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夜時分

靜夜時分

【作者】宋春來

入伏的夏日,若環境不加以任何的輔助,那會使人汗流不已。覺得空氣蒸籠一樣,感到呼吸都很費力,身上沁出的汗液也有幾分的油膩。

反正,在無空調或風扇的條件下,能安靜下來地一動不動是最好。不然,因熱而汗的令人頗難受不說,就頭髮總處於溼度的狀態。

好在今年的盛夏,即當下,白日裡叫人熱得不知所以,待到晚上便反差極大。這半月來,幾乎都如是地在晚上到夜裡一直有涼風,那清爽的感覺真好,讓人心裡舒服透了。

在這段酷熱的日子,真可謂處身於不同的境地,相當於白天是在地獄煎熬,晚上卻像生活那天堂裡。

記得年少時,聽人給講過一則小故事。大概的內容就是,唐時白居易在炎熱的一天去拜訪一位禪師,他見那禪師竟安靜的坐在房子裡,遂對禪師說,這裡不熱嗎?怎不換個涼快的地方?而禪師道,並不覺得這裡熱啊!於是,白居易隨即作詩一首:

人人避暑走如狂,

獨有禪師不出房;

非是禪房無熱到,

為人心靜身即涼。

話雖這麼說,但幾人做到了心靜自然涼呢?尤其這酷熱的暑夏,而無製冷的設施,誰都將煩躁不安,心情更易直接受到影響。

想起來好怪,這幾年天氣異常,就溽夏而言,特別到太陽落山後,有涼風問候,對悶熱一日的空氣給了些許的降溫,人的心裡才有份涼爽可言。

這個月份,真的不宜飲茶,更適合於消暑的飲食大行其道。比如,被冷卻的西瓜,或新式的冷飲,要麼在露天處消遣悠閒地喝點兒冷藏過的涼啤酒,這都好生快意的。

平心而論,夏中之際的白天,滿腦子暈暈沉沉的混糊糊的,除了跟溽蒸抗爭,根本少有心思於它事,更甭說利用思維考慮、分析些問題了。

因今年照往年相比特閒,方得機會認認真真的體會這靜夜時分,主要這個當口最佳於運用思維。

當置身室外,真想融入進如夢般的習習晚風中,盡享一番清涼爽快。或而望望夜空,看看街景,及偶瞥一陣萬家燈火,聽聽不絕於耳的蟬鳴,此恰值靜夜時分。樂哉!

(2018-7-23,深夜,書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