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說「茶七飯八酒常滿」,民間老話中的人生智慧你了解多少?

都說中華是禮儀之邦,所以中華文才能傳承千年不衰(四大文時古國只有中華文化能一脈相傳至今就是最好的例證)。所謂的禮儀,小到為人處世來說,就是無處不在的規矩。所以,在農村,把不懂規矩就等同於不懂事,上升到不會做人的高度。

老話說“茶七飯八酒常滿”,民間老話中的人生智慧你瞭解多少?

確實,不以規矩,難成方圓;不依五音,難證六律。小時候就常常因為“犯規”,而沒少挨父母的批評與懲戒,輕則斥責,重則打手,所以,才將許多老輩流傳下的規矩傳承下來。單就飯桌上的規矩就能把人整蒙的。比如,全家人一起吃飯,長輩不動筷,晚輩不能動;吃飯時不許用筷子敲碗;吃飯時,手要扶碗,不許一隻手放在桌下;夾菜時,不能在盤子裡亂翻;筷子不許立插進米飯中;家裡來客人了,添飯時一定不能說:還要飯嗎?反正是,吃頓飯就得小心翼翼的。

老話說“茶七飯八酒常滿”,民間老話中的人生智慧你瞭解多少?

尤其是家裡來客人了,待客的規矩就會更具體,比如“茶七飯八酒常滿”。其實,“茶七飯八酒常滿”的意思很好懂,就是給客人倒茶以七分為限,給客人添飯以八分為準,給客人斟酒則要酒滿杯盈。這樣的規矩是如何形成的,因為事屬民俗,所以,權威記載很少。偶爾看到的也只是傳說之類。

老話說“茶七飯八酒常滿”,民間老話中的人生智慧你瞭解多少?

按照現代茶道的說法,茶倒七分,是有禪道意味的,即所謂“從來茶倒七分滿,留下三分是人情”。仔細想想也是這個理,七分,在恰到好處的存在,正如老話所說的“飯要七分飽,話留三分好”。太滿則虧,太盈則洩。不太圓滿的人生,或許才是真的圓滿。

老話說“茶七飯八酒常滿”,民間老話中的人生智慧你瞭解多少?

老輩人可能不會想這麼多,他們或許只是認為,清茶一杯,只是消磨時光的道具,又不是什麼稀罕物,再說,沸水泡茶,要是倒得太滿,不小心會燙了客人,反而弄巧成拙。

老話說“茶七飯八酒常滿”,民間老話中的人生智慧你瞭解多少?

飯是待客之“主”,得讓客人吃飽,但是,添飯時,卻不能一次將碗塞滿,這樣顯得客人如“餓鬼”似的,是不禮貌的行為。每飯八分,用完再添,既文明,又周全。

老話說“茶七飯八酒常滿”,民間老話中的人生智慧你瞭解多少?

酒則是待客之“神”,酒比茶貴,自家人是不常自酌的。招待客人時,就要講究個酒滿心誠,“酒杯常滿”才能更好地表達主家的待客熱情。

老話說“茶七飯八酒常滿”,民間老話中的人生智慧你瞭解多少?

“茶七飯八酒常滿”,講的就是做人的分寸。說話留有餘地,待人寬容之心,處世淡泊從容。“見人宜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做事做到恰到好處,也是人生的一門學問。把握好了做人的分寸,就等於掌握了自己的命運!

(圖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