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現在網上出現了爲秦檜「平反」的聲音,秦檜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

CleversPanda


秦檜是南宋最著名的丞相,執政19年,獨相17年,足以看出高宗皇帝對秦檜的喜愛,高宗皇帝一改宋朝左右丞相制度,讓秦檜獨自執政17年,而且,在秦檜死後,親筆御提“決策元功,精忠全德”,諡號“忠獻”封申王。足以看到高宗皇帝對秦檜的評價之高,可謂是宋朝丞相當中最高的。

那麼是什麼原因對秦檜評價如此之高?我們就來看看史實,秦檜執政做出來什麼政績,會讓高宗如此推崇?首先秦檜執政恢復了國家法制,北宋滅國,南宋建立初期國家法制缺失百廢待興,是秦檜恢復國家法制機構,做到依法治國。不拘一格起用新人才有了岳飛的飛黃騰達。通過恢復國家生產使南宋國力大增,收編各路軍閥兵權,統一由國家指揮,使南宋軍力大增。秦檜的“汙點”就是主和,在流傳的版本中,南宋岳飛全殲金國主力,馬上就能滅掉金國的時候,秦檜力主議和,事實真是這樣嗎?我們來看看真相,1140年宋金會戰 ,金國主力真的被全殲了嗎?恐怕不是,首先,進攻南宋的只是金國四個軍中的一個軍,而且,金主力圍攻順昌之時,岳飛抗旨避開金主力,並沒有參加順昌保衛戰,劉錡雖然神勇擊敗金主力,但是,金主力真的被全殲了嗎?恐怕未必,岳飛先期“收復”的失地,在金國反攻中土崩瓦解,岳家軍“皆潰”,河南全境落入金國手中,再看看1141年的淮西戰役,南宋打贏了嗎?先期在張俊和劉錡的打擊下,宋軍取得柘皋大捷,但是,由於岳飛抗旨“逗留不前”,宋軍在豪州遭到金軍的瘋狂反攻,南宋損失精銳六萬,連高宗的御林軍楊沂中部都全軍覆滅。而且,這還只是金國四個軍中的一個軍,還是在南宋不利於金國騎兵的地盤上,南宋舉國之力(除岳飛抗旨畏敵“逗留不前”)其他軍隊全部都用上了,也才能自顧不暇,南宋有什麼能力跑東北大平原去滅金國四十萬主力?

看看主戰連年征戰的結果,丟失河南,丟失陝西等國土。民不聊生,國家生產力底下,財政入不敷出。

秦檜議和帶來了什麼?金國歸還陝西和岳飛丟失的河南等國土,百姓能安居樂業,不再流離失所,社會安定繁榮。南宋損失什麼了?南宋只不過把北宋上交遼國的贖金,改交給金國。這才制止住了全國各地風起雲湧的農民起義,國家才得以發展。

秦檜還有一個罪名,就是殺岳飛,這就奇怪了,岳飛一案是經過大理寺審核,刑部合議定罪,高宗親自下聖旨處死的,為什麼大理寺的判決書和高宗的聖旨,居然都成了空氣,殺岳飛的罪名,莫名其妙的跑秦檜身上,姑且不說秦檜是滿朝文武唯一為岳飛求情的人,也是唯一保護岳飛後代的人。這個罪名又是怎麼安在秦檜身上的?

元朝末年,蒙古統治搖搖欲墜,一部惡意醜化宋朝漢族統治的史書,在蒙古人脫脫的主持下,只用兩年時間,就和金史一起匆匆出版了。《宋史》棄南宋所有史官和南宋史學家史料 不用,照搬岳飛孫子岳珂,現成的汙衊整個南宋的《鄂王行實編年》和《金陀粹編》兩部私史,刻意不寫對岳飛不利的1123-1128年曆史,也不把岳飛案關鍵證據,《刑部大理寺狀》和高宗處死的聖旨記錄在案,反而是編造出各種謊言,不顧1140年1141年宋軍連戰連敗,損失慘重還丟失河南的事實不顧,編造金國主力被全殲,就快滅掉金國的謊言。把岳飛抗旨逃跑丟失河南的罪行,也編造出宋三百一十九年,從來不用的“十二道金牌”推到秦檜身上,把岳家軍牛皋,王俊,姚政,董先,傅選,徐慶,王貴,李道,龐榮,李興等十多名將領揭發舉報,同案孫革,於鵬等六人招供認罪,刑部合議定罪,高宗親詔賜死的岳飛案,編造成“莫須有”,且不說“莫須有”原來的含義是指岳雲寫給張憲的書信,根本不是指岳飛案整個案情。就說秦檜指使臺諫官“陷害”岳飛,可能嗎?別的不說,高宗朝宰相的去職,基本都是臺諫彈劾所致。如對宋高宗有救駕之功的呂頤浩和朱勝非,在臺諫官一再彈劾之下,高宗不得不準其辭去宰相職務。秦檜自己都被彈劾罷過相,他有何能力去指揮,皇帝的密探和監督自己的臺諫官?

秦檜身上的“罪名”沒有經過任何國家法律機構的裁決,也沒有經過任何國家機構的審核,也沒有任何確鑿的證據,就憑岳珂杜撰出來的故事和謠言,就強加於一代名相身上。一個利國利民,嘔心瀝血的忠臣良相,居然成了“奸細”一個執政19年的丞相,任務居然是殺一個丟失所有官職,早丟了兵權的一個兩鎮節度使,千古奇冤!

顛倒黑白的歷史,扭曲的跪像侮辱的是整個南宋人民,侮辱的是整個漢族統治的三百多年曆史。


曉風2016


跪在岳飛面前800多年的秦檜,能站起來嗎?作為歷史上著名的奸臣之一,秦檜能“洗白”嗎?目前,為秦檜“平反”的理由有二:

理由1、秦檜不是殺害岳飛的主謀,背後主導者是趙構。秦檜只是趙構的“背鍋俠”,是為主子的錯誤背了黑鍋。

理由2、秦檜為南宋制定了正確路線:議和。如果不是秦檜的存在,南宋早就亡了。而且連胡適都說過,“秦檜有大功”被人唾罵“真是冤枉”。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這兩條理由成立嗎?

1、迫害岳飛有兩大動機

岳飛雖是"詔獄",最終要由趙構定罪。但網羅罪名、呈報所謂死罪證據的是誰?難道不是秦檜?作為投降派的秦檜,殺害岳飛的動機是兩個。

一是岳飛曾批評秦檜奏章,認為他說“德行沒有師法標準,只要主張為善就可以師法”是對皇帝的矇蔽,秦檜為此十分惱怒。二是金兀朮寫信給秦檜:“你天天要議和,岳飛卻吵著要打我們。殺掉岳飛,才能議和。”兩個動機,前者是個人私怨,後者是賣國求榮。

2、一手導演岳飛死罪

秦檜捏造了罪名後,就下令逮捕岳飛父子。史載,岳飛面對來使說:“皇天后土,可表此心。”在岳飛心中,以這樣的罪名逮捕自己如同兒戲。但正是秦檜的“堅持”,硬把一場兒戲演得人模狗樣。

秦檜最初讓何鑄審岳飛,岳飛沒多廢話,撕開衣服把脊背亮出來,“盡忠報國”四個大字,入骨入肉,一片赤心躍然而出。查不出證據的何鑄,只能覆命岳飛無罪。秦檜又改命万俟卨審理。

岳飛被關在獄中時,大理寺丞李若樸、何彥猷,大理卿薛仁輔等人都說岳飛無罪,還有大臣以全家百口人的性命擔保……讓我們記住一個平民的名字:劉允升。他聞訊後上書為岳飛鳴冤,結果被捉進大理寺處死。

3、莫須有之罪處死岳飛

岳飛被關押2個月,沒找到任何罪證。万俟卨在秦檜授意下偽造證據,以砸實冤案。儘管如此,案子還是沒法成立。最終,秦檜寫了一張紙條給監獄,監獄當即報告岳飛死亡,年僅39歲。岳雲則被斬首棄於鬧市,沒收了岳飛的家產,全家被遷徙到嶺南。

岳飛一案准備上報時,韓世忠找秦檜質問,於是秦檜發明了“莫須有”之罪。莫須有的罪是什麼:岳飛曾言“與太祖皆39歲任節度使”是謾侮皇上;有受詔命仍不救淮西。《宋史》則說,秦檜因岳飛多次批評議和,曾奏請立太子,都和秦檜相悖,所以要殺他。

4、秦檜以出賣民族利益為能事

關於秦檜為南宋制定正確路線,力保南宋江山的說法更就可笑了。秦檜的所謂正確路線是以出賣民族利益為基礎的,“如欲天下無事,南自南,北自北”——這一路線的實質就是一南一北兩個國家,在華夏大地上製造南北朝。

對於秦檜,古人早就蓋棺論定:秦檜兩任宰相,19年裡脅制皇上,包藏禍心,倡和誤國,忘仇敗倫。忠臣良將,盡被鋤盡。無恥之徒,盡被召用,這些人結黨營私,誣陷忠良。各種暗探佈滿京城,稍有不慎就被逮捕治罪。

秦檜陰險,陷害忠良,力主割地、稱臣、納貢的和議。如果還有人為秦檜叫屈,為什麼他死後51年就被奪去王爵,諡號改成“謬醜”?如果還有人認為議和才是當年最佳選擇,是不是也可以說汪精衛當年的投降也是最佳選擇?

秦檜如果被洗白甚至平反,是對愛國主義教育的最大傷害!他的問題和曹操不同,“名為漢相,實為漢賊”的曹操歷史真實面目被《三國演義》所掩蓋,確實有平反的必要。而秦檜必須永遠跪在岳飛墓前,讓我們永遠記住投降派、奸臣的下場。


指動濟南


誠邀!判斷一個人是好人還是壞人,不要看他說了什麼,而要看他做了什麼。

除了這一點之外,也要看這個人做事的主觀動機是什麼。

岳飛精忠報國的事蹟想必大家都知道,為了讓兒子盡忠愛國,岳母親手在兒子背上刺下這無比沉重又沉痛的四個大字,從此也刺下了岳飛對祖國的責任!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婦孺尚且深明大義,岳飛身為熱血男兒,焉能袖手旁觀?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不錯,這是岳母的選擇,也是岳飛的選擇!

既然選擇了這條艱險無比卻又光榮無比的路,岳飛就註定沒有歸途!

男兒志在四方,當馬革裹屍而還,這樣才不負母親的諄諄教誨,也不負他的錚錚鐵骨!

這,是岳飛的動機——精忠報國!

如果說光有好的動機還不行的話,他還有別人無可比擬的執行力!

岳飛於北宋末年投軍,從建炎二年遇宗澤起到紹興十一年為止的十餘年間,率領岳家軍同金軍進行了大小數百次戰鬥。

靖康元年,岳飛應招在相州參加趙構為大元帥的部隊。金軍南下江南,岳飛獨樹一幟,堅持抗金,收復建康。

紹興四年春,岳飛收復襄陽六郡。

紹興六年率師北伐,順利攻下了伊、洛、商、虢等州,兩河人民奔走相告,各地義軍紛紛響應。

眼看著,收復失地,壯志將酬!

用兵如神的岳飛,讓金兀朮感嘆“撼山易,撼岳家軍難!”



就差一點,就差一點他就要實現自己的主張了。

可是,與此同時,也有人開始惴惴不安:岳飛收復了失地,迎回來徽、欽二宗,我該怎麼辦?

不行,不能讓他這麼繼續下去。

本來,這個皇帝不是他的。所以他心虛啊!皇權至高無上啊!誰願意拱手相讓?

這件事情,於趙構不是沒有觸動。君臣甚至因此而生嫌隙。

與此同時,君臣在求戰和求和方面的政見也頗為不同。

岳飛一心想靠自己的努力去收復失去的,做個鐵骨錚錚的漢子,而趙構卻想做一條唯唯諾諾的爬蟲。

正在這時,一直看在眼裡同時對岳飛又十分不滿的秦檜跳了出來。

紹興八年11月,金廷派出江南詔諭使攜帶詔書,來同南宋“講和”。

可是金人的講和並無誠意。金人不稱宋朝而稱“江南”,不說“議和”而說“詔諭”,把南宋完全置於藩屬地位,消息傳開,舉國沸騰。

宋廷諸大臣對此議論紛紛,反對者很多,無奈趙構一心想要議和,這些主戰派人物如樞密副使王庶、樞密院編修胡銓等,紛紛被罷官貶謫;趙鼎也被罷相。

12月27日,無恥至極的秦檜以宰相身份代表宋高宗趙構跪在金使腳下,答應取消宋國號,作金的藩屬,並每年納貢,南宋與金的第一次和議達成。

正當趙構和秦檜大功告成之際,議和派彈冠相慶之際,岳飛讓幕僚張節夫起草了一份《謝講和赦表》,表明自己不趨附和議,誓要"唾手燕雲,復仇報國"。

與此同時還三次辭去趙構封的官,請求解除自己的軍職。

這讓趙構很不爽。可是沒有辦法,畢竟還得用他,所以只好安撫。

或者說,這個時候趙構還是願意看在他戰功赫赫的份上,忍耐他。

紹興十年(1140年),完顏兀朮毀盟攻宋,岳飛揮師北伐,先後收復鄭州、洛陽等地,又於郾城、潁昌大敗金軍,進軍朱仙鎮。

果然,行家一出手,就知道有木有!岳飛打得兀朮節節敗退,最後只剩下一條路,他準備放棄開封府,渡河北遁了。

誰料卻被一個權臣阻了前程,十年之力,功虧一簣! 他就是秦檜!

岳飛在一天之內接連收到十二道用金字牌遞發的班師詔,詔旨措辭嚴峻:命大軍即刻班師,岳飛本人去臨安朝見。

此時此刻,可想而知:岳飛心中該有多大的遺憾!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紹興十一年(1141年),金國在無力攻滅南宋的情況下,準備重新與宋議和。

宋廷乘機開始打壓手握重兵的將領,尤其是堅決主張抗金的岳飛、韓世忠二人。

完顏兀朮在給秦檜的書信中說“必殺岳飛,而後和可成”。

於是就有了那駭人聽聞的密謀,無恥至極的“莫須有”!

事實證明,想要一個人死,總能找到理由。

岳飛的供狀上只留下八個絕筆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還記得曾經看過一本小說,說岳飛臨死之前朗聲大笑:且在冥冥之中,看那奸臣受用得幾何!然後從容赴死。

是啊,人固有一死,或輕於鴻毛,或重於泰山。

葉子的離開,究竟是風的狠心,還是樹的不挽留?

我想,如果這樹是高宗的話,這風就是秦檜。

誰的罪大一些已然不重要,為虎作倀之人,難道只能說虎的罪過,倀的惡毒,就可以忽略了麼?

那些想要為秦檜翻案的人,你們到底是何居心?

另,歡迎大家關注頭條號:半瓣花上閱乾坤。


半瓣花上閱乾坤


任何以國家之名行殘害忠良的行為都是無恥的,為其平反更是醜惡的。

第一,國家機關早在幾年前就打掉了一批以外國勢力為支持的在國內行詆譭宣傳的組織——所謂公知莫過於此,這批人組織律師,偽裝上訪人員,出事之後旁聽審判要求引渡,對邱少雲等革命烈士詆譭。沒錯,就是歷史虛無主義。

第二,關於這個論題,大家可以去找一找歷史虛無主義在國內引發的一系列風波,還有相關教授駁斥歷史虛無主義的視頻。否定歷史,懷疑烈士,嘲諷英烈的犧牲,以一副上帝的視角看待歷史的車輪,噁心至極。

第三,為秦檜平反的人想證明的是什麼?我們都知道,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需要的是打不斷的身骨,挺立的脊樑。在一個民族亡國滅種的最後關頭,作為一名殺掉民族最富有軍事才能的統帥的操盤手,秦檜在走出這一步的時候,就不是之前的為國為民的文官了。他的一切貢獻在這一刻沒有了意義。

第四,有人說議和的好處,軍事上的虛假優勢等等。我想起一個人,汪精衛,他年輕時也是一個革命的人,能寫出壯懷激烈的愛國詩,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查。這麼一個人,最後以和議之名,行分裂中國之事。抗戰,中國人民,精英付出了無數血與汗,代價絕對高於投降,但是我們收穫了什麼?我們贏來了浴火重生!鐵與血,才是一個民族屹立不倒的根源!哪怕是美國,哪怕是猶太民族!幾次阿拉伯戰爭後才有了以色列!而中國正是無數次戰爭的堅持,才延續到了今天!

最後,我附上一段碑文:

三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時起,為了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歷次鬥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來吧,公知們,歷史虛無主義者們,來噴我吧。


長安251119537


秦檜是個壞人這一點毫無疑問,主要是反駁一下為秦檜洗白的觀點。

最大的說法無非是宋高宗才是罪魁禍首,這個論斷在古代你會被殺頭,在現代也是站不住腳的。

首先在古代雖然所有的命令都是以皇帝下的,但是執行者和提出者都是下面的大臣,所以在古代沒有大臣替皇帝背鍋的這一說法,錯肯定是臣子的說,這是按照古代標準,秦檜肯定是個大奸臣。

那麼看現代標準,現在社會“執行命令”絕對不是逃脫罪責的理由,二戰後的大審判早就表明立場,執行命令不能免罪。向井野田都是南京大屠殺時期殺害同胞的兇手,他們最後都得到了應有的懲罰。

如果拿出執行宋高宗的命令來替秦檜洗白,你問問南京死去的三十萬同胞願不願意。


昭烈名臣


秦檜是謀害岳飛的主要兇手,而不是趙構。是秦檜玩弄皇帝趙構於鼓掌之間,利用他的人性的弱點,最終將抗金英雄岳飛送上了斷頭之路。其實,秦檜最大的歷史罪過並不是謀殺岳飛,而是制定了一項影響後世百年性質特別惡劣的國策,這項國策造成的殺傷力超過了謀害100個岳飛。它就是“南人自南,北人自北”的政策。

皇子趙構從北方一路奔竄到了南方,在幾個抗金大將的支持下,他終於坐穩了皇帝寶座。但是,這個皇帝已經被金兵嚇破了膽,他根本就不信以南方之力可以收復北方失土,而是尋求與金人苟合,以實現他在江南半壁江山苟且偷生享受榮華富貴的理想。於是,趙構向秦檜問計。秦檜看穿了趙構的心思,對趙構說,陛下如果冊封我為宰相,我就有辦法替您制定百年大計。趙構聽了他的話,便提拔秦檜為宰相,再去問他該如何做。秦檜微微一笑,對趙構提出一句話,便是“南人自南,北人自北”。此言一出,把趙構氣的拂袖而去。

這句話的核心思想就是,從此北方失土上的人民與我們大宋沒有關係了,你想怎麼做是你的自由與我們無關,而南方的人以後與北方人不打交道,以後大宋的社稷就定在南方。這個實際上是一種投降主義,在事實上承認了金國對北方的佔領,在政治身份上與北方的人劃清界限。趙構之所以發怒,是因為他自己也是北方人,所以非常尷尬。不過,最後趙構還是採納了秦檜的建議,將之定為國策。

這項國策嚴重傷害了北方人民的感情。由於大宋朝廷不再承認北方人是宋的子民,數十年後北方人已經不再認同自己是宋人。很多新出生的土生土長的北方人開始認同自己就應該是金人,在民族感情上與南方徹底割裂。後來,北方的金被蒙古人消滅,北方人從心理上與南方更加疏遠,而是繼續認同自己是元帝國的子民。大將張泓範後來消滅了南宋,他是沒有任何對南宋的愧疚的,這是因為秦檜制定的國策已經生效百年,北方人早就沒有了對宋的感情,沒有絲毫認同感。

秦檜這樣的元兇巨惡,毀害了中華,他一貫的顛倒黑白,他的信口雌黃的陰謀手段,絲毫不亞於當今反轉基因的地痞水軍,他必須永遠被釘上歷史的恥辱柱。其罪惡鐵證如山,豈是幾個蚍蜉可以撼動的?


懷疑探索者


最近網絡總有人想給秦檜翻案,企圖把殺岳飛的責任推給宋高宗昏庸和岳飛政治能力的弱智,表面上理由充分,其實根本經不起推敲。

估計這些翻案文章是秦檜的後人掀起的陰風,或者是別有用心的人一心想否則中國的一些歷史事件,或者是為了譁眾取寵博取眼球。

他們想為秦檜翻案並把岳飛被殺的責任退給宋高宗和岳飛的理由是:

一,岳飛是一方封疆大吏,不是秦檜有能力想殺就殺的。

二,是宋高宗一心想和金求和,以保住宋朝的半壁江山。所以想殺岳飛以表示何談誠意。

三,岳飛向宋高宗談及立儲的問題,導致宋高宗不滿才殺岳飛。

四,岳飛堅持迎回二聖,宋高宗怕二聖回來篡權。

一,秦檜是丞相,岳飛只是幾個方面軍的其中一個將領而已,秦檜和岳飛出現利益衝突和權力衝突的時候,秦檜要殺岳飛,完全有能力絡織罪名。

二,宋高宗如果想求和:完全沒有必要殺掉岳飛,因為當時的戰況屬於膠著狀態,宋高宗沒有必要自斷手足,他不會傻到自掘墳墓的地步。

三,岳飛建議立儲的問題:作為大臣,岳飛有權利和義務向宋高宗提出此為了維護江山社稷長久的這一建議,歷朝歷代大臣都有向皇帝提出立儲的案例。

宋高宗沒有生育能力,他自己心裡非常清楚,對於國家立儲為了國家長治久安。作為皇帝:宋高宗這點理性肯定是有的,縱觀宋高宗一生,他並不算一個大昏君。

如果非要說宋高宗有責任,他的責任就是:

被秦檜絡織的岳飛罪證不夠詳查,沒有辨明是非,明擺被奸臣秦檜矇蔽。

四,迎回二聖的問題:這是宋高宗為了挽救國家存亡的制定的政治綱領和政治目標(因為宋高宗自己的爹媽也被俘虜),是為了團結全民抗金的動員口號,當然也是其他所有文臣武將,華夏子民的奮鬥目標。沒有證據表明這目標是岳飛提出來的或者是岳飛喊的最兇。

再說,即使迎回來二聖,這點宋高宗完全不會擔心,因為岳飛,韓世忠等抗金將領都是宋高宗一路提拔上來的,宋高宗那時候已經完全掌握了國家的軍隊權力。宋欽宗,徽宗即使回來也無法駕馭當下的將領。將領他們只聽宋高宗的。絕大部分古代的將領對提拔自己的人是很感恩的 (除非有自己當王的機會),但如果只是換一個皇帝,他們還是當自己的原職,他們沒有利益所以沒有必要背叛宋高宗。

秦檜要殺岳飛理由比較充分:

一,秦檜被俘虜過:如果宋朝打贏了金國,贏回了二聖,被俘虜過的秦檜被武將清算的可能性相當大,中國歷史上對俘虜一直都看不起的。

二,朝中文武爭權奪利自古以來就有,戰爭年代文官地位低於武將,所以作為文官之首的秦檜和權力慾望很大的秦檜,容不下想殺之後快很正常。

以上只是利用二十分鐘閒餘時間做的一點點說明。

因為沒有必要和時間再去長篇大論此類簡單的問題。

另外提點建議:大家看歷史要理性的分析,不要被一些另有目的企圖,博人眼球的文章所左右自己的思想。

秦檜已經被他自己的所作所為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永遠別想再站起來。


萊茵河上的王爺


歷史告訴我們秦檜是奸臣、投降派。而趙構是昏君,害怕岳飛迎回二帝,失去他的皇位。但是大家所不知道的是:

一、趙構從末排斥北伐,否則岳飛根本無法統領十萬兵馬,並且取得先後四次重大戰役“健康戰役”、“襄漢戰役”、“郾城大戰”、“潁昌大戰”對金國正面對抗(騎兵野戰為主)的勝利。

二、迎回二聖是趙構所提,後期岳飛迎合趙構也不提二聖,稱宋欽宗“天眷”。

三、岳飛被殺,是議和的結果,主謀是金國派來的內應秦檜。《大金國志》卷7和卷24記載:金國天會八年秋,金國上層在黑龍江柳株開會,議定讓秦檜做為金國的內應潛回南宋。在這次會議上有人首先提出派張孝純,粘罕認為不妥,言道:“此人河東失節,人誰不怨,便去如何得位?得志,唯有檜可用”。在金軍再次南侵時,秦檜做為金國撻懶軍的“隨軍轉運使”南下,在金軍圍攻楚州時,秦檜曾為金軍寫檄文勸降楚州軍民,被楚州軍民嚴辭拒絕。秦檜運用親屬關係積及勸說各城守將投降,在他的斡旋下,秦檜的岳父獻撫州,秦檜的妻弟獻洪州,秦檜岳父的哥哥獻袁州。(《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28和卷29、《大金國志》卷13)。1130年,四年前被金軍俘虜的秦檜,忽然攜全家南歸,他的目的就是促成議和,然而世人不知的是金人手中的王牌根本不是二聖,而是趙構的生母韋賢妃。必須注意該書中涉及秦檜的部分當然不是秦檜自己寫的,是在秦檜死後由新的史官補錄的。

四、在秦檜之前,趙構連換十幾任宰相,唯獨秦檜在岳飛死後當宰相穩如泰山,原因很簡單,金人同意議和的首要條件就是秦檜不倒。否則免談。

五、趙構提出迎回二聖純粹為了民心,後期再也不提,只有他和秦檜知道趙構議和的目標是他的生母韋賢妃。岳飛也迎合他在奏摺中改口稱“迎回聖眷”。

六、金人開始的目標並非岳飛,議和也沒有進展。後來因岳飛四次大勝,“憾山易,憾岳家軍難”是金人一致認識,濠州之戰中金兵大勝張俊部(岳飛沒參加而是後面趕來),後看見嶽字旗聞風而逃過江就是明證。另外1140年岳飛的軍隊與韓世忠的軍隊收復了大量的失地,對兀朮盤踞的東京(汴州,今開封)已形成南、西南、西、西北、北、東北六面包圍。後來岳飛的岳家軍又取得了郾城大捷,之後又在潁昌之戰中大敗金軍,在1140年八月十七日岳飛收到十二金字牌時,岳飛已三面進逼東京,正面部隊已抵達朱仙鎮,距離東京不過二十公里,同時金兀朮已率部逃出東京渡過黃河,換句話說,東京已是空城,不出兩日宋軍將攻克東京,收復黃河以北(開封緊挨黃河)。但岳飛撤回後,金兀朮派偽軍重新佔領了東京。岳飛潸然淚下:“十年之功,毀於一日”! 金人不得不把目標轉向死敵岳飛。並同意歸還趙構生母韋賢妃。

七、在秦檜的擔保(性命?)下,趙構和金人一拍即和,岳飛死,趙構生母韋賢妃被金人送回。

八、1115年秦檜病逝,史書上寫等秦檜一死,趙構長出一口氣說:從此以後,靴子裡不用再藏匕首了。可以看出秦檜絕不僅是奸臣,還是叛徒和賣國賊,連趙構也必須提防他。

九、此後金國內亂頻生,已無力進攻,北面蒙古、南面西夏皆虎視耽耽。故南宋苟活一百多年並非“紹興和議”之功。甚至岳飛若繼續北伐,雖不能保證獨力(南宋)滅亡金國,至少還可收復大部分大好河山,進而在後期可以與蒙古分庭抗爭。

十、秦檜第一個目標是誣陷韓世忠(曾派人喑殺秦檜)謀反,他派岳飛和張俊巡視楚州,但岳飛不肯誣陷韓。岳飛死後,他馬上對一同害死岳飛的張俊下手,迫使他交出兵權。

十一、南宋“中興十三功”對岳飛的“健康戰役”、“襄漢戰役”、“郾城大戰”、“潁昌大戰”隻字不提,緣自趙構、秦檜等不遺餘力篡改歷史,抹殺岳飛戰功的努力。根據宋史記載秦檜擔任宰相十四年且“兼修宋史”,但還有很多東西被記錄下來無法抹去:《浪語集》卷22《與汪參政明遠論嶽侯數》:逆亮南寇,胡人自為“岳飛不死,大金滅矣”之語;金章宗在1206年招降南宋大將吳曦叛變的詔書中寫到:“且卿自視翼贊之功孰與岳飛?飛之威名戰功,暴於南北,一旦見忌,遂被參夷之誅,可不畏哉!”?在《建炎以來系年要錄》等宋史中有不少岳飛的罪狀都是秦檜在岳飛死後篡改的,很多人據此認為岳飛罪該萬死,殊不知皆秦檜所篡,我們假設岳飛確有死罪,那秦檜大可不必“莫須有”,可以直接宣佈岳飛罪狀!由此可見篡改的真實存在!

十二、趙構為救生母韋賢妃不惜任由秦檜操作殺死岳飛,甚至還篡改生母韋賢妃的年齡(增大十歲)以掩蓋她受辱的事實,實為葬送南宋王朝的第二大罪人,秦檜賣國通敵、陷害忠良、傾覆南宋的罪行堪稱鐵證如山,證據確鑿、不容否認!因此岳飛冤案的主謀正是秦檜而不是趙構!


明月山脈


我個人認為為秦檜平反之人,都是一些別有用心之人。甚至可以這麼說,如果秦檜真的有一天被平反了,那真是愛國主義教育的失敗。岳飛代表的可不是他個人。如果強行的為秦檜平反,那可是會傷害到民族感情,並且顛倒人們的榮辱觀。

同樣的秦檜代表的也不是他個人,準確的說是他這一類人,否則也不可能千百年來,他的雕像一直跪在那裡。近幾年有很多人要求讓秦檜站起來,這無疑於是痴人說夢,如果秦檜都能站起來,那會給我們的青少年兒童們傳播一種怎樣的思想?

那麼我們來看看他們為秦檜平反的理由是什麼,首先他們認為岳飛並不是秦檜想殺便能殺的,畢竟皇帝才有決定權,岳飛可謂是位高權重,能夠殺他的也只有皇帝,並且岳飛手握重兵,他的存在一直是皇帝喉嚨中的刺,甚至於岳飛的軍隊都叫岳家軍,換誰做皇帝心裡都不好受,軍隊只能由朝廷掌控,而不是某個人。

簡單地說,像岳飛這樣的人,無論在哪個朝代,下場都只有一個,那就是死,除非是他像曹操一樣,完全控制局面,那皇帝可就不敢動他了,反而要小心岳飛殺他。既然是必死的場面,那是否說明秦檜無罪呢?當然不能,幫兇無罪這個說法無論哪朝哪代都沒有。

真實的歷史中秦檜是個什麼樣的人呢?在靖康之恥之前,秦檜這個人還是挺好的,也可以理解為一個忠臣,但是在靖康之恥後,他也被俘虜去了金,回來之後就徹底變了個人,趨炎附勢,並且巴結敵人,有歷史學家分析他就相當於一個高級間諜,一直在向著敵人說話,出賣國家的利益,不折不扣的奸臣,小人。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 喜歡歷史的讀者們不妨關注歷史雜貨鋪,如果有不對的地方歡迎指出,請多包涵。


歷史雜貨鋪


秦檜,不必多說,奸臣,大奸臣也!網上至所以會出現為其平反的聲音,原因有四:一,秦檜後人的鼓譟。平心而論,國人誰都在乎自己的祖宗,誰都為自己有一個好祖宗而榮耀,但歷史就是歷史,祖宗的惡名、祖宗的罪也沒有人讓他們的後代人來認領,所以奸賊的後人大可不必在為奸賊翻案上動心思,倒是與國人同一認知才對,問題是他們不這麼看,反而走了翻案的路子,非要把壞祖宗弄成好祖宗。二,“民主”思潮下的“公平”思考。其主要論據就是以今世今理評論往世往事往人,說趙構是君,是決策者,秦檜是臣,是執行者,趙構要岳飛死,秦檜不得不“體察聖意”,所以秦檜是在替趙構背鍋。三,“學者”、“權威”們的對歷史的翻轉考證。奸偏要說成忠,忠偏要說成奸,英雄即為小人,英烈一定不實,東拉西扯、無中生有、“考證”“揭秘”,硬生生的把中國歷史說成信不得的謊言堆砌。秦檜,就是奸臣,殺死岳飛的元兇。說他是臣子,不能最終定盤子,這是表面現象,他玩趙構於掌股之上,蠱惑人心聖心,煽風點火、毒計陷害,不是他讓趙構十二道金牌招岳飛進京,以“莫須有”為岳飛安罪,岳飛怎麼能死?風波亭的冤案怎麼會成?主宰岳飛命運的不是趙構,趙構僅僅是秦檜達到自己的卑鄙目的的工具。四,仇富疑官心結。事實求是的說,社會財富分配的一些不公平、以前流行的假大空官腔文章讓我們仇富和疑“官”:就是與官方宣傳的東西唱反調,你說好,我偏說壞,你說壞,我就認為好,因為這種心理,也就起鬨式的成了否定歷史的助力。有人敢於為秦檜翻案,也正因為有這個人群的存在。所以,秦檜,奸臣,跪而贖罪,不冤,必須長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