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屆全國整治學與國際關係學術共同體年會隆重舉行

7月16日,由清華大學主辦的第十一屆全國政治學與國際關係學術共同體年會在北京遼寧大廈隆重舉行。本屆主題為“世界政治的分化與重組”,物流貿易學院藺睿博士參加了其中“中國能源保障”分會並受邀擔任評議主席。

當前,世界政治經濟仍處在震盪與調整之中,主要大國的內政外交複雜變動,彼此間的競爭和角力明顯加強,在一系列全球和地區性熱點議題的戰略選擇呈現對立態勢。基於此,本屆共同體年會主題為“世界政治的分化與重組”,圍繞國際政治經濟形勢、主要國家內政外交調整以及政治學和國際關係學科發展等問題展開探討。會議吸引了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南開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悉尼大學、日本慶應義塾大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等國內外從事政治學、國際關係、國際政治等專業研究的專家學者近千人參與此次年會研討。

“中國能源保障”分會場由北京市社科院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海安所秘書長戚凱博士擔任主持人。會議中,中國人民大學海安所科研人員李世祥博士、李坤澤研究員、王潘婷研究員、郭曼若研究員、肖龍助理研究員分別發言,就“瓜達爾港與中巴能源合作”、“海外油氣投資過程中的合同風險”、“中美貿易戰背景下的中美能源合作”、“中國與土庫曼斯坦能源合作的機遇與風險”等議題陳述觀點,介紹海安所的研究成果。藺睿博士隨後首先進行評價,並組織來自復旦大學、上海社會科學院、康奈爾大學的多位專家學者對發言人的觀點予以評議,並展開討論。最後由戚凱博士與藺睿博士進行總結髮言。會議結束後,藺睿博士邀請參會的全體成員一起合影留念,並在其它分會場與戚凱博士一起向清華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山東青年政治學院的各位前輩與同輩知名學者詳細介紹了歐亞學院以及物流貿易學院的情況,諸位專家學者紛紛表示將在合適的時機到訪歐亞學院,並進行學術交流與教學合作。

共同體年會由清華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主辦,致力於為政治學和國際關係學界同仁搭建學術交流與合作的平臺。自2008年舉辦首屆年會以來,政治學與國際關係學術共同體年會受到學界同仁的大力支持和廣泛參與,是中國社會科學界規模最大、最具影響力的學術年會,推動了中國政治學和國際關係學科的發展。

藺睿博士畢業於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在國際政治經濟方面有著系統且全面的專業知識和學術造詣。他於今年五月加入西安歐亞學院物流貿易學院,成為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學術發展帶頭人,他將世界政治、國際關係以及能源合作等方面的前沿知識充分應用到教學實踐與學術研究中,為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學科研究打開嶄新篇章,並將在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大背景下帶動該學科專業向更高建設目標邁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