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最鹹的樹 出的「汗」能當鹽 種子能榨油 連蟲癭都是名貴中藥

生活在農村的小夥伴們有沒有見過這麼一種特別的樹,它的葉子和樹幹能分泌出細小的水珠,就像夏天人們熱了出的汗一樣,這些小水珠慢慢幹掉之後就會變成一層白色的霜,味道鹹鹹的,非常神奇。

農村最鹹的樹 出的“汗”能當鹽 種子能榨油 連蟲癭都是名貴中藥

鹽膚木

以前,西雙版納地區的人們缺少食鹽,於是就把這種樹上結出的白霜刮下來,當食鹽來用,於是這種樹就被叫做“鹽膚木”。

鹽膚木上會結出一種圓圓的小果子,成熟的果子變成紅色,味道也是鹹的,於是民間就有了“紅果不甜紅果鹹,惹人驚奇成食鹽”的說法,說的就是這種樹

農村最鹹的樹 出的“汗”能當鹽 種子能榨油 連蟲癭都是名貴中藥

鹽膚木

在農村,鹽膚木常常被叫做“鹽巴樹”和“老公擔鹽”,“鹽巴樹”的名字很好理解,“老公擔鹽”就比較有趣了,也許是因為在過去擔鹽都是男人們的活,所以才有了這個叫法吧!

鹽膚木能分泌鹽分的特點和它的生長環境密不可分,它原本生長在我國的河流入海處,這裡很容易發生海水倒灌,因此土壤的鹽分含量極高,為了生存,鹽膚木練就出了“排鹽”的本領。它的莖葉表面長滿的“鹽腺”,能將體內的鹽分充分排出,使自己不會被高鹽度的體液傷害。

農村最鹹的樹 出的“汗”能當鹽 種子能榨油 連蟲癭都是名貴中藥

鹽膚木

鹽膚木是我國主要的經濟樹種,全身是寶,除了能當食鹽,它的嫩莖葉能作為野生蔬菜食用,花是初秋的優質蜜粉源,果實泡水能代替醋用,種子可榨油。

鹽膚木的根、葉、花及果都能入藥,有清熱解毒、散瘀止血的功效。最重要的是,鹽膚木上由角倍蚜、倍蛋蚜等蚜蟲寄生葉片而形成的蟲癭是一種名叫“五倍子”的著名中藥材,對多種疾病都有治療效果。

農村最鹹的樹 出的“汗”能當鹽 種子能榨油 連蟲癭都是名貴中藥

鹽膚木的用處真不少啊,你們見過它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