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樂觀,解析上市車企2018半年銷量

不容樂觀,解析上市車企2018半年銷量

導讀:雖然天黑了,但總有天亮的一天。誰在天黑落雨前做足充分準備,無疑將在光明到來時,變得更強。對中國上市汽車集團,哪家實力和底蘊足夠雄厚,誰又能逆勢崛起,誰有可能被暗夜抹殺,從上市公司上半年公佈的數據來看,已經透露了些許跡象。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佈數據顯示,今年6月,中國汽車產銷分別為229萬輛和227.4萬輛,增長5.8%和4.8%;今年上半年,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405.8萬輛和1406.6萬輛,增長4.2%和5.6%。

不容樂觀,解析上市車企2018半年銷量

1-6月,中國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1185.4萬輛和1177.5萬輛,產銷量同比分別增長3.2%和4.6%。

彷彿從上述數據來看,情況還是比較樂觀的。但在不少汽車公司半年衝量,讓業績變得更好看一點的背景下,不少汽車經銷商,頂著陡然增大經營壓力,默默地與主機廠一道接受現實——高庫存。

而像北汽幻速這樣實力不濟的車企,甚至不得以,“放假停產”長達40天。

上汽集團(SH:600104):不懼大勢

7月4日,上汽集團公佈產銷快報顯示,今年6月,上汽集團產銷量分別為55.28萬輛和55.4萬輛;1-6月,該集團累計產銷量分別為360萬輛和352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0.93%和10.88%。

不容樂觀,解析上市車企2018半年銷量

點評:從上汽集團半年產銷數據來看,顯示出較強的市場抗風險能力,主要是因為合資板塊穩定,自主板塊則貢獻了一定的增量。

這凸顯出在汽車市場呈現微增長甚至是負增長時,外資品牌的品牌優勢。

上汽大眾方面,隨著全新換代的朗逸、斯柯達柯米克等車型相繼問世,上汽大眾上半年產銷量分別為107.7萬輛和102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0.07%和5.2%。

不容樂觀,解析上市車企2018半年銷量

而SUV戰略的推進,也增強了上汽大眾的盈利能力。目前,大眾品牌已經擁有兩款高盈利的SUV產品,斯柯達也在近兩年完成了三款SUV佈局。

上汽通用方面,上半年產銷分別為94.7萬輛和95.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8.62%和10.41%。上述數字表明上汽通用在有意控制產能,清理之前庫存。

汽車K線認為,通用汽車一方面是應對市場壓力;另一方面,也是為接下來的新產品投放做好準備。

不容樂觀,解析上市車企2018半年銷量

上汽通用五菱方面,上半年產銷分別為106.3萬輛和105.1萬輛,增速分別為2.88%和3.8%。這樣的業績在上汽集團當中,增幅最低,也拖累了整體銷量。該公司目前問題包括產品質量、品牌力等問題。

自主品牌層面,上汽乘用車榮威品牌主銷車型RX5正在面臨較大挑戰。所幸的是,名爵品牌全新MG6在市場熱銷。上半年,上汽乘用車產銷分別為38.28萬輛和35.9萬輛。其中,名爵品牌銷量同比翻番。

不容樂觀,解析上市車企2018半年銷量

不過,上汽集團並非高枕無憂,旗下部分品牌正在面臨高庫存的潛在危機。如何處理好,將決定該集團未來是否還能夠如此穩定。

另一方面,取消合資公司股比限制也將長期對上汽集團造成利空,作為非常重視市值管理的掌門人,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的壓力,或許才剛剛開始。

東風集團股份(HK:00489)&東風汽車(SH:600006):整體微增

今年上半年,東風汽車集團累計銷售汽車1,510,136輛,同比增長2.64%。同時,累計產量為1,562,615輛,同比上升2.77%。

不容樂觀,解析上市車企2018半年銷量

不容樂觀,解析上市車企2018半年銷量

集團乘用車方面,上半年累計售出1,278,720輛,同比增長2.31%。商用車板塊,上半年銷售231,416輛,同比增幅為4.53%。

而東風汽車2018年6月產銷快報顯示,1-6月,東風汽車股份本部累計產量為67886輛,累計同比下降7.29%;累計銷售69,801輛,同比增長10.7%。市佔率提升0.8%。

不容樂觀,解析上市車企2018半年銷量

點評:總體來看,東風除了自主乘用車板塊表現低迷,旗下合資公司板塊表現不一。半數業績提升,半數業績下降。東風日產、東風啟辰、鄭州日產實現兩位數增幅,神龍汽車也實現了增長,但東風本田、東風雷諾卻開始下跌。

其中,東風日產上半年銷量535,507輛,同比增長13.08%;東風啟辰銷量為75,301輛,同比增長17.51%。不過,東風啟辰6月份庫存卻超過2個月。

不容樂觀,解析上市車企2018半年銷量

鄭州日產劃入東風有限後,今年上半年表現比較搶眼,銷量為33,286輛,同比增長達28.85%,是東風集團旗下增長最快的公司。去年同期,該公司銷量業績下滑了17.4%。

在較低基數的情況下,神龍汽車上半年實現銷量157,749輛,較去年同期的147,829輛提升了6.71%。比起去年此時同比下滑近半成的境況,神龍汽車境遇正在“慢慢轉好”。

不容樂觀,解析上市車企2018半年銷量

東風本田、東風雷諾和東風英菲尼迪銷量下跌。其中,受累於年初開始的“機油門”事件,東風本田上半年銷量為321,284輛,較去年同期降低了4.11%。去年上半年,東風本田售出33.5萬輛,同比上升達34.9%。

時隔一年,境遇如此迥異,不免令人感慨。

東風雷諾上半年銷量為37,036輛,同比下滑1.13%。不過加上進口車,該公司累計銷量達37,892輛,同比微增約1%。但這一表現與去年國產雙車科雷嘉、科雷傲高達140.6%的增幅相比,顯然落差巨大。

不容樂觀,解析上市車企2018半年銷量

東風英菲尼迪上半年銷量下滑嚴重,僅為11,547輛,同比降幅為9.87%。按此形勢,東風英菲尼迪形勢岌岌可危。

一汽夏利(SZ:000927)&一汽轎車(SZ:000800):虧損與大減

7月10日,一汽夏利發佈產銷數據,該公司上半年產銷分別為1.69萬輛和1.3萬輛,同比增長22%和12.7%。從公告數據來看,夏利產銷量正式歸零,目前一汽夏利主要依賴駿派系列車型。

不容樂觀,解析上市車企2018半年銷量

相比一汽夏利,一汽轎車雖然沒有公佈銷量,但是從相關渠道來看,一汽轎車上半年表現與去年同期比較不盡人意。

不論一汽馬自達,還是旗下自主板塊都遇到較強的市場壓力。其中一汽馬自達上半年銷售5.86萬輛,一汽奔騰品牌銷售4.25萬輛。

點評:今年上半年,一汽夏利虧損6億-6.7億元,該公司表示,報告期內,該公司推出了新的駿派A50 轎車、駿派CX65 跨界兩廂車,尚處在市場推廣期,銷量和預期目標存在差距,產品盈利能力依然較弱。2017年同期該公司虧損為6.85億元。

不容樂觀,解析上市車企2018半年銷量

一汽轎車方面,淨利潤出現大幅減少,這與去年同期盈利2.7億元形成反差。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一汽轎車淨利潤預計為0.6億-1億元,遠不及去年一半。

該公司將原因歸咎於2018年上半年,汽車市場競爭持續加劇,受原材料價格波動和自主產品結構調整等因素影響,導致產品毛利率和經營業績較上年同期有所減少。

與此同時,隨著一汽馬自達陷入產品匱乏期和一汽轎車自主板塊新車型競爭力降低,一汽轎車前景並不樂觀。或許加速央企重組或一汽整體上市,才能緩解其在資本市場的壓力。

不容樂觀,解析上市車企2018半年銷量

不過,對於一汽轎車,連產銷數據這樣應該公佈給股東和投資者的基本信息,都不公佈的企業,似乎真的在隱藏什麼。

長安汽車(SZ:000625):雙降隱憂

7月10日,長安汽車發佈產銷快報顯示,上半年長安汽車累計銷量為1,207,381輛,同比下滑15.5%。總體情況令人擔憂。

不容樂觀,解析上市車企2018半年銷量

7月14日,長安汽車在半年業績預告中表示,長安預計2018年1-6月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5.00億元至17.00億元,同比大降65%左右。

不容樂觀,解析上市車企2018半年銷量

關於業績變動原因,長安表示,由於來源於合營企業的投資收益大幅下降,致使公司半年度業績同比有較大幅度下降。

點評:合資板塊層面,今年上半年長安福特累計銷售新車227,702輛,同比大跌38.9%。

對此長安汽車表示,長安福特業績出現下滑主要是因為產品進入生命週期末端,市場競爭力和盈利能力下降。隨著換代、迭代產品按計劃陸續推出,將會有所改善。

不容樂觀,解析上市車企2018半年銷量

長安馬自達上半年累計銷售新車90,237輛,與2017年的91,013輛基本持平。長馬也是目前長安旗下唯一一個表現相對穩定的合資公司。

長安鈴木、長安標緻雪鐵龍未單獨公佈銷量,而被統一劃入“其他”板塊,累計銷量為177,505輛,較之去年的184,362輛同比下跌3.72%。

由於長安汽車並未註明“其他”板塊涵蓋範圍,我們無法計算出長安自主板塊的具體銷量。不過從其產銷快報來看,長安旗下各個板塊皆處於下滑狀態。

不容樂觀,解析上市車企2018半年銷量

目前來看,長安汽車下半年形勢堪憂。旗下三家合資公司皆處於動盪期,長安要在下半年絕地反擊,必須先理順這三家合資公司的問題。

北京汽車(HK:01958):求人不如求己

雖然北京汽車很早開始就像一汽轎車那樣不公佈銷售數據,但是汽車K線依然從相關渠道整理了其銷售數據(僅供參考):今年上半年,北京汽車銷量為6.2萬輛;北京奔馳銷售25.2萬輛;北京現代銷量為37.2萬輛;北汽昌河銷量為3.2萬輛。

不容樂觀,解析上市車企2018半年銷量

點評:從北京汽車銷量構成來看,北京奔馳和復甦的北京現代依舊扮演者支柱的角色。而自主品牌低迷的銷量,也暗示著北汽自主品牌必須在未來幾年有所作為。

但目前對北京汽車最為棘手的,莫過於寶馬將在華晨寶馬中提升持股比例,這對於北京汽車絕對的利潤來源——北京奔馳將如何變化,也決定北京汽車還能從這顆搖錢樹上索取多久和多少。或許,讓吉利汽車參與混改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廣汽集團(HK:02238):小幅動盪

廣汽集團6月份產銷快報顯示,6月份公司汽車產量為195,315輛,同比增長6.45%;1-6月累計產量達1,047,600輛,同比增長7.67%。

不容樂觀,解析上市車企2018半年銷量

6月份銷量為178,962輛,同比增加4.62%;1-6月,累計銷量突破一百萬輛達到1,016,779輛,累計同比增幅達5.53%。

點評:上半年集團旗下主要板塊銷量分別為:廣汽乘用車累計銷售新車268,204輛,同比增長6.90%,完成年度70萬輛銷量目標的38.31%。廣汽本田累計銷量338,903輛,同比增長5.49%,完成年度75萬輛銷量目標的45.19%。

廣汽豐田銷量為255,388輛,同比增長16.37%,完成年度50萬輛銷量目標的51.08%。廣汽三菱累計銷量為75,167輛,同比增長38.64%,完成年度16萬輛銷量目標的46.98%。

不容樂觀,解析上市車企2018半年銷量

從數據來看,廣汽集團旗下各個板塊都保持了正向增長,但只有廣汽豐田實現全年銷量目標過半。廣汽本田和廣汽乘用車表現不敵廣汽豐田和廣汽三菱,增速只為個位數。

究其原因,廣汽本田應受累於本田“機油門”,其旗下產品冠道和十代雅閣都搭載了1.5T發動機,後者銷量受到較大影響。

廣汽乘用車板塊則出現小幅動盪。對此廣汽集團表示,這是由於廣汽傳祺面臨核心車型GS4改款以及GS3、GE3移到杭州工廠生產等問題,導致銷量短期內出現下滑。

不容樂觀,解析上市車企2018半年銷量

隨著6月中旬新款廣汽傳祺GS4上市,以及下半年GS5、GM6等車型陸續上市,有望助推廣乘銷量的穩步增長。

吉利汽車(HK:00175):見怪不怪

7月9日,吉利汽車發佈公告,今年上半年該公司銷量為76.66萬輛,總銷量同比增長44%,完成全年銷量目標的48.5%。

6月份,吉利汽車的總銷量為128,449輛,同比增長約45%;其中出口量同比提升150%,達到2,011輛。

不容樂觀,解析上市車企2018半年銷量

該公司表示,其管理層有信心完成並相信有望超越全年158萬輛的銷量目標。值得注意的是,7月11日,吉利汽車再發公告表示,該公司上半年淨利潤預期比2017年43.4億元,同比增長50%。

點評:在目前中國汽車市場的大環境之下,淨利潤水平增速竟然比銷量增速還高,但是對於不斷給人驚喜的吉利汽車而言,這已經見怪不怪了。

不容樂觀,解析上市車企2018半年銷量

今年下半年,吉利幾款全新車型的相繼上市,則讓人對吉利汽車年底和明年表現充滿期待。

華晨中國(HK:01114):前景難料

由於華晨中國尚未公佈上半年銷量,我們只能通過寶馬公佈的數據,來拆解合資公司華晨寶馬的半年銷量。

寶馬集團上半年在華累計銷售新車299,801輛(包含MINI汽車),同比增長2.2%。華晨寶馬上半年累計售出209,097輛,同比增長13%。華晨中國旗下其他板塊銷量數據,目前亦無從獲悉。

不容樂觀,解析上市車企2018半年銷量

點評:對於華晨中國來說,目前能夠拿得出手的銷量數據也只有華晨寶馬。不過,隨著寶馬與長城合資落地,可以預見的是,華晨中國未來的日子將越發不好過。

7月12日,受“寶馬將提高在華晨寶馬中的持股比例至至少75%”消息影響,華晨中國股價一度暴跌近19%,為2008年10月以來最大跌幅。據悉,華晨股價今年以來累計已跌43%。

江淮汽車(600418):乘商雙跌

7月10日,江淮汽車發佈產銷公告。今年上半年,江淮汽車產銷量分別為25.46萬輛和25.22萬輛,同比分別下滑3.35%和8.16%。與此同時,該公司新能源汽車銷量為2萬輛,同比增長113.08%。

不容樂觀,解析上市車企2018半年銷量

點評:雖然傍上了大眾集團這樣的大款,但顯然江淮汽車自身需要增強實力。

但令人擔憂的是,上半年即便總體上江淮新能源汽車銷量翻番,但6月份其純電動車銷量卻同比大跌38.05%,令人擔憂。不僅如此,在股比放開後,最近有消息稱,大眾可能會提高在合資公司中股比。

長城汽車(HK:02333&SH:601633):尋覓機會

長城汽車公佈官方數據顯示,今年1-6月,長城汽車累計銷量471,515輛,同比增長2.34%。

不容樂觀,解析上市車企2018半年銷量

其中,哈弗品牌上半年銷量為325,309輛,同比下降17.55%;WEY品牌半年銷量77,647輛,同比增幅高達2352.53%;風駿系列皮卡總共賣出65,033輛,同比增長13.6%;轎車方面,長城C30共計銷售3526輛,同比下滑39.09%。

上半年,長城汽車累計銷量完成2018年度116萬輛銷量目標的40.65%。

點評:值得一提的是,長城旗下WEY品牌今年上半年銷量已超過去年全年銷量,月均銷量近1.3萬輛。其中,VV5上半年銷售38987輛;VV7上半年銷售37587輛,同比增幅1087.21%;今年4月下旬上市的P8,累計銷量為1073輛。

不容樂觀,解析上市車企2018半年銷量

長城哈弗品牌中,新車表現搶眼。其中,今年3月下旬上市的緊湊級SUV哈弗H4,上市首月銷量即突破5000輛,5、6月份連續兩個月單月銷量超過6000輛,上市至今累計銷量已達18688輛。此外,哈弗H9上半年銷量為7911輛,同比增長52.84%。

從目前來看,長城汽車上半年表現有喜有憂,要完成全年銷量目標,下半年壓力較大。

不過長城汽車手裡仍有好牌。下半年包括哈弗F5、WEY VV6等在內的多款新車都將上市,密集的新車攻勢,加上營銷領域的大手筆,長城汽車表現仍舊值得期待。

不容樂觀,解析上市車企2018半年銷量

值得注意的是,長城汽車也發佈公告稱,今年上半年,該公司淨利潤預計比去年同期增長52.7%,預計達到36.7億元。不僅如此,與寶馬汽車的合資合作,也令人期待。

比亞迪(SZ:002594&HK:01211):夢想遙遠

7月6日,比亞迪公佈最新銷量數據,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比亞迪總銷量為22.4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7.48萬輛;傳統燃油汽車銷量為14.9萬輛。

不容樂觀,解析上市車企2018半年銷量

點評:除新能源汽車依然保持高銷售水平,在MPV車型宋MAX的快速上量的作用下,比亞迪傳統燃油車逐漸開始站穩腳跟,而在“唐二代”上市之後,外表大變的比亞迪,或許能夠重現黑馬本色。

不過,今年來看,比亞迪正在遭遇巨大挑戰,新能源補貼退坡,以及最近陷入的“廣告門”,都將對其下半年業績產生影響。而如何處理好“廣告門”事件,還將影響到企業和品牌形象。

力帆股份(SH:601777):夾縫生存

7月10日,力帆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力帆股份”)發佈的6月產銷快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力帆股份累計生產乘用車5.5萬輛,累計銷售乘用車5.9萬輛,同比增長3.82%。

不容樂觀,解析上市車企2018半年銷量

傳統乘用車板塊,力帆股份今年上半年累計生產量為5.1萬輛,同比增長0.33%,累計銷量為5.5萬輛,同比增長1.07%。

新能源汽車板塊,力帆股份今年上半年累計生產3495輛,同比增長82.41%,累計銷售3195輛,同比增長96.74%。

點評:作為一個規模較小的汽車企業,還能夠取得業績“增長”,實在難能可貴。

不容樂觀,解析上市車企2018半年銷量

7月14日,力帆股份發佈公告顯示,7 月10 日,力帆股份子公司重慶力帆實業(集團)進出口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力帆進出口”)與ABC-Motors 有限責任公司在俄羅斯葉卡捷琳堡簽訂《力帆品牌汽車採購意向協議》。

根據協議,在2018年—2020年期間,ABC-Motors擬向力帆進出口採購力帆品牌汽車預計10,000輛、採購總金額約100,000,000美元。

本次戰略合作有利於公司汽車產品在海外B端市場的拓展,有助於推動公司汽車產品在汽車租賃市場的推廣應用,進一步促進公司產品的銷售。

不容樂觀,解析上市車企2018半年銷量

但對公司2018年至2020年營業收入、淨利潤無重大影響。也許,相比目前處於紅海的中國汽車市場,海外市場對於力帆汽車而言,更容易取得業績。

海馬汽車(SZ:000572):出路何在?

7月5日,海馬汽車公佈的6月銷量產銷快報顯示:今年上半年海馬汽車的累計生產3.7萬輛,同比下降47.46%;累計銷量為4.1萬輛,同比下降42.31%。

不容樂觀,解析上市車企2018半年銷量

7月14日,海馬汽車發佈了2018年半年業績預告,預告顯示,今年上半年海馬汽車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預計虧損24000萬-32000萬元。而業績大幅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公司汽車銷量同比大幅下降所致。

點評:7月18日,海馬汽車二代海馬S5正式上市,隨著新車的上市海馬汽車能否扭轉銷量持續下滑的態勢,改善公司的業績狀況,還有待市場的驗證。

不容樂觀,解析上市車企2018半年銷量

可是對於中國汽車市場馬太效應越來越明顯,海馬汽車未來出路何在,仍讓人擔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