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幼小銜接(一):煙臺六成家長擔心小學被「邊緣化」

編者按:暑期來臨,煙臺的幼小銜接班報名異常火熱,部分幼兒園大班甚至在最後一學期出現“空巢”現象。是誰讓幼兒教育“搶跑”?是誰推動了“幼小銜接”?過早過多接觸小學知識是揠苗助長還是錦上添花?什麼是真正的幼小銜接?在接下來的時間,水母網將深入採訪幼兒家長、幼兒園園長、小學校長,敬請關注。

水母網7月24日訊(記者 張奕)7月5日,教育部下發《關於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通知裡指出,一些幼兒園違背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認知特點,提前教授小學內容、強化知識技能訓練,“小學化”傾向比較嚴重,這不僅剝奪了幼兒童年的快樂,更挫傷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影響了身心健康發展。一份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的通知,卻引來家長熱議。

在水母網教育官微“校長說事兒”(i-xiaozhang)發出的調查中,半數以上的家長選擇給孩子上幼小銜接,主要原因是擔心孩子上了小學跟不上課程進度。在“小學報道面試是否會讓你感到緊張焦慮?”一題中,近六成家長表示:擔心孩子答不上來,影響入學以後老師對其印象。有半數家長質疑:既然幼兒園去小學化,為何小學報到時還有面試?更有家長直接指出,教育部更應該規範的是小學招生及小學教學工作。

社會“幼小銜接”班異常火爆

私立幼兒園“小學化”課業繁重

小程(化名)所在的私立幼兒園從大班開始,開設了幼小銜接課程,所教授的知識包括小學拼音、加減法等等,每天晚上的作業至少一張試卷,“作業要做到九點多,幼兒園這樣安排的課程,作為家長只能配合。”小程媽說。

“今年春節過後,把兒子送到幼小銜接班,每週的課程表大概有十多種課,”小偉(化名)媽媽說,當時看課程涉獵面挺廣的,當做給孩子培養興趣了。記者瞭解到,小偉所在的幼小銜接班開設了聯想識字、趣味拼音、思維數學、傳統文化、英語等十幾門課程,每天晚上至少需要30分鐘寫作業。

今年6歲的小雨9月份即將成為一名小學生,幼兒園畢業後,她繼續上幼小銜接班,小雨媽媽認為:幼小銜接主要是提前培養孩子上課認真聽講、每天揹著書包上下學、晚上回家寫作業的好習慣。在課程深度方面,幼兒園大班已經學習了十以內加減法和拼音。

社會“傳言”引發家長焦慮擔憂

跟風“幼小銜接”or堅持快樂童年

“別人家的孩子都上幼小銜接了,我們孩子不去,等上小學跟不上進度怎麼辦?”市民王女士說出了大多數家長的焦慮和擔憂。“聽說,到了小學,如果班上大部分同學都會了,老師就會簡單一講略過,肯定要提前學習小學知識啊!”“小學報名的時候,會有面試考題,如果不提前學習,孩子回答不上來,怎麼辦?”

從調查採訪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家長看到身邊孩子報名幼小銜接,或是聽到社會上關於小學教學方面的傳言,而產生的從眾心理和擔憂焦慮。

关注幼小衔接(一):烟台六成家长担心小学被“边缘化”

“女兒剛上幼兒園,就聽說將來一定要給孩子報幼小銜接。”市民郭女士說,現在幼小銜接似乎成為升入小學前的必選動作。一直崇尚給孩子快樂童年的王先生,始終堅持幼兒時期,通過充分的遊戲讓孩子的天性得到展示,當他得知,社會上大部分孩子都會提前學習小學課程時,有點兒進退兩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