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農產品上行 沙漠黃金蜜瓜在雲集2分鐘賣出八萬斤

助力農產品上行 沙漠黃金蜜瓜在雲集2分鐘賣出八萬斤

中新網7月17日電 16日,社交電商企業雲集掀起了一場來自騰格裡沙漠的“甜蜜颶風”。上線僅短短2分鐘,1萬組甜度爆表、香氣四溢的沙漠黃金蜜瓜被一搶而光。

據悉,自今年7月4日上架雲集以來,這款產自炎炎沙漠的“太陽果”一次次刷新著平臺瓜類火爆銷售紀錄。沙漠黃金蜜瓜藉助社交電商的脈衝式流量打開了前所未有的熱銷局面,也為雲集助力農產品上行提供了又一個全新範本。

助力農產品上行 沙漠黃金蜜瓜在雲集2分鐘賣出八萬斤

助力農產品上行 沙漠黃金蜜瓜在雲集2分鐘賣出八萬斤

賣瓜治沙 沙漠黃金蜜瓜日銷百萬斤

這場“甜蜜颶風”的源頭是河西走廊的甘肅省,地處黃土高原、青藏高原、蒙新高原三大高原的交匯地帶。獨特的沙漠氣候和廣闊的沙性土壤,全年162天無霜期,每天的日照時長超過12小時,加上巨大的晝夜溫差,使得沙漠黃金蜜瓜有著天然優勢。

據悉,這種保持著原生態的種植方式,歷經風沙和日曬後的蜜瓜擁有的最大的特點就是甜——完全成熟後的糖度可以達到16°,比新疆哈密瓜的甜度還要高,比普通西瓜甜兩倍不止。該瓜在雲集一經上架就遭到瘋“搶”。7月4日當日,該瓜在平臺賣出18萬組,共計銷售數量達144萬斤,銷售額高達538萬元。

據瞭解,在騰格裡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南緣的甘肅省武威市,乾旱缺水、沙多林少,生態環境脆弱,是全國荒漠化最為嚴重的地區之一。其中,民勤縣作為我國北方地區最大的沙塵暴中心和策源地之一,有“中國沙鄉”之稱。

近年來,武威市因地制宜,治沙、用沙雙管齊下,在風沙沿線壓沙、栽梭梭樹,同時“靠沙吃沙”發展種植業,打了一場漂亮的沙漠“阻擊戰”。收成鎮則是全省最大的黃白蜜瓜生產基地,被譽為“名牌瓜鄉”。

乘著社交電商的東風,沙漠黃金蜜瓜在雲集平臺打開了令人震驚的廣闊的銷售市場,大大幫助了當地農民增收致富。此外,雲集還計劃向收成鎮捐贈2萬多棵梭梭樹苗,以幫助當地改善沙化環境。

為此,甘肅省武威市民勤縣收成鎮政府特地送來錦旗——“情繫民勤,賣瓜治沙”,以表示感謝。收成鎮黨委書記潘竟智說:“非常感謝雲集平臺及各位店主對收成的瓜的厚愛”。

電商扶貧 脈衝式流量助農產品上行

據介紹,在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積極踐行電商精準扶貧道路上,雲集始終積極承擔著企業社會責任,通過S2b2c商業模式,以精選式採購和社會化推薦,走出了一條農產品快速上行與品牌化、標準化、電商化升級的電商扶貧新通路。

雲集依託平臺450多萬的店主和超3300萬VIP用戶,通過這些在各自細分領域擁有影響力的個體,以口口相傳和分享的方式實現更高效、精準的傳播,創造了“脈衝式”的流量供給,這正好符合農產品上行量大、時短的特徵,已成為幫助優質農產品打通上行通道,實現精準扶貧的重要抓手。

自去年推出“百縣千品”項目以來,雲集旨在幫助地標性特色農產品拓寬線上銷售渠道,目前已為20個貧困縣培育打造25款農產品品牌,銷售各類農產品超過1000萬斤,銷售額達到8000萬元,惠及17萬貧困農戶,通過提高採購價、創造品牌溢價等手段,直接為上萬農戶增收超過500萬元;創造了40秒售罄2.5萬斤界首滯銷土豆,1小時售罄2.6萬斤富平柿餅,40分鐘售罄128萬枚德青源雞蛋等銷售業績。

今年3月,雲集還攜手浙江大學共同發起了“鄉村振興千人計劃”。雲集撥出1億元專項資金用來扶持該計劃,力爭用3年時間培育1000名新農人,打造100個鄉村振興新農人扶持樣本,帶動30萬貧困農民持續脫貧。

百縣千品“育品”結合千人計劃“育人”,雲集開創的這一條電商“雙育”扶貧新模式,將在今後挖掘更多地標性特色優質農產品,助力振興鄉村產業,實現脫貧致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