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男生残忍杀害三个室友:别人家孩子,真的就比自家孩子好吗?

“有一个人他十项全能,他什么都好。”

“他,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1

这段话来自湖南卫视最近热播的一个节目《少年说》,节目组找到许多读初中的孩子站在高台上,大声地说出自己心中压抑许久的东西,一个小女孩站上去,哽咽着冲着下面的妈妈大喊:

“妈妈,孩子并不是只有别人家的好,”

“你自己的孩子也很努力,为什么你不看一下?”

16岁男生残忍杀害三个室友:别人家孩子,真的就比自家孩子好吗?

16岁男生残忍杀害三个室友:别人家孩子,真的就比自家孩子好吗?

很多人看到这里的时候都忍不住湿了眼眶,在中国式教育的环境下,多少人都是这样一路走来的,在父母的口中,永远存在着一个无比优秀的“别人家的孩子”,比成绩,比才艺,比个子,比嘴甜……可谓是360度全面对比。

16岁男生残忍杀害三个室友:别人家孩子,真的就比自家孩子好吗?

16岁男生残忍杀害三个室友:别人家孩子,真的就比自家孩子好吗?

16岁男生残忍杀害三个室友:别人家孩子,真的就比自家孩子好吗?

觉得朋友的孩子拉小提琴挺优雅的就要自己的孩子也去学,看到亲戚的孩子参加数学比赛获奖了多长脸硬逼着自己的孩子去补习奥数,听到同事的孩子游泳获奖了立马又要孩子去学游泳。

让那些原本应该快乐生活的孩子常年背着学业、补习班和各种学习班的大山,就像古时候的马车夫,挥着强势的鞭子狠狠地推着孩子前进,从来不会去在意孩子真的乐意学吗,又是真的适合学吗?

16岁男生残忍杀害三个室友:别人家孩子,真的就比自家孩子好吗?

几千年前的孔子就说了“因材施教”,在今天,又有多少人早就抛在了脑后呢?

2

小水滴的国画老师就是这样一个喜欢把“别人家的孩子”挂在嘴边的一个妈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给孩子莫大的压力,最终酿成难以挽回的悲剧。

16岁男生残忍杀害三个室友:别人家孩子,真的就比自家孩子好吗?

老师有一个女儿,从小对他严格要求,学习成绩必须名列前茅,朋友的孩子成绩超过她了就取消周末去补习班补习,除此以外每周还要去古筝班、围棋班、舞蹈班,每天放学回来就亲自教她画国画。

其实外人看来孩子已经很优秀了,高考考上了北大,琴棋书画又样样精通,可是这个妈妈还是觉得不够,依旧是天天数落她不如朋友的孩子,从未夸过孩子一句。

16岁男生残忍杀害三个室友:别人家孩子,真的就比自家孩子好吗?

后来,女孩从美国斯坦福研究生毕业的时候,这位老师去美国看她,两个人站在阳台上说话,女儿穿着硕士服抱着花看着妈妈,她以为妈妈会夸奖她的,毕竟她多么优秀啊,北大毕业申请成功了斯坦福大学,这个全世界排名前几的高校,以优秀的成绩毕业,同学朋友都无比的佩服她,她以为她妈妈会满意了。

没想到妈妈开口却是:你以为你很优秀吗?你还差得远呢。下一秒,女孩就从阳台跳了下去,触目殷红色的血染红了硕士服,色彩斑斓的花束散了一地,张扬着生命的消散……

16岁男生残忍杀害三个室友:别人家孩子,真的就比自家孩子好吗?

她,应该是绝望了吧,毕竟她这么努力了,这么优秀了还不够吗?

跳下去,这辈子就可以逃脱“别人家的孩子”的阴影了吧!女孩纵身一跃的时候心里会不会很难过呢,为什么她这么努力了妈妈还是不认可她?

后来,这个妈妈失去了她唯一的女儿,她一夜之间白了头,再也没有往日的神采,她常常和人说着说着就哭了:其实我没有对她不满意,我就是怕她骄傲让她要记得要努力。然而这世上从来没有再来一次的机会,有些话你不说,孩子又怎么会知道,“别人家的孩子”就像滴答滴答的水,一点点、一滴滴地洞穿孩子坚强的心墙,直至再也无法补全。

3

一起高中生残忍杀害他三个舍友的新闻引发很多人的恐慌,就像复旦投毒案一样在人群中扩散,一时间学生群体到处都在调侃“感谢舍友不杀之恩”。然而了解到事情背后的原因后,无数家长陷入反思。

波波(化名)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刻苦读书听话老实,在身边的孩子都很爱玩的年纪他永远喜欢安静的待在角落,同学都觉得他内向不爱说话,中考后,他以全校第四的成绩入学高一年级的第一实验班,和他同宿舍的舍友是前三名。

16岁男生残忍杀害三个室友:别人家孩子,真的就比自家孩子好吗?

故事的转折就在新学期入学那天,父母送他来学校,和同宿舍家长闲聊后知道舍友三人的成绩都比波波好,第一名甚至高出波波40分。当晚去吃饭的时候,心里不平衡的父母直接就把气撒在了波波身上:

你看看人家考的分多高,你的分这么低还能笑得出来?

听说你那个第一名的舍友还参加了数学竞赛拿到了一等奖?你怎么这么笨呢,也不学学人家。

你看那个孩子多好啊,成绩好嘴也甜,你就不能多说说话多开口喊人家,嘴甜的孩子招人喜欢。

那个学期,每次考试成绩一出来,波波就要听到这样的言论一次,每次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16岁男生残忍杀害三个室友:别人家孩子,真的就比自家孩子好吗?

终于,在那个看似平常的黎明,波波拿着一把刀挥向了他的舍友——那几个父母常挂在口中和他比较的“别人家的孩子”,他下手的第一个人,就是那个成绩最好的孩子。

很多人谴责波波小小年纪心里如此阴暗,竟然会做出这种残忍的事情,然而他的父母不需要负责吗?如果父母足够包容、开放,给波波提供了一个温暖快乐的环境,波波也可以成为父母口中那个第一名的孩子,阳光而开朗,家庭环境和父母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真的非常重要。

4

小水滴看过一首诗,它是一个五年级的小朋友写的:

你问我出生前在做什么

我答

我在天上挑妈妈

看见你了

觉得你特别好

想做你的儿子

又觉得自己可能没那个运气 没想到

第二天一早

我已经在你肚子里

16岁男生残忍杀害三个室友:别人家孩子,真的就比自家孩子好吗?

在孩子眼里,父母永远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他们一出生见到的就是爸爸妈妈,他们小时候喜欢妈妈温暖的臂弯、爸爸宽阔的后背,在孩子的眼里,父母永远是最厉害的超人,多么庆幸这辈子可以成为你们的孩子。

16岁男生残忍杀害三个室友:别人家孩子,真的就比自家孩子好吗?

可是很多父母呢,常年把“别人家的孩子”挂在嘴上,自以为是为孩子好,是激励孩子变得更好,可是长此以往、日积月累,孩子真的不会难过吗?他们又会喜欢这样的方式吗?

你们都不是“别人家的父母”,为何要去要求他们是“别人家的孩子”!

每个孩子都有他自己的闪光点,他成绩不行他可以画画优秀;他舞蹈不行他可能跑步飞快;他唱歌不行他或许口才流利……

成长的路上,他们需要战胜的永远不是“别人家的孩子”,而是他们自己。

希望,世间的父母,都可以理解孩子,给孩子最适合的教育方式。

16岁男生残忍杀害三个室友:别人家孩子,真的就比自家孩子好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