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岗位 不平凡的坚守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7周年之际,6月27日至28日,普洱市公安局举办了全市公安机关“践行十六字总要求、弘扬公安英模精神、推进普洱公安跨越发展”主题演讲比赛,来自各县(区)公安局、市局机关党委各党支部、边防支队、消防支队、市森林公安局的30名选手饱含真挚感情,讲述了身边优秀战友的感人事迹。在本栏目中,我们将对选手们的讲稿进行刊登,向大家展示新时期公安民警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十六字”总要求,忠诚履职、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勇于担当的卫士风采!

平凡的岗位

不平凡的坚守

澜沧县公安局 王莉 二等奖

平凡的岗位 不平凡的坚守

很多人认为警察很风光、很潇洒,是众星捧月的理想岗位,说实在的,以前我也那么认为,很想穿那套带有荣耀的制服,很想成为一名帅气英勇的警察,最后通过自己的努力正式成为了一名人民警察,带着自己的梦想来到了这个工作岗位上,才发现警察并非自己想象中的样子。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社会有正气,民族才会生生不息,国家才会兴旺发达。和平年代,公安队伍是一支牺牲最多、奉献最大的队伍,大家没有节假日、休息日,几乎是时时在流血、天天有牺牲。广大公安英雄模范身上体现的忠诚信念、担当精神、英雄气概,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真实写照。”而我们人民警察的工作,每天都在体验生死爱恨、酸甜苦辣,他们用担当精神和英雄气概诠释了我们日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纪律性,维护着社会安定、保卫人民生命财产的坚决性与果断性。

在风里、雨里、在十字路口,晨曦微露,那个身影就会准时出现在澜沧县县小门口,在车水马龙之间维持交通秩序,为前来上学的孩子们送去平安。

他叫马利华,是成百上千中战斗在公安交管一线的一名交通协管员。在澜沧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工作期间,他是勐朗镇城区澜沧县一小高峰岗的执勤协警。虽然公安交通协管员只是一种临时性的工作,但马利华从参加这项工作起就热爱上了这份“临时的公安事业”。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得到了过往司机和家长的一致肯定和赞扬。

他也许只是在雨天为孩子开了开车门,撑了一把伞;也许只是从摩托车上帮家长们搀扶了一下孩子;也许只是帮孩子给家长打了一个电话;一点一滴就是他十年如一日工作的真实写照。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16年2月,马利华被查出身患肝癌晚期,家人忍住悲痛,隐瞒了他的病情,马利华还以为自己只是普通的小生病,输液治疗后依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学生家长和驾驶员们,在得知马利华的病情后,纷纷慷慨解囊,鼓励马利华战胜病魔,早日康复。一位社会好心人士更是为他在网上发起“轻松筹”,将社会各界更多的爱心救助送到他手中,为他解除经济上的后顾之忧。一时间,在微信朋友圈,在市、县媒体平台上,都在关心着这位平凡、朴实的交警,可是在他又一次病情加重后,上天没有眷顾这位热心的交警大叔,病魔还是无情的带走了他的生命。

马利华没有轰轰烈烈的感人事迹,做的只是每天点点滴滴、平凡又平凡的小事,然而也正是因为这些小事,让众多的人在他离开这个世界以后仍旧记得他。他的事迹也正是千万人民警察的一个缩影,他们以一颗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的忠诚之心,履行和实践着人民警察的崇高情怀和誓言。 在平凡的岗位上用一件件小事,诠释了不平凡的坚守。

是啊,这就是人民警察,用一次次的行动践行着十九大精神,用最接地气的方式保护着我们的人民,不仅仅是别人所看到的荣耀和光环,我们的所作所为更是担当和责任。我自豪,我是人民警察,我自豪,在众多的职业中,我与你们一样,放弃安逸,选择了危险;放弃平淡,选择了挑战;放弃光鲜华丽,选择了庄严的国徽下,这身湛蓝色的挺拔。从此,我们的生活属于形形色色的案发现场,属于呼啸而来扬长而去的警笛声声,属于长城和橄榄枝构成的威严和神圣,属于鲜血与汗水编织成的光荣与梦想。在新时代里,新的历史征程中,我们将紧紧围绕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继续贯彻落实好十九大精神,严格按照习总书记提出的“十六字方针”总要求,强化“四个意识”,树牢“四个自信”,不断增强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的责任感、使命感,各自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争做一名新时代好警察。时刻做好准备为人民群众利益牺牲一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