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金融從「看臉時代」走向資產爲王

2017年是互聯網金融行業的分水嶺,行業在國內歷經10年發展,從野蠻生長、資本熱捧到行業整頓,從大肆擴張的“跑馬圈地”,到優勝劣汰的行業整合,不少互金平臺謀求登陸國外資本市場,獲得更多的融資渠道。隨著強監管時代來臨,中再融認為,魚龍混雜的局面得以清理,互聯網金融從“看臉”走向資產為王。

用戶選擇投資平臺看什麼?

以前看平臺背景,也就是平臺的“臉面”。國資、銀行、上市公司等背景能夠給平臺加分不少,這是行業發展初始階段,強大的後盾是平臺撐起一面旗幟的標杆,這一時期的平臺分類是按照國資系、上市系、銀行系、民營系排列。

當然,這個臉面也包含收益,收益高的平臺快速搶佔用戶,用一個大的用戶體量去覆蓋成本,這一時期,標準資產獲得快速發展,比如車貸、房貸。

看臉時代,很多平臺以極不理性的速度飛奔向財富的彼岸,百億平臺急劇增加,2015年全國網貸平臺達到5000多家,平臺數量達到了歷史峰值;看臉時代,不少平臺高達百分之二十幾個點的年化收益,羊毛黨蜂擁而至;看臉時代,極度瘋狂之下風險在累積。

互聯網金融從“看臉時代”走向資產為王

2015年年底至2017,風險逐漸爆發,甚至一個子虛烏有的負面消息也能引起平臺擠兌,行業整頓迫在眉睫。

近日,互聯網金融行業正在展開新一輪的監管督查工作。有關人員稱,此次督查由國家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辦成員帶隊,對重點領域的重點平臺,比如北京、上海、廣東、山東、浙江的一些待收較高的平臺,進行駐場檢查,涉及內容包括後臺數據、財務業務明細、借款人、出借人等多方面信息。至於督查的目的,監管方表示,“主要看看平臺整改情況,排除風險。”

對於平臺整改來說,資產限額是一大難題,限定借貸額度也是監管層面針對互聯網金融“金融信息中介”這一定位而量身定製。

因此,對於互聯網金融平臺來說,資產端成為眾多平臺的佈局方向,優質資產成為不可多得的資源,優質資產端是決定平臺長久立足行業的根本。

所謂資產端,就是指資金需求方即融資方。拿銀行和向銀行貸款的企業來說,銀行就是資金端,而與之相對應的借款企業,就是資產端。

可以說資金端和資產端是通過互聯網金融平臺連接在了一起,只有資金端和資產端順暢的連接在一起,才能使資金流通起來,互聯網金融才會健康的發展下去,如果這兩個端口某一方面出現了問題,那麼互聯網金融就會停擺,就會運轉不暢。

近幾年,隨著宏觀經濟環境面臨持續下行危機,資產質量整體下滑,資產風險不斷升高,使得優質資產在當下尤為重要,伴隨著行業爭奪焦點轉變到資產端之後,眾多平臺開始找尋優質的資產端,如果平臺只是重用戶、輕資產,流量雖然會越來越多,但供應端質量會越來越差,平臺壞賬面積就會增加,因此只有尋找到優質資產端才能使平臺持續經營。

在中國有這樣一個行業,它正處於快速成長期,有著60多年發展歷史,與人類生存環境密切相關,屬於循環經濟的主要版塊——再生資源。這一行業存量10多萬家企業,85%為中小企業,此類高成長、高科技企業絕大多數都是輕資產,難以從銀行獲得融資;此外,這類經營類企業對週轉效率要求高,對融資效率要求也很高,使得他們很難與傳統金融業快速達成合作。

中再融發現了這個市場機會,在成立之初與行業協會——中再生協會達成戰略合作,通過協會大數據庫找到最有潛力的企業,為他們提供週轉資金,解決企業融資難題。

在企業篩選過程中,先由中再生協會推薦會員企業,中再融風控團隊對借款企業進行初步資料審核、線下實地盡調,大數據防欺詐系統篩選,異地交叉審核等流程,核准無誤後方可上線,在風控標準化的基礎上,中再融會深入產業上下游,整合資源篩選優質資產。

互聯網金融監管開始逐步收緊,目前市場上資產端匹配難度加大,如何尋找優質資產,使其標準化、可複製,讓壞賬率降低,讓風險可控才是關鍵,資產為王的時代已然來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