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收藏,這種玉料,直接顛覆了我近10年來對高古玉材的認知!

收藏收藏,這種玉料,直接顛覆了我近10年來對高古玉材的認知!玩玉這麼多年,一直認為高古玉基本都是新疆和田玉,少部分是地方蛇紋石玉,直到近年來,才有了新的認識。

收藏收藏,這種玉料,直接顛覆了我近10年來對高古玉材的認知!

這裡是中國甘肅馬銜山,馬銜山為甘肅省榆中縣與臨洮縣交界之分水嶺,地處興隆山南側,呈西北、東南走向。山頂如平川,寬約8至10公里,長約40至50公里。

收藏收藏,這種玉料,直接顛覆了我近10年來對高古玉材的認知!

近幾年來,馬銜山發現了玉礦,且經過鑑定,為透閃石軟玉。

收藏收藏,這種玉料,直接顛覆了我近10年來對高古玉材的認知!

一看這玉礦,就很有年代感,滿地散落的碎石,殘留著曾經有過的文明。

收藏收藏,這種玉料,直接顛覆了我近10年來對高古玉材的認知!

既然是透閃石軟玉,就可以出具和田玉的鑑定證書,但它們不同於新疆和田玉,這超出了多年來我們的認知範疇。

收藏收藏,這種玉料,直接顛覆了我近10年來對高古玉材的認知!

眾所周知,紅山文化主要玉材為老河磨岫玉,良渚文化主要玉材為太湖流域地方玉,而甘肅一帶的齊家文化,便是這種很像新疆和田玉,卻帶有很多黑色沁與棕色皮子的玉質。

收藏收藏,這種玉料,直接顛覆了我近10年來對高古玉材的認知!

撿拾的馬銜山玉料

通過在馬銜山玉礦撿拾到的玉料來看,基本都是青黃色,外面帶褐色沁,最外層有白色風化皮。

收藏收藏,這種玉料,直接顛覆了我近10年來對高古玉材的認知!

齊家文化玉琮

看齊家文化館藏玉琮,我們可以找到層層過渡,之前我們很可能認為褐色是玉琮入土後的受沁,現在看來,這其實是玉材本身的顏色,這是馬銜山玉的特色。老玉礦經過千百萬年才形成,而齊家文化才4000年,所以那時候的先人們,撿拾到這樣的老玉,便直接進行了加工。

收藏收藏,這種玉料,直接顛覆了我近10年來對高古玉材的認知!

我們可以明顯看到,玉器的白化部分,也已經老化,呈現黃色。也就是說,使用這些甘肅產閃石玉的玉器,有皮色的部分,一定會變色。

收藏收藏,這種玉料,直接顛覆了我近10年來對高古玉材的認知!

現在看來,徐州博物館這件西漢玉璧,應該也是馬銜山玉料。漢代張騫出使西域之前,玉石之路並沒有打通,新疆地區還不屬於中央管轄,那時候極少能得到新疆和田玉,因此,使用甘肅當地馬銜山玉的可能性極大。後來儘管出現了新疆和田玉,也大都是小個頭的籽料,極少有大件作品。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評論轉發收藏,也可以關注我,一起來養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