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中之帝」的田黃石憑什麼「統治」石界近千年

田黃石,是出產於中國福建省壽山鄉壽山村的一種著名珍稀篆刻名石,莫氏硬度為2.3~3度,與其它產自壽山的石材統稱為“壽山石”,田黃為壽山石中最優良的品種之一。

田黃石是壽山石系中的瑰寶,素有“萬石中之王”尊號。其色澤溫潤可愛,肌理細密,自明清以來就被印人視為“印石之王”。秋季藏品甄選h521714可送國內一線拍賣行,致力於民間藏品出手送拍渠道,一線拍行前期費用低成交率高;數百年來田黃石極受藏家至愛,正如俗語所說:“黃金易得,田黃難求”。

“石中之帝”的田黃石憑什麼“統治”石界近千年

董滄門刻恭親王龍鳳田黃對章

成交價: 8,524.00萬 HKD

這一對田黃石印章,剖自同一塊帶皮的「田石」籽料,其中一塊尚存試切下刀的痕跡,石質極佳,油潤光潔,金燦奪目,其中「紅筋」及「蘿蔔絲紋」清晰可見。在過去,極佳的石材,如田黃、雞血、紅白芙蓉之類,只有破方雕鈕開成印章石料,才能獲取高估值。此印石料只做了儘量少的切方規正,做薄意雕的一面,皮色微存。兩石印面的一側上角,也因籽料的關係,略缺而保有斑駁的石表。現代作品田黃多留皮,以表示這是「田石」,而過去貴石在「留意不留皮」,就是儘量將皮去幹淨,只留其「意表」。這樣精心而藝術、恰到好處的處理,非雕琢高手、藝術巨匠不可能為之。

福建省福州市北部山區的壽山鄉,鄉中有一條約1千多米長,寬2百多米的山溪,就是田黃石的出產地。它是脫離石脈而獨立成塊,長期埋於沙士之中,是“無根而璞,元脈可尋”的石材。早在一千多年前,我國已有人開始採集,到了明清兩代田黃石更是盛名於世。許多達官顯貴,文人雅士競相刻意收集田黃石。相傳清初時期皇帝祭天,神案上都少不了一方上品田黃石,寓其“福(福建)、壽(壽山)、皇(田黃)”吉祥之意。因此,田黃石一直盛名不衰,身價倍增,曾有古話“一寸田黃一寸金”。拍賣市場上田黃石價格火爆,一方几十克重的田黃舊印動輒幾萬、十幾萬元,件頭稍大的上品,可以賣到幾十萬、上百萬元。

“石中之帝”的田黃石憑什麼“統治”石界近千年

周尚均制吳國禎夫婦自用田黃印章

成交價: 2,530.00萬 RMB

吳國楨、黃卓群夫婦自用田黃印章共十一方,共重438克。時間跨度從明末至清末長達三百多年,多為傳世之物,歲月留痕歷歷在目。色彩豐富、濃淡相映,諸如黃金黃、橘皮黃、雞油黃、桂花黃等等,幾乎涵蓋所有田黃上乘之色,且質地均十分潔淨純正、凝瑩若凍、溫潤可人。所俱田黃肌理清晰易辯,橘囊紋和紅格、血筋出出自天工造化,綿密而不亂,若隱若現、如夢如幻。十一方印章形狀各異,正方、扁方、異形兼而有之,鈕飾雕工多樣,琳琅滿目令人目不暇接,既有不飾雕琢的四方素材,又有刻琢精美絕倫的印鈕,尤以清康熙周彬制田黃石夔鳳紐長方形章最為出色,此印約重120克,造型方正、稜角分明,起臺比例把握的恰到好處,浮雕淺刻夔鳳五條為鈕,攀附於印章上半部,佈局妥貼、姿態各異,運刀技法爐火純青,精微處纖毫必爽,圓潤處似行雲流水,刀法、刀味皆有古韻,不同凡響,且有古閩周彬制隸書款為記,清晰易辯。眾所周知,身為清代康熙年間內廷御工的周尚均,其平生佳作,常遭地方官僚蒐括,作為貢品,供奉御前。同時亦深受同時代文人、藏家喜愛,故此印的珍貴程度可想而知。

“石中之帝”的田黃石憑什麼“統治”石界近千年

17世紀 田黃留皮雕「坐獅觀音」像

成交價: 2,140.00萬 HKD

關於田黃石的由來傳說它是:女媧補天時遺留在人間的寶石;是鳳凰鳥蛋所變……據說還有史書記載:咸豐帝臨終時,賜予慈禧一方田黃玉璽,末代皇朝解體,溥儀不要所有珍寶,只將一枚“三連章”縫在棉衣裡。這些官方的、民間的傳說無疑給田黃石平添了許多神秘的色彩。

“石中之帝”的田黃石憑什麼“統治”石界近千年

赤壁夜遊 壽山田黃石擺件

成交價: 2,012.50萬 RMB

壽山田黃石產量稀少,且多小件,極難得大件,如此件之形體碩大飽滿實為極其難得。質地溫潤凝結,細膩通靈,色澤金黃,通透明媚,仔細端詳好像發出金燦燦的毫光。田黃石特有的蘿蔔絲紋隱約於石之肌理之中。明豔的黃色瑰麗無比,天生帶有帝王之氣,被視為珍寶。此田黃擺為石卿之佳作,畫面佈局依石就形,起伏轉折恰到好處。遠山層層疊疊,祥雲縈繞其間,靜穆的古柏參天入雲, 夜遊赤壁之人談笑風生、指點江山。雕刻輕淺,層次分明,人物景緻靈動畢肖,讓觀者浮想聯翩。良工與美石的完美結合,堪稱是珠聯璧合之罕見佳作。

“石中之帝”的田黃石憑什麼“統治”石界近千年

清康熙 田黃凍雙鳳鈕大方章

成交價: 1,610.00萬 RMB

本件田黃凍雙鳳鈕大方章色澤自然柔順、呈淡“橘皮黃”色,肌理蘊極細緻之蘿蔔紋,綿密欲化,紅筋顯著易辯;其質地特別的凝膩、溫潤、細結,凝靈成凍有一種難以形容的油潤感,顯為中阪所產上佳田石,色質俱佳。且此印印材碩大無比,重達256克,從古至今田黃曆來都以兩計價,通常一兩以上者方算成材,三兩者可謂大材,而過半斤者則屬巨材也。因田黃原石多為自然形卵狀獨石,可想而知如此碩大、品相完美的正方印材,要耗用多大的田黃原石方可成形。如此奢華與氣魄舍皇家其誰?印主的身份地位不言而喻。

“石中之帝”的田黃石憑什麼“統治”石界近千年

清 吳昌碩刻 來修齊田黃章

成交價: 1,380.00萬 RMB

印為長方形,頂部有自然傾斜,色澤溫潤飽滿,介於金黃、橘紅色之間;質地通透,脂潤瑩潔,有半透明感,石紋肌理內可見蘿蔔紋狀細紋,晶瑩燦爛,為田黃石上品。印文為:「來修齋」,邊款:「擬攘翁。老缶」。以舊藍布錦盒貯藏,盒蓋上有灑金紙籤條楷書:「來修齋。老缶。充和藏」等字樣,篆書白文「充和」鈐印。盒側標籤紙有:「田黃重八兩。來修齋。吳昌碩刻。壹號」等字,壹號為收藏編號。

此印為吳昌碩為著名崑曲學者、書法家張充和祖輩李國芝所刻。張充和所藏近現代印人印章以吳昌碩居多,名家治印,篆刻精妙,大家收藏,其中有不少珍稀的田黃石,因此有「四美具」之稱。此「來修齋田黃章」為最具代表性藏品之一。

“石中之帝”的田黃石憑什麼“統治”石界近千年

壽山田黃石方章

成交價: 1,322.50萬 RMB

中國印章的美學表現在篆刻、印鈕裝飾和印材的品質三方面,名貴的田黃石與印章結緣,不僅豐富了印章的審美價值,同時也使田黃自身的價值倍增。田黃石的色澤,以沉著而純淨的深黃為基本色調,象徵著富貴。一塊上等田黃印石,除了應具有細膩、溫潤的特徵外,還要色澤純正、紋理鮮明、形體較大、印鈕雕刻精美,如果印面出自篆刻名家之手,其價值就會更高一籌。收藏田黃石有舊石與新石之分,舊石總體上說品正、形正的較多,而新石往往為了不減少分量,多以自然隨形為主,很少被加工成方正的印材。田黃石有著獨特的紋路,通常被稱作“蘿蔔絲紋”,一些人往往以此作為鑑別田黃石的依據。

“石中之帝”的田黃石憑什麼“統治”石界近千年

吳讓之刻 壽山田黃石平頂方章

成交價: 920.00萬 RMB

田黃素章,六面方,自然平頂,通體呈古雅的蜜蠟黃,色澤沉鬱,肌理細潤,包漿瑩然。章體中部有幾道紅筋斜出,走線自然,蜿蜒有態,如章體上的天然修飾,將原本平整無奇的印邊切割為形狀不一的塊面,極富平面構成之美感。此印印面為清代篆刻大家吳讓之所刻“沈平章字協軒”六字白文,在篆刻史上,吳氏上承鄧石如,下啟趙之謙,是清代篆刻由中期轉向後期的關鍵人物,其輕鬆澹盪、柔中帶剛的印風對於後世影響極大。此白文印以界格將印面空間進行勻整的劃分,六字篆法雖意在漢滿白文,然以書入印,渾厚中更顯自然靈動。在刀法表現上則以低衝淺削為主,痛快中可見指間的雄強之力,堪稱吳讓之白文的經典之作。印頂吳讓之刻邊款雲:癸亥大寒節為協軒仁兄鑑賞,讓之,是典型的吳氏行書邊款風格。由此可知此印刻於同治二年(1863),當時吳讓之65歲,是他避太平天國之亂而客居泰州的第九年。第二年,清軍破天京,他才回到揚州,結束了十年逃難泰州的生涯。吳讓之傳世印作不多,而有其本款者更少,故此田黃印尤顯珍貴。

“石中之帝”的田黃石憑什麼“統治”石界近千年

楊玉璇刻太平喜象壽山田黃石印章

成交價: 805.00萬 RMB

此章是著名收藏大家龔心釗舊藏,由田白石製成,石質細膩凝結,微透明,白中泛黃,溫潤似玉,蘿蔔紋清晰明顯,包漿自然。印上方雕一象臥於其上,象背伏一老者,手撫象耳,二腿彎曲盤臥,其態悠然自得。章坐,章鈕,臥象,老者,整體佈局精巧、穩重。頗有太平盛世、國泰民安之感。又與其印文“南陔日永”相呼應吻合。“南陔日永”意為南邊疆域(雲南、廣西)陽光永照。康熙二十年清軍徹底平定了“三番之亂”。數年後,康熙皇帝賜御扁“南陔日永”予愛臣廣西巡撫陳元龍。此印從材質的選擇,雕琢的技法,印文的內容,字體的風格。藏家傳承分析為康熙中後期由當時著名雕刻藝人楊玉璇所作,地方進貢朝廷的貢品。選用御賜“南陔日永”做為印文既顯示了地方官員對朝廷的忠誠,也反映了南疆地區在收復之後百姓安居樂業的太平景象。從材料的珍貴程度到雕刻之匠的名氣及印文的出處,做為貢品都極為適合,此印應為皇家之物。

“石中之帝”的田黃石憑什麼“統治”石界近千年

壽山田黃石平鈕方章

成交價: 805.00萬 RMB

印文:書不盡言言不盡意靜靜欣賞這枚田黃石方章,會被印材的自然之美所打動,更會被其“大美至簡”的形制所吸引。如此大材的田黃石平鈕方章,存世稀罕,極為珍貴。印章光潔素雅,天然去雕飾,黃中透紋,均勻純淨,品質完美。可以推測,制此方章所用的田黃原石之碩大,方可切割出這樣一枚顏色均勻,靈透無瑕的方章。用手撫摸其質地,即可感受到它的溫潤,若少女之肌膚,極具嫵媚親近感。把玩摩挲間,凝膩如脂,恍若軟玉在握。外表一層自然的包漿,顏色略深,可見其歷經歲月,古韻盎然。透過燈光仔細觀瞧,可見其肌理隱含的絲紋,綿密豐富,瑩澈溫粹。

“石中之帝”的田黃石憑什麼“統治”石界近千年

清早期 明坑田黃凍六面方章

成交價: 736.00萬 RMB

此田黃印原藏東瀛,附有日本桐木原裝盒,為晚明遺物。呈六面平正方形裁切規整、稜角分明,顯為大料取材。此印難能可貴之處在於,擁有極其優異的質地與色澤,其質地凝結通靈,無任何的雜質裂隙,歸屬於田黃凍,皮殼潤古、包漿亮麗,蘿蔔紋清晰且富有層次,而其色是田黃諸色中最為稀少的橘皮黃色。呈色柔順自然、表裡如一,色澤濃郁而微泛橙紅,接近桔皮紅,田黃所獨具的「細 結、潤、膩、溫、凝」之六德兼備,並且保留有顯著的原生石璞,堪稱明坑田黃凍的標準器。縱覽多年拍賣數據,質地優異的田黃六面方素章,歷來都有著十分良好的市場表現,均價早已穩穩站上十萬元每一克之上。細觀此印可明顯感覺到,此印無論在形制、色澤、質地上,目前尚未有見到勝出此印者,故完全有理由將此印稱之為「中外田黃拍賣史上的極品明坑田黃凍第一石」。

“石中之帝”的田黃石憑什麼“統治”石界近千年

鰲龍戲金泉 壽山田黃石方章

成交價: 701.50萬 RMB

此田黃石質地油潤,包漿亮麗,形態規整。龍首琢制精美,口含銅錢,髮髻鱗甲凱凱,頸下龍鬚飄逸。線條華麗流暢,造型生動傳神,十分罕有鮮見。

田黃石因其產量稀少,而顯彌足珍貴,清朝時曾受到皇帝的寵愛,早有易金三倍之說,如今在拍賣市場上更是價格火爆,最高價達每克15萬之眾!田黃石中最高檔的品種是田黃凍石。辯識田黃的三要素是皮、格、絲,三要素!皮就是天然形成的一層石皮,格是田黃在遷徙中留下的裂痕(一般都已經自然填充)呈紅色或者黃色,絲就是一種天然的貌似切開的新鮮蘿蔔的紋路,只有具備這三要素才能夠確定為田黃石!

古時即有“一兩田黃一兩金”之說,而今已該是“兩”對“斤”了。一般品相的田黃價格在每克5000~25000元,極品的田黃價格能達到50000~60000元/克。

田黃石在當今的國際藝術品市場上,買主大多是香港、臺灣、新加坡等華人集中居住的地區,越是質地優良,雕工精湛的田黃石佳品,越能吸引收藏家興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