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禅者之心,话世间百态|世间·悉檀

世间·悉檀

以禅者之心,话世间百态

用佛陀的观点,解读人世间会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处境现象,同时学会怎么样用第一义悉檀的智慧来面对。

去年10月份开始,甲和灯平台的顾问老师杨硕诚先生和我们一起,透过【禅说心语】这个栏目,与大家分享解读了现代人生活中的点滴困惑。从2018年7月份开始,我们将通过【世间·悉檀】这一栏目,与大家继续探寻人间百态。

以禅者之心,话世间百态|世间·悉檀

▲点击上方音频收听,内容非常精彩哦~

(以下是音频文字整理版,

不方便收听的可以点击收藏,先看文字)

▼▼▼

何为“悉檀”

这两个字是来自印度梵语的一个翻译的名词。

从意义上来说,它称之为普遍施予一切

也就是说佛陀将他所明白的道理,用一个普遍性的方式,或者是说遍一切处都能够遵循的方式,来讲解给我们听。他说出来之后,就成为了一个道理,我们可以遵照着这个道理来达到我们想要的方向跟目标。

也就是说,佛陀过去所讲的法、告诉我们的一些道理,都可以称之为悉檀。

可是,佛陀曾经说过,他为我们讲的道理,其实是分为几大类的,所以他说的内容都叫做悉檀。

四大悉檀

悉檀分为几大类,我大概说一下,有助于听众们了解我们到底为什么要用这样一个名词。

佛陀曾经说过,他说的内容分为四大类。

第一大类就叫世界悉檀,第二大类叫为人悉檀,第三大类叫对治悉檀,第四大类叫第一义悉檀。

整体来说,前面三个悉檀,可以称之为世间·悉檀的一环。

❶ 世界悉檀。

严格地说,世界悉檀,就是佛陀讲的关于这个世间的运行的道理,现象、轨迹,律动的方式。

比如说我们常听到的所谓的因果关系,或者是在佛法的观念当中,宇宙的结构、世间存在的现象,这些都可以普遍称之为世界悉檀。

❷ 为人悉檀。

佛陀也说了一些关于做人处事的道理,鼓励人创造一个良善的修学环境。

我们说善有善报,这好像是一个佛法非常单纯的一个观念,就是说你如果拥有一颗良善的心念,就容易招致良善的环境。招致良善的环境虽然不是佛法修学的最重要的目的,但是良善的环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成长。

就像国家安定了,你就比较容易在里面解决你自己个人的问题;万一国家不安定,你是无力解决个人的问题的。这就是属于为人悉檀,就是鼓励你创造好的环境,来帮助你在里面好好的修学。

❸对治悉檀。

佛法说人有贪嗔痴。有些人特别懒,有些人特别焦虑,有些人特别贪,有些人特别容易生气,诸如此类。佛陀当时都个别地为每一个人说了一些解决的方法,这个解决的方法,其实应该说是一个暂时解决的方法。

因为佛法来看,真正解决的方法是要开启智慧。

可是在这之前你还没有办法完全拥有定力跟智慧,在真正解决你的这个深层的问题之前,需要有一些对治的方法。好像你生病,需要吃一些药来让病状暂时减轻,不要影响得更深,这就叫做对治法

刚刚说的,包括对世间的现象,做人处事及生活当中一些问题的对治,整个来说都可以称之为【世间·悉檀】的一个部分。

❹第一义悉檀。

第一义悉檀,谈的就是佛法真正的核心,也就是智慧的内容,

世间的真相是什么?

怎么看清楚这个世界?

世界真实的面貌到底是什么?

这个是属于第一义悉檀。

世间·悉檀

大致上,佛陀说的悉檀有这四大类,但一般来说,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关于世俗现象的部分,也就是世俗谛;一个就是佛法真正核心的部分,叫做第一义谛。但是不管怎样,谈到世俗现象都不能离开佛法的核心,如果没有佛法的核心,那么世俗现象跟一般世间人所讨论的世俗没有什么太大的分别,那就不能称之为悉檀。

从这个角度来说,过去的“禅说心语”更像是我个人的一些心情的感触抒发。

我们用【世间·悉檀】来定义我们新的栏目,或者是说延续旧的栏目的基础上把它更为扩大的原因,是因为我们希望用佛陀的观点,或者说禅修的观点,来解读人在世间遇到的各式各样的处境、现象,同时怎样用第一义悉檀的智慧来面对

所以这不是一个新的栏目,而是一个新的展现。

以禅者之心,话世间百态|世间·悉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