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小經費」小程序上線,或是微信支付延伸場景的新玩法

近日騰訊推出了自己的社交記賬小程序“騰訊小經費”

“騰訊小經費”用戶協議中對自身定義為“財付通依託微信及微信公眾號平臺針對班費管理、聚會經費管理等使用場景,提供資金收取、資金支出、資金流水查詢等輕社交記賬工具服務。”

也就是說,騰訊小經費已經接入了微信支付功能,且首次使用需要實名認證。

目前小經費包含的圈子種類為:打卡挑戰圈、運動挑戰圈、活動經費圈、校園經費圈、情侶經費圈和自定義經費圈。其中,僅校園經費圈和情侶經費圈限定在熟人社交領域。此外,用戶可以選擇是否公開自己的圈子。

「騰訊小經費」小程序上線,或是微信支付延伸場景的新玩法

如果以玩法來劃分,則可以分為兩類:經費圈和挑戰圈。

前者管理員可以設置經費額度,發起收款和均分餘額,成員則可以對圈子餘額進行充值和提取,圈內還包含留言版和動態提示等功能。

後者由發起人發起挑戰,設定挑戰目標、挑戰金和懲罰金,玩家先充值勝者可得到獎金,並且圈內有排行榜激勵機制。

針對挑戰圈,官方已經推出多種玩法:早起打卡、健康飲食打卡和 5000 步挑戰。以 5000 步挑戰為例,在獎金/罰金上就已經衍生了多種玩法,包括交罰金模式、挑戰賽模式和鼓勵金模式,同時,微信運動的步數可以同步至運動挑戰圈。

但目前的社交手段依賴留言板,不支持小程序內的即時溝通和直接加微信好友,社交效率非常低,本質上仍然是一個記賬工具。

相比其他社交記賬工具,騰訊小經費擁有更天然的優勢——大大小小的微信群是它最佳的存活土壤,使它擁有離用戶更近的距離和更低的使用門檻,同時還能與騰訊相關產品產生聯動,獲得流量和數據支持。

「騰訊小經費」小程序上線,或是微信支付延伸場景的新玩法

騰訊為什麼會推出這樣一款產品?

當微信群承載的功能越來越多時,用戶需要一系列工具產品來輔助完成這些功能。

雖然微信已經有了群收款功能,但入口比較深,且是後置的、單次的解決方案,即只有 AA 付款這一場景。但隨著大家基於微信群的社交活動越來越密集,一些持續性的財務管理場景需要一個解決方案,經費管理正是一個很直接的切入口。

另一方面,無論是經費圈還是挑戰圈,都已經是用戶十分習慣、且愈發高頻的場景,騰訊小經費不過是向後延伸,將支付接入。

以挑戰圈為例,日常生活中,也會有人在微信群內自發組隊進行各種名目的打卡已經是一個很成熟的場景,並由此衍生了“小打卡”這類產品,給打卡加上金錢約束、不完成某項任務就發懲罰紅包等等對於你我也並不陌生。

從更宏觀的角度來看,“騰訊小經費”在以“插件”形式補足群功能的同時,更多也是服務於財付通的核心業務:微信支付。畢竟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的市場爭奪戰一直是進行時,除了佔領入口,還需要通過尋找新場景來增強用戶的使用粘性。

向小程序創業者拋出的問題

「騰訊小經費」小程序上線,或是微信支付延伸場景的新玩法

就在本月初,36氪曾報道過一款群記賬小程序——檸檬記賬。仔細對比兩款小程序,還是可以發現許多不同。

檸檬記賬的邏輯依然是以記賬為主,主界面為賬單記錄界面,目前不支持小程序內支付。記賬形式包含個人記賬和群體記賬,群體記賬提供AA算帳和共享記賬兩種服務,以結伴旅行、班費管理等熟人消費場景為切入點,未來規劃方向才是引入更多地陌生人社交,建立社區,加大用戶粘性,本質上是一款帶社交屬性的記賬工具。相比之下,騰訊小經費的社交屬性更強。

這不是騰訊第一次入局做類似插件的小程序,比如緊跟石墨文檔拿到B輪融資後推出的騰訊文檔。當發生“撞車”時,小程序創業者會選擇避開還是迎難而上?如果選擇後者,或許要在先發優勢或者運營策略上儲備更多籌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