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禪者之心,話世間百態|世間·悉檀

世間·悉檀

以禪者之心,話世間百態

用佛陀的觀點,解讀人世間會遇到的各種各樣的處境現象,同時學會怎麼樣用第一義悉檀的智慧來面對。

去年10月份開始,甲和燈平臺的顧問老師楊碩誠先生和我們一起,透過【禪說心語】這個欄目,與大家分享解讀了現代人生活中的點滴困惑。從2018年7月份開始,我們將通過【世間·悉檀】這一欄目,與大家繼續探尋人間百態。

以禪者之心,話世間百態|世間·悉檀

▲點擊上方音頻收聽,內容非常精彩哦~

(以下是音頻文字整理版,

不方便收聽的可以點擊收藏,先看文字)

▼▼▼

何為“悉檀”

這兩個字是來自印度梵語的一個翻譯的名詞。

從意義上來說,它稱之為普遍施予一切

也就是說佛陀將他所明白的道理,用一個普遍性的方式,或者是說遍一切處都能夠遵循的方式,來講解給我們聽。他說出來之後,就成為了一個道理,我們可以遵照著這個道理來達到我們想要的方向跟目標。

也就是說,佛陀過去所講的法、告訴我們的一些道理,都可以稱之為悉檀。

可是,佛陀曾經說過,他為我們講的道理,其實是分為幾大類的,所以他說的內容都叫做悉檀。

四大悉檀

悉檀分為幾大類,我大概說一下,有助於聽眾們瞭解我們到底為什麼要用這樣一個名詞。

佛陀曾經說過,他說的內容分為四大類。

第一大類就叫世界悉檀,第二大類叫為人悉檀,第三大類叫對治悉檀,第四大類叫第一義悉檀。

整體來說,前面三個悉檀,可以稱之為世間·悉檀的一環。

❶ 世界悉檀。

嚴格地說,世界悉檀,就是佛陀講的關於這個世間的運行的道理,現象、軌跡,律動的方式。

比如說我們常聽到的所謂的因果關係,或者是在佛法的觀念當中,宇宙的結構、世間存在的現象,這些都可以普遍稱之為世界悉檀。

❷ 為人悉檀。

佛陀也說了一些關於做人處事的道理,鼓勵人創造一個良善的修學環境。

我們說善有善報,這好像是一個佛法非常單純的一個觀念,就是說你如果擁有一顆良善的心念,就容易招致良善的環境。招致良善的環境雖然不是佛法修學的最重要的目的,但是良善的環境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成長。

就像國家安定了,你就比較容易在裡面解決你自己個人的問題;萬一國家不安定,你是無力解決個人的問題的。這就是屬於為人悉檀,就是鼓勵你創造好的環境,來幫助你在裡面好好的修學。

❸對治悉檀。

佛法說人有貪嗔痴。有些人特別懶,有些人特別焦慮,有些人特別貪,有些人特別容易生氣,諸如此類。佛陀當時都個別地為每一個人說了一些解決的方法,這個解決的方法,其實應該說是一個暫時解決的方法。

因為佛法來看,真正解決的方法是要開啟智慧。

可是在這之前你還沒有辦法完全擁有定力跟智慧,在真正解決你的這個深層的問題之前,需要有一些對治的方法。好像你生病,需要吃一些藥來讓病狀暫時減輕,不要影響得更深,這就叫做對治法

剛剛說的,包括對世間的現象,做人處事及生活當中一些問題的對治,整個來說都可以稱之為【世間·悉檀】的一個部分。

❹第一義悉檀。

第一義悉檀,談的就是佛法真正的核心,也就是智慧的內容,

世間的真相是什麼?

怎麼看清楚這個世界?

世界真實的面貌到底是什麼?

這個是屬於第一義悉檀。

世間·悉檀

大致上,佛陀說的悉檀有這四大類,但一般來說,可以分成兩個部分,一個是關於世俗現象的部分,也就是世俗諦;一個就是佛法真正核心的部分,叫做第一義諦。但是不管怎樣,談到世俗現象都不能離開佛法的核心,如果沒有佛法的核心,那麼世俗現象跟一般世間人所討論的世俗沒有什麼太大的分別,那就不能稱之為悉檀。

從這個角度來說,過去的“禪說心語”更像是我個人的一些心情的感觸抒發。

我們用【世間·悉檀】來定義我們新的欄目,或者是說延續舊的欄目的基礎上把它更為擴大的原因,是因為我們希望用佛陀的觀點,或者說禪修的觀點,來解讀人在世間遇到的各式各樣的處境、現象,同時怎樣用第一義悉檀的智慧來面對

所以這不是一個新的欄目,而是一個新的展現。

以禪者之心,話世間百態|世間·悉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