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弗H7爲什麼賣不動?

用戶5547775963


其實在汽車市場之中真的埋沒了很多車,如今這個看顏值的時代,並不是有實力就能夠“一炮走紅”,在國產的SUV之中,有這樣一個品牌,它如今已經霸佔了幾十個月的冠軍寶座,並且外觀也非常的出眾,沒錯,這個品牌就是哈弗。

說起哈弗這個品牌,大家一定不會陌生,大街小巷的哈弗SUV似乎已經成為了這個價位的首選,但是也並不是哈弗旗下所有的車都有著很高的銷量。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一款銷量低迷的車型,也就是哈弗H7,相比同級別的車型來說,13萬元左右的起售價雖然說在國產車中並不算高,但是如果和同級別的合資相比較的話,還是帶來了很好的性價比。

如果說這個時代,單單有顏值就能夠火的話,那這款哈弗H7並沒有不火的理由。在外感方面,採用了哈弗家族式的前臉,大尺寸的進氣格柵和六邊形的鍍鉻邊框帶來了很強的視覺感,兩側的矩形大燈也讓整車更加的多了一份硬朗的感覺。

側身走的依然是硬漢的路線,整車的雙腰線設計,結合下側的鍍鉻飾條,都帶來了很強烈的肌肉感,雙五幅的運動輪轂看起來非常八七,整車的車身散發和濃郁的力量感。尾部的設計比較簡潔,貫穿式的鍍鉻飾條將兩側的大燈很巧妙的連接在了一起,雙邊雙出的排氣也帶來了很強烈的運動氣息。

哈弗H7的定位是一款中型SUV,無疑就是為了對著這個級別的王者漢蘭達下手的,但是在內飾方面,恐怕漢蘭達得喊哈弗H7一聲大哥了!雙色拼接的內飾,看起來非常的有檔次,銀色鍍鉻的面板也帶來了年輕的分為,鑲嵌式的中控大屏,結合微微偏向主駕駛的中控,在實際的操作起來非常的實用。

在動力方面,哈弗H7全系搭載的是一款2.0T的渦輪增壓發動機,這款發動機的最大輸出功率可達231馬力,最大的輸出扭矩科大啊355牛·米,與之匹配的是一款6檔的雙離合變速箱。單看數據的話,這款車已經有著很強的爆發力,相比這個級別的老大哥漢蘭達也是有著很強的優勢可言。


白希文


銷量持續下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長城不會做營銷!

哈弗H7現在後勁確實有點乏力了,在2017年1月、2月銷量均不敵競爭對手傳祺GS8。要說哈弗H7產品力不行嗎?完全不是,哈弗H7絕對稱得上是一款國貨良品,銷量持續下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長城不會做營銷!

長城到現在還沒明白過來現在是個什麼勢頭,有些廠商已經急眼了,你還在那慢悠悠晃盪呢。我就給你長城簡單盤點一下這一年發生的事,不是你廠家作的什麼數據分析,市場分析,我就從消費者的角度,給你過一遍。

首先吉利博越上市,水軍橫掃各大論壇,秒殺一切,吊打合資,超越進口,作為一款緊湊級SUV,跟你的H7各種PK。結果就是,博越的價格成功定位,H7的價格被鎖定無法攀升,作為消費者的心理,他會把這兩款車拿來比較,真正到了買車的時候,基本上考慮博越的會更多,你別說它應該跟誰對標這種鬼話,因為吉利的鬼話已經把消費者給套進去了。帝豪GS上市的,兩廂轎車,乾式雙離合,硬是被炒成了SUV,甚至發軟文PK奔馳GLA,就是沃爾沃能更奔馳抗衡?但人家就使勁炒作,造勢,結果很成功。

榮威RX5上市,緊湊級SUV,炒作成中型SUV,各種宣傳,各種造勢。成功之後,又變成了緊湊級SUV。

傳祺GS8,一出來就跟H8 H9 PK,那是一個級別的車嗎?你覺得好笑,一笑了之,但你知道這對你的品牌傷害有多大嗎?媒體的編輯,車評人,也天天把GS8跟你的H8對標。某網站的小編公然寫文章H8就是中型SUV,GS是中大型,你長城還能坐得住?它不僅成功把自己的價格和檔次提上來還成功把你的價格拉下去,那你同級的H7怎麼辦?,車型炒作,抱大腿營銷,底盤炒作,對比炒作,炒作成功之後,馬上又變回中型SUV,因為它要是再佔著中大型是要吃官司的。但是不能否認這種炒作十分成功。

長城你牛什麼?你發動機牛,你的雙離合匹配的好,有個屁用,別人破車一上來,全是叫好聲,你這一上來,連你一個犄角旮旯的小毛病都能給炒上天,哎呀這車不能開了,誰都知道這是故意,但你架得住人多嗎?就看看現在,今天銷量下來了,一幫水軍又來找你的麻煩了,說你這有問題那又問題。博越漏油是你的幾倍?怎麼它就沒事?GS4乾式雙離合多少毛病?怎麼他們也沒事?為什麼到你長城這就有事?還想不明白?

最終的原因是:長城你太小看現在的互聯網了,你的哈弗車友會官網影響力沒那麼大,目前有影響力的兩大汽車網站就是汽車之家和易車網兩家,所有買車的都會先看,或者提前看這上面的各種新聞,現在就是一個星期,甚至兩個星期,看不見你長城的任何新聞,即使冒出一篇後邊的評論也是一片嘈雜。好好想想吧,王寶強離婚事件,起源於微博,鬧的全世界都沸沸揚揚,用了不到一天時間就成功幹掉了奧運會,話說這事,我平時不玩微博就那天臨睡前看了一眼,結果正好就看到這個爆炸性新聞,我愛人是傳媒界的,因為這個事3天沒睡覺,互聯網對於一件事的傳播速度是非常快的,哈弗H3 H5那個慢悠悠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現在憑藉互聯網可以短時間內塑造一個品牌形象,也可以在短時間內毀掉一個品牌形象,長城你別不信,是,水軍是違法的,但是利益驅使他們該怎麼幹還會怎麼幹,你攔不住,等你真正受到傷害的時候,為時已晚,品牌形象倒下了,再想起來是非常難的,因為現在不是塑造形象的時代了,而是競爭的時代,就是要在品牌形象上壓倒或者幹掉競爭對手,這才叫競爭,長城你爭過嗎?你不爭你早晚會被對手壓倒,無論是自主還是合資。競爭就是戰爭,失了先手會非常被動。

所以說,如果長城再不對哈弗H7做點什麼的話,被傳祺GS8幹掉那是遲早的事情!


瑾瑜侃侃


我覺得H7車還是很不錯,主要原因有3點,一:耗油問題,現在市場消費量主要是由生活水平中層及中低層為主,因為這些人的經濟都不算太富裕,當然在油耗上有一部分人就有所估計。二:相對市場主要消費的中層及中下層的市場來說,H7的價位比較高一些,他們有所承擔更大的壓力。而對中上層人來說,H7的價位不算貴,但對於他們富裕的生活來說,十六七萬的車和十一二萬沒什麼區別,檔次不夠,所以中上層的人寧可選擇二十多萬三十萬的,例如漢蘭達之類的。三:就是廠家沒有更多的優惠條件及營銷方案,優惠條件咱就不說了,只說說營銷方案吧!H7在這個價位,富者嫌棄窮者攀不了,所以要讓銷量提升,1、要麼就大放血,價格調至十二萬到十五萬之間,當然這是不可能的,廠家肯定不會這麼做。2、以自己的金融公司或者和銀行來做一個營銷方案,那就是低門檻低首付或者0首付,再加低利率60期左右的月供,來搞個購車活動,從而促銷。個人觀點望各位海涵!因為我也是個窮人,雖然開過很多車,高檔的抵擋的,但自己卻沒車,很想有一臺自己的愛車,但就是一下拿不出那麼多錢,所以深有體會,只能望梅止渴了啊,呵呵呵!


黑虎-龍五爺


從事實上來看,哈弗H7是有點賣不動了,11月僅賣出2000輛,前11月為3.6萬臺,有點令人失望,尤其是與H6月銷5萬臺、H2月銷2萬臺相比,太過慘淡了,與它的真正對手傳祺GS8月銷1萬臺相比,也不及格。

當然,其中H7的產品力是有問題的,它雖然定位為中型SUV,它的內飾設計還是不錯,有高級感,但外在還是不夠格,太扁了,設計造型不夠大氣,像是一個緊湊型SUV,在顏值即是正義的今天,H7吃了很大虧,為何不買一輛看上去很類似的H6?還能省好幾萬元。

另外一個也就是被自家兄弟 WEY VV7搶了不少風頭,同一平臺的車型,加點錢就可以買到B格更高的WEY,為何還買哈弗H7呢?這就造成了它地位上的尷尬。事實上,也就是VV7出爐後,H7的銷量節節下滑。也正因為銷量的不如意,長城給H7的資源和關注越來越少,造成惡性循環。(鹿鼎記)


DearAuto


對於素有“逢雙為大年,逢單為小年”的中國車市而言,2018年這個“小年”可謂是“雪上加霜”。一方面,上半年中國狹義乘用車市場累計銷量達萬輛,同比微增0.8%讓微增長的“新常態”終於到來;另一方面,由於購置稅減半政策在到期前,提前釋放了百萬量級的消費需求,讓這次寒流更加透骨。當這些因素疊加到汽車市場的時候,體現在銷量上就是,上半年中國轎車市場累計銷售萬輛,同比下降6.3%。

而對於哈弗H7而言,這一現狀可以用慘烈來形容,2月份銷量為752輛,同比暴跌81%。這樣的現狀,對於哈弗這樣一個熱銷品牌而言,並不多見,那到底是發生了什麼呢?

從去年底的月銷量過萬輛到5月的月銷2242輛,不少人認為哈弗H7的銷量暴跌緣於傳祺GS8、長安CS95等競爭對手的出現,但從長城汽車產品規劃和排產來看,哈弗H7銷量的下滑更多是緣於廠家主動調整。哈弗H7減產為誰讓路?當然是4月上海車展上市的WEY VV7。

作為長城汽車全新高端品牌WEY的首款產品,VV7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的成功與否將直接關係到WEY品牌未來的走勢。據目前最新數據顯示,截至到5月底,VV7的訂單數已達23603輛。同樣定位於中型城市SUV,已經獲得一定積累的哈弗H7為新生的WEY VV7讓路合情合理,因為WEY比哈弗更需要銷量。

銷量都跌成這樣了,全新哈弗H7為啥還漲價?從上市到現在哈弗H7的銷量都不算優秀,去年全年銷量僅為3萬臺左右,這樣的銷量在長城體系中並不算優秀,而從去年7月份開始,哈弗H7的銷量就一降再降,從最剛開始的3800臺降到現如今的1400臺銷量,慘淡的銷量讓長城意識到哈弗H7產品力的落後。

其實當年入門級的哈弗H7最低配售價13.5的低配車型,配置方面缺失較多,比如說日間行車燈、電動座椅、真皮座椅、天窗、倒車影像、前雷達等配置都不具備,而全新的哈弗H7則增配了這些配置。多了不到兩萬塊錢,但是配置方面卻非常齊全。哈弗H7走的路子是增配增價,用更高的性價比提升產品力,而且砍掉低配車型,拉高品牌價值。

不過,其實在硬實力方面,哈弗H7並沒有帶來很大實質性的變化,雖然增配增價了,但是全新的哈弗H7市場表現依然不會非常好,從去年哈弗H7的銷量表現上我們可以看出來,在WEY系列到來之前,其實哈弗H7銷量表現還算不錯的,彼時H7最大的對手就是自家親兄弟WEY系列。能把國產車售價拉到15-20萬級別的產品不多, WEY系列算是一個,H7也算是一個。

但是,消費者在考慮產品的時候,H7以及VV5/VV7售價會一定的重疊,而品牌更高,用料更好的VV系列,比H7產品力更強。所以哈弗H7銷量差的原因除了內因還有外在,自家兄弟實在是太強了。而目前H7也是定位最尷尬的產品,一個是定位的尷尬,一個是售價的尷尬,售價太低干擾到H6,售價太高則拼不過VV系列。

從目前的形式來看,全新H7的未來依然不明朗,面對H6以及VV系列的夾擊,H7只能在夾縫中生存,而其又沒有H9那種越野定位,定位城市SUV的他,只能與VV系列以及H6短兵相接!


版權聲明:本文由自媒體二師兄玩車創作,轉載請與二師兄聯繫,購車養車用車玩車等福利活動,關注頭條號二師兄玩車!


二師兄玩車


客觀的叫,哈弗H7確實已經賣不動了。



一款性價比不錯的中型SUV為什麼會和如今這個火熱的SUV市場失之交臂?我們一塊來看一看H7的過往。為什麼會賣不動?

哈弗已經是城市SUV的代名詞,只要一提到SUV,很多人首先就會想到哈弗這個品牌,這得益於哈弗汽車長期以來在SUV市場的深耕,積累了不錯的市場口碑。



記得哈弗H7剛上市那會,經過幾個月的市場檢驗,月銷量達到了近萬輛,但是好景不長。經過一些自主品牌的惡性競爭,銷量迅速下滑,哈弗官方甚至還沒意識到這一點,沒有任何的補救措施,也不做任何的市場宣傳,導致現在月銷量維持在2000臺左右。

在反觀別的車企,就拿吉利博越來說,一款緊湊型SUV,一上市,就拿H7開刀,在各種論壇媒體,我們經常能看到這樣的文章,最美國產車吉利博越秒殺哈弗H7,中型SUVH7不敵等等這樣的水軍炒作。

還有廣汽傳祺GS8,一個靠GS4走紅的車企,沒有一點城市越野車底蘊,一上市就對GS8各種加成,傷害成倍增加,結果人家成功了,迅速奪走了H7一些潛在的客戶。



我們再來回首看看哈弗自家的產品線,很多車型定價重疊性太強,H7也不例外。再加上新品牌WEY的上市,直接衝擊了哈弗H7的銷量,因為同樣的價錢,很多人更願意為主打“豪華輕奢”的WEY系列買單,因為不管是從顏值,品控上來說,WEY確實高出同級別很多車型。

這些其實也就是哈弗H7為什麼在如今這個刺刀見血的SUV市場被逐漸邊緣化的原因。

個人意見,有不對的地方歡迎指出。


30秒看車


h7不好賣,原因還是比較多的。

1、外觀設計太前衛。h7上市之初最先推出的是藍標版,耷眼角、扁平化的前臉是比較前衛的設計風格,嚴格說是不符合國人審美的。


後來推出的紅標版就飽滿了許多,但不管五座還是七座,總是落後於藍標版上市。

2、上市策略有問題。前面說的先藍標後紅標是一個方面,另一個方面就是先五座後七座。h7剛上市時,市場對七座版還是比較期待的,當時在這個價位的七座suv是有市場空白的,但七座版接近一年才上市。在這期間,廣汽gs8填補了這個空白。

3、變速箱不受認可。格特拉克6速雙離合變速箱還是不錯的,但兩年前市場對雙離合是普遍不認可的。包括當時的各大汽車網站,在提到雙離合變速箱時,都會表示擔憂,當時幾乎是談雙離合色變。當然現在不論豪華車、還是自主品牌,使用雙離合越來越多了,消費者也接受了雙離合。但具體到h7,現在6速有些落伍了,匹配上也確實比不上at變速箱平順,特別是激烈駕駛時,頓挫還是明顯些。



4、競爭對手太強大。廣汽gs8是h7跨不過的坎兒。gs8憑藉出色的設計、七座的佈局、愛信變速箱迅速贏得了市場的認可,而這些都是當初的h7不具備的。現在來看,這兩款車的競爭,gs8完勝!


5、自家兄弟的爭搶。2017年,長城最重要的戰略是魏,vv7與h7出於同一平臺,但不管是外觀、品牌還是品質都要技高一籌。vv7定位為輕奢,平價入市,擠佔了h7的生存空間。長城可能沒有認識到,認可長城汽車的人群才會買vv7,這款車對h7可以說是一記絕殺。也可能是長城為了高端戰略,革自家的命也未可知,反正h7已經成為了犧牲品。

最近新款h7上市了,比老款有了一定改善。可惜新款還是先推出的五座版,不知道長城是怎麼想的。h7還是且行且珍惜吧。


學負五車


客觀說,還是存在幾個問題。一個就是品牌價格,國產品牌的價格基本是15萬以下的市場。一個技術問題,可能你會說,他很好,雖然從6可以看出它的穩定性,但也從更高端的h89看出問題,哈佛給人的信心還不是很足,還不使用at。一個設計問題,外形沒問題,但內飾都是模仿來的,給人感覺,還不是屬於自己的東西。一個就是市場的原因,現才開始進入中型的車市場,怎麼可能一下子就熱起來呢。最後一個問題消費問題,未來幾年,相信都是電動或者油混的,但他還是十多個油。


華客語


各大車企5月份的銷量陸續公佈,在SUV市場,哈弗H7和吉利博越兩款代表了自主品牌戰紅海的重量級產品到底交出什麼成績也是關注的重點。博越在5月份獲得6049輛的銷量較上月增長51%,而哈弗H7在其上市後的首個完整月只獲得了3175輛的銷量,不盡人意。

  H7是哈弗在北京車展正式推出的重磅產品,作為首款中型SUV的定位意味著H7在產品力和價格上都基於H6和H8之間。4700的車身尺寸和寬體扁平化的設計風格,豐富的配置和不吝嗇的用料處處體現H7的質感。可以說在產品力和品質上,哈弗H7有足夠的底氣。

  同時,H7首期上市三款車型14.98萬-16.98萬的價位不但比H8更加親民,也直接把對手鎖定到合資品牌的主流車型上。4月底上市的H7用5天時間就獲得1290輛的銷量,還是可以看出H7有一定的競爭力。

  就在不少人預測H7月銷能夠破5000的時候,5月份H7只完成了3175輛的銷量,顯然和預期有明顯差距。加上前有H8和H9兩款叫好不叫座的先例,一時間唱衰的聲音就不絕於耳了。歸根結底還是在15萬買一款自主品牌到底能不能被認可上的癥結上。

  如果是10萬左右的預算,不用對比,也沒得選擇那就是自主品牌。但是現在SUV競爭不斷加劇,市場進入紅海的階段,到12萬的區間就需要權衡是要買一款自主品牌的緊湊型還是買一款合資品牌的小型SUV的時候,品牌價值就越來越重要了。而哈弗H7的價格直接與現代新途勝、本田CRV、日產逍客等暢銷的合資產品對位,儘管其性價比依然突出,但是對於絕大多數車主來說哈弗作為自主品牌的劣勢還是顯而易見的。

  不光是哈弗,多數自主品牌都把衝高作為自己的發展方向和夢想。李書福曾在多年前就宣佈吉利不會再生產低於五萬塊的汽車;江淮早在十年前就推出了首款B級車;廣汽傳祺從GA8到GS8同樣展現其進軍中高端的步伐;比亞迪的新能源技術已經走到了世界前端,但是即便如此,自主品牌依然無法擺脫在中高端不被認可的現狀。

  以另外一款呼聲較高的代表自主SUV品質感的吉利博越為例,車系售價區間雖然在9.98萬-15.78萬,但從車型熱度上看12.38萬的1.8T自動智尚型是關注重點。可見,消費者在自主品牌產品中很難突破13萬的接受上限。對於哈弗來說,魏建軍和王鳳英曾經信心百倍地表示H8的月銷目標是5000輛,但是如今已萎縮到442臺。同樣準備挑戰自主品牌天花板的H7會重蹈覆轍嗎?

  客觀的說,起售價將近15萬的H7第一個月銷量超過3000其實也還可以接受,畢竟這是一款全新的產品,從產能到渠道都還需要一定的時間去準備,而市場也需要一定的時間去認知和接受。更何況5月份已經進入車市淡季,整體銷量都區域平緩甚至下滑,H6都未能保住4萬輛的大關環比下跌17.4%。在銷售淡季取得3175的成績含金量更高,同時目前H7只推出了三款車型,隨後還會推出7座版的H7L,產品線得到豐富之後銷量還將得到提升。

  但是同樣需要看到如果未能一炮而紅往往就有可能成為炮灰,經過一個暑季的銷售淡季,H7如果始終只能保持在不溫不火的狀態,那麼很可能就會被市場遺忘。這也是哈弗需要提防的,就看看能不能在營銷上做足文章,讓人持續保持消費熱情。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我們也需要一款衝上去的產品來改變我們對自主品牌的成見。不管是哈弗還是吉利或者是傳祺,第一次碰壁不能叫失敗,但是如果為此斷送了希望那就是整個行業的失敗了。在山寨和拼裝的模式下的苟且,不是自主品牌的出路,我想吉利等企業也很清楚這個道理。


用戶154844718


哈弗H7比H6相比確實賣得不夠多,原因我想可能主要是價格較高。我是最近才買的紅標H7,可以說是頂了相當大的壓力買的這款車,因為周圍親戚朋友反對的很多,主要理由是國產車開出去沒面子,小毛病多,油耗高等等。但據我的分析及體會,面子這個理由不值一駁。要說小毛病,由上萬個零件組成的車完全沒毛病基本沒有可能。再說油耗,H7並不突出。關鍵是動力和配置及性價比很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