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社會不願意提高教師的待遇,但卻樂意提高教師的道德水平呢?

人生心得


題主的問題令人心酸。有人說,教師就應該是道德模範,他們的工作就是給學生上課,“行為人師,言為世範”,因此必須有嚴格的道德操守。而如果社會出現不文明,不道德的現象,人們還可能會認為這是“教不嚴,師之墮”,從而呼籲提高教師的道德水平。



另一方面,人們認為教師應當不求回報。社會輿論對於教師的宣傳過於正面。從小我們便將教師比喻為“辛勤的園丁”等,認為教師就應當是無私奉獻,不求回報的。這類的觀念在我們的腦海中根深蒂固。所以,我們總是忘了提高教師的待遇。



可是,教師其實是我們一樣,需要為自己考慮,為家人謀劃的普通人。他們的“高尚,敬業”,是需要充分的物質保障作為基礎的。當工資收入不能支撐其生活時,教師並無法完全做到這樣“聖賢”。這時,人們便會認為是教師的道德水平下降了——於是,他們想的並不是提高工資收入,而是強調道德水平——其實這是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治標不治本。



真正有意義的辦法,是充分提高教師的收入水平,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收入水平高了,消費水平也就上去了。他們在社會上,窮酸臭老九的形象也能得以改變。尊貴尊貴,要能夠富貴,才可能談得上受人尊重。與其在那喊口號,呼籲社會提高尊師重教水平,還不如真實的改變教師的收入水準。



另外收入水平高了,就能吸引更多優質的生源去讀師範,吸引更多精英階層的小孩,去從事教師工作,從而整體提升教師群體的綜合素質。因為收入高,誰也不願為了一點小利丟工作,做壞事的成本更高了——久而久之,整個行業的道德水平都會更高。



總之,要尊重經濟規律,要從趨利避害的人類本性出發,才可能讓政策辦法得以落實。這個道理絕大多時候說得通,在教師行業的道德操守這個問題上,也不例外。


林海


真的,全社會都不願意提高教師待遇,卻要求教師師德水平高、業務水平更加高。

大家都知道“既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很荒謬,可把這錯誤的邏輯套在教師頭上,卻一個個心安理得。

或許是祖師爺的錯,當初他誇讚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難道因此給徒子徒孫們埋下了一顆地雷?

我住的院子裡,有位和善老人,是交通局退休職工。他對我的態度,令我真切體會到什麼是傲慢與偏見。

“來來來,你是老師,幫我認認這字念什麼?”老人指著一個生僻字問我。然而我不認識,他便搖頭,開始講這字的出處和幾種讀法。

我在院子裡打麻將,他湊過來看了兩圈,然後嘖嘖有聲:“還是老師呢,麻將打得賊溜!”

我用攢了好多年的錢買了輛卡羅拉,他見了,便嘆氣:“這世道,連老師也買車了!”

有一年謠傳老師將漲工資,他又很憤慨:“老師憑什麼漲工資?每個月給1500元就夠了!”

其實老人和我關係不錯,他所有的言行,並非針對我,只不過是在表達他對教師群體的看法而已。



那麼,教師能在地位、待遇雙低的前提下,擁有崇高的師德嗎?

一個人道德水平的養成及提高,除了受法律法規影響之外,更多的是依賴內心自我完善的需要。也就是說,師德的提高,主要依賴教師的道德自覺。

人在怎樣的情況下,會產生高度的道德自覺?

1、被充分尊重。

軍人以生命與熱血保家衛國,應該是最受全社會尊重的群體,因而與其他人群相比,軍人有著更為崇高的思想境界。

身份得到尊重,不但是一種光榮,也代表著社會地位的確認。這可以促進其更愛惜羽毛,而絲毫不敢做有孚名望的事。要提高教師師德,必須在全社會真正形成尊師重教的風氣。

2、被充分認可。主要指價值認可。教師職業於社會發展有沒有重大意義?這一點,相信全社會都有共識,無須討論。但教育的意義,只在未來顯現,於當下並不要緊。因而真正重視的人不多。

我們都知道保護地球環境非常重要,但對於每個人來說,卻又是“很遙遠的事情,彷彿可以不管”。

既然教師的社會價值虛幻而遙遠,那麼就沒有必須為此付出太多金錢。有些人看到教師談錢便反感,似乎教師不食人間煙火。

職業收入是衡量一個人價值的標尺,工資低,不但生活困窘,做人也抬不起頭。“衣食足而知榮辱,倉稟實而知禮節”,所謂君子固窮,不過是騙人的雞湯而已。

3、被充分需要。人們常說:醫生療救人的肉體,教師療救人的靈魂。可是醫院裡常常人滿為患,學校裡卻沒有多少人願意主動學習。

身體不健康隨時有送命的危險,頭腦不靈光卻似乎沒什麼要緊——而且也沒人認為自己不夠聰明。

這樣,上學並不重要,教育並不重要,老師,自然更不重要。

師德是一種修養。不是說,給了待遇,師德馬上提高;不給待遇,馬上師德淪喪。

但是,指望日日為生計憂心如焚、操勞奔波的教師,卻有崇高的師德,有高貴的靈魂,無異於緣木求魚。


毫米


我們的教師隊伍是一個非常龐大的群體,數量高達1600萬。教師地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育事業是我們社會發展的基礎。


目前卻存在老師要求和社會要求之間,卻存在著一些不可調和的因素,主要原因可能有下面幾個。

一是確實是制度要求落實不到位。

從我們國家1994年實施教師法開始,就提出確保教師的工資待遇不低於當地公務員的工資待遇水平。但是對這一要求,各地都是結合自己的情況落實的,各地財力不一樣,保障力度也不一,而且各地有不同的解釋,也有不同的落實進度。目前估計只有東部經濟發達地區已經落實,中西部欠發達地區,差距還是有的。

我們的教師待遇地區間的差異非常大,有的地區到手工資只有兩三千元,北京深圳等發達地區可以達到一兩萬元。而且對比一些較好的民營教育機構,動輒幾十萬的收入,確實也讓公辦機構的老師坐不住。北京深圳即使一兩萬元工資,年輕教師也真的很難穩定下來。

二是確實是教師隊伍和個別家長都存在問題。

社會上廣泛認為,老師教課不盡心,熬日子混時間的情況特別突出。其實大家也很清楚,進入了事業單位就跟進入了保險櫃差不多,只要不出問題,踏踏實實的混日子混職稱,工資會越來越高。至於孩子們的成績,真的跟評職稱、發工資有關係嗎?似乎不多。而且一些過分的老師,尤其是初中高中關鍵階段,在外邊兒開小班的情況特別突出。我們同事就在吐槽他們孩子的老師開小班,一節一個半小時的課200元,同時教十個孩子,基本上每月都有三四萬的入賬。而且家長們的心態還是覺得老師開的小班教的好,肯定有更好的知識,只要經濟條件允許,寧願多花些錢。但是心裡確實對老師的行為不恥,已至延伸到整個教師隊伍。而且親戚朋友之間互相宣傳,也對老師的印象不好。

而教師在管教孩子的時候,家長們的認識也不夠。就因為說幾句話,打孩子幾下,發錯幾條信息,就被家長追究,離職的情況也時有發生。親身經歷就是孩子的同學,在學校打鬧被同學鉛筆戳傷,回頭家長陰陽怪氣的找老師麻煩,老師下課後只能趕忙去還是家中落實情況,互相調節晚上11點才處理好。老師也有家庭和孩子,並不是孩子的保姆。因此,遇到這樣的事,老師也會對家長有一些怨言。

還有一部分就是是工資的分配也有問題。

老師的工資走的是專業技術職稱路線,是一個完整的職業規劃。但我們老師的工作又有一些體力勞動者的味道,教學的那些知識很容易掌握。

年輕的教師,思維更活泛,體力更充沛,乾的活更多。可是由於職稱,是需要相應的職業經驗配套,所以高級職稱基本上被老年教師佔據。而年輕教師感覺教學水平差不多,而且自己更出力,就是得不到相應的工資增長或者職稱認可,也是相當鬱悶的。

而年輕教師更是處於花樣年華,需要結婚生子供養老人,雖然工作穩定,但是工資收入確實無法負擔人生的發展。

所以,總是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

其實教師也不要把社會要求,理解偏頗為教師的道德要提升。社會的要求只是要求教師具有相應的職業素質而已,這是一種職業,只要盡職盡責就好,不需要多高尚的品德。但是我們帶著脾氣工作,產生問題就歸咎於道德要求,那實際上是不合適的,應該屬於工作責任。

2018年1月,國家出臺了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希望隨著意見的落實,讓教師待遇要求確實落實到位,讓教師的工資制度更加合理規範,讓我們教師的工作責任更加清楚明確。只有這樣,我們的教育事業才會越來越和諧。


暖心人社


你的這個問題真是說出了廣大老師的心聲,一方面老師的待遇不高,另一方面卻希望老師不食人間煙火,沒有哪一個行業的道德要求會高於老師了。

有這種理心的人不是一兩個,形成也不是一兩天,而是社會長期積壓形成的。自古以來就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在讀書是一個很奢侈的年代,很多人都很尊敬老師,那個時候老師不要學費嗎?老師也要生存的,很多孩子去私塾也是要交學費的,老師還要面試你,你帶著學費老師還不一定要你呢!家長是求著老師教孩子,態度當然很恭敬了。

現在我們實行的是九年制義務教育,每個孩子都有受教育的權利,受教育的門檻變低了,九年制義務教育沒有淘汰,不允許懲罰,而家長的要求越來越高,希望孩子成龍成鳳,對老師的要求也更高了。

在大眾的眼裡,老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培育心靈的園丁,思想上必須純潔,生活上必須清貧,工作上必須敬業,最好吃的是草擠的是奶,像紅燭燃燒自己照亮他人,像春蠶一樣吐絲到死,這樣的人才能稱之為老師。所以老師不能談錢,不能抱怨,不能提要求,否則就讓他們感覺很俗氣,就會質疑這樣的人怎麼能當老師呢?

有些人自己一年可以換幾部手機不嫌貴,買一個包幾千塊也不嫌貴,但是一學期交一千多塊補習費他心疼,買幾本學習資料就懷疑老師吃了回扣,他們最希望看到的是老師工作認真敬業,課下能給孩子免費輔導,這才是他們心中的好老師,他們忘了老師是人,不是神,老師也要養家餬口,也有生老病死。

我們常說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希望是一個尊師重教的時代,尊重教育,必先提高教師待遇,否則教育行業哪能留住優秀人才?提高教師待遇,規範教師日常行為,促進教師隊伍的道德水平的提高不應該是矛盾的,而是相互促進的。

個人觀點,不喜勿噴。歡迎同行與家長關注交流討論教育問題。


源小米


這個問題問得好!問到本質上了!

我是一名教師,且爺爺輩到我三代都有人當教師。對於這個問題,我始終在思考。但是,越思考,就越覺得無奈。因為,這似乎還是應了馬克思那句話: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也就是說,教師現在的尷尬,是有著深刻的社會存在的原因的。

古往今來,人們對教師這一身份賦予了太多崇高的意義,如“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太陽底下最崇高的職業”等,似乎一切崇高的描述都能和教師掛上鉤,使教師頭上光芒無限,甚至神化了。但也正因為教師被認為是“神”,所以只能被給以“非人”的待遇了!這些崇高的、只有“神”才有的意義,讓“無私奉獻”的帽子被習慣性地冠在教師頭上,而沒有人考慮教師本身的需求。於是,教師有了“春蠶”、“蠟燭”、“人梯”、“孺子牛”等無私的代名詞,社會也理所當然地只給教師吃“草”卻非要擠出“牛奶”,甚至已經不能用“擠”這個詞了,而須用“榨”。這其中的艱辛只能教師自己體會,而且越是積極奉獻的、越是愛崗敬業的、越是全心投入的,其艱辛越是無可衡量。

其實,教師這一職業的尷尬,可以說是我們文化中的傳統之一。當然,這個“傳統”並不是什麼精華,但它卻是客觀存在。從字源上講,師的本義為集結的軍隊,後引申為掌握軍隊的人,進而引申為某個領域中的高人。教的意思是“上所施下所效”,即監督和訓導晚輩跟從先輩做事。而教師,顧名思義,即在監督和訓導方面的高人。自荀子以後,“以法為教、以吏為師”的觀念深入到統治者心中,此後的“教”主要的意思變成了“教化”,有荀子“化性起偽”的意思。教師二字連用,是在佛教傳入中國以後,從佛教經典的翻譯中得來的,其教字被賦予了宗教的涵義,而“教書師”的名稱也隨之出現。結合前面的分析,“教書師”是在佛教經典傳播中的高人。唐宋時期,儒家觀點也稱為了一種“類宗教”即儒教,出現教師這一雙音節詞,其涵義也是解讀儒家經典的高人,更多的是強調官員對下屬或治下的“教化”功能。(袁東《“教師”一詞的產生和演成略考》)所以,教師一詞在中國古代從來就是和官員、教化聯繫在一起的,而與我們當前所說的作為一種職業的教師無多大關聯。從職業傳承方面來講,“教師”這一職業也是自古就有的。自孔子開始,出現官學和私學並存的局面。官學中有“師”,他們的功能是培養官吏,起的是“教化”的作用。而私學中也有“師”,他們也是有一定文化知識的人。但他們與官無緣,一般是一些落魄的文人從事的職業。孔子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他在政壇中被人排擠,鬱郁不得志的時候修訂《詩》《書》等文獻,並教授弟子。儘管他得到許多人的尊敬,但多數是虛名,並沒有多少實際的利益。一代教師的祖師爺僅能受此待遇,也形成了千古以來中國社會只知道給教師戴高帽、加虛名而沒有多少真正的尊重開了先河,也形成了這樣一個“傳統”。難怪人們曾有這樣的俗話:“家有三鬥糧,不當孩子王”。近代以來形成的教師這一普遍稱呼,當然沒有了官學的涵義,繼承的僅僅是“祖師爺”的尷尬。

不過,客觀上講,教師這一職業得不到真正的尊重也是有道理的。首先,中國是傳統的農業社會,其對知識和技能的需求不足。傳統的農業基本是“靠天吃飯”。儘管我們的文化強調人定勝天,但所謂的“勝天”也僅是順應作物生長的自然規律,人們既沒有運用規律改造世界、提高生產力的能力,也沒有這個勇氣。因此,人們儘管多強調尊重知識,但在實際上卻並不會看重。其次,農業社會的特點導致傳統中的“知識”多為“道學”,多是“虛”的,是指向於個體品德修養與人際關係的,基本不會轉化為生產力,也即不會產生實際的利益、不會滿足人們物質生活的需求。相反,這些“知識”卻成為獲得權位和權術的工具。於是,學習知識的目的是為了當官,正所謂“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高”在什麼地方?自然是讀書人有可能脫離社會底層而進入統治階層。所以,對於那些沒有成功棲身統治階層或是被貶謫、閒置的讀書人,人們只會用同情失敗者的眼光看待,如何會有真正的尊重?第三,傳統的農業社會形成了嚴格的等級制度,士、農、工、商的嚴格劃分,使得能夠促進知識轉化為生產力的工、商成為社會的最底層,一些科技發明作為“奇技淫巧”而被人們排斥,而促進知識轉化的商人又被劃為“賤民”的行列。這使知識的“務虛”性越來越明顯。讀書人如果不能順利的棲身到統治階層,也缺乏進行創造、獲得實際利益的勇氣和能力,只能成為“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百無一用”的書生。既然書生百無一用,就更得不到人們的實際尊重了。第四,文人們,尤其是在官場失意的文人們,為了滿足自尊的需要,吃不到葡萄,只能說葡萄酸了。於是他們封閉自己,形成了“自命清高”的“酸儒”品質,拿“精神勝利法”作為安慰劑,以維護那虛假的自尊。對於什麼都“看不慣”、只會發牢騷而沒有實際本事的、自命清高的人,人們如何會尊重?第五,教育本就是一個隱性的、長期的過程。儘管現在所學的知識可以轉化為生產力,但對於急於求成的人們不可能在短時間內看到這些知識的實際好處。而教師們卻一方面深受傳統“自命清高”的影響,自己除了教書、務虛之外一無所能,另一方面又生活在對社會虛幻的期待之中,想當然地等待社會對自己的認可和尊重,得不到的話發點牢騷了事,而不去努力分析原因、促進知識的實用性以贏得社會的尊重。於是,教師們儘管付出很多,“燃燒自己、照亮別人”,換來的卻僅僅是憐憫,而非真正的尊重。

當前,雖然社會經濟得到了長足發展,但對於社會需求來說遠遠不夠。因而社會形成了“唯財是舉”的風氣。同時,我們學習西方的社會發展模式、管理模式、科技發展模式,卻沒有真正地學到人家工業社會“知識就是力量”的本質,而只學到了淺層的“按件計酬”的形式。比如說,礦工下井,確定自己一月挖了多少煤,就給你多少報酬;技師修車,確定自己一月修了多少車,就給你多少報酬;營銷人員確定自己一月賣了多少產品,就給你多少報酬等等。這樣計算報酬顯而易見,表面上看也很公平。但,教師一天教了多少知識?學生學到了多少知識?對學生的發展起到了多大的作用?生產了多少人才?你能確定人才是你個人教好的嗎?這些問題教師無法回答,更無法明確。說到課時,你一年上了多少節課是明顯的,但既不能考究“產品”的質量,又不能確定其有多大影響,你還有一年三個月左右的“帶薪休假”!這在以“按件計酬”為主的社會來說,怎麼說得過去嘛!還有,人家挖煤,誰挖的很明確;人家修車,誰修的很明確;人家推銷,誰賣出的也很明確;你上課教的學生就算教好了,你敢說這是你一個人的功勞嗎?!當然不能把報酬算在你一個人的頭上,分給你點就不錯了!再加上,你自己都說不出一些“客觀指標”來證明你的價值,不瞭解你這個職業的人只能按照傳統“務虛”的觀念來評價你了。那麼,你就只能帶著高高的光環,拿著低低的工資了。

總之,教師這個職業不被真正的尊重,有著深層的社會歷史原因。而要改變教師的地位,完全靠社會的話,只能等到大家都不缺錢花了,給你多少都不心疼、不在乎的時候才可以了!因此,教師靠社會不如靠自己。教師的主要職責就是傳播知識,知識就是教師最好的武器,因為“知識就是力量”!所以教師只有拿出實際的效果來,增強知識的實用性,儘可能使學到知識的學生獲得實際利益,讓學生們、家長們乃至整個社會切身體會“知識就是力量”,才能真正得到社會的尊重。當然,讓人們體會到“知識就是力量”,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很難。這需要全體教師長期不懈的共同努力!


狂想的蘆葦1


教師從古至今被提到了道德的制高點,尤其是今天人們總是認為教師待遇已經很高了,只是道德水準不斷下降而已。


當下,一提到提高教師待遇,人們紛紛擾擾,不是指責就是謾罵,甚至不排除刻意道德綁架。時至今日,教師地位一落千丈,教師待遇更是江河日下。不著力提升教師待遇,反而要求教師提高道德水平,無非就是個別教師有悖師德的行為令教師隊伍蒙羞,影響了教師群體的形象。

時下,教育涉及千家萬戶,教師的一舉一動,千千萬萬雙眼睛注視,千千萬萬個家庭矚目。我們從來不會否認教師隊伍沒有敗類,有償補課,打罵學生,職業倦怠……這一切都是客觀存在,但更多的教師愛崗敬業,無私奉獻,而他們付出的艱辛勞動與其微薄的收入根本不成正比。


現今,教育振興大業,賦予教師神聖的職責和使命。教師被譽為‘‘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是園丁,是蠟燭,是春蠶……這些溢美之詞,對於忠誠教育事業的人民教師是讚美,是謳歌。但毋容置疑的是,許多人把老師刻意神話,放在了道德的制高點,無形之中道德綁架了教師。

如今,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既要提高教師的地位和待遇,也要提升教師 群體的道德素質。教師教書育人,要堅守原則,堅定信念,堅持操守。教師不能盡職盡責,不能嚴格遵守職業道德規範,何談教育振興,何談孩子未來?


俺油菜



我就想問問,在這個物質、金錢的社會,就只有教師應該提高道德水平嗎?其他行業的人是不是道德水平都比教師高?還是,教師道德水平比其他行業人都低?為什麼單獨把教師拿出來說事?

再者,這個社會上的人,都樂意提高教師道德水平,請問,你們道德水平是高還是低?如果你們自己道德水平就低,你們憑什麼,有什麼資格在這口口聲聲指責教師道德水平低!你們先提高了自己的道德水平,再來指摘教師吧。


我個人認為,教師的工作是個良心活,你要是抱著混日子的態度,糊弄學生的心理,那你去了學校,完完全全可以悠哉悠哉,溜溜達達就輕鬆混一天。

然而你們睜開你們的瞎眼去看看,整個大中國,無論是繁華的城市,還是偏遠的山村小學。你見到的幾乎每一個老師,他們都在怎樣工作!哪個學校的課堂、辦公室、操場,甚至甬路、宿舍……不都是他們匆匆的腳步、忙碌的身影!有那麼多老師幾十年如一日的把全部心血鋪在教學和學生身上,對學生可以說嘔心瀝血、殫精竭慮!


他們為什麼本可以混日子,悠哉悠哉的過日子,為什麼他們卻偏偏心甘情願的自加壓力,自我找累!甚至,他們八小時外,在沒有任何金錢補償的情況下,也毫無怨言的早上天矇矇亮就匆匆走出家門,去學校給學生上七點的早讀。晚上九點,萬家燈火都沉浸在休憩甚至夢鄉時,他們才拖著疲憊的身體走下了最後一節晚自習的課堂!

我可以告訴你,這是因為這些普普通通、平平凡凡的老師們,都有高尚的道德水平!


你們不給教師漲工資,也就算了!你們不給教師提高福利、待遇也就算了!你們成天給自己孩子灌輸金錢至上,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自私自利的思想,搞得現在的孩子個個成了難崴崴的“小霸王”,還豬八戒倒打一耙,指責老師教育無能,也算了!

可你們現在居然,天天變著法的,變著花樣的抹黑老師,擠兌老師,醜化老師。

你們居心何在!

一群金錢至上的東西,你們有什麼臉,指責我們老師,我們這些掙著2000的工資,幹著8000的活的老師!


燦爛晨跑


這些年指責老師的文章很多,關於老師師德不高的一些事件也被報道出來。

事實上,現在整體師德水平不是下降了而是提高了。

我印象當中,我們小時候(八十年代)小學階段幾乎沒有不被體罰過的學生。在我們那樣一所軍校的附屬子弟小學,很多的老師是隨軍的家屬,並非專業師範出身,打罵孩子的現象也時有發生,那時的家長沒有什麼維權意識,而且那個階段獨生子女比較少,孩子被體罰是一個很常見的現象,即便在學校受到了老師的體罰家長也不會像現在反應這麼激烈。

我國的義務教育近二十年來正在走向逐步的規範化。首先是老師的學歷水平整體提高了擁有更強的專業性。這也就導致了優質的初等教育資源質量比以前更高。毋庸置疑,在初等教育更加專業化,成本更高之後,家長對於教育成本的投入也比以前高了很多。所以對於教師的水平、教育資源的要求也水漲船高。

中小學老師整體的薪資待遇水平提高很快,包括一些偏遠地區。

以我去年採訪過的貴州納雍的一個貧困鄉為例,上完大學去那教書的中學老師大概月工資可以到四千左右,雲南昭通彝良地區的一箇中學教齡較長的帶班老師月工資也可以拿到五六千,新入職的老師是四千多。所以總體來說中小學老師的待遇是提高了一些,但是我認為家長不應該以待遇水平和師德畫上因果關係。

大多數貧困地區的教師待遇跟當地的經濟水平相比還是不錯的。這樣的一個基本的經濟保障,可以保證不發達地區至少有老師願意去做基礎教育,能夠對於當地的人口文化水平的提高,去做長期的堅持性的努力,

這是我們在大城市當中,在互聯網的鍵盤下圍起來的世界裡看不到的,但這是真實存在的。

從我自身的體會和我身邊的一些教師的觀察來看,師德本身是跟老師自己的道德素養以及對職業的熱愛程度緊密相關的,跟待遇關係不大。

在社會上對於老師的一些看法,有幾句話,我是非常反感並且反對的,首先就是:你既然選擇老師,你就應該高尚;你既然選擇這個職業你就應該愛孩子。高尚和愛孩子並不是一個“行為規範”而是一個道德要求。客觀的說,無法通過一些規章制度去要求人的道德,但可以有一些行為規範,比如說,課堂上不可以吃東西;每週要上滿多少節課。這是可以通過教師的一些規章制度去管理的。但是,至於愛不愛孩子、愛不愛教學真的是沒有辦法。只能是倡導,但沒有辦法去強迫老師。

目前對於老師的種種詬病,根源是當下對於老師的考核體系。

當前的教師考核體系並沒有從教育本身的目標出發,只是教育當中的一個政績工程的要求,考核老師批改多少作業、高考的升學率、中考的升學率等等。但教育實際上不是一個單純看數據的事情,所有愛孩子的家長都知道孩子一生的幸福難以量化,確實需要愛,需要耐心,需要為孩子長遠考慮。一些善良的、大局觀很好的老師才能把孩子的教育做好。但是千千萬萬在教育體制中運行的老師,可能有一半不是因為熱愛教育才走上崗位,可能看中了教師的穩定、體面,待遇等等。我們不能說現在的教師待遇低於它應有的價值,我們至少應該明確一點,

目前對於教育的業績和教師教學水平的考核是不合理的,在一些待遇不高的地區,老師的生存尊嚴無從談起。沒有生存尊嚴的狀況多多少少的就會影響到日常教學工作。

對於教育,希望整個社會有一個新的認知,這不是一次買賣也不是一次生意,是我們動用各種社會資源去給孩子形成一種合力、形成一個好的家庭內外成長環境的一個體系。而不是說家長和老師互相推卸責任,家長認為花錢了,老師就應該有師德;老師認為下班以後就應該家長管。合理的教育關係不應該是這樣的。在被推卸來推卸去的夾縫中成長的孩子,其實感受到的是自己不被重視、自己被“工具化”,自己的成長成為了別人完成的教學任務或者家長彌補自己人生缺憾的工具,孩子的成長、幸福感,歸屬感無從談起,孩子就會迷失。所以我們討論師德和教師待遇時,其實更多的應該去看教育的本質是什麼。

有時候家長對老師提出過高要求時我也會跟他們講,老師也是普通人,請換位思考,比如說,在天津幼師大概月均工資在三四千。同樣的工作強度,面對二十多個三四歲的孩子吵鬧一整天,如果把這個工作換給任何一個家長,會不會幹?所以我們去要求別人做一些很高尚的事情時,不妨靜下心想一下,這種事情換成自己,還做不做。

在這個過程當中,最應該做的事情就是換位思考,從我個人來說,我當老師的第一天(那時候我還沒有小孩)就在想,我將來也要為人父母,成為一名家長,我希望我將來把孩子送到一個什麼樣的老師手裡,我自己就努力去做那樣的老師。現在所謂的師生關係的負面新聞中,表現不太好的老師可能從來沒有考慮過:將來自己的孩子遇到像自己一樣的老師結果會如何。

現在就形成了一種怪局面,家長們希望老師提高道德水準;老師們又在抱怨待遇太低,好像大家彼此都不滿意,又不得不把孩子送到一個都不滿意的環境裡。最終受害的會是我們的後代,他們會在非常不真實、不平和的教育和學習環境中長大。

在很多的城市中,生活成本很高,教師的基本的工資待遇跟當地的消費水平比起來確實不高,工作也比較操心。但我接觸到的老師他們即使對待遇不是很滿意,還是會很好的堅守自己的教學工作。他們更多的考慮是如何在體制內通過自己的努力提高自己的待遇。體制內很多考核的手段,其實跟孩子的教育、幸福的成長是有衝突的。比如說,“唯分數論”。所以歸根結底,

老師的待遇和師德的矛盾,不是老師和家長之間的矛盾,是現行的教育考核的方式和教育本身的目標之間的矛盾。

如果大家能看透這一點,就容易心平氣和;也容易去理解很多在家長看來好像比較的武斷,或者是不太細緻化的老師的教育。


我是一個倡導無論如何都要自己帶孩子的媽媽,因為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他給你的遠遠大於你付出的。上述觀點供您參考,歡迎留言討論,也歡迎關注我的號——講常識、說真話,認真探討養育孩子面臨的最現實的問題。

親媽:留英雙碩士,傳媒經濟學博士在讀,高校媒體專業教師,致力於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發現更好的自己。


親媽學堂


這個問題提的好啊。我想給有這些想法的人們,分析一下,看看這樣,最終害了誰!

一種情況,我們教師如果如您所願,提高了道德水平,還不要求待遇,那我沒什麼話說,您贏了。因為我們教師,不計較個人得失,一心鋪在教書育人工作中,最終受益的是您的孩子,您是受益者。

還有一種情況,(我今天想說的就是這一種情況,因為,第一種情況基本不可能存在,也就是說您贏的可能性基本沒有)。如果,我們教師既要提高待遇,又要提高職業道德,我們職業道德提高了,待遇沒提高,如果是您,您會怎麼想呢?或者是待遇不提高,我的職業道德也跟不上。這樣,無外乎又有兩種結果,

一種心灰意冷,慣性工作,不求上進;一種就是,此地不留爺,自有留爺處,我走還不成嗎。於是這部分教師跳槽到民辦教育集團或機構。

這樣下去,在我們的學校教學質量無法保證時,您抱怨著現在公辦教育質量太差,顛顛地送孩子到民辦學校,一般的民辦學校一年學費也要兩三萬,收費高的一年要幾十萬,這個錢可是您自己掏腰包的。而那裡的骨幹教師,大部分是公辦教師跳槽去的,也就是您那想法逼出去的。可這時候,您光顧得感嘆人家教師多負責任,您沒想到的是,他們可是拿著公辦教師兩三倍的工資,(學期末還有獎金的呦)。而這些錢都來自於您交的學費。

所以,您應該好好想想,應該怎麼對待我們的公辦教育,應該怎麼對待我們的教師。因為,當公辦教育沒落時,最後買單的是您啊!


杏壇師語


大家好,我是鄉村教師狼哥,光明磊落的狼哥,關於社會上大家都不願提高教師工資待遇難,但是卻很樂意提高教師的道德水平,我認為有幾個方面原恩:

一是社會中很多的人都覺得教師工作輕鬆,比農民工,比工人輕鬆,工資也不低了,一個月有三五千甚至也有說有六七八千,更重要的是現在網絡上大把大撥的帶有目的的人在抹黑老師,說老師們現在到處補課、辦輔導班、收禮,調座位收黑錢,買作業本賺回扣賺的是盆滿缽滿了。自然他們一聽到提高教師待遇就會站出來說老師工資不低了,比農民種甘蔗高多了,又不曬太陽,又有星期六星期天,還有一天就讓班一兩個鍾,還有假期不用上班,老師已經是高收入人群了,可是,老師工資真的高嗎?權威機構們為什麼老是糾結這個問題呢,工資不是國家財政發的嗎,他們難道不知道嗎?

二是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他們不思好學,人家讀書他睡覺,人家拼命考這證考那證為了將來找工作的時候,他們要麼出風頭引人注意,要麼遊手好閒不思進取,最後別人打工的打工,上班的上班,公務員的公務員,國家幹部的國家幹部的時候,這些人開始覺得社會對自已不公平啊,憑什麼人家有工作我沒有?憑什麼別人公務員有獎金我沒份,憑什麼老師有假期我當保安月薪兩千比老師還少還沒兩個假期啊,他們對社會不滿,不只是對老師不滿,他們不只是覺得老師工資高,他們學得公安、醫生、軍人、公務員等等比他工資高的人的收入都高了,應該和他們一樣才公平。這些人往往都是社會中基層人員,我沒人看不起任何人群的意思,我家十幾口人除了我當老師其他都是農民和小個體,他們都是靠自已的辛勤追求自已的幸福生活,我本人也是在社會中自由職業十四年,一向光明磊落,勤勤肯肯靠自已創造我的美好生活。對於這類人,他們肯定不願意老師待遇難提高啊,恨不得還要降低了才合他們的意。

第三,是部分家長,他們愛子心切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從小到大為了一個不輸在起跑線上的美麗謊言,逼著自已的孩子大量的補習,英語,奧數,語文,數學,拼音,畫畫,鋼琴,舞蹈等等,也有部分任課老師、班主任給他們補課,然後他們覺得孩子成長花了多少錢啊,老師從這些補課中又年賺了多少萬啊,所以,這部分家長把這筆帳和全部的怨氣都算在了我們所有老師的頭上,這類人自然也覺得老師收入夠高的啦。

第四,中國自古以來老師的社會地位以及中國改革開放社期教師工資收入低,老師被人們稱為“臭老九”人們習慣了拿現在的老師收入與以前老師收入比,一比不得了啦,以前老師工資才幾十塊、幾百塊,還是那麼敬業那麼默默無聞,深得人民稱讚,到你們這怎麼就那麼計較了?老師不都是視錢財如糞土,視仁義為千金嗎?現在的老師怎麼了,兩三千,三五千了,還說工資不高?

綜合以上種種,你現在知道為什麼大家都不願提高老師待遇了嗎?

致於為什麼願意提高老師的師德水平,我想本來就是提問者和我們都非常明白的了,因為人們對老師一直套著很高的道德綁架,老師是聖人,德高為範,要以身人作則,普通人犯了錯可以饒訴但是老師不行啊,普通人可以扒地鐵門,但是老師不行啊那可是師德問題,教師是人類靈魂工程師,是蠟燭燃燒自已照亮別人,是園丁默默無聞,貢獻自已不求回報,人們對老師的要求只能更多,再說了,提出要求不花錢,可是提高老師待遇,那要是開支的啊,老師不就應該清貧的嗎?談錢不是與師德格格不入嗎? 對於這些整天哪老師說事的哥們啊,我想說老師也是人啊,我有父母兄弟,孩子也要上學,他們也想買車買房,也想體面而有尊嚴的活著,教育是國家的根基,人民文明社會希望根源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