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林:政策转向滋润A股,大涨三天强势整固

李志林:政策转向滋润A股,大涨三天强势整固

07.25李志林—忠言午评:政策转向滋润A股,大涨三天强势整固

7月2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共推出了七条措施,明确提出,要更好发挥财政金融政策作用,支持扩内需调结构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笔者认为,“国七条”就是一场及时雨,并且是一场政策转向播散的及时雨,在浇灌实体经济的同时也会缓解资本市场流动性窘困之渴。

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除了这七条措施之外,前面的总体要求释放的信息更为重要。首先是“要求保持宏观政策稳定,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强刺激”。其次是“根据形势变化相机预调微调、定向调控,应对好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第三是“财政金融政策要协同发力,更有效服务实体经济,更有力服务宏观大局”。一方面要减轻企业的税负,发挥好积极财政政策的促进作用,让企业轻装前进,另一方面则是要为经济发展薄弱、急需资金支持的领域提供流动性支持。如此,才能进一步夯实经济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实体经济得到发展,A股市场也就有了强支撑。“一行两会”日前发布的资管新规细则体现了监管层对市场的呵护,强调“监管经”与“发展经”并念,协调配合、步调一致,这是金融监管部门带给市场的全新感受。在这样的宏观调控政策和市场监管理念下,A股市场必然会朝恢复其经济晴雨表地位方向努力。

周一央行端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麻辣粉(5000亿MLF),人社部的3700亿养老基金到账入市。于是,一场饕餮盛宴即将开席,A股奏响号角,迎来量价齐升的三连阳,周二成交量急速放大到近5000亿,大盘重返2900点。

周二基建板块集体暴走,各路资金倾巢出动疯狂“买买买”,其中成都路桥强势四连板,中国交建暴力连拉两涨停,与之相关的工程机械、PPP等板块也迎来报复性大涨,整个大基建相关概念全部加起来贡献了二三十只涨停板,占据A股涨停家数的三分之一,对大盘脱离底部,立下汗马功劳。

产业资本也没有闲着。东百集团控股股东福建丰琪投资拟通过要约方式收购公司5%股份;新华百货股东物美控股拟以要约方式收购不高于6%的公司股份;此前,水井坊、宁波中百等近10家公司的股东已相继发出要约邀请…… 据统计,今年以来,已有458家公司的主要股东(持股5%以上)增持自家股份,增持总金额超过336亿元。其中,股东增持比例达到“举牌线”的上市公司达到35家,新南洋等多家公司更是被举牌2次,产业资本出手相当积极。今年以来沪深两市合计有11家公司的股东发起部分要约收购,剔除已经宣告失败的3例,有5家涉及控股权的争夺,包括汉商集团、爱建集团、钱江水利、宁波中百和新华百货。

和要约收购相比,更多的股东还是倾向于直接在二级市场买入,其中部分股东的买入量达到了举牌线。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沪深两市共有35家公司被举牌,举牌总次数达到47次。中金投资(集团)对交大昂立的连续举牌,股份达到14.97%。格力电器对海立股份的持续举牌,股份达到10%。则可以归结为谋求产业协同效应。据披露,至今年7月4日,格力电器对海立股份的持股比例已经达到10%。

通常意义上来说,产业资本对于行业、公司股票价值的理解,比普通投资者更加深刻,他们的行动有较强的参考意义,是产业资本对A股投资价值的认可。从估值的角度来讲,目前A股的整体估值比较低,适合进行中长期布局。

今大盘高开6点,2911点,弘高2912点,探低2894点,午前收2908点。四指数微涨0.09%、0.09%、0.23%0.05%。个股涨跌比:636:642,993:908。45股涨停,1股跌停。成交量2380亿,比昨日3000亿萎缩,但在常态成交量2000亿之上。

上午黄线在上,白线在下,表明连续上攻的大盘股有所放缓,轮到中小盘股表现,从涨跌股平衡来看。属于强势整固。在大涨三天后,能如此表现,已很不错了。盘面上,基建股、科技股(软件股)表现较好。很多超跌、有重组和转型升级预期的低价股,如上海物贸等图拉拔地而起,冲击涨停。超跌、低价的中小盘股,是担心追涨吃套的踏空资金补仓的首选。接下来,很多冷门股会有表现。

对本轮反弹的性质,暂时得不出反转的结论。货币和财政政策的略微转向,只是在周末外部压力下稳增长的举措,救中小企业、股市、楼市“半条命”而已。对股市来说,期望值不要太高,只是脱离2691点底部,回归正常轨道,即以重返3000点以上运行为目标。相对6月底2847点,近日的放量连续大涨,也算是"7翻身"吧!

大盘连续四天战在五周均线(2832点)之上,多头市场已确立。人们就沿着五周均线顺势而为、滚动操作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