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研究丨消費升級下的「菜場」轉型升級之道

深度研究丨消费升级下的「菜场」转型升级之道

說到消費升級,關係到基本民生的菜場不得不提。過去的老式菜場已經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

深度研究丨消费升级下的「菜场」转型升级之道
深度研究丨消费升级下的「菜场」转型升级之道

圖:傳統老式菜場

隨著城市更新、技術革新,更多的消費需求正在被逐漸滿足。無論是追求效率、品質還是體驗的消費者,均能在當下找到更合適的選擇。

深度研究丨消费升级下的「菜场」转型升级之道
深度研究丨消费升级下的「菜场」转型升级之道

圖:不同類型的新興菜場

1

效率型新興菜場

隨著人們對效率的要求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人希望足不出戶就完成購物。專門的生鮮電商平臺也因運而生。這類“菜場”將效率做到極致,要麼開到家門口、要麼送到家門口,都是把效率做到極致的類型。這類菜場很好的滿足了消費者對便捷、高效的需求。

深度研究丨消费升级下的「菜场」转型升级之道

生鮮類電商平臺

以為每日優鮮、京東生鮮、一號店生鮮等代表的網絡電商解決傳統生鮮行業面臨品質不一、服務意識薄弱、加工管理粗放等問題。

深度研究丨消费升级下的「菜场」转型升级之道

代表品牌:每日優鮮——市佔率第一,近五成

每日優鮮憑藉較長用戶生命週期,高用戶忠誠度,在網絡電商平臺與傳統菜場的競爭中領跑。其2017年的用戶規模及月平均活躍用戶數領跑,佔據行業半壁江山。

深度研究丨消费升级下的「菜场」转型升级之道

數據來源: Trustdata移動大數據檢測平臺

每日優鮮重點佈置前置倉,建立足夠高的壁壘。利用大量閒置物業,提升效率及物業價值。通過智能監控庫存狀態,損耗降低到1%,與行業最低 3%-4%,相比具備明顯競爭力。在消費端通過智能檢測庫存降低損耗從而提供性價比高的產品。另外,通過社交的連接和傳播提升消費者忠誠度與生命週期,搶佔市場份額,從而變革傳統菜場模式。

自動售菜機

另一種為消費者提供便捷購物方式的是自動售菜機。它的特點和優劣勢:基於大數據智能技術,對庫存進行檢測,降低損耗,通過無人售賣機,深入社區,針對菜場購買在距離、時間、價格三大痛點,在更近、更快、更好三個維度給消費者帶來更加體驗。

以廚易時代、食行生鮮等為代表的自動售菜機是將互聯網技術應用到菜市場變革上,通過全智能無人售菜與提貨一體機,從而控制成本、大數據打通供銷,按需生產,降低損耗等。

深度研究丨消费升级下的「菜场」转型升级之道

代表品牌:食行生鮮——日活用戶3萬人,復購率高

食行生鮮2012年創建於蘇州,目前在上海、蘇州、無錫已入駐超過2500多個小區,平均客單價40~50元,日活用戶達3萬多人,55%用戶月復購率超過6次,2017年,其營業額達到5億元人民幣。

通過預定製消費+日配製+冷櫃自提,構建了食行生鮮商業模式。擁有蔬菜、水果、肉蛋禽、水產等11種品類,5000多個SKU。此外,食行生鮮還可以通過後臺的用戶數據,對各類產品的需求進行預測,而基地可以“按需生產”。

食行生鮮大多選擇小區、CBD商務樓、醫院、學校、地鐵站等公共閒置區域設點。每個社區投放6~7組智能櫃。

深度研究丨消费升级下的「菜场」转型升级之道
深度研究丨消费升级下的「菜场」转型升级之道

圖:食行生鮮智能櫃

食行生鮮則打造全城社區買菜系統,做社區居民的買菜寶,送到樓下菜場價的理念,運用大數據及自動售菜機等科技手段,提升效率及購物者消費體驗。

當然這類方式,售菜機的可選範圍相對有限,而電商平臺還是需要一定時間,同時對菜品的質量風險也比較大。並不適用於對品質需求高的消費者。

2

品質型新興菜場

品質型新興菜場可以理解為傳統老式菜場的升級版。此類菜場的特點是以更優質的產品和舒適的環境為賣點,價格相對傳統菜場更高。

深度研究丨消费升级下的「菜场」转型升级之道

升級版菜場

基於傳統菜場髒亂差的環境被消費者逐漸詬病,市場上出現越來越多的升級版菜場,主要提升了菜場的環境,並且增加了相應的配套,但是多數升級菜場的品類也有所減少。

深度研究丨消费升级下的「菜场」转型升级之道

代表品牌:萬有集市——統一管理、統一收銀、環境體驗提升

萬有集市是菜場升級改造典型項目,提升菜場環境,統一管理、統一收銀,掃二維碼追溯源頭。除此之外還設置了中央廚房、咖啡館、早教中心、理髮館、健身房、舞蹈房等配套,帶動菜場的銷售,同時為3-5公里居民提供高品質生活空間,通過模塊化和服務集成進行規模擴張。

深度研究丨消费升级下的「菜场」转型升级之道

圖:萬有集市的產品特點

深度研究丨消费升级下的「菜场」转型升级之道

圖:萬有集市的產品模式

精品超市生鮮區

近年來,精品超市在生鮮區的打造上下了不少功夫,目標客群為中高端人群,以白領等對品質要求高、價格敏感度低的客群為主。整體消費環境、產品品質和價格都要高於升級版菜場。

深度研究丨消费升级下的「菜场」转型升级之道

代表品牌: MUJI生鮮蔬果區——簡約和品質的理念覆蓋到生鮮蔬果領域

以簡約作為產品標籤的MUJI果蔬店,整體以時尚明亮的簡約原木工業風為主,生產商直接採購,提供綠色食品,同時銷售非常適合佐菜的調料、蔬菜做的點心等300多種可供選擇的食品雜貨。以咖啡等配套,為城市中產階級提供高品質生活方式。

深度研究丨消费升级下的「菜场」转型升级之道

圖:MUJI生鮮蔬果區

房企涉足新興菜場案例——新城吾悅超級菜場

除此之外,越來越多的房企也進入這一領域,除了華潤、綠地外,新城也在最近發佈了它超級菜場的戰略——吾悅超級菜場。首個吾悅超級菜場將於今年12月22日正式在啟東吾悅廣場亮相,總建築面積近8000平方米。

吾悅超級菜場是彙集“生鮮售賣、代客烹飪、廚藝課堂、居家美學、配套服務、加工體驗、趣味互動“於一體,致力打造一站式、多元化的優質消費場所。值得一提的是,超級菜場有三大核心亮點,分別是:智能冷庫、淨菜服務及安全監測。

深度研究丨消费升级下的「菜场」转型升级之道

圖:新城吾悅超級菜場

3

體驗型新興菜場

體驗型新興菜場是品質型市場的再升級,以新零售為理念指導品類選擇、空間佈局,提供現場就餐和快速配送等服務。

通過數據化、智慧化的系統建設,實現品質和效率雙重升級。

深度研究丨消费升级下的「菜场」转型升级之道

消費升級、技術革新的浪潮下,體驗型新興菜場的需求不斷增強,而互聯網企業和傳統零售企業是該市場的兩大供應主力。阿里、京東、永輝、蘇寧等巨頭均在快速佈局中。

深度研究丨消费升级下的「菜场」转型升级之道

盒馬鮮生和超級物種屬於該類市場中的領軍品牌。兩者均採用了數據化、智能化的發展方式,但還是有所差異,前者依託大數據網絡在消費體驗方面優勢明顯,後者基於強大的零售網絡,依託新技術優化供應鏈體系,在產品供應和質量上具備優勢。

深度研究丨消费升级下的「菜场」转型升级之道

圖:典型案例對比

代表品牌: 盒馬鮮生——消費體驗升級標杆

盒馬作為新零售菜場的典型代表,通過大數據分析,確定品類及分佈方式,SKU選擇更有導向性;通過增加烹飪區,改善動線佈局,多個出入口等方式,提升消費體驗;配送標準達到3公里內最快半小時送貨上門。

深度研究丨消费升级下的「菜场」转型升级之道

圖:盒馬鮮生線下空間

深度研究丨消费升级下的「菜场」转型升级之道

圖:盒馬鮮生生態鏈

此外,盒馬與大潤發合作,推出新品牌盒小馬,將集中拓展三四五線城市。依託大潤發供應鏈體系及盒馬IT系統,盒小馬由大潤發負責供應鏈和門店運營管理,具體形式上盒馬與盒小馬有以下不同:1)店鋪面積不同 2)配送體系及時長不同 3)盒小馬沒有餐飲區域。

深度研究丨消费升级下的「菜场」转型升级之道

圖:盒小馬實景圖

代表品牌: 超級物種——供應鏈管理精細化提升產品品質

超級物種作為永輝超市佈局新零售的排頭兵,在新零售菜場中具備較強競爭力,並於2017年獲得騰訊的投資,其競爭力主要表現為

  • 定位中高收入白領人群,主打“高端超市+生鮮餐飲”;

  • 供應鏈管理精細化,在源頭採購、食品鏈加工、物流配送及對頭管理等環節深耕細作;

  • 快速擴展,搶佔市場,1000-3000㎡規模大小,迅速佈局各大重點城市核心商圈;

  • 運營管理上採用合夥人制度的聯營夥伴,提升效率,增強組織活力。

深度研究丨消费升级下的「菜场」转型升级之道

圖:超級物種生態圖

除此之外,菜場也被各種玩,李宇春的菜場,作為快閃店的形式,引入興業太古匯,夜店風前衛設計,全鏡面櫃,酷炫的鐳射燈光,閱後既吃糯米紙,臘肉恐龍、及席夢思麵包將設計創意與菜場完美的結合在一起,徹底打翻對菜場的固有印象,為菜場的發展提供一種全新思路。

深度研究丨消费升级下的「菜场」转型升级之道

圖:李宇春開了一家流行實驗室之菜市場

深度研究丨消费升级下的「菜场」转型升级之道

作為一個藍海行業,互聯網企業、科技公司、房企及傳統超市等多方入局。隨著政策支持,居民消費升級,基礎設施完善,行業未來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短期房地產市場降溫不可逆轉,房企尋求新的業務增長點,如教育、養老、長租公寓等,菜場作為打通社區最後一公里,對於房企轉型運營商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房企競爭白熱化的情況下,菜場或許為房企新業務佈局提供一個方向。

/ END /

深度研究丨消费升级下的「菜场」转型升级之道

MOR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