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平潭館:見證嵐台協同創新項目成果

“6·18”平潭馆:见证岚台协同创新项目成果

平潭館

中國網海峽頻道6月21日訊 6月18日至21日,第十六屆中國·海峽項目成果交易會(簡稱“6·18”)在福州海峽國際會展中心舉辦。本屆參展的平潭館以“協同創新,嵐臺融合發展”為主題。

平潭館位於海峽國際會展中心7號城市綜合館,面積約210平方米,整個場館以藍白色為主色調。俯看展區,平潭館猶如一艘帆船,寓意揚帆起航,滿載項目成果航行兩岸。

技術做支撐 嵐島正當時

“平潭是面向兩岸的綜合實驗區,正被打造成兩岸共享家園,且是四面環海的島,又有國際旅遊島和自貿區的身份。”國家海洋局海島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劉貞文在提及平潭時說,要全面發展平潭,需要各方面的科技力量,促進平潭的發展。

國家海洋局海島研究中心坐落於平潭,其主要從事海島開發與保護研究工作,是為海島行政管理、經濟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支撐與服務的國家級科研機構。

據劉貞文介紹,目前,國家海洋局海島研究中心已先後開展了平潭竹嶼灣生態整治與修復項目、海壇灣沿線護岸工程(陽光海岸景觀護岸工程)海灘修復方案研究、平潭安海澳填海造地工程波浪數模等研究課題,為平潭生態環境的保護和治理、海洋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6·18”平潭馆:见证岚台协同创新项目成果

被平潭公鐵跨海大橋模型吸引的觀眾

在平潭館靠近中間位置的平潭公鐵跨海大橋模型引人注目。據瞭解,於2013年11月動工建設的平潭公鐵跨海大橋是我國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公鐵兩用跨海大橋,其起於福建省長樂市松下鎮,經人嶼島、長嶼島、小練島、大練島,從蘇澳鎮上平潭島,全長16.34公里。橋址所在的平潭海峽,為世界三大風口海域之一,具有風大、浪高、水深、流急等特點,曾被稱為“建橋禁區”,是我國目前施工難度最大的橋樑。

4月26日,平潭公鐵跨海大橋突破“建橋禁區”首個航道橋主塔封頂。大橋建成後,將大大縮短福州至平潭的時空距離,屆時福州將與平潭形成半小時“生活圈”和“經濟圈”。

一“橋”架海峽 臺陸兩相通

除平潭公鐵跨海大橋外,平潭館還展示了一座已架設海峽兩岸的“空中橋樑”——平潭“臺陸通”APP。“臺陸通”APP是大陸首款惠臺民生公共信息服務平臺,它是目前唯一直達臺灣島內的渠道。福建新通途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綜合支撐主管祝曉娟告訴記者,“臺陸通”APP是一款圍繞臺灣往來大陸所打造的智能APP平臺。她談到,臺灣現在有較多的家長想把孩子送到大陸學習、工作,因此在APP上有提供臺灣青年在大陸求學、實習、就業、創業等信息。此外,祝曉娟團隊還定期組織臺灣青年到平潭、福州等地進行電子商務創業交流。她還介紹,APP也提供惠臺民生的辦理,包括自助申請大陸臨時駕照,申請電話卡、銀行卡,以便於臺灣同胞在大陸的旅遊和生活,以及使用和感受移動支付的魅力。

祝曉娟說,“臺陸通”APP在幾個星期前剛剛上線了老年人優待證的辦理,正是在6月6日第十屆海峽論壇上福建發佈惠臺66條措施之後。她還說,兩岸有同根同源的感情,“臺陸通”APP希望能給予臺胞一個暖人的服務平臺。記者瞭解到,目前,“臺陸通”APP在網用戶數達3萬9千餘人。

自主拓大道 嵐臺共創新

在2013年前後就開始自主研發產品的福建省君邦正業科技有限公司也在平潭館參展本屆“6·18”。公司技術負責人陳鐘鳴對記者說,福建省君邦正業科技有限公司的產品多用於消防和互聯網領域,以及通訊基礎設施,公司整套系統的各個產品幾乎全是自主研發的。其公司擁有一個電力檢測的專利算法,而國內目前在這一方面基本屬於空白狀態。

陳鐘鳴說,一個產品的研發不是特別困難,諸如他們的傳感器、智能煙感、基站等產品,但是將整套方案整合起來,即把產品收集到的數據傳到物聯網雲平臺存儲並分析,再利用他們公司的專利算法提取信息,整合成分析報告,並進行反饋以達到改進升級的目的,以及保證整個流程的穩定性,這些才是困難的地方。對此,他很自豪地告訴記者,上述整套方案整合過程中所涉及到的每一個產品都是其公司自主研發的,包括硬件設施、軟件平臺、面向客戶的APP等。

“6·18”平潭馆:见证岚台协同创新项目成果

星浩(平潭)科技有限公司為平潭綜合試驗區開發的跨境電商實時監控平臺

星浩(平潭)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全臺資企業,今年2月份將總部遷至平潭,其致力於數據流計算、數據可視化和大數據分析等多個潮流方向。公司負責人石建昊提到,其公司開發的基於大數據技術的業務運行實時監控平臺軟件,能夠做到實時抓取數據、實時分析數據、實時發佈信息。目前,此實時監控平臺軟件已擁有400多家客戶,客戶多為大陸的政府和銀行、電力系統。

“6·18”平潭馆:见证岚台协同创新项目成果

福建無人駕駛汽車測試基地

值得一提的是,福建省首個無人駕駛汽車測試基地——福建無人駕駛汽車測試基地亮相平潭館。福建無人駕駛汽車測試基地規劃建設封閉測試區、半封閉測試區和開放道路測試區。首期建設的封閉測試區位於平潭島麒麟大道西側,道路總長約3.6公里,含70餘種道路測試場景,計劃打造基於車路協同、視頻監測、高精度定位、智能信號系統等組成的核心測試系統,實現車車、車路、車人、車雲交互的自動駕駛測試環境。同時,作為福建省委省政府支持平潭發展的一個新興產業項目,福建無人駕駛汽車測試基地在全國先行先試允許臺灣地區法人單位在平潭開展無人駕駛汽車測試。據悉,3月30日,測試基地已為百度、金龍頒發了首批無人駕駛測試車輛牌照,並啟動相關測試工作。

此外,在平潭館內還展出了攜船網(福建)航運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互聯網+海運產業電商平臺——約船寶。公司經理助理何香妹說,約船寶也可以理解為“滴滴打船”。她介紹,平臺在凝聚海運圈用戶的的基礎上,以貨物運輸便攜出行為導向,運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互聯網技術,優化運輸資源配置,線上線下協同,為船貨運輸提供一個安全、公平、高效、便捷的第三方快捷約船交易服務工具。

平潭綜合實驗區宇通達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推出了互聯網綜合交易平臺、隧道通APP。公司行政文員曹舒說,平潭被外界稱為“隧道之鄉”,公司也是結合家鄉特色,主營與隧道有關的機械銷售。

此次平潭館共有20家單位參展,展出22個項目,均為平潭戰略新興行業企業及富有臺灣元素和海洋海島特色的項目;共有6家企業(單位)的5個項目與平潭簽約“6·18”項目。(丁亞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