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招教你突破養豬業發展瓶頸

中國養豬業的形勢在變

化,規模化、產能和效率繼續提高。行業壓力仍將持續,養殖從業人員該如何突圍呢?7月21日,2018年江西豬業博覽會上,農業農村部畜牧業司副調研員曾珉指出可以從四個方面出發,具體的發力點在於效率和創新。我們一直都知道中國地大物博,農業養殖量也很龐大,但是我們的養殖產業究竟有多大,可能很多人並沒有具體的概念。7月21日,2018年江西豬業博覽會上,農業農村部畜牧業司副調研員曾珉為大家帶來數據層面的分析,讓我們一覽養殖行業的概況,深度認識我國生豬生產形勢及發展趨勢。

四招教你突破養豬業發展瓶頸

農業農村部畜牧業司副調研員曾珉

劃定9.22萬個禁養區,養殖戶壓力越來越大

曾珉介紹,國內生豬、奶牛、肉牛、蛋雞、肉雞、羊等產業養殖場戶總計接近1億個,其中規模化養殖場約76萬個。中國養殖了世界一半的豬,2017年肉類產量8588.1萬噸,飼料年產量2.22億噸,均位於世界第一。2017年畜牧業產值2017年3.02萬億元,上下游產業2.74萬億元,帶動機械、服務業等產值估計在3萬億元以上。

在為龐大的養殖產業自豪的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目前面臨的壓力,畜產品生產面臨瓶頸,進入低速增長期:豬肉產量2014年時達到5671.4萬噸,隨後幾年都在5500萬噸之下;豬肉仍然是我國居民的主要消費品種,消費量基本穩定,略有下降。

壓力同樣來自於國外的養殖同行,畜產品國際競爭日益激烈,自2003年起我國畜產品國際貿易由淨出口轉為淨進口,2017年生豬產品貿易逆差21.46億美元,同比減少53.6%。除此之外,

環保工作也成為了畜牧業的工作重點,截至2017年底,全國共劃定禁養區9.22萬個,劃定禁養區88.8萬平方公里,完成25.8萬戶個畜禽養殖場的關閉搬遷工作,涉及生豬存欄3400萬頭。

四招教你突破養豬業發展瓶頸

參會嘉賓紛紛拍照記錄

行情在變——母豬減少,豬肉產量卻不減反增

環保雖然給行業帶來了很大的壓力,但是也促進了設備、技術等方面的升級。行業不斷在發展,養豬人也要緊跟趨勢。2018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40年裡養殖模式不斷進步,養殖場規模化率達到58%,規模養殖取代分散養殖成為生產的中堅力量。

隨著規模化而來的是產能的提高,2018年上半年生豬出欄3.34億頭,比上年同期增加397萬頭,豬肉產量2614萬噸,增加了36萬噸,市場供應充足。但是受豬價低迷的影響,養殖戶開始調減產能,生豬存欄減少,6月底全國生豬存欄4.09億頭,下降了1.8%,能繁母豬則同比下降2.9%,但是調減趨勢比去年明顯放緩。

雖然能繁母豬減少,但是養殖技術和效率的提升導致豬肉的產量不降反增,能繁母豬提供的有效仔豬從2015年的15頭提升至20頭以上,育肥豬出欄活重比2015年的平均水平提高5kg以上,體現在屠宰量上有非常明顯的表現,1-4月規模以上生豬屠宰企業屠宰量累計8071萬頭,同比增長18.6%。6月份全國活豬平均價格11.41元/公斤,同比下降17.9%,產量增加而豬價不增加,總體來看還是因為供給量多了。

四招教你突破養豬業發展瓶頸

2018江西豬業博覽會現場

養豬人路在何方?

在當下越來越嚴格的生態環保要求和低迷行情的雙重壓力下,養豬人應該窮則思變,積極尋求出路,曾珉認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重要的出路,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尋求突破:

1. 立足全球化競爭的大趨勢,突出解決好產業效率低、資源利用率低的問題;

2. 著眼興農強牧的整體格局,突出解決好體系不完善、機制不健全的問題;

3. 堅持可持續發展的基本戰略,突出解決好結構不平衡、環境市場不匹配的問題;

4. 產業要自立自強,種業是重要的引領和突破,才能避免受限於人的窘境。

具體的發力點在於效率和創新。向效率要效益,將勞動生產率、飼料轉化率和畜禽生產率全方位地提升,同時在機制、理念和技術方面創新,提高養殖企業的競爭力,才能在未來的競爭中突出重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