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李惠堂被人稱爲「亞洲球王"而郝海東不是?

願天下有情人終成好友


李惠堂有球王的實力與本事,被亞洲足協評為‘亞洲球王’,郝海東則有炮王的名聲。

李惠堂在他的足球生涯中總共打入1860個球,而全世界範圍內,進球過千的球員不過區區一個手掌而已。

在1976年,一家德國足球雜誌也曾把李惠堂與貝利,貝肯鮑爾,馬拉多納等五人並列評為世界五大球王,能夠獲得歐洲主流媒體的承認,李惠堂當之無愧於亞洲球王。

可以說,李惠堂獲得的成就不只是遠超郝海東,也遠超於其他任何亞洲球員。

而郝海東呢,其在現在網絡媒體火爆的地方應該是那句火三年這個段子。當年郝海東神預測c羅只能保持三年狀態,結果c羅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再三年。到這也就算了,偏偏郝海東還又懟網友,c羅再好與你何干。

可以說,郝海東不僅是輸在球技上,榮譽上,品德也需要加強啊。

可能也是郝海東為郝大炮這個稱謂而證明吧,加油,郝大炮,亞洲大炮。


戰略忽悠局


首先說他倆都不配叫什麼亞洲球王,那為什麼李惠堂有這個稱號呢,道理很簡單,因為那個年代(上世紀30年代)的中國足球,沒有機會被亞洲和世界水平的足球考驗,所以靠著那些留下的不可證偽的紀錄,以及三四流比賽的成績,可以甩開膀子使勁吹了,在接著現在球迷對國足的不滿,就可以無限美化過去(就好像,孔子覺得春秋時代不好,瘋吹西周時期怎麼怎麼好的一樣)。

還有某些地方,打造什麼足球文化,為了吸引投資,就像某些地方,搞什麼水滸傳旅遊景區,什麼西遊記文化城,搞條街,搭個窗子就說,這是西門慶當初被潘金蓮砸的那條街,就可以打造旅遊景區,吸引遊客,吸引投資了,所以採用了一些手段,吹噓這些不存在的事。

首先說,李惠堂所有的比賽紀錄,除了在中國的地區賽之外,就是什麼所謂的遠東亞運會了,其實就只有中國,日本,菲律賓參加一樣。

有人說,能贏日本也很了不起了,我想說的是,日本足球在當年是真的不怎麼樣,日本被記錄的歷史最差戰績,是什麼時候,和誰呢?1917年2-15輸給菲律賓,這是Fifa有記錄的比賽,要知道就連馬爾代夫都很少輸這麼多球。

而日本在50年後,就可以15球大勝菲律賓了,也就是說,那幾個國家的足球在當年跟兒戲一樣。再說日本歷史上第一次參加世界盃是1998年,菲律賓從來就沒參加過世界盃。而亞洲歷史上第一個參加世界盃的國家是1938年的印尼(荷屬東印度群島),1954年韓國又第一次作為主權國家參加了世界盃。

1981年改革開放後,重新參加世界盃前,以色列,伊朗,韓國,朝鮮都打進過了世界盃,日本直到那個年代也就是亞洲二流,再倒退幾十年,能是幾流水平?

還有亞足聯是1954年成立的,斷然沒有在三四十年代給李惠堂頒發任何球員獎項的可能。

但是沒用阿,你跟有些人說這些,他還會把那些有的沒的的紀錄給你拿出來,反正不能證明,也不能證偽,他就強迫讓你證偽,又或者,跟你說,李惠堂就是沒機會踢國際大賽,不然肯定能踢好,基本類似於“我就不努力,不然早就學好了”。

還有些人,會把大帽子扣給你,說你不尊重前輩,為了你自己的利益或者YY心理,綁架前輩,道德綁架別人,你們才是不尊重先輩。

李惠堂的問題就說到這了。至於為什麼郝海東不是亞洲球王,我這麼說吧,范志毅和鄭智都獲得過亞洲足球先生,像孫興民這種一直在海外踢球的沒獲得過這個獎,是情有可原的,郝海東一直在亞洲踢球,沒獲得過這個獎就說不過去了。


Xinxin的體育世界


郝海東怎麼是“亞洲球王”了?李惠堂時代雖然亞洲足球整體水平存疑,但可以確定,李惠堂在那個時期是亞洲足球第一人,吊打日本隊,拿遠東運動會冠軍跟玩一樣,當然是“亞洲球王”了。至於咱們的郝董,憑啥是“亞洲球王”?世紀之交的時候,在咱們東亞都排不到第一,怎麼叫“亞洲球王”?說是“亞洲第一前鋒”都太虛。別不服,看看跟郝海東年齡段差不多的阿里代伊,在德甲進球,這含金量比郝海東的甲A中超進球要高吧?國家隊進球過百,這也比郝海東的41個進球數要多吧?好幾次世界盃預選賽最佳射手,和亞洲盃最佳射手,這個也比郝董牛吧?能在歐冠對切爾西獨中兩元,也比郝海東在中超進球如麻厲害吧?亞洲盃對韓國隊大四喜,也比郝海東關鍵時刻發低燒要靠譜吧?

就算這樣,代伊都從來不敢號稱“亞洲球王”,憑啥郝海東能叫“亞洲球王”?就憑郝海東用進球光盤教會梅西怎麼射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