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收藏,这种玉料,直接颠覆了我近10年来对高古玉材的认知!

收藏收藏,这种玉料,直接颠覆了我近10年来对高古玉材的认知!玩玉这么多年,一直认为高古玉基本都是新疆和田玉,少部分是地方蛇纹石玉,直到近年来,才有了新的认识。

收藏收藏,这种玉料,直接颠覆了我近10年来对高古玉材的认知!

这里是中国甘肃马衔山,马衔山为甘肃省榆中县与临洮县交界之分水岭,地处兴隆山南侧,呈西北、东南走向。山顶如平川,宽约8至10公里,长约40至50公里。

收藏收藏,这种玉料,直接颠覆了我近10年来对高古玉材的认知!

近几年来,马衔山发现了玉矿,且经过鉴定,为透闪石软玉。

收藏收藏,这种玉料,直接颠覆了我近10年来对高古玉材的认知!

一看这玉矿,就很有年代感,满地散落的碎石,残留着曾经有过的文明。

收藏收藏,这种玉料,直接颠覆了我近10年来对高古玉材的认知!

既然是透闪石软玉,就可以出具和田玉的鉴定证书,但它们不同于新疆和田玉,这超出了多年来我们的认知范畴。

收藏收藏,这种玉料,直接颠覆了我近10年来对高古玉材的认知!

众所周知,红山文化主要玉材为老河磨岫玉,良渚文化主要玉材为太湖流域地方玉,而甘肃一带的齐家文化,便是这种很像新疆和田玉,却带有很多黑色沁与棕色皮子的玉质。

收藏收藏,这种玉料,直接颠覆了我近10年来对高古玉材的认知!

捡拾的马衔山玉料

通过在马衔山玉矿捡拾到的玉料来看,基本都是青黄色,外面带褐色沁,最外层有白色风化皮。

收藏收藏,这种玉料,直接颠覆了我近10年来对高古玉材的认知!

齐家文化玉琮

看齐家文化馆藏玉琮,我们可以找到层层过渡,之前我们很可能认为褐色是玉琮入土后的受沁,现在看来,这其实是玉材本身的颜色,这是马衔山玉的特色。老玉矿经过千百万年才形成,而齐家文化才4000年,所以那时候的先人们,捡拾到这样的老玉,便直接进行了加工。

收藏收藏,这种玉料,直接颠覆了我近10年来对高古玉材的认知!

我们可以明显看到,玉器的白化部分,也已经老化,呈现黄色。也就是说,使用这些甘肃产闪石玉的玉器,有皮色的部分,一定会变色。

收藏收藏,这种玉料,直接颠覆了我近10年来对高古玉材的认知!

现在看来,徐州博物馆这件西汉玉璧,应该也是马衔山玉料。汉代张骞出使西域之前,玉石之路并没有打通,新疆地区还不属于中央管辖,那时候极少能得到新疆和田玉,因此,使用甘肃当地马衔山玉的可能性极大。后来尽管出现了新疆和田玉,也大都是小个头的籽料,极少有大件作品。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欢迎评论转发收藏,也可以关注我,一起来养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