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監管政策下的肥料市場走向何方

2018年6月中旬,生態環境部就《排汙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範(磷肥、鉀肥、復混肥料、有機肥料及微生物肥料工業)(徵求意見稿)》徵求意見,關於肥料製造行業的國家環境保護標準呼之欲出。7月初,生態環境部已經印發《土壤環境質量——農用地土壤汙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和《土壤環境質量——建設用地土壤汙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兩標準將從2018年8月1日起實施。產品質量方面,7月5日,農業農村部發布了《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於開展2018年全國肥料監督抽查的通知》,決定組織對21個省(區、市)的肥料生產企業和農資市場開展2018年肥料監督抽查工作,抽查品種有復混肥料(複合肥料)、摻混肥料、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國家對肥料的製造銷售、產品質量以及使用方面重視程度可見一斑,在國家政策影響下,肥料市場會作何反應成為值得仔細研究的問題。

強化監管政策下的肥料市場走向何方

環保監管的加強會淘汰落後產能,優化產業結構。生態環境部將肥料生產排汙的排汙納入制定規範的日程,必然使得肥料製造企業採取有效措施減少排汙量、提高汙染物排放指標,產能落後、排汙治理難度大或需要投入較多的企業必然會受到衝擊,及時繼續運營也會成本大幅增加,喪失市場競爭力,難逃被淘汰的結局;另一面,工藝先進的公司猶如迎來春風,迎來一個擴大市場佔有率的好機會。

質量監管會促進供給側結構,淨化市場環境。肥料與農業息息相關,關係到土壤維護、關係到農產品質量、關係到農民的收益。但每年各地抽檢,都有不少不達標肥存在,甚至部分地區合格率在90%以下,不合格項目主要涉及養分、氯離子、外觀、酸鹼度(pH)、包裝標識等。這次抽檢活動從地方層面上升到國家層面,彰顯國家對這個問題的重視程度和整治問題肥料的力度,不斷擠壓問題肥的容身之地,全面淨化肥料市場環境,促進銷售競爭的規範、有序進行。

土地質量監管會引導合理用肥,促進環保、高技術含量肥料使用。肥料質量是影響土地質量的重要因素,土地質量監管的加強,是農業長遠發展的需要,監管將引導農民合理用肥,保護土地質量。隨著土地監管的深入推進,農業用肥結構更趨合理,像生物有機肥、水溶肥等環保、高技術含量肥料使用率將得到提升,土地更利於農作物的生長,農民從中獲益的同時,低效、損害土壤、汙染環境的落後肥料不再具有競爭力,會逐步被淘汰。

整體來看,隨著政策收緊、監管力度的加大,肥料市場向健康、有序發展又邁進了一大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