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貸監管新規近期有望出台

有消息稱,上週銀保監會組織互聯網金融人士針對當前網貸行業現狀召開會議。據瞭解,全國性的187條網貸驗收細則(以下簡稱“187標準”)或將於7月~8月出臺。據悉,6月以來的50天內,已有163家P2P網貸平臺出現提現問題或者清盤,其中不乏一些知名平臺。

網貸行業現資金淨流出

廣州互聯網金融協會會長方頌昨日分析稱,部分平臺退出一是緣於這些平臺實力較弱,難以承受嚴監管的高合規成本而選擇主動退出;二是平臺風控未做到位,逾期過多,導致平臺難以為繼;三是“活期”等違規期限錯配產品,因為投資人的退出,造成流動性問題。

融360監測數據顯示,7月第二週網貸行業的總成交量為405.17億元,較前周環比下降5.90%,當週資金淨流出額高達40.47億元,其中14家平臺資金淨流出額均超過億元。

網貸驗收細則有望出臺

據瞭解,“187標準”或將於7月~8月出臺。“187標準”主要是利用穿透式監管的辦法,力求對機構全覆蓋,實施監管。並且根據檢查結果,對網貸機構實行分級式管理,逐步擠壓劣質企業的生存空間,引導機構實現風險出清。

另外,監管部門也在不斷探索網貸的監管新辦法。近日,廣東省地方金融風險監測防控中心(以下簡稱“防控中心”)網絡借貸信息中介非現場監管系統2.0版本正式上線,實現實時監控平臺的數據流動,能夠真實地反映平臺運營和風險情況。目前該系統已經成功接入第一家網貸平臺民貸天下,未來將批量強制性接入廣東省所有網貸平臺。

部分P2P平臺也開始採取各種自救措施,如發佈最新經營數據、舉辦針對投資者開放日活動、增加註冊資本、開展在線直播等,以此極力避免受到更多波及。與此同時,部分平臺先後宣佈完成融資,也有平臺宣佈將增加註冊資本金,力圖提振行業信心。

中金公司在其最新報告中稱,預計P2P退潮或仍將持續2年至3年。在滿足監管合規要求基礎上,再考慮運營成本的攀升,3年後正常運轉平臺預計不超過200家,僅為目前運營平臺數量的10%左右。

數據顯示,國內P2P網貸行業在2015年底突破3400家。

投資提示

分散投資

合理配置

菜鳥理財創始人及CEO洪佳彪提醒,投資者一定要牢記投資有風險。一定不要重倉任何一家平臺,要有分散投資的理念,要合理配置自己的資金。“投資P2P的資金佔自己總資產的比例要合理,同時投資P2P的資金也要合理地分散在多個平臺上。”洪佳彪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