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林:政策轉向滋潤A股,大漲三天強勢整固

李志林:政策轉向滋潤A股,大漲三天強勢整固

07.25李志林—忠言午評:政策轉向滋潤A股,大漲三天強勢整固

7月23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共推出了七條措施,明確提出,要更好發揮財政金融政策作用,支持擴內需調結構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筆者認為,“國七條”就是一場及時雨,並且是一場政策轉向播散的及時雨,在澆灌實體經濟的同時也會緩解資本市場流動性窘困之渴。

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除了這七條措施之外,前面的總體要求釋放的信息更為重要。首先是“要求保持宏觀政策穩定,堅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強刺激”。其次是“根據形勢變化相機預調微調、定向調控,應對好外部環境不確定性,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第三是“財政金融政策要協同發力,更有效服務實體經濟,更有力服務宏觀大局”。一方面要減輕企業的稅負,發揮好積極財政政策的促進作用,讓企業輕裝前進,另一方面則是要為經濟發展薄弱、急需資金支持的領域提供流動性支持。如此,才能進一步夯實經濟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

實體經濟得到發展,A股市場也就有了強支撐。“一行兩會”日前發佈的資管新規細則體現了監管層對市場的呵護,強調“監管經”與“發展經”並念,協調配合、步調一致,這是金融監管部門帶給市場的全新感受。在這樣的宏觀調控政策和市場監管理念下,A股市場必然會朝恢復其經濟晴雨表地位方向努力。

週一央行端上一碗熱氣騰騰的麻辣粉(5000億MLF),人社部的3700億養老基金到賬入市。於是,一場饕餮盛宴即將開席,A股奏響號角,迎來量價齊升的三連陽,週二成交量急速放大到近5000億,大盤重返2900點。

週二基建板塊集體暴走,各路資金傾巢出動瘋狂“買買買”,其中成都路橋強勢四連板,中國交建暴力連拉兩漲停,與之相關的工程機械、PPP等板塊也迎來報復性大漲,整個大基建相關概念全部加起來貢獻了二三十隻漲停板,佔據A股漲停家數的三分之一,對大盤脫離底部,立下汗馬功勞。

產業資本也沒有閒著。東百集團控股股東福建豐琪投資擬通過要約方式收購公司5%股份;新華百貨股東物美控股擬以要約方式收購不高於6%的公司股份;此前,水井坊、寧波中百等近10家公司的股東已相繼發出要約邀請…… 據統計,今年以來,已有458家公司的主要股東(持股5%以上)增持自家股份,增持總金額超過336億元。其中,股東增持比例達到“舉牌線”的上市公司達到35家,新南洋等多家公司更是被舉牌2次,產業資本出手相當積極。今年以來滬深兩市合計有11家公司的股東發起部分要約收購,剔除已經宣告失敗的3例,有5家涉及控股權的爭奪,包括漢商集團、愛建集團、錢江水利、寧波中百和新華百貨。

和要約收購相比,更多的股東還是傾向於直接在二級市場買入,其中部分股東的買入量達到了舉牌線。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滬深兩市共有35家公司被舉牌,舉牌總次數達到47次。中金投資(集團)對交大昂立的連續舉牌,股份達到14.97%。格力電器對海立股份的持續舉牌,股份達到10%。則可以歸結為謀求產業協同效應。據披露,至今年7月4日,格力電器對海立股份的持股比例已經達到10%。

通常意義上來說,產業資本對於行業、公司股票價值的理解,比普通投資者更加深刻,他們的行動有較強的參考意義,是產業資本對A股投資價值的認可。從估值的角度來講,目前A股的整體估值比較低,適合進行中長期佈局。

今大盤高開6點,2911點,弘高2912點,探低2894點,午前收2908點。四指數微漲0.09%、0.09%、0.23%0.05%。個股漲跌比:636:642,993:908。45股漲停,1股跌停。成交量2380億,比昨日3000億萎縮,但在常態成交量2000億之上。

上午黃線在上,白線在下,表明連續上攻的大盤股有所放緩,輪到中小盤股表現,從漲跌股平衡來看。屬於強勢整固。在大漲三天後,能如此表現,已很不錯了。盤面上,基建股、科技股(軟件股)表現較好。很多超跌、有重組和轉型升級預期的低價股,如上海物貿等圖拉拔地而起,衝擊漲停。超跌、低價的中小盤股,是擔心追漲吃套的踏空資金補倉的首選。接下來,很多冷門股會有表現。

對本輪反彈的性質,暫時得不出反轉的結論。貨幣和財政政策的略微轉向,只是在週末外部壓力下穩增長的舉措,救中小企業、股市、樓市“半條命”而已。對股市來說,期望值不要太高,只是脫離2691點底部,迴歸正常軌道,即以重返3000點以上運行為目標。相對6月底2847點,近日的放量連續大漲,也算是"7翻身"吧!

大盤連續四天戰在五週均線(2832點)之上,多頭市場已確立。人們就沿著五週均線順勢而為、滾動操作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