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二胎」捆綁的老人不堪重負,網友感嘆「二胎」難養

為了照看孫輩,老人的晚年生活被結結實實地“捆”住了。“老人帶娃”已經成為中國特色的家庭育兒現象。

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此前發佈的數據顯示,中國現有隨遷老人近1800萬人,佔全國2.47億流動人口的7.2%,其中專程來照顧晚輩的比例高達43%。二孩時代的到來,讓老人距離“鬆綁”的日子更加遙遙無期了,而長時間處於“責任重、風險高”的帶娃壓力下,老人也愈發顯得力不從心,不堪重負。

老人說:帶娃太累想放棄

二寶出生後,奶奶“罷工”了

李璐瑤怎麼也沒想到,當她告訴公公婆婆自己懷上二寶的時候,兩老的反應卻是一臉冷漠。

她和老公都是朝九晚五的工薪族,大寶出生後,她公公主動提前半年辦了退休手續,老兩口幾乎承包了帶孫子的全部工作。每天一早騎電動車到家裡來照顧孫子,直到孩子睡著了才在夜色中離開,風雨無阻。直到孩子上幼兒園,公公還是每天負責接送。李璐瑤小兩口雖然偶爾也抱怨“老人有點太寵孩子了”,但自己落得輕鬆,“一家人也挺愉快的”。

這次,一直好說話的婆婆先開了口,“我和你爸年紀大了,你們自己生了就要想辦法自己帶。”這句話讓李璐瑤吃驚不小, “我們白天要上班,怎麼自己帶啊?”她心裡有自己的小算盤,爺爺奶奶根本不放心把孫兒給外人帶,又補上一句,“您如果不管,我們就只能請保姆帶了。”

沒想到老人這次言出必行。二寶出生後,李璐瑤原以為奶奶會像照顧大寶一樣,每天來家裡幫忙。可這次,奶奶三天兩頭的不是頭疼、就是腰扭了,總跑醫院,動不動就“罷工”。還在休產假的李璐瑤不得不自己照顧二寶,經常連午飯都吃不上。

矛盾一天天在積累、升級。李璐瑤覺得自己每天都在四處“開戰”:老公下班回家,還是像從前一樣躺在沙發上玩手機,她氣不打一處來,跟老公吵;大兒子不願意媽媽成天只照顧妹妹,時常在家亂髮脾氣,她又得教訓兒子。而她最不滿的,是公公婆婆這一次真的“掉鏈子”了,“誰家不都是老人看孩子嗎?我管生,他們負責帶,這不是天經地義的嗎!”

帶娃壓力風險大,

老人情緒障礙多

為了讓子女“負擔小一點”、讓“孫兒一代”成長得更好,很多老人全身心付出甚至放棄正常生活,日復一日埋頭帶孩子,這件似乎“天經地義”的事成了他們晚年生活中不能承受之重。

住在女兒家近200平方米的大房子裡6年了,陳阿姨始終覺得很寂寞,“畢竟不是自己家,不自在。”

退休這幾年,她覺得自己“一下子老了十幾歲”。她曾是單位裡的“積極分子”,愛穿漂亮衣服,頭髮總是盤得一絲不苟。為了照顧兩個孫女,她收起五顏六色的衣裙,從老家搬到北京,住進女兒家裡。可至今,北京給她印象最深的,不過是樓下的花園和小區外的菜市場。

“老伴來住了半年,不適應,高血壓的老毛病犯了,就回去了。”陳阿姨眼神暗下來,像是自言自語,“一輩子在一起,這老了老了,老兩口倒分開了。”

原以為咬牙堅持幾年,等孫女上小學她就能回老家了,可一年前,女兒又生了二寶。不久前,陳阿姨一個不小心,二寶從床上翻身跌落到地上哇哇大哭,她當時嚇得直心慌。孩子很快沒事了,可她半天都緩不過來,甚至開始失眠,“做夢都是孩子從懸崖上掉下去。”

“金牌外婆”也吃不消了

來自湖南湘中婁底地區的小陳財會院校畢業,在長沙工作兩年後,遇到了來自北方的丈夫阿威。2008年,兩個性格開朗的人很快走到一起。丈夫的五金店生意不錯,而在餐飲公司任會計的小陳,還能幫老公處理下賬目。每週可以看個電影,小日子過得輕鬆愜意。

兩年後的2010年冬天,小陳的母親彭阿姨來到了長沙——女兒懷孕了,公婆一直身體不佳,只有請她走出大山。

樂天的彭阿姨年近70歲,一頭白髮和標誌性的高嗓門,很快成了小區的明星。更引人注目的是她的體力,一手提著10多斤重的菜上四樓不帶喘氣。

比較抗拒洗衣機的彭阿姨習慣用手搓洗衣服,連帶做飯菜打掃衛生,一天兩個多小時就可以搞定,瞬間成了小區裡家家羨慕的“金牌外婆”。

小區裡住著的20多位“高齡保姆”,大多因為兒女生二孩來到長沙的。久而久之,他們開始抱團,一起晨練,下午在小區花園亭子裡開茶話會、打牌,晚上跳廣場舞。在這群老人中,年輕時見過世面的彭阿姨能說會道,一來二往,圈粉無數。

2011年春,婷婷在湘雅附二醫院出生。

因為身體不好,出生頭一年,婷婷去了十幾次醫院,還不包括在新生兒科的那一週。疼愛頭孫的彭阿姨把婷婷視為掌上明珠,每次去醫院都要自己去送,結果坐公交車下車時摔了一跤,在床上躺了近半個月。

母親離開後,小陳也辭職回家照顧女兒。“上了個好點的幼兒園,三天兩頭開家長會。還有一堆的作業要輔導。”身高1.7米的小陳這才發現,自己處理起家務來遠不如母親利索,她開始猛烈地懷念母親的好。

這一等就是快3年,小陳又懷了二孩。興沖沖的彭阿姨趕到了長沙,她覺得這次肯定是個男孩。

但希望落了空。2014年秋天,胖嘟嘟的女娃甜甜降臨於世,一家人像上緊了發條式地連軸轉。

“我和老媽分了工,兩個孩子我來帶,她負責買菜做飯洗衣搞衛生……”小陳說,擔心70多歲的老母親身體吃不消,她放棄了在其他小企業的財務兼職,專心做起了全職太太。

對面的鄰居譚譚最早看出了彭阿姨的腰痛問題。“(她)買菜上樓還不用扶梯,但經常用手支著腰,嘆著氣。”她常勸樓裡的鄰居,如果沒有能力和精力,就別生二孩了,免得禍害父母。“像我一樣多好,女兒高二了,過一年就徹底解放”。

這之後,小陳兩口子第一次爆發了爭吵。

小陳認為,老媽年歲大了,身體吃不消,該回農村家裡休養。而阿威則覺得,在長沙可以去好的醫院治療,回去也是帶孫女,一樣都是累。“那你爸媽為什麼不來長沙帶孩子也看看病?這幾年都是我媽在幫忙?是誰也受不了啊!”暴怒的小陳一氣之下近半個月沒和丈夫說話。

半年後,老人回到了家鄉,不是因為身體不適,而是兒媳婦給她添了一個孫子,樂得她屁顛屁顛地回了婁底。

“我覺得那一年過得簡直讓人抓狂,哪有什麼社交、娛樂活動,每天連看手機的時間都沒有,活得像個機器人。”小陳說,考慮到早上要送大女兒去讀幼兒園,她每天有意岔開兩個女兒的休息時間。晚上8點多就讓婷婷自己洗漱睡覺,之後帶小女兒甜甜去附近的圭塘河邊逛街,10點左右才帶她入睡。第二天清早起來買菜準備早餐,並把婷婷送到家門口的私立幼兒園。之後,再招呼剛剛起床的甜甜……

週末,她會把兩個女兒帶在身邊一起做遊戲、講故事,培養姐妹間的感情。

懂事的婷婷漸漸變得沉默,但已能幫媽媽分憂。放學後,她會用推車帶著妹妹散步,喂她瓶裝的液態奶,甚至幫忙換下尿布。

婷婷開始越來越懷念外婆牽著自己的手、講故事的日子,開始不斷地給外婆打電話,催促她回長沙來。但得到的,總是含糊其辭的回覆。

阿威則繼續做著妻子小陳的工作——自己是家裡唯一的男孩,老父親還是希望能有個孫子繼承香火。阿威的父母知道小陳的辛苦,承諾孫子出生後,阿威的兩個姐姐會輪流來湖南幫忙帶孩子。如果還是女孩,就不再催他們生了。

2017年初夏,這個家庭的第三個孩子,男孩兒豆豆降臨了。

千里之外的姑姑應約前來照顧,讓家人驚喜的,還有已經77歲的外婆也到了長沙。看著圓鼓鼓的外孫,笑開花的老人開口定了小名:“胖得像顆蠶豆,叫豆豆吧。”

“老媽下個樓都難了,我們也不敢讓她動手做什麼,就是看著兩個在家孩子的安全就好。”小陳說,堅持半年後,她們還是勸母親回了老家。

被“二胎”捆绑的老人不堪重负,网友感叹“二胎”难养

小哥哥看弟弟很有耐心,即使小腳踢到身上也不惱。笑槑/攝

網友說:二胎難養誰之過?

不少網友認為生二胎並不是年輕父母的意願,而是被老人“催生”:

被“二胎”捆绑的老人不堪重负,网友感叹“二胎”难养
被“二胎”捆绑的老人不堪重负,网友感叹“二胎”难养被“二胎”捆绑的老人不堪重负,网友感叹“二胎”难养

有些網友為老人鳴不平:

被“二胎”捆绑的老人不堪重负,网友感叹“二胎”难养被“二胎”捆绑的老人不堪重负,网友感叹“二胎”难养
被“二胎”捆绑的老人不堪重负,网友感叹“二胎”难养

一些網友呼籲老人和年輕父母應互相理解:

被“二胎”捆绑的老人不堪重负,网友感叹“二胎”难养
被“二胎”捆绑的老人不堪重负,网友感叹“二胎”难养被“二胎”捆绑的老人不堪重负,网友感叹“二胎”难养
被“二胎”捆绑的老人不堪重负,网友感叹“二胎”难养被“二胎”捆绑的老人不堪重负,网友感叹“二胎”难养

還有網友說,理想很豐滿,現實太骨感:

被“二胎”捆绑的老人不堪重负,网友感叹“二胎”难养被“二胎”捆绑的老人不堪重负,网友感叹“二胎”难养
被“二胎”捆绑的老人不堪重负,网友感叹“二胎”难养

首都機場T3航站樓,前往國際登機口的小火車上,兩個孩子並排坐著看著外面。一到假期,首都機場每天進出港人數達到幾十萬,其中許多是中小學生前往世界各地。笑槑/攝

專家說:

隔代教養無法替代親子教育

“帶孩子責任重、壓力大、風險高,而老人的身體健康狀況卻一直在走下坡路,他們越發感到力不從心,往往容易形成過重的心理負擔,可能會導致情緒障礙。”天津師範大學心理與行為研究院副院長、天津市學生心理健康發展中心主任吳捷長期關注老年人心理和隔代教養問題。他注意到,現在一些老年人的情緒和心理問題“很大比例都來自帶娃的焦慮”。隨著“全面二孩”政策的放開,出現各種情緒障礙的老人的確在增多。

老人的焦慮等情緒,很容易傳遞給孩子和家裡的其他成員,這樣一來,勢必導致家庭人際關係緊張,特別是婆媳之間的矛盾更容易激化。

吳捷注意到,不同於年輕人,老人的情緒障礙往往表現為各種身體不適,有的總是感覺胸悶、心慌,胃痛、胃脹等症狀也很高發,往往與情緒波動關聯很大。有的老人總感覺不舒服,但去檢查又並沒有出現器質性病變,“其實是心理上出了問題”。

年輕父母的眼睛總是“往下看”,對自己孩子的成長極為關注,認為父母“應該”幫自己分擔養育下一代的責任,卻忽視了對父母的身體和心理的關心和照顧。

吳捷講了一個真實的案例。一位老人總丟三落四,愛忘事,年輕的子女覺得“年紀大了,挺正常”。一次老人把孫子帶出門,卻怎麼也找不到回家的路,一家人嚇得四處尋找。等家人找到老人時,他手裡一直緊緊抱著孫子,誰說也不肯鬆手。經診斷髮現,老人已出現了輕度認知障礙。

“這並不是個案,風險也非常大,究其原因,還是年輕子女長期忽視了自己父母的身心健康狀況。”吳捷認為,從老年人心理學的角度講,讓他們帶孩子確實有好處,“讓他們有事幹、排解寂寞,同時讓自己積累的人生經驗發揮作用,體現自身價值。”然而,隨著年齡增長,老人的身體機能下降,能力也有所欠缺,心理上也會有所變化,“有的老人變得更固執、敏感,加上與年輕一代受教育的差異,帶孩子的觀念和方法都不一樣,特別容易造成家庭關係緊張,甚至對立。

比起身體上的疾病,那些藏在心裡的隱疾更加難以察覺。吳捷認為,在普遍由老人隔代教養的中國,到了重視這些老人的心理和情緒問題的時候了。

大多數的中國老人,受傳統觀念影響,會主動幫助子女帶孩子,哪怕自己的身體狀況不那麼好,或者犧牲晚年生活的自由,也往往能忍則忍。而如今的年輕父母,都是獨生子女,習慣了被照顧,甚至理直氣壯地認為,老人為自己帶孩子就是理所應當,很少去考慮老人的情緒以及他們的難處。

帶孩子甚至成為不少家庭婆媳關係的轉折點。此前有媒體報道,因為婆婆不願帶孩子,兒媳四處吐苦水,在網上討伐惡婆婆,也引起不少網友就“孩子誰來帶”話題的爭議,不少人提出,不該對老人帶娃進行“道德綁架”。

“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隔代教養都無法替代親子教育,必須身體力行。”吳捷說,很多實例已經證明,父母帶大的孩子,更具創新精神,也較少嬌溺,“這樣的早期教育環境,對人的一生都有至關重要的影響”。

一個和睦的家庭關係,對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要,這需要每個人彼此充分地尊重和溝通。老人的性格、能力和健康狀況差異很大,子女應該充分考慮長輩各方面的實際承受力,特別要對老人多一些關心和理解,但一個根本的問題在於,年輕家長應擺正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位置,“老人可以適當地根據自己的能力給予協助,但必須清楚,父母才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責任人。”吳捷說。

綜合《中國青年報》文章《二孩時代,老人“鬆綁”的日子遙遙無期》、《“金牌外婆”也吃不消了》和新浪微博網友評論。

被“二胎”捆绑的老人不堪重负,网友感叹“二胎”难养

主編:王俊秀

被“二胎”捆绑的老人不堪重负,网友感叹“二胎”难养

回覆以下“關鍵詞”查看對應內容

週週有輿∣ 輿情指數輿情觀察∣ 月度輿情

中青輿情監測室由中青在線和北京中青華雲新媒體科技有限公司聯合打造,隸屬於中國青年報社,基於大數據和雲計算技術,擁有資深的輿情分析師團隊,為各級黨政機關和大中型企事業單位提供輿情服務及定製輿情產品,併為輿情行業工作者提供科學化、專業化的培訓。

系統平臺實時監測

網絡輿情培訓

定製服務 危機公關

中青輿情 內參

產品體系

中青輿情監測室

新微信號“天天有輿”已投入使用,歡迎掃碼關注

聯繫方式:010-64098053;010-64098030

地址:北京東城區海運倉2號中國青年報社

被“二胎”捆绑的老人不堪重负,网友感叹“二胎”难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