,留學生熬夜學習至猝死

3、日常生活細節的注意

期末前熬了個通宵,凌晨4點才睡,一早起床發現來了大姨媽還伴隨生理痛。早上起晚了還來不及吃早飯,趕著就去考場了,路上一杯咖啡下肚本來想提神的,結果直接低血糖,差點暈過去。好在碰上學姐,立刻給我買了杯含糖飲料才緩過神來。遲到15分鐘進入考場,最終拿了個pass,沒有補考。結業後為了長命百歲,這輩子都不敢再不吃早飯出門了。

其實對於十幾二十歲的孩子而言,偶爾熬個夜根本無傷大雅。而那些孩子之所以會突然昏倒猝死,大都是因為積勞成疾,營養攝入不足導致的。平時忙著學業,一天喝2-3杯咖啡,又成天熬夜不睡,一連就是二十幾天。身體好一點的,考完後睡幾天就過去了。身體不好的,輕則考完大病一場,重則就這麼過去了。

作為學生在日常飲食方面可以多和寄宿家庭溝通,如果有吃不慣的地方一定要說,至少保證自己膳食均勻。千萬不要一直憋著不講,肚子餓了又出去吃垃圾食品,久而久之烙下病根。

作為家長儘量保持和寄宿家庭的聯繫,在食物和住宿上給出一定的建議,讓住家媽媽有一定參考意見,不會面對你的孩子一時間無從下手。要知道,我們大多數的中國孩子還是很靦腆的,面對和自己膚色不同的住家媽媽,是有一定距離感的。

臨近期末,留學生熬夜學習至猝死

作為家長,希望孩子在異國他鄉能夠順利完成的學業,一定要即時和住家媽媽及老師溝通,確保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飲食營養及時跟上,不會過度透支自己的身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