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真5假12張圖片對比學習古玉灰皮鑑定,打造值得收藏的圖文乾貨!

7真5假12張圖片對比學習古玉灰皮鑑定,打造值得收藏的圖文乾貨。昨天我們講了灰皮形成的簡單原理,今天我們繼續用幾張比較典型的真假圖片,加深對灰皮鑑定的認知。

1、灰皮的覆蓋率,並非100%。

7真5假12張圖片對比學習古玉灰皮鑑定,打造值得收藏的圖文乾貨!

真品1

玉是非均質體,跟瑪瑙水晶等不同。因此,玉器表面的分子排列密度及分佈也有所不同,加工過程中的機械撞擊、周圍接觸性腐蝕等,也會對玉器表面產生不同影響。於是,器表灰皮的分佈,一般不甚均勻,有厚有薄,即使整體鈣化,也會出現開窗的現象,這是仿品難以企及的高度(鑑定要點)

7真5假12張圖片對比學習古玉灰皮鑑定,打造值得收藏的圖文乾貨!

仿品1

仿品僅在表面偽造白灰,常用氫氟酸腐蝕,短時間內迅速破壞分子結構,從而產生瞬間白化。甚至塗抹化學制劑,如東施效顰,呆板無擴散,沒有真品的濃淡過渡。坊間近幾年出現遮擋局部、酸腐局部的方法,形成的白斑一片一片,如發黴一般,無絲毫美感。

7真5假12張圖片對比學習古玉灰皮鑑定,打造值得收藏的圖文乾貨!

仿品2

二、灰皮是漸變過程,每一步路都算數

7真5假12張圖片對比學習古玉灰皮鑑定,打造值得收藏的圖文乾貨!

真品2

灰皮的形成,是玉表結構水逸失後間隙變大,從而產生漫散射,出現的視覺效果。結構水的逸失,常從玉器邊緣處開始,順著晶格一步步推進,一般不會出現跨越式。

7真5假12張圖片對比學習古玉灰皮鑑定,打造值得收藏的圖文乾貨!

真品3

在逐漸擴散的過程中,交界處會出現明顯的過渡,不會呆板停止。這是鑑定的重要指標,反覆強調,只為加深記憶。

7真5假12張圖片對比學習古玉灰皮鑑定,打造值得收藏的圖文乾貨!

仿品3

三、灰皮伴隨沁門,呈工上自然態

7真5假12張圖片對比學習古玉灰皮鑑定,打造值得收藏的圖文乾貨!

真品4

灰皮是因為玉表失水產生的,失水後的玉器,表面結構鬆散,常會出現沁門,如土蝕斑、唐爛斑、蛀孔等,這也跟玉質有關,一般玉質較差的,灰皮常常較重。

7真5假12張圖片對比學習古玉灰皮鑑定,打造值得收藏的圖文乾貨!

真品5

仿品也會腐蝕,但一般為強酸短時間內腐蝕,因無法還原古玉深埋地下的環境,時光也不可倒流,所以仿品只能模仿表面,無法逼真。

7真5假12張圖片對比學習古玉灰皮鑑定,打造值得收藏的圖文乾貨!

仿品4

仿品灰皮浮在表面,感覺像噴了一層霜,跟玉體脫節。而真品是灰皮是視覺效果,本身並沒有白色的物質(劃重點)

四、感受雞骨白,厚重沉穩

7真5假12張圖片對比學習古玉灰皮鑑定,打造值得收藏的圖文乾貨!

真品6

雞骨白是深層次鈣化的結果,一般與玉質本身及周圍環境有很大關係。上好的和田玉,極少出現雞骨白,良渚文化這種地方玉常出現,低溫較高的環境,常有雞骨白現象,這與高溫下玉表結構水加速逸出有關

7真5假12張圖片對比學習古玉灰皮鑑定,打造值得收藏的圖文乾貨!

真品7

真品雞骨白一般比較厚重,表面儘管嚴重白化,但是還會有溫潤的光澤,且手感舒服,不幹燥生硬,這是鑑定雞骨白的重要指標。仿品常見火燒或化學腐蝕等,火燒雞骨白常見炸裂紋,且手感乾澀,無包漿。

7真5假12張圖片對比學習古玉灰皮鑑定,打造值得收藏的圖文乾貨!

仿品5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評論轉發收藏,也可以關注我,一起來養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