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自轉和地震有沒有關係,地震成因是什麼?

海的承諾21


1、有關係。

地震活動是地球內部能量活動的一環,它和大氣活動、洋流活動、火山噴發沒本質上的區別,只有形式上的區別。

這些活動同時又會相互影響。

比如大地震1~3年,孕震區附近會出現明顯違背當地歷史降雨規律的氣象異常。這個特徵已經可以用來作為地震預測的指標。

又如,2004年12月24日印尼8.9級(中國地震臺網測定)大地震,讓地球自轉速度降低了一秒。

而太平洋赤道附近洋流水溫異常(厄爾尼諾現象)也與全球地震有相關性。

因此,地球自轉的變化對地震會有一定影響。至於網上說專家預測明年全球大震水平會達20次並不為多,因為100多年來全球大震的平均水平在18次左右。

2、地震成因

直接因素:全球地震板塊相互推擠,導致板塊間的斷裂成為地震多發地。

間接因素:A)地球內部能量向外釋放引起;B)太陽活動、月球潮汐等天文外部環境影響。

地震預測之所以難報,除了地震科技水平低的因素外,還因為地需預報需要同時報準三個量:時間、地點和震級。錯一個量都算失敗。


石風歷史


我們居住的地球,時刻都在經歷著變化,只是動靜非常非常小,我們完全感覺不到,比如喜馬拉雅山還在增高,這一切都是地殼運動的結果。地殼無時無刻不在運動。

然而,地殼的運動與變化並非都是緩慢的,有時也會出現突然的、快速的、劇烈的運動,這就是地震。地震的發生,簡單來說,是板塊運動的結果,小處來說,是斷層應力調整導致的,但實際上,地震發生的真正成因目前還沒有搞清楚。

另外,地球自轉,對地震的影響,目前來看可以說沒有,或者沒有確定性結論。相反,地震對地球的自轉,會帶來一些影響。

我們知道,地球並不是一個完全不變形、強度無限大的剛體玩具。眾所周知的“板塊構造學說”就認為整個地殼是個支離破碎的結構,並且各部分還在不停地相互擠壓衝撞。我們所見到的高原山峰、巨大海溝就是板塊運動的傑作。地震也是這種運動的形式和後果之一。對於旋轉的地球來說,其自轉速度的快慢跟它的轉動慣量有關。簡單來說,轉動慣量就是質量乘以半徑的平方。地殼運動(包括地震)會影響地球內部的物質分佈。一般來說,正如水向低處流,物質傾向於向地心方向運動,這樣地球的轉動慣量就會減小,從而使地球的轉動速度加快。為了改變地球的自轉,你不得不上下垂直地移動物質。已經證明,如果地震發生在赤道上,垂直的質量運動是改變一天長度的最有效的方式,如果地震發生在中緯度上,則能最有效地改變形狀軸的位置。

2011年日本9.0級大地震就使地球自轉軸偏移了25釐米,同時使地球自轉加快了1.8微秒。儘管不會有人在生活中感受到這細微的變化,但對於科學研究而言,這是一個相當明顯的變化。


震長


地震形成有兩種,一是地球自轉使地殼水平運動,水平運動的地殼產生交錯力。另一種是地球搖擺運動使地殼產生偏轉運動,偏轉運動的地殼產生扭曲力,無論哪一種力,只要超過地殼彈力限度,都會使地殼斷裂而形成地震。


搖擺的地


地球被外來星球加上電磁波時,地球內部會發光和熱,所以每次有外星球靠近地球,給地球加上一個電磁力時,就會產生大量的熱能,再加上外星球的斥力,使熱能受擠壓而上行,而形成地震和海嘯、或者火山爆發。 月球與地球很近,月球給地球加上電磁波,使地球內部發出光和熱,同時地球內部也受到月球的斥力,使地球內部的熱量上行而形成潮汐,潮汐是比海嘯稍輕點的海底地震,海平面約佔地球的三分之二,海底地震的機率很高,因此沒有月球的話,地球上會更平靜,地震機會會更少一些。火山口是地震或者火山爆發時釋放熱能的出口,地球上先有了山,後來由於地震釋放熱能而形成了火山口,火山口並不是噴岩漿的出口,地球上的山不是由火山口噴岩漿形成的,地殼內部沒有岩漿,地震時火山口釋放熱能,並噴出少量的火山灰。

地球自轉對地震影響不大,只是自轉能引起輕微的地動,大地震不是自轉造成的,是地球內部的熱量上行造成的。使水由火山口進入到地球內部,地球上就不會再有地震。


腦頻雷達


按照河圖洛書理論,地球是一步步的生長,地核就是中國文化中的“太極”,地核在旋轉中不斷產生四種基本粒子,這些粒子被拋到核外組合成原子,原子再組成分子。但是,在地核外部的物質形成地殼以後,陸續新生成的物質由於缺少了空間所以就會對地殼形成漲力,當這種力量達到一定的時候,就會將地殼漲裂,這就是地震發生的原因和能量的來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