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後期軍隊有名的有湘軍、淮軍,爲何沒有鄂軍?

傑傑41585591


首先上答案:歷史上是有鄂軍的。

從名稱上說:武漢著名景點俗稱紅樓的武昌起義紀念館全名就是鄂軍都督府。清末北洋初期,清廷的管制能力下降,各省都有自己的軍隊,鄂軍是湖北新軍的代稱,後來的武昌起義就是以鄂軍為基礎。

當然網友會認為這只是清朝軍隊基於地方的一種叫法,與湘軍淮軍不一樣。那麼有沒有完全由湖北人組建的鄂軍呢?

歷史上也是有的。但不是在清末,而是在民國初年!

1921年7月25日,湖北旅湘進步人士在長沙成立“湖北自治軍”,夏鬥寅為自治軍前敵司令,自此鄂軍應運而生。

夏鬥寅是湖北麻城人,早年投入武昌第八鎮當兵,曾經參加過武昌起義,退役後做了一段時間生意,護法運動開始後又石星川,石星川是湖北陽新人,早年留學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回國後效力北洋,護法戰爭時期黎天才、王安瀾等成立湖北靖國軍,任第一軍總司令。

投奔了石星川的夏鬥寅十分能幹,也很有野心,在護法運動失敗後見機收容潰兵,前後也有幾百人,退入湖南。投奔了新任鄂軍總司令李書誠,任團長。1920年夏鬥寅的部隊擴編他自任鄂軍司令,衛戍長沙。1926年就任鄂軍第一師師長,率部參加北伐,歸屬於唐生智的唐生智第八軍。

這就是名副其實的鄂軍!

可惜鄂軍存在的時間不長,1927年初,夏鬥寅的部隊改稱為國民革命軍獨立第十四師,駐防宜昌,南京政府成立後,夏鬥寅見風使舵,叛變武漢國民政府,得到蔣介石的賞識,被擴編為第27軍,夏鬥寅任軍長,但到了1928年夏鬥寅的部隊卻被縮編為陸軍第13師,1938年武漢會戰後13師在湖南常寧再次整編,成為標準的中央軍,鄂軍至此消失。



日慕鄉關


晚清其實有過鄂軍。


南宋有中興四將,晚清有中興四臣,取其姓氏,曰“曾胡左李”,曾是曾國藩,胡是胡林翼,左是左宗棠,李是李鴻章(一說“曾左李張”,去掉胡林翼,換上張之洞,這一組合未免有些不倫不類)。這四人的排名,曾有爭議,如湘軍的老朋友、《湘軍志》作者王闓運認為,胡林翼應該排在曾國藩前面,因為中興事業,胡屬奠基者,曾屬開拓者,所謂“中興之業實成自胡”(梅英傑《胡林翼年譜》雲:“中外論者服公治行才望,相與欷歔慨嘆,僉謂有清中興之業,實基自公”)。


胡林翼是湖南益陽人,不過他的功業,則在湖北。咸豐四年(1854年),他被任命為湖北按察使,隨後升湖北布政使、湖北巡撫等,主政湖北七年,直至死亡。當時正值天平天國運動期間,湖北四戰之地,武漢九省通衢,以胡林翼之雄才大略,哪怕職位是民政官,其眼光必然顧及軍事。他所練的兵,便是鄂軍。


鄂軍有多少士兵呢?從曾國藩稱道胡林翼的一段話,可知究竟:“……以湖北瘠區養兵六萬,月費至四十萬之多,而商民不敝,吏治日懋,皆其精心默運之所致也。”再說統兵的將領,有兩人堪稱名將,一是李續賓(陸軍),二是鮑超(水軍)。後世往往把他們歸之於湘軍,不過就彼時的行政關係而言,則屬鄂軍。尤其鮑超,他的赫赫功名,與胡林翼的舉薦和提拔大有關係。


鄂軍與湘軍、淮軍一樣,因人成軍,人亡軍息。胡林翼一死,鄂軍隨之解體,至少名目不再。由此需要著重說一點,胡林翼死得太早了,他死於咸豐十一年(1861年),年僅五十歲,誠可謂英年早逝。假如他多活三年,則可親見太平天國被撲滅,多活十年,則可參與洋務運動的推行,以他的才略,定有一番作為,其歷史排名,當可與曾國藩一爭短長。


再說兩句題外話。今人對於晚清軍制,大概只知湘軍、淮軍,事實上,當時除了胡林翼的鄂軍,還有江忠源的楚勇、左宗棠的楚軍等。前者亦稱楚軍,以作戰勇猛著稱,太平軍南王馮雲山、西王蕭朝貴都死在其手上,王定安有“楚軍之興,湘軍之萌”之說,大意是湘軍脫胎於楚勇。好玩的是,左宗棠的楚軍則脫胎於湘軍,該軍以湖南人為主,主力之一即與曾國藩不和的王錱的老湘營。更好玩的是,楚勇在江忠源死後,由劉長佑等統領,不願聽曾國藩調遣,一直若即若離;左宗棠也是如此,為了與曾國藩的湘軍保持距離,他特地為自己的軍隊起名楚軍,以示獨樹一幟。


羽戈


因為湘軍有曾國藩、淮軍有李鴻章,所以湘軍和淮軍才能大放異彩。


太平天國時期,有些地方也組建了自己的團練軍隊,但是要麼是領軍人物不行、要麼就是沒有爭取到朝廷的政策、或者乾脆就是當地太窮,沒法籌集到糧餉,所以就沒有什麼出色的表現。如果是湖北的話,我覺得更大的原因是因為武昌城被太平軍佔領了,湖北的精華被摧毀了,所以就難以有人才和錢財來組建鄂軍了。

使用近代武器的淮軍,只是服飾還是團練的服飾

到了清末民初時期,全國各地都在編練新軍,湖北的張之洞在編連了湖北新軍,編成張彪任統制的陸軍第八鎮與黎元洪任協統的第二十一混成協,據《清史稿》記載,光緒三十三年(1907),湖北新軍第8鎮有士兵10502人,軍官702人,第21混成協有士兵4612人,軍官288人,全軍官兵合計16104人——這就是“鄂軍”,不過歷史上更習慣稱之為“湖北新軍”,有些資料上也稱其為“鄂軍”——這是一支不同於湘軍和淮軍的新式軍隊。

清末的新軍,已經改穿西式軍服


這支湖北新軍飽受革命思想影響,1911年10月10日,湖北新軍發動了武昌起義,成為辛亥革命的肇始,也是清王朝覆滅的肇始。

鄂軍發動的武昌起義


象眼觀天下


清末是有鄂軍的,但比湘軍和淮軍都晚,並未出現在勇營時代,而是一起步就是新式陸軍。

太平天國運動發展到長江流域後,清朝下令各地編練團練,曾國藩、李鴻章和左宗棠先後在團練基礎上仿照戚繼光、傅鼐舊制,建立起以營為單位的”勇營“,其特點是雜用新舊式武器、編制和操典,但在編制上以舊為主,在此後幾十年裡勇營逐漸取代綠營,成為清代正規陸軍的主力。當時湖北是主要戰場之一,也編練了許多團練,之所以未發展出一支勇營制的”鄂軍“,是因為湘軍成軍後首先獲得的第一個省級根據地(咸豐五年即1855年,胡林翼任湖北巡撫,而湘軍起家的湖南反倒無此便利,湘軍要仰食於人),湘軍即鄂軍,鄂軍即湘軍,既無必要、也養不起再疊床架屋地搞一支新的純湖北勇營大軍。

甲午戰爭失敗後,清朝朝野許多人意識到僅僅有洋槍洋炮,但體制仍然是舊的,是打不過武器相當但新式編制的近代化軍隊的,因此開始嘗試編練新軍,湖北是和天津小站幾乎同時於1895年(光緒二十一年)開始的、中國新軍編練的先驅。

這年冬天,湖廣總督、署理兩江總督張之洞從衛隊、護軍中選拔精銳,加上在民間募集的青年,共2600人,在南京組成13個營的“自強軍”,包括步兵8個營,騎兵、炮兵各兩個營,工兵1個營,步兵250人1營,營分5哨,炮兵200人1個營,分四哨,騎兵180人1個營,分3哨,工兵100人。以德國顧問35人教練德式操典,擔任營哨兩級指揮官,以中國人為副職。第二年初他回到武昌任上,把護軍前營帶回,擴編為前、後兩個營和一個工程營,任命德國人貝倫可多夫為總教習,並大量聘用天津、廣東武備學堂學員為分教習,1902年後還聘請了日本教習。

由於張之洞在湖北、江蘇創辦軍事學堂,建立兵工廠和鐵工廠,訓練、裝備都有保障,自強軍在當時和袁世凱的新建陸軍並稱“兩大新軍”,戰鬥力和影響力是較高的,八國聯軍之役後更成為中國軍事復興的骨幹之一。

光緒三十年(1904年),清廷設立練兵處,頒佈新式軍制,第二年提出在全國編練新軍三十六個鎮(師)的計劃,其中湖北、江蘇各規定需在3年內練出新軍兩鎮,自強軍留在江蘇的一部分發展為陸軍第九鎮和暫編陸軍第23混成協(旅),調到湖北的一部分則發展為陸軍第八鎮和第21混成協。

由於清朝廢除科舉,加上革命黨在湖廣、兩江改變策略,讓大量同情革命的知識青年報名參軍,結果湖北、江蘇由自強軍發展出的新軍不但基層官兵知識分子比例高得出奇,而且普遍同情革命,辛亥革命前夕,湖北新軍一個鎮又一個協總兵力約1.5萬,革命黨竟佔1/3強。

1911年四川保路運動爆發,清廷令端方率部分湖北新軍前往鎮壓,結果新軍半路譁變,殺死端方,導致四川落入革命黨手中,而留在湖北的新軍密謀起義,在首腦機關兩次遭到破壞,既定計劃完全被打亂的情況下,仍然憑藉革命黨人在軍中的雄厚實力起義成功,留在南京、鎮江的第八鎮則發動起義奪下了後來的民國首都南京,可以說,自強軍系的晚清鄂軍為辛亥革命的成功立下不朽功績。

辛亥革命後,鄂軍擴編為陸軍8個協(第一協吳兆麟,後宋錫全,第二協何錫蕃,第三協林翼支,後成炳榮、竇秉鈞,第四協張廷輔,第五協熊秉坤,第六協楊載福,第七協鄧玉麟,第八協羅洪昇)炮兵兩個標(團,設炮兵統領,由姜明經擔任),騎兵兩個標,工兵、輜重隊各一個營,敢死隊3隊(連),學生軍一個標,總兵力在三萬左右。民國建立後擴編為八個師又兩個混成旅,此後經過三次裁軍,至民國三年(1914年)2月剩下1個師(陸軍第一師,總兵力7400,駐地為荊州),此後就是“民國鄂軍”的歷史了。


陶短房


鄂軍肯定是有的,不然怎麼現在武漢還有鄂軍都督府的名勝,1895年,甲午戰爭失敗後,清廷在各省都開始編練新軍,鄂軍即是湖北新軍的代稱。武昌起義後,更是成立了鄂軍都督府,黎元洪為都督。

不過題目中問的應該是是清晚期和曾國藩的湘軍、李鴻章的淮軍差不多時期的軍隊,那時候應該是沒有鄂軍的,但是也還是有湖北的軍隊,那就是左宗棠編練的楚軍。楚軍是1860年左右曾左二人分道揚鑣後左宗棠編練,是以原湘軍江忠源部為基礎的,士兵大多來自洞庭湖一帶,清廷看到湘軍實力雄厚,也有心讓左宗棠分化一部分湘軍,這支“楚軍”由最初的五六千人經過鎮壓太平軍等戰鬥,增至七萬餘人,是後來左宗棠收復新疆的主力。


文綜史組


晚清應該是沒有鄂軍的。道理很簡單,第一清朝湖南湖北為一省,設湖廣總督,兩湖地區的武裝力量應該統一叫湖廣軍才對。第二早期曾國藩創立湘軍,李鴻章和左宗棠都是曾的幕僚,兩人後來皆自立門戶,李鴻章還好,沾了鄉土觀念的光,淮軍後來發展壯大成功脫離湘軍體系。但是左宗棠的楚軍,不管老左多麼牛多麼頑固,世人皆將楚軍當成湘軍一部,有名人效應也不管用,沒有名人的湖北駐軍怎麼可能有獨立名號。第三張之洞編練的湖廣新軍一個鎮,注意了這至少在地域上是包括湖南的,不是湖北專屬軍,稱之為鄂軍非常不妥。滿清倒臺後,就是什麼一省一督的時代了,什麼川軍、桂軍、湘軍、鄂軍、粵軍等等,這個時期的鄂軍已經不是清軍了,而且只是地方武裝,和早期的湘淮軍發展到全國並且成為國家的最龐大的武裝集團相比基本不是一個層次。如果有這麼一個金字塔,湘軍就是塔尖——無湘不成軍嘛!淮軍和楚軍在其下,餘者再往下順溜排,這其中馮子材的萃軍鎮南關一戰而歷史留名。


手機用戶6935583676


湘軍淮軍能夠載入歷史的他是一個時代的發展主線,湘軍淮軍不僅指士兵來自湖南或安徽而是將帥團體的籍貫親緣。至於鄂軍叫法有,但無論功績將領都不夠主流,張之洞重用張彪,黎元洪算不上湖北新軍代表,民國後北洋軍佔領湖北主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