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人生中的三次惨败

雷军人生中的三次惨败

雷军的心中,始终憋着一股劲:我要创业,我要奋斗,我要成功。因为哲人说过:奋斗的青春,便是最壮美的青春;奋斗的生活,当是最激荡的生活;奋斗的一生,才是最完美的一生。

让我们走近雷军,厘清他奋斗的轨迹,这对我们的创业有很大的帮助,对我们的人生也有莫大的裨益。

一,创办三色公司

1987 年 9 月 1 日,武汉大学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开学季。仙桃距离武汉只有100 多千米的路程,雷军坐了两个小时火车,背着行李,来到了武汉。当他坐车经过街道口劝业场小巷内国立武汉大学的老石牌坊时,心里有一阵莫名的激动。

武汉大学我来了——雷军就这样一头扑进了这座百年老校的怀抱。

就在雷军拿奖学金拿得手软的时候,互联网兴起的热浪,从北京一直刮到了武汉,几乎在一夜之间,最大的 IT 交易市场就出现在广埠屯一带,上千家的 IT 公司和电脑配件商,汇聚成了一片 PC 的海洋,雷军真是如鱼得水,他一头扎进这片海,就开始了劈波斩浪的畅游。

独行侠是孤独的,在武汉电子一条街上,像雷军这样顶尖的技术员,绝不止一个人,当时还有一个名叫王全国的小伙子,不管是编程还是维修的技术,都是顶呱呱的。

王全国当时毕业后留校,在校办的一家电脑销售公司工作,两个人因在市场上互相交换软件而相识,接着因讨论难以解决的问题而相知,再到后来因彼此电脑技术的高超而相惜。

这时候,王全国的好朋友正准备创业,雷军办一家公司的愿望终于变得触手可及。王全国找到雷军,雷军兴奋地说:“办,这个公司一定要办,不仅要快办,而且要办好!”

共同的志向,让三个年轻人六只有力的手,终于紧紧地握到了一块儿。公司总得有一个响亮的名号,三个好朋友经过研究,最后选择了三色公司这个名字。就这样,雷军和两个好朋友成立了三色公司,虽然本钱不多,但他们心底里的创业梦想绝对不比任何一个创业者差,他们要创造一个七彩的新世界。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三色公司的“草台班子”搭建而成后,公司的第一个项目做什么,可让他们几个人大伤脑筋。雷军有雷军的办法,他和王全国白天去市场做调研,晚上开碰头会研究做什么项目。随着几次争论,最终仿制市场上最畅销的“汉卡”的主意,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

雷军回忆当年在这间窄小的办公室中创业的情形时,这样写道:我们晚上基本不回宿舍,睡觉的时候五六个人就直接躺在办公室里。实在找不到地方躺的人,就只能坐在电脑前干活了。

经过了一个月左右的攻坚,三色公司的“仿汉卡”终于被“山寨”了出来,随着这批功能不比汉卡差的“仿汉卡”上市,一件让雷军等人预料不及的事发生了。

另外一家更有实力的公司,他们竟山寨了雷军等人的“仿汉卡”。因为他们有钱,因此,他们向市场推出的仿汉卡数量竟是雷军他们的几倍,因为数量大,所以价钱低,雷军等人的“仿汉卡”,竟被“山寨”的“山寨”产品杀得片甲不留。

一个多月的努力,就这样竟然打了水漂。

三色公司最兴旺的时候,一共有十四名员工,这样一个已经初具规模的公司,怎么能让它垮掉?接下来雷军等人又做了多方面的尝试,可最终的结果是,他们几个大股东用光了衣兜里的钞票,吃饭都成了问题,甚至实在混不下去的时候廉价打字的活儿,他们都接过来应急。三色公司支撑了半年,最后还是倒闭了。

雷军等人开办三色公司时虽然几个人的技术可以称雄一时,不惧对手,但是没有资金、销售和市场支持的技术,公司脆弱得就好像是一个大大的肥皂泡,最后“惨惨淡淡”地收场了。

雷军痛定思痛,后来说:“创业就像跳悬崖,只有 5% 的人会活下来。我不支持大学生创业,除非你优秀如盖茨,一般的大学生就不要试了。当你不具备社会资源、没有资金,不知道运营一个企业需要做哪些工作,只有满腔热血和冲动去创业时,结果只会被撞得头破血流。”

雷军人生中的三次惨败

二,盘古软件受挫

金山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 1988 年,其总部设在北京。年轻的雷军,得到了当时任金山软件总经理求伯君的赏识,求伯君因开发汉卡而被称为“中国第一程序员”。雷军要奋斗,他要做求伯君第二,他带着这样的梦想,毅然跨进了金山软件的大门。

金山只是一家国内公司,缺乏和国际软件大公司斗争的经验。求伯君当时错误地认为,微软公司是头戴礼帽、身穿燕尾服的彬彬有礼的绅士,他们便与微软公司达成了协议——通过软件来互读对方的文件。

有这样一个比喻,一只兔子和一只老虎合伙做生意,即使将合约写在了牛皮纸上,到最后,还是逃不过老虎一口将兔子吞到肚子里的悲惨命运。

果然,在中国的用户逐渐熟悉和接受了 Word4.0 之后,早就在暗处中磨刀的微软公司,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公布了功能强大的 Windows 95,这一记闷棍打了 WPS 一个措手不及。

WPS 并没有与 Windows 95 抗衡的技术准备,其旗下的用户便开始大量流失,金山公司也开始由盛转衰。多年以后,雷军每当回想起这件事都会说:“我们当年上了微软的当。”

雷军痛定思痛,向求伯君提出了背水一战的建议——为了打破微软即是行业标准的魔咒,

雷军准备用 3 年时间花费 3500 万人民币重写 WPS。求伯君经过深思熟虑,最后同意了雷军的提议,并将这次开发的软件定名为——盘古软件。

盘古是一位古代的大神,他开天辟地,雷军等人之所以给这款软件起了这个名字,就是希望这款软件能够开拓市场,击败外来的对手,让金山软件重夺“软件排行榜”榜首的地位。

这次重写 WPS,雷军和求伯君无异于是放弃了自己的标准,而以微软的Office 标准为标准,以求质量上超越,功能上寻求突破。

三年,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的攻关,一款基于 Windows 平台的盘古软件,终于制作出来了,可是销售的结果让人大跌眼镜,这款耗资几千万的软件,只销售出去了两千多套,不仅没有回本,反而让公司的账面上的资金急剧缩水,从最初的几千万变成了几十万。

此时,雷军的心里承受的压力绝对比任何人都大 N 多倍。当初,他用一个“求伯君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的广告,将大家召集到一起,可是盘古软件在市场上表现疲软,让公司血本无归,他给大家描绘的美好理想破灭了,他不仅对不起大家,而且对不起金山软件,更对不起赏识自己的求伯君。

雷军是一个勇于承担责任的人,他认为盘古软件的失败,他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接着雷军便向求伯君递上了辞职信。

求伯君并没有批准雷军的辞职,他只是给雷军放了半年的大假,并叮嘱他静下心来,好好想一想,假如雷军想明白了,随时都可以回来。

雷军本想用半年的时间疗伤,可是半年之后,他的心情更不快乐,因为他离开了自己心爱的软件设计工作。工作的男人才是最有魅力的。雷军在半年之后,又回到了金山公司。雷军回来,他要完成对求伯君的承诺,他要完成对团队伙伴的承诺,他更要完成对自己人生的承诺。

雷军人生中的三次惨败

三,忍痛卖掉卓越

高春辉出生于 1975 年,他是土生土长的辽宁沈阳人。1996 年开始接触互联网,雷军在聊 BBS 时遇到了高春辉,两个人都有一个共同的话题,那就是软件的加密和解码技术,一来二去双方就成了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高春辉制作了一个个人网站,在 1998 年他的个人网站最早进入 CNNIC 排名,高春辉也成了中国个人站长第一人。高春辉有一个远大的理想,那就是想办一家软件下载网站。

雷军就试探地为高春辉投进了 50 万元——这就是最早的金山卓越电脑资讯站。

1999 年 2 月,卓越网(金山卓越电脑资讯站)开始上线试运行,因为下载软件而闻名,人气也不断攀升,后来名列中国优秀网站的第 33 名,而且日均访问量已达到 2 万~ 3 万人。

雷军左手卓越,右手金山,忙得不亦乐乎,但随着金山投到卓越网的资金不断增加,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终于浮出了水面,经商是为了赚钱,将卓越网养大后,它怎么也得为金山公司赚回当初的投资吧?

卓越网站发展到最后,网站需要租用 100 兆的带宽,每天的租金费就是 2.1 万元,一个月下来,租用带宽的费用就是六七十万元,这样的带宽用来做免费下载,岂不是让卓越网变成了一个烧钱的无底洞,不仅金山的董事们不答应,雷军也会觉得不好意思。

雷军的意思是,网站的访问量不能让人吃饱饭,在网站上做广告的收入更是不靠谱,不如转向做前景广阔的大众行业的电子商务网站,岂不是更容易解决网站的生存和盈利问题。

高春辉和雷军的意见背道而驰,最后选择离开了卓越网。2000 年 5 月,联想占金山三分之一的股份。金山将三分之二股份投入这家网站,雷军出任董事长,一个定位于中国 B2C 的卓越电子商务公司正式成立。

雷军随后邀请来《书评周刊》的主编陈年和美国思科公司的女高管王树彤两人。雷军当时这样说:“这是一个重新洗牌的机会,你可以循规蹈矩地过下去,但你也可以选择另外一种生活方式!”

陈年当过《书评周刊》的主编,最懂书,他将《加菲猫》《钱钟书全集》等书放到卓越网,卖得火得不能再火,成为一流的畅销书。陈年还找到《大话西游》的发行商,订购了 10 万套《大话西游》的影碟,并以两块钱一套的价格在网上销售。

可是不管雷军他们三个人领着员工怎么“折腾”,2001 年卓越的销售额是5600 万元,直到 2003 年,卓越的销售收入才达到了 1.5 亿元,雷军终于一脚踩住了赔钱的刹车。

2003 年,雷军联系到了朱利安· 罗伯逊于 1980 年创立的老虎基金,可是联想和金山两家公司都不想自己的股权被稀释,便对老虎基金的投资额度做了限制。但老虎基金并没有因那些限制而减少热情,他们还是慷慨地为雷军投资了 5200 万元。

2004 年情人节这一天,美国亚马逊公司副总裁一行来到北京,他们先后来到了卓越网和当当网的总部参观,并同时向卓越网和当当网伸出了橄榄枝,他们给当当开出的购买价格是 1 亿美元,给卓越网开出的购买价格却是 7500 万美元。

当当网虽然有些股东被 1 亿美元诱惑,但是当当网的创始人李国庆夫妇在当当网拥有足够的话语权,他们随后给出了一个明确的答复:欢迎亚马逊公司的投资,但不希望控股权易手。

美国亚马逊公司便将重点收购的目标转向了卓越网。

随后谈判进入了实质讨论的阶段。卓越网究竟卖不卖?包括金山、联想等一些大股东在内的卓越董事会开始激烈地争论。

雷军最初的意见是融资,坚持要将卓越网做下去,但是卓越要实现稳健盈利,还要再投入至少 10 亿元。掰着指头一算账,如果再次融资 10 亿元,将卓越网打造成为国内最好的 B2C 网站,卓越网的命运依然是股份被稀释,雷军将在这场饕餮的商业盛宴中终将被排挤出局。

股东们对卓越网是有感情的,但更多的则是实实在在的利益。最后,精疲力竭的雷军这样说:“见好就卖吧,这样也对得起股东和员工了。”

雷军对卓越网的感情,岂是旁人所能了解的,但雷军也深深知道,卓越网自创立以来,赔了 8 年的钱才开始盈利,而花出去的钱,实在已经太多太多了。

2004年8月19 日,亚马逊和卓越网正式签约,卓越网以 7500 万美元的身价嫁入亚马逊,成为其旗下的第七个全球站点。亚马逊靠着雄厚的实力,完成了在中国的布局。

金山卖掉了卓越网后,雷军开始用酒精麻痹自己伤痛的心,他连醉了四天。雷军曾经有个梦想,那就是将卓越网做成中国的亚马逊,可是他这个愿望被美国的亚马逊实现。雷军后来曾经这样说:“卖掉卓越,让我有卖儿卖女的感觉。”

雷军在金山软件公司,整整工作了15年,金山软件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在年近四十岁的时候,忽有一天夜半梦醒,他开始深度地审视自己,发现自己 18 岁读《硅谷之火》时,曾经想拥有一个互联网王国的梦想,至今仍没有实现。

2007年10月9日,金山软件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两个月后,雷军辞去了金山软件 CEO 的职务。沉寂了两三年后,2010 年,雷军找齐了 6 个志同道合的伙伴,毅然宣布要做手机。

从此,小米科技公司诞生了。

——摘自李楚楚的《大道至简:雷军为什么能赢》

雷军人生中的三次惨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