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辣香米美名揚 「賓陽製造」銷國外 賓陽縣喜獲「2017年度廣西科學發展先進縣」稱號

古辣香米美名揚 “賓陽製造”銷國外 賓陽縣喜獲“2017年度廣西科學發展先進縣”稱號

古辣香米產業引領賓陽現代特色農業發展

古辣香米美名揚 “賓陽製造”銷國外 賓陽縣喜獲“2017年度廣西科學發展先進縣”稱號

廣西三維鐵路軌道製造有限公司研發的米枕產品於2015年出口阿根廷

古辣香米美名揚 “賓陽製造”銷國外 賓陽縣喜獲“2017年度廣西科學發展先進縣”稱號

美得猶如畫卷的風景讓遊客流連忘返

■來源:南寧晚報 記者 韋東/文 通訊員 黃日強/圖

集健康養生於一體的美麗生態綜合示範鄉村、萬頃香米產業示範區……賓陽縣從最具地區發展特色的角度出發,聚焦縣域經濟發展的新亮點,因地制宜走出一條突出本地特色的發展新路,不斷釋放縣域經濟發展的動力與活力。在賓陽縣全體人民的努力下,賓陽縣經濟社會實現了突破性的發展,併成功榮獲了“2017年度廣西科學發展先進縣”的稱號。記者近日走進賓陽縣,近距離感受賓陽縣找準優勢、做足特色,開拓創新、銳意進取的賓陽精神。

1

扶持特色產品 打造農業優勢

7月的古辣鎮,萬頃古辣香米產業示範區裡,飽滿的稻穗隨風起伏,田野裡瀰漫著稻香。賓陽縣利用古辣鎮平坦的地勢,大片肥田沃野宜種性廣的特色和優勢,提出打造“賓陽‘古辣香米’產業示範區”的規劃。

賓陽縣農業局局長助理方永穎介紹,現在的古辣香米年種植面積達到85萬畝,產量32萬噸,併成功註冊了大米商標16個。古辣香米通過推進機械化、生態化生產,打造香米產業新區,成為引導村民改變傳統生產方式,減少農業生產對化肥、農藥的依賴,特地請來專家進行技術指導,保障了香米的品質。如今,在南寧市各大超市、糧米櫃處等地,都可以看到古辣香米的身影。古辣香米憑著品質天然讓蒸煮的米飯柔軟濃香,口感極佳,越來越有知名度,成為不少市民一日三餐必不可少的主食。

下一步,賓陽縣將加快推進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試點示範縣、全國“優質糧食工程”行動示範縣,讓產品向綠色高質、高效發展,在實現古辣香米產業化發展的同時,整合優勢資源,打造“古辣香米” 區域公用品牌,讓更多的消費者可以品嚐到優質的古辣香米。

不僅如此,賓陽縣還開始打造“雙高”糖料蔗基地、特色蔬菜基地等特色農產品的模式,走出了一條突出本地特色的農業發展的新路子,讓全縣農業實現高速發展。

2

工匠精神引領 工業實現突破

自古以來,賓陽人就以自己特有的工匠精神,在手工製造業中脫穎而出,成為領域生產中的佼佼者。隨著社會的發展,銳意進取的賓陽人在產品研發、生產製造等方式上更是形成帶動大中小企業共贏的良好發展形勢。

賓陽縣黎塘工業園區由原黎塘工業集中區和蘆圩工業集中區於2013年6月整合而成,屬於廣西A類產業園區。產業園區內現有工業企業達174家,並逐漸形成以非金屬製品製造業(建材業)、林木加工和傢俱製造業、農副產品加工和食品製造業(糧油)、現代倉儲物流業等為主導的產業化集群。億元企業就達到26家,其中10億元以上3家、5億元以上4家。

其中,廣西三維鐵路軌道製造有限公司主要生產預應力混凝土製品、軌道配件鐵製品,生產的產品銷售市場覆蓋全廣西乃至國內主要發展城市,產品廣泛應用在高速鐵路和城市地鐵軌道。特別是在2015年7月,公司研發的米枕產品出口南美洲的阿根廷,標誌著“賓陽製造”和國際緊密聯合在一起。

據瞭解,2018年1—6月,黎塘工業園區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42.96億元,完成規上工業增加值9.5億元,完成規上工業稅收1.43億元,為全縣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3

農旅結合發展 生態旅遊火爆

在開展示範村、示範區項目建設中,賓陽縣注重“農旅融合”,從鄉土民俗特色、農耕文化、農家小吃等方面著手,積極發展特色農業與旅遊相結合的生態旅遊。

走進綠留新村,清香四溢的臺灣四色九品香水蓮花和爭奇鬥豔的睡蓮就環繞在休閒步道兩旁,讓到來的遊客為之陶醉。廣西三鼎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運營部的張芳告訴記者,企業於2015年入駐園區,按照“企業+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開展“品綠留香”休閒觀光示範區建設。景區不僅建立採摘園、農耕體驗區等傳統農家樂,還引進臺灣四色九品香水蓮花打造蓮湖,設置環湖休閒步道和觀賞水車、荷蘭風車等特色景觀,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遊客前來觀光、旅遊。張芳說,景區從2017年進入成熟的旅遊階段,配套的民宿和餐飲在節假日都需提前預訂。2017年全年,景區吸引了約30萬遊客前來遊玩,通過餐飲、住宿、拓展訓練、園區採摘和土特產品銷售等營收,景區的純收入達到150萬餘元,發展形勢良好。

“現在的賓陽縣,鄉村旅遊已經成為全域旅遊的爆點。”賓陽縣旅遊局副局長李曉萍說,賓陽縣堅持綠色發展,特別是加強了農旅結合,生態旅遊之路越走越寬。現在,賓陽縣建成了2個3A級旅遊景區、2個廣西三星級鄉村旅遊區、1家四星級農家樂和7家三星級農家樂。“綠色細胞”的發展讓全縣形成了更綠色、更環保的旅遊新風尚。

4

傳統現代呼應 助推商業騰飛

賓陽縣傳統手工業和商貿業一向都比較發達, 主要依靠餐飲、汽車銷售、房地產開發物流和服務業等項目,但總體上還承襲著傳統的生產方式和管理模式,沒有形成規模經營和產業化經營。針對這個情況,賓陽人摸索出了一套傳統商業發展和現代電商相結合的發展道路,讓企業從思想觀念到生產方式、管理模式都進行了轉變。

據賓陽縣經濟貿易和信息化局的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傳統商貿業的發展上,賓陽縣企業大力提高第三產業的發展,在現代服務業上加大投入,特別是在汽車銷售方面,形成了南寧市五縣中最大的集車輛銷售、售後服務和零配件銷售的產業鏈,不僅吸引了本地人前來購買,還吸引了很多周邊縣城的消費者前來購買。現在的賓陽縣,在第三產業的發展上,已經比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的主題產業發展提高了15個百分點,成為市場上的新興競爭力。

在思想觀念的轉變上,賓陽縣大力發展電子商務,除了建成的縣級農村電商服務中心,還建成中央資金扶持鎮級農村電商服務站16個、村級農村電商服務點107個,解決了農村“買難”和“賣難”的問題,取得很好的效果。

賓陽縣電商辦副主任韋臘梅說,發展電商平臺,對企業擴大影響、增加銷售渠道有很大幫助。賓陽縣武陵鎮龍勁牛角工藝貿易有限公司在2016年加入電商銷售,通過線上、線下結合,銷售量達到1800多萬元,比以前純靠傳統商業模式的銷售方式,提高了30%,獲得了更大的經濟收益。而古辣香米、黎塘蓮藕、百桂米粉、大橋炮龍甜酒和百香果等特色農產品,通過線上交易,銷往全國各地,讓更多的農戶受益,實現脫貧致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