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銀杏樹中的千年老二,原來在這裡——新泰白馬山攬勝

早就聽說新泰石萊鎮南有一座風景秀麗的白馬山,山上有三株千年銀杏,由於種種原因,一直未能成行。在一個陰沉沉的上午,我和好友有幸目睹了白馬山的秀麗以及千年銀杏的壯觀。銀杏自古以來被譽為活化石,是一種壽命很長的樹,白馬山上這三棵銀杏,最老的距今2800多年,被譽為“天下銀杏第二樹”。由於這幾株活化石的存在,白馬山一直受到泰安市乃至山東省政府的大力保護。

全國銀杏樹中的千年老二,原來在這裡——新泰白馬山攬勝

我們騎車前往,一路上心情很激動。石萊鎮的綠化工作很好,沿途群山翠柏,綠水環繞。經過大概一個時辰,我們來到了白馬山下。這座山很高,石萊河從山下流過,河水清澈見底,遠遠的,有幾隻野鴨從河裡飛起。現在野鴨已經很少了,在這裡能夠見到,說明這一帶的生態環境保護得很好。

全國銀杏樹中的千年老二,原來在這裡——新泰白馬山攬勝

我們開始上山了,盤山公路修整得很好。走在山路上,可以清楚地聽到潺潺的流水聲。蒼松翠柏,古木參天。此山有兩峰,雙峰夾峙間,有一處平地,這便是著名的佛教寶剎——白馬寺所在地。走進寺中,頓覺全身一陣清涼。這座寺不知何時所建,但從零落的磚瓦和參天的松柏來看,年歲一定不小。寺內有些廟宇經過了修復,但多數還保持原有的滄桑。幾塊亙古殘碑猶在,碑文卻早已模糊。

全國銀杏樹中的千年老二,原來在這裡——新泰白馬山攬勝

穿過前寺,我們的眼前突然出現了一幅壯觀的畫面。三株碩大的銀杏樹(當地稱白果樹)遮滿了藍天,透不下一絲陽光。三株樹並排散開,相距不過幾十米,枝幹巍峨,樹形婆娑。走進觀看,上面掛著木牌,寫著樹齡,其中一株2800多年,與姜太公同齡,另兩株也已2400多年。最老的一株樹旁立著一塊石碑,上書“天下銀杏第二樹”。關於它的胸圍幾何,還有一個故事: 一日,好事者來此樹下避雨,閒來無事,心想何不就此丈量一下大樹的腰圍。於是,他伸開雙臂摟住樹身繞樹量了起來。量過七摟已接近終點,發現終點處靠樹站著一名剛來避雨的少婦。男女授受不親,不便隨便搭訕,更不能再用摟的方式丈量了,於是改用手“扎”,扎過八紮正好到少婦的身邊。從此,“七摟八紮一媳婦”就成了這棵銀杏樹的腰圍。這三棵銀杏雖歷盡滄桑,仍枝繁葉茂,果實累累,令人歎為觀止,結出的白果每年還能為當地提供十幾萬元的經濟收入。

全國銀杏樹中的千年老二,原來在這裡——新泰白馬山攬勝

虔誠的拜謁了白馬寺,時間已近下午。我們順著山路繞山一週,再一次驚歎於此山的秀麗與寧靜。沐浴著大山的陰涼,身旁充滿了鳥語花香,潺潺的流水滌盪著心靈,享受這一份久違的溫馨與愜意。我想,人與自然只有和諧相處,我們才能體會到真正的幸福。寺中三株銀杏,經歷了千年風風雨雨,見證著這座千年古剎的興衰榮辱。如今,古剎已逝,銀杏猶存。有時候真的很羨慕它們,能夠在這樣一個安靜的聖地,按照自己的方式成長,雖然已是老者,卻能夠仔細地享受這一份散淡的生活……

全國銀杏樹中的千年老二,原來在這裡——新泰白馬山攬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