肅州:場地越來越多 設施越來越好 體育讓生活更美好!

肃州:场地越来越多 设施越来越好 体育让生活更美好!

不論是上世紀50年代的“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90年代的“全民健身,利國利民,功在當代,利在千秋”,還是2004年提出的“每天鍛鍊1小時,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輩子”,2008年出現的“全民健身,與奧運同行”,體育口號的變化,折射出我國體育事業的變遷發展。

肃州:场地越来越多 设施越来越好 体育让生活更美好!

改革開放40年,經濟社會飛速發展,物質生活水平提高,群眾體育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對健康、體育的認識和需求逐步增加。

鍛鍊場所不斷增加

王先生家住酒泉城區東關十字,每天早晨,他要麼在全民健身廣場鍛鍊,要麼步行至西漢酒泉勝蹟慢走七八公里,晚飯後,他還要在小區的健身區域鍛鍊一小時。

肃州:场地越来越多 设施越来越好 体育让生活更美好!

王先生說,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全民健身廣場的地面還沒有硬化,酒泉城區沒幾個像樣的健身場地,只有一些學校和機關單位有籃球場、排球場等運動場地。他喜歡打籃球,單位上有籃球場,經常能和同事打打球。

“2000年以後,供市民鍛鍊、健身的公共場所慢慢增加,配套設施越來越好。”王先生說。

以校場(全民健身廣場)為例,上世紀90年代,校場佔地面積約15000平方米,能舉辦一些如短跑、中長跑、鉛球、跳高等常規田徑項目,場地功能單一,沒有綠化。酒泉體校經常在這裡舉辦各類體育活動,帶動市民進行體育鍛煉。

肃州:场地越来越多 设施越来越好 体育让生活更美好!

2007年,校場改造升級為全民健身廣場,用水泥、方磚鋪設地面,部分區域鋪設草坪,場地兩側安裝了健身器材,搭建了舞臺,四周架設高杆燈,種植常青樹。

2013年,全民健身廣場進行為期3年的延伸改造。

改造完成後,硅PU籃球場、塑膠排球場、草坪足球場、門球場等運動場的出現,可供市民進行籃球、排球、網球、足球、門球、毽球、乒乓球、游泳等各類運動,廣場舞、健身操、文藝展演和各類運動會也紛紛在全民健身廣場亮相。

肃州:场地越来越多 设施越来越好 体育让生活更美好!

近年來,全民健身廣場增設了60平方米的LED電子顯示屏,佔地總面積達到23700多平方米。

據2014年全國第六次體育場地普查統計,我市已建成健身路徑場地334個,體育場所2345個,全市群眾晨晚健身點450多個(註冊登記196個),參與健身人員超過45萬人次。

2017年,我市市級體育館、縣級全民健身活動中心、鄉鎮體育健身中心、社區10-15分鐘健身圈、健身廣場、拼裝式游泳池、行政村農民體育健身工程、社區多功能運動場、籠式足球場、全民健身路徑等十大惠民工程陸續實施。

肃州:场地越来越多 设施越来越好 体育让生活更美好!

場地的發展滿足了市民日益增長的體育健身需求,同時也刺激了需求的增長。

肅州區體育中心主任李軍國介紹,自全民健身廣場成為集體育活動、文藝演出、休閒娛樂為一體的場所,每天前往廣場鍛鍊、休閒的市民超過5000人次。

健身活動種類變豐富

閔鳳英今年65歲,最近自掏腰包購買了音響,組織一幫廣場舞愛好者在街頭跳舞。

肃州:场地越来越多 设施越来越好 体育让生活更美好!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人們的健身方式單一,規模小,中老年人通常跑步、打太極拳,年輕人則打打籃球、騎自行車。也有人聚在一起跳舞,大多是把六七十年代的歌曲改編成舞曲,沒有現在這種多人一起跳的廣場舞。”閔鳳英邊擦著汗邊說。

“年輕時也沒想過健身,就是喜歡跳舞,跳著心情舒暢,所以經常去環境比較好的舞場跳舞。我記得在1994年,各個舞場都爆滿,門票最貴時賣到5塊錢一張,買票跳舞對於當時的我來說很奢侈。後來舞場不怎麼流行了,酒泉城區的舞場逐漸減少,最後基本消失了。目前,只有酒泉城區西關車站附近有一家舞場,門票2元錢一張,除此之外沒聽說過還有其他舞場。”閔鳳英說。

肃州:场地越来越多 设施越来越好 体育让生活更美好!

2000年以後,健身氣功、廣場舞、健身操等逐漸興起,健身活動逐漸向自發、有組織、大規模、種類豐富的方向發展。經過十幾年發展,廣場舞、健身跑、健步走、游泳、騎行、柔力球、太極拳和其他球類運動都已經發展為市民喜聞樂見的健身項目。

肃州:场地越来越多 设施越来越好 体育让生活更美好!

2017年,我市共開展排球賽、籃球賽、足球賽、自行車賽、釣魚賽、廣場舞賽等群眾性體育活動260多場次。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春節全民健身大拜年活動、慶三八婦女節趣味運動會、廣場舞大賽、“籃足”爭霸賽、老年人門球賽等體育健身活動。

肃州:场地越来越多 设施越来越好 体育让生活更美好!

從個人健身到十幾人、幾十人組隊健身,再到世紀廣場上百人團體健身,市民健身的組織和規模愈來愈大。酷愛跳舞的閔鳳英已不滿足於跟著別人跳,所以自己購買音響,組織了二三十個姐妹自己跳。

“現在健身活動種類很多,基本都朝著大團體、多人數的方向發展,大家聚在一起跳舞還能聊天增進感情,比一個人跳有意思,也更容易堅持下去。”閔鳳英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