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支招:坚守初衷,水到渠成就好

高考志愿填报支招:坚守初衷,水到渠成就好

高考分数陆续公布之后,便到了志愿填报的节点。眼下许多考生及其家长开始为报哪所大学、哪个专业发愁。个别家长甚至不吝花费数万元巨资,找所谓的专业咨询师,请其帮忙决定孩子的前程,但最终是否真的能如愿以偿,并未可知。

志愿填报的确有一定的技术成分,如要了解不同录取批次的分数线,所报考高校、专业历年招生分数线和浮动趋势,以及预估考生分数在全省的段位,判断哪所学校或专业比较热门、竞争激烈程度如何、大致的报考和录取比等,进而希冀讨巧地能被自己喜欢且有“钱景”的学校、专业所录取。但是,此类好事在现实中发生的概率没那么高,而且本着不浪费一分的原则而过分追求名校、名专业,很可能与自己的兴趣、爱好或人生规划不符。

志愿填报一味相信所谓的专家,或者完全本着撞大运的心态都不足取,反映了考生及其家长人生规划意识的不足。实际上,高考志愿填报应该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而不是临时抱佛脚、有病乱投医,更不是任由他人来决定自己未来的命运。所谓水到渠成,一方面是指理性看待高考,将高考视为成长过程中的一个节点,志愿填报不过是反思过往、整理心情、继续前行的规定动作,到了选择的节点就选择心仪已久的高校和专业;另一方面是指填报志愿的工作要及早做功课,之前就应该有清晰的志向和对行业、专业的了解,填报志愿只不过是选择相对适合自己的教育环境、学校文化和指导教师而已。

因此,要想顺利完成志愿填报,除了需要父母从小帮助孩子树立远大志向,针对孩子的兴趣、特长等深入发掘,悉心培养,还不妨提前到心仪的高校看一看,有机会与向往的老师聊一聊,帮助孩子提前完成理想与现实的对接。如果说好的教育就是为孩子的成长铺路,那么能否在孩子的兴趣培养和优长训练上做足功课,则体现着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智慧。考生自身也要有职业规划意识,在感兴趣的学科领域多下力气,多阅读相关书籍,做到对本学科、本领域的专家学者及其所在高校心中有数,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培养不同的核心能力。眼光不只局限于学校考试,而是有余力放眼行业发展,关注专家的学术动态。

未来也许无法精准预测,但大方向是可以预测的。学校和专业也许无法精确到位,但要学什么、去哪里学、跟什么样的老师学是可以大致把握的。理想的志愿填报方式,其实就是循着自己的初衷,按部就班地一步步成长,将高考作为检验自身综合能力的一战,以平和心态对待高考,填报自己喜欢的方向与专业时,尽管大胆去追求自己所爱的老师、学校,向着自己人生的大目标努力。

选择专业是对自己未来从事职业的首次选择,需要慎重。爱一行干一行是福气,干一行爱一行是智慧,干一行怨一行是赌气。个性、爱好与职业高度匹配,工作着便幸福着。有一点一定要坚信,真正的“大幸福”一定是超越个人幸福的。满足于衣食无忧,一生苟且,精神缺乏境界,心灵在低层次中挣扎,是很难有幸福感的。“志不立则天下无可成之事”,要立大志立长志。将目光投向未来,就不会为眼前的选择而纠结。

大学教育是专业教育,但很多专业知识具有通识性和基础性,学非所用和用非所学的情况并存是无须也无法刻意避免的事。尤其是本科教育,不能太执着于专业性,要为学生未来人生提供更多的可能性。耶鲁大学前校长理查德·莱文曾说过:“如果一个学生从耶鲁大学毕业后,居然拥有了某种很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这是耶鲁教育最大的失败。”专业固然重要,但不能只剩下“专业”。考入清华大学历史系的钱伟长先生,入校即逢九一八事变,他弃文从理,终成物理学大师和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有人问他是什么专业,他说,我的专业就是祖国需要。这给我们的启发是,未来将成为什么样的人,一纸志愿是不能定终身的。

社会需要各种人才和各类劳动者,社会也会进行自我选择和调剂。绝大多数人可以胜任绝大多数职业,真正“做不了”“只能做”的情况是极个别的。本质上,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要转变择业观。行行出状元。哪一行未必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做到“状元”,也就是能否取得较高的职业成就。兴趣是可以培养的,所谓艰苦职业也自有其不为人知的乐趣。再“卑微”的职业也是社会需要。今天的热门专业不一定是未来的热门职业,也不一定是自己的兴趣所在。热门意味着高竞争性,选择名校的热门专业固然有更多的学习机会,但也要承担更多的竞争压力。选择需要量力而行,合适的也许才是最好的。

大学只是一段学习经历,上什么样的大学,并不代表一定拥有什么样的未来,即使高考失意、考上的大学并不如意,也不能阻止我们循着兴趣去追求最初的梦想。从这种角度看,与其不浪费一分、“分尽其用”地考取别人眼中的好学校、好专业,不如坚守初衷,一步步朝着自己的梦想努力。

高考志愿填报支招:坚守初衷,水到渠成就好


尚领国际教育专为学生/教师/学校,提供全方位“教育资源服务”“跟培教”三位一体解决方案。引领教育10余载,全国分公司10余家,服务客户200余万,成为新环境、新形势下教育资源的有力补充,被誉为“新型教育先锋”。更多详情,请关注“尚领教育”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号:ishiningor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