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你分享|《鄭德榮:大地上的信仰》第一集

与你分享|《郑德荣:大地上的信仰》第一集

1986年,鄭德榮先生年滿60歲。從校領導崗位上退下來,可以稍事休整,甚至好好地享受生活了。可是賦閒從來不是他的風格,養老還早著呢,所謂休整更是無從談起。

与你分享|《郑德荣:大地上的信仰》第一集

這一點有充分理由。那時他從事馬列主義研究已有三十四個寒暑了。1964年作為吉林省唯一政治理論課教師代表出席全國會議,受到毛主席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並一同合影。八十年代初被選調到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主持《中共黨史大事記》“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的編寫。一部具有重要影響的《毛澤東思想史稿》(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社會主義時期)已經出版,作為國內研究毛澤東思想最早的一部專著,開創了毛澤東思想史科學體系的先河,修訂本由中央辦公廳為政治局委員配發。參加了1985年在香港舉辦的書展,並被甘肅省委、省政府授予甘肅省優秀圖書獎,獲教育部首屆社科馬克思主義研究二等獎。其它理論著述同樣堪稱厚重,許多國內重要的學術會議,也都留下鄭德榮的忙碌身影。總之這位1953年參加中國共產黨的優秀學子,憑藉理想、勤奮、毅力、進取,在理論研究和資政育人方面,已具有國內重要影響。作為全國高校首批中共黨史學科三位博士生導師之一,他更要孜孜以求,持續奮鬥,傳道授業。年逾六十的鄭德榮覺著,一股勁頭在身體內流淌,一個始終如一的宏願在腦海中升騰,一份飽含激情的規劃在胸中鋪展。他平時的聲音大,具有東北人特有的宏亮。面對同事,同對朋友,面對家人,面對校園,他宣稱了思慮已久的豪邁計劃。他要以60歲看成學術生涯的新起點,用十年的時間,培養10個博士生,出版10部專著。真所謂器大者聲必閎,志高者意必遠。他的話在贏得掌聲的同時,也受到了一些私下的懷疑。這當然可以,卻怎麼可能。

說這話的時候,他目光熱情,面色紅潤。雖然笑容可掬,但並不掩飾鮮明的果斷與主見。只是如此的滿懷激情、時不我待、只爭朝夕,就看不出他年已花甲,而只可想到一個人的中年輝煌,更令人想起那句明確、有力量而老掉牙的一句話:革命人永遠是年輕。

只是這樣的目標會意味著什麼。它意味著原來就夠累夠忙的了,現在要更累更忙,原來效率就高的了,那麼效率要更高,原來就很有速度的了,現在不僅要保持原速,而且要提速加速。

与你分享|《郑德荣:大地上的信仰》第一集

聽懂他的人向他點頭,欣賞他的人向他報以微笑,他對自己也報以微笑。這樣就對路了,是得這樣,得是這樣。有了這樣的計劃,才符合了他的一腔宏願,把握並實施了這樣的計劃,才是一個同事們贊同、社會上認可、學生們期盼、他自己允許的鄭德榮。當然,但凡計劃就容易充滿當量與變數,就容易包含上下浮動值,不過總不能因為當量與變數,總不能因為浮動值,就影響了計劃的制定和實施。

那麼若繼續問,是什麼原因推動他如此的激情狀態,又是什麼原因令他做出如此計劃與規劃。雖年已六旬,保證他狀態依然的是什麼動力,又是哪個動力,讓他的意志動力、身體動力和思想動力,化成了理論研究傳播的強力。

那個原因,那個動力,那聲召喚,那個理想,鄭德榮先生不說,同事們也都知道。那個動力,強化著他需要堅守的初心,保障著他沿著方向前行,包含著他為之一生的目標,是他一切行動的源。那個動力,它來自大地,身處高峰,面向人類和未來。它與大地平齊,與山峰比肩,是一座行動之峰、理想之峰、面對人類以及社會的美好之峰。

相對於此前的披荊斬棘,理論上的頗有建樹,該如何描述他已然開始的新曆程。可以明確地說,這位195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的優秀理論工作者,一直以來,以“理想、勤奮、毅力、進取”為座右銘,把全部心血投放理論研究與教學上,此時他滿懷雄心壯志,精力更加集中,研究與教學更加心無旁騖,他的理論研究與教學似乎進入了快車道。

不僅如此,他堅持與時俱進,關注生活,關注人們的社會意識和思想動態,關注理論工作者的時代使命。對於一些時代與研究的關鍵問題,鄭德榮先生總能敏感地看到它們,通過理論研究,洞察時代風雲,關注社會走向,瞭解時代需求,正確反映人民心聲,做到理論上的精準發聲。

与你分享|《郑德荣:大地上的信仰》第一集

東北師大黨委書記楊曉慧說,1981年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對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作出正確決定,但社會上特別是學術界有個別人,散佈不同聲音,製造思想混亂。憑藉高度的政治敏銳力和責任感,鄭德榮發表系列有說服力的研究成果,堅決維護黨中央的決定和權威。

上世紀八十年代,學術界和社會上存在對毛澤東思想歷史地位和當代意義的模糊認識。現實給他以思考,責任令他擔當,他必須及時儘快地澄清認識,表達聲音。楊曉慧說,身為學科帶頭人和學術領航人,鄭德榮先生帶領同事們,率先成立了全國第一家毛澤東思想研究所,並親自擔任所長。

思想提供動力,方向引導前行,鄭德榮先生及同事們更加長期、旗幟鮮明、客觀全面地研究毛澤東思想,進一步開展毛澤東思想的系統化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也得到了國內同行業的關注與肯定。所帶領的東北師大毛澤東思想研究所,在教育部直屬院校147個社科研究機構評估中名列第一,不僅為東北師大馬克思主義理論一流學科建設奠定了堅實的根基,也履行了一名黨史學家的責任,和一名從事理論工作的中共黨員的天職。

時光關注和記載每一個奮鬥者的腳步,在成熟的枝頭,為他們結出豐碩的果實,做出最好的註腳。

翻開一部《鄭德榮同志學術年表》,從1986年起,讓我們翻閱第一個十年,並擇其一二,進行簡單摘記。《中國革命史綱》《毛澤東思想概論》《兩次歷史性飛躍的啟迪》《第二次歷史性飛躍是毛澤東思想科學體系的新發展》《馬克思主義百科辭典》《毛澤東思想發展史》《毛澤東思想論綱》、《毛澤東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卓越貢獻》。

項目、著作、論文、博士培養,我們無以統計他的凝神思考,他的奮筆疾書,他的透徹發言,他對於學子的諄諄告誡、引路導航,但我們看到了,每一項成果背後,生動的伏案背影以及辛勤的汗水,更看到一位學術專家的對於中共黨史的研究思考,對於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的踏實腳步。

讓我們繼續以尊敬的心情翻閱,通過一份學術年表,瀏覽鄭德榮先生的七十歲至八十歲,他的又一個十年。《毛澤東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初級階段論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發展和完善》《毛澤東思想與鄧小平理論比較研究》《寧都會議若干問題釋疑》《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偉大奠基人》《二十世紀中國三次歷史性鉅變研究》《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命題的形成內涵及重大意義》《毛澤東思想新論》《中國共產黨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應該說在此時,我們看到了一個愈來愈急促、愈來愈鏗鏘有力的腳步。九十年代以來,他與時俱進,開始著力研究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關係,我們看到關注的密度,思考的集中與深入,看到了一個學術體系的逐漸形成。

畫卷依然在我們的眼前依然徐徐展開,讓我們翻閱鄭德榮六十歲以後的第三個十年。《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基本要素探析》《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一脈相承與時俱進》《共產國際與毛澤東領導核心地位的最終確立》《新中國誕生與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毛澤東與中國發展道路》《黨的基本路線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核心和生命線》《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的邏輯與聯繫》《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艱難起步》《毛澤東開拓馬克思主義新境界的歷史性貢獻》,我們看到,鄭德榮先生此時進入並接近了理論研究、傳播、教育教學的一個新的人生高峰。探索與使命,責任與踐行。那是一種充滿艱辛又十分愜意的狀態,包含著關於生命的時不我待,包含著艱苦的理論探索與得到公認的暢快,包含著樹立雄心壯志後的嚴於律己和堅持不懈,勇攀科學高峰的意志品質和精神。

与你分享|《郑德荣:大地上的信仰》第一集

十年,每一個十年,如同一幀幀冊頁,組成長篇幅的人生畫卷,展示出一個內心堅定的行走者,他所創造、所帶來的收穫,讓人們傾聽著他心目的一曲歡樂頌。

淨月校區政法學院的大廳裡,我們還看到了這樣的表述,在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之後,鄭德榮先生率先在學術界開展了對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的科學研究。鄭德榮先生主持編寫的《毛澤東思想史稿》修訂本,是系統研究毛澤東思想的第一部專著,主編了150萬字的《毛澤東思想論綱》,是對毛澤東思想科學體系進行論述的一部鉅著,主編的《毛澤東思想概論》,是最早一部創立了概論體系的著作。

這樣的表述體現著榮耀,也昭示著榮譽。鄭德榮先生是東北師大榮譽教授,他的業跡與事蹟,是全校師生心目中的榮譽,是黨史理論工作者的榮譽,也是我們大家的榮譽。

第一集(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