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安徽这项指标上半年全国第一!

牛!安徽这项指标上半年全国第一!

安徽与江浙沪位置关系

牛!安徽这项指标上半年全国第一!

徽商曾闻名天下

安徽,在全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中,处于中下游位置。本来安庆是长江上的重要节点城市,但现代经济是开放和海洋经济。在改革开放的几十年,安徽在区域位置上没有优势,产业不济,东南沿海和安徽差距拉大。

安徽也没有特别叫得响的城市,合肥和安庆在全国排位中,不能进前40位。安徽经济总量2万多个亿。安徽第二产业发展不好,第三产业发展有待提高,很重要的原因是安徽缺乏以龙头城市带动城市群的发展。

庆幸的是,安徽最近数年采取了正确的经济策略,准确的定位,主动融入了长三角——安徽主动融入长三角,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

最近,交通运输部公布了今年上半年各省份/直辖市,公路运输量和水路运输量情况。在水路货运量上,安徽超过了广东、浙江、江苏,居全国第一!

牛!安徽这项指标上半年全国第一!

上半年安徽水路货运居榜首

而在陆路上,各个省份通过公路货运量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山东、安徽、广东。

可以看出,安徽在货运上为长三角以及更大地理范围的物流提供了主要通道!这就是发挥中部地区的区域和运输优势!

长江经济带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发挥长江重要沿线城市的航运作用,促进产业转移和物流。

1 安徽用好长江经济带机遇,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港口经济。2月8日,安庆港中心港区总体规划获批。安庆港中心港区将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充分发挥沿江港口的优势,着力打造公铁水联运的港口集疏运体系,统筹水路、铁路、公路、航空、管道等五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构建连接南北沟通东西的以港口为主体的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引领产业合理布局,显著提升安庆市的区域战略地位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 融入长三角,安徽定位为当好长三角科技创新策源地、长三角产业发展生力军、长三角对接“一带一路”西大门、长三角能源供给大通道(江浙沪的电力煤炭主要由安徽提供)、长三角生态绿色后花园。

交通上融入长三角。到2020年末,长三角建成发达完善的快速铁路网,运营的铁路将覆盖安徽的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池州、宣城。

安徽积极构建以沪宁杭合为核心基地的长三角科技创新圈,推进 G60科创走廊 建设。促进 合肥滨湖科学城与上海张江科学城“双城同创”,推动知名科研院所在长三角互设分支机构,吸引更多高端的创新要素,向包括安徽在内的长三角地区集聚。除了合肥外,宣城、芜湖、滁州(安徽东部城市)、池州等都在产业、城市一体化方面与江浙沪形成了合作规划。

安徽还加入长三角5G先试先用行动,在长三角率先布局5G网络建设,开展综合应用示范。

总之,未来安徽将充分发挥其东西左右逢源的独特优势,全方位深化与沪苏浙的分工合作,推动信息共享、标准对接、资格互认,健全省际合作、城际合作和生态环境联防联治机制,未来安徽的经济发展可以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