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光伏巨頭海潤光伏32億逾期債務泰山壓頂,資產負債率超92%

導讀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昔日光伏巨頭海潤光伏32億逾期債務泰山壓頂,資產負債率超92%

昔日光伏巨頭海潤光伏32億逾期債務泰山壓頂,資產負債率超92%

1

32億債務逾期泰山壓頂

7月24日,*ST海潤連發五則公告稱,截至目前,上市公司累計逾期債務金額約為32.25億元。

其中累計銀行貸款等債務為119,534.07萬元,信託保理、融資租賃等其他金融機構的債務為202,979.75萬元。截至目前,已有部分金融機構對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提起訴訟及採取保全措施。公司目前正在積極與相關債權金融機構協商妥善的解決辦法,並且在全力籌措償債資金。

根據其多份公告,*ST海潤對公司近期未披露的累計涉及訴訟(仲裁)事項進行了統計,訴訟金額合計約22億元。

小債注意到,海潤光伏的逾期債務金額有大幅度增長,*ST海潤曾於6月14日披露稱公司累計逾期債務26.9億元,短短不到一個月時間,債務增長了近四分之一。而原因我們大致也可以猜到,借新還舊出了問題。上市公司也解釋到,因金融機構的債務未能如期償還,又沒能及時籌集到資金完成貸款置換,導致了後續新增部分逾期債務。

另外,其全資子公司海潤電力已進入正式破產程序。海潤電力系海潤光伏全資子公司,破產原由為債權方江蘇太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海潤電力不能清償到期債務、缺乏清償能力為由,向江陰法院提出破產清算申請。

目前海潤光伏可謂內憂外患,不僅內部大批高管出走,還被監管機構處罰、股票被暫停上市、面臨著虧損、鉅額債務和訴訟,水深火熱之勢令人擔憂。

2

全產業鏈之殤

海潤光伏成立於2004年,是中國最大的晶硅太陽能電池生產企業之一,晶體硅一體化產能位居全球第七,國內前三。海潤光伏於2011年借殼上市,而在前一年海潤引進“中國光伏教父”的楊懷進,此時的海潤光伏頭頂光環,睥睨光伏太陽能發電市場,一時風光無兩。

而掌舵者楊懷進是個理想主義者,2011年之後開始大刀闊斧進行了全產業鏈佈局。

上市之後,業績增長步速卻沒跟上全產業鏈發展的速度,大手筆的投入後產出卻尷尬“卡殼”,除2011年和2015年,*ST海潤幾乎年年虧損,並且虧損幅度在一直擴大,截止2017年,虧損額驟增至24.36億,是5年前的10倍之多。而其股價更是一路跌到仙股,被暫停上市,相當於判了“死緩”。

昔日光伏巨頭海潤光伏32億逾期債務泰山壓頂,資產負債率超92%

昔日光伏巨頭海潤光伏32億逾期債務泰山壓頂,資產負債率超92%

在營收波動性下降、利潤連年大幅虧損的同時,其營業成本卻一直徘徊在60億左右,縱觀上市以來的年報可以發現,其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在行業內很高,居高不下的營業成本令人咂舌,亦與全產業鏈佈局有著莫大的關係。

在前幾年光伏行業還是朝陽產業,很多光伏企業選擇主攻一個大方向,從小而美成長為大型光伏企業的公司不在少數。而全產業鏈需要巨大資金額投入,不是一般的民企能夠隨隨便便負擔得起的。而海潤光伏的主營業務涵蓋太陽能電池研發、生產、銷售和代工,太陽能光伏電站的投資、開發、運營和銷售,項目施工總承包、專業分包業務等全方面業務。而除了組件和電池片業務作為主營業務帶來70%以上營收,其他投入了大量資金的光伏業務發展滯緩,甚至顆粒無收。不過,這也與掌舵人光伏“拓荒者”出身不無關係。

在*ST海潤上市以來的財報中,資產減值又是一個很突出的問題。資產減值逐年增長,10餘年間增長了40餘倍,2017年資產減值為11.6億元。海潤光伏在年報中指出,“棄光限電”等政策性影響是一大原因,不過事實遠不止於此。

而梳理其公告可以發現,海潤光伏多次被監管機構開具問詢函,暴露出其嚴重的企業內控管理問題,包含決策失誤、信息披露、投資管理、財務管理等多方面漏洞和失誤。

昔日光伏巨頭海潤光伏32億逾期債務泰山壓頂,資產負債率超92%

早在同期光伏企業甩掉包袱埋頭苦幹時,6年前海潤光伏的負債已達百億規模,近幾年負債還在一直增長,截止2018年1季度,這一數字為120.34億元。更不容樂觀的是,其流動負債所佔比例較高,近兩年在70%左右,2017年,其流動負債佔總負債的比率為75.44%,2018年一季度這個數值則達到了76.67%。

昔日光伏巨頭海潤光伏32億逾期債務泰山壓頂,資產負債率超92%

昔日光伏巨頭海潤光伏32億逾期債務泰山壓頂,資產負債率超92%

短期負債金額更為巨大,據其2017年年報顯示,海潤光伏短期借款和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總額超40億元,而2018年1季度這一數字仍有37億元,短期償債壓力可謂十分沉重。

昔日光伏巨頭海潤光伏32億逾期債務泰山壓頂,資產負債率超92%

昔日光伏巨頭海潤光伏32億逾期債務泰山壓頂,資產負債率超92%

小債發現,其短期借款類型大比例為質押和抵押借款,截止2017年末,短期借款逾期4.19億元,借款單位主要有中行、交行、深圳創維融資租賃及蘇州聚鑫商業保理公司、營口沿海銀行。

海潤光伏的資產負債率也一路飆升,2011年以來資產負債率持續增長,2017年和2018年1季度資產負債率分別高達91.32和92.61億元。

小債梳理資產負債表中未決訴訟或仲裁信息發現,平安租賃、上海電氣租賃、長城資產、中國銀行、中國光大銀行、中安消技術有限公司涉及逾期金額位居前列,從涉訴債務中亦可對其整體債務管中窺豹。

現金流方面,海潤光伏現金流急劇惡化,截止2017年,期末現金餘額4.94億元,但受限現金3.99億元,期末現金淨額僅9500萬,實在是少得可憐。目前公司受大環境和政策影響,疊加自身經營問題,並未出現新的利潤增長點,盈利之路道阻且長。2018年1季度營收僅不足3億元,經營獲現能力瀕臨衰竭,流動性急劇緊張。

昔日光伏巨頭海潤光伏32億逾期債務泰山壓頂,資產負債率超92%

倘若公司融資能力進一步受限,流動資金持續緊張,又無法妥善解決債務問題,內憂外患的海潤光伏如不能改善業績,又得不到外部幫助,將只能面臨破產重組華山一條路了。

3

戲劇性定增——“白衣騎士”還是“引狼入室”

昔日光伏巨頭海潤光伏32億逾期債務泰山壓頂,資產負債率超92%

近日,信達資產已經收到華君保理代上市公司的還款約2.78億元,華君保理繫上市公司原董事長孟廣寶先生所實際控制的公司,上市公司需向華君保理償還上述債務。

5月15日,*ST海潤曾公告稱,國開證券、華君醫藥於5月10日簽署《債權轉讓合同》。根據安排,國開證券在收到全部轉讓價款後,將持有的*ST海潤1.85億元債權及全部從權利轉讓給華君醫藥。華君醫藥同樣由孟廣寶所實際控制。

值得注意的是,孟廣寶曾被*ST海潤作為戰略投資者引入,出任公司董事長,但在去年7月,被上市公司董事會罷免逐出。雙方有極深的恩怨情仇。

海潤光伏不是沒有自救過,2016年,*ST海潤因存在虛假陳訴行為引發投資者損失,楊懷進離職。深陷退市危機的*ST海潤籌劃通過定增方式引入被稱為遼寧“隱秘富豪”的孟廣寶及其控制的“華君系”。此後,上述定增雖未成功,但孟廣寶攜“華君系”團隊先於獲得股權前入主董事會。2016年4月,孟廣寶出任*ST海潤董事長。

而在之後,孟廣寶似乎並沒有專注光伏業務,而是跨界佈局房地產和金融業務。而新舊管理層的矛盾的越來越深,海潤光伏原管理層指控孟廣寶“掏空海潤光伏”“關聯交易”“利益輸送”,2017年7月,海潤原管理層突然發難,以上述關聯交易等問題將孟廣寶罷免逐出。

而根據孟廣寶的說法,是楊懷進三番四次求自己猜進入的海潤,進入後實質上是去做了擔保,並強調沒有擔保海潤就會週轉不靈。不過海潤光伏對此緘口否認。

明眼人都可以發現,孟廣寶看重自己對海潤光伏的幫助和扶持之舉,而對具體的關聯交易和入主後的發展方向問題閉口不言。

說到底,海潤與孟廣寶之間的合作,除了利益別無其他。雙方都是衝著利益去的,之於關聯交易、利益輸送問題在小債看來更像是新舊管理隊伍的爭鋒摩擦。一個圖保殼,一個圖重組獲利,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又有什麼可說的呢。

不過,孟廣寶多次待償債務,伸出援手。在2017年年報中,小債更是發現,孟廣寶位列前10 大股東之列,值得注意的是,其妻子鮑樂更是位列第二大股東,夫妻檔換種方式大規模持股海潤光伏,加之先前的愛恨情仇,則顯得意味悠長。

海潤光伏時運不濟,政策起,全產業鏈生,而政策和大環境下行時,監管熬過寒冬,卻發現自己已屹立在理想之巔,沒有退路了。遙望同時期光伏選手,尚德、賽維LDK、晶澳、英利等身姿矯健、氣宇軒昂,只能仰天長嘆,向天空喊一句: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靜靜流淌的,只有光伏行業的洗牌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